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蛋白质复合体

增加 3,593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蛋白质复合体</big> '''   |-   | File:062a9f2611444ddc9e…”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蛋白质复合体</big> '''
 
|-
 
|
[[File:062a9f2611444ddc9ea1e6d4453e7b15.jpg|缩略图|居中|[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29/062a9f2611444ddc9ea1e6d4453e7b15.jpeg原图链接][http://pic.sogou.com/d?query=%E8%86%9C%E8%9E%8D%E5%90%88%E8%9B%8B%E7%99%BD&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2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无论是内吞作用还是[[外排作用]],一旦转运囊泡识别靶膜并停泊在那里之后,下一步即涉及到膜的融合过程,以卸掉膜泡内含物。正常情况下,细胞膜不能自发地融合,只有除去亲水膜表面的水分子使膜之间的距离近至1.5nm,才有可能发生[[膜融合]],显然这是一种在能量上高度不利的过程,因此推测在细胞的内吞或外排过程中有某种膜融合蛋白(fusionprotein)参与催化,以克服质膜融合过程中的能量障碍。

=='''简介'''==

现在已鉴定多种胞质蛋白对膜泡融合是需要的,但仍不了解它们如何发挥作用。有两种融合蛋白参与介导膜泡的融合过程较清楚:一种是N-乙基顺丁烯二酰亚胺-敏感融合蛋白(N-ethylmaleimide-
sensitivefusionprotein,NSF),是一种ATP酶;另一种是可溶性NSF连接蛋白SNAPs。在囊泡停泊位点,SNAPs识别并结合囊泡膜上的受体v-SNARE和靶膜上受体t-SNARE,启动融合复合物(fusioncomplex)的组装,膜融合复合物催化囊泡与靶膜的融合.

=='''转化'''==

某些病毒囊膜蛋白在较低pH值时,具有催化膜融合的功能。病毒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被其感染的细胞,被运送到胞内体,在胞内体酸性条件激活下,病毒囊膜融合蛋白催化病毒与胞内体膜融合,使病毒核酸进入胞质并进行复制。人们已克隆出多种具有融合作用的病毒融合蛋白的基因,并进一步证明用这类基因转染的真核细胞表面存在表达的病毒囊膜融合蛋白。当降低细胞培养液的pH值时,被转染的细胞很快融合形成巨大的多核细胞。近来,哺乳动物细胞的融合蛋白也已被鉴定,与病毒融合蛋白相似,在受精过程中,被认为具有催化精子和卵细胞质膜融合的作用

=='''膜蛋白'''==

生物膜所含的蛋白叫膜蛋白,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根据蛋白分离的难易及在膜中分布的位置,膜蛋白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外在膜蛋白和内在膜蛋白。外在膜蛋白约占膜蛋白的20%~30%,分布在膜的内外表面,主要在内表面,为水溶性蛋白,它通过离子键、;氢键与膜脂分子的极性头部相结合,或通过与内在蛋白的相互作用,间接与膜结合;内在蛋白约占膜蛋白的70%~80%,是双亲媒性分子,可不同程度的嵌入脂双层分子中。有的贯穿整个脂双层,两端暴露于膜的内外表面,这种类型的膜蛋白又称跨膜蛋白。内在膜蛋白露出膜外的部分含较多的极性氨基酸,属亲水性,与磷脂分子的亲水头部邻近;嵌入脂双层内部的膜蛋白由一些非极性的氨基酸组成,与脂质分子的疏水尾部相互结合,因此与膜结合非常紧密<ref>[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61658519315402.html   丽珠集团重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疫苗获批临床试验],新京报2021年3月24日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14,32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