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38
次編輯
變更
因远镇
,创建页面,内容为“ '''因远镇'''位于玉溪市元江县西南部,地处玉溪市、红河州、思茅地区三地州、市结合部。镇政府所在地因远街距元江县…”
'''因远镇'''位于玉溪市元江县西南部,地处玉溪市、[[红河州]]、思茅地区三地州、市结合部。镇政府所在地因远街距元江县城四十公里。因远镇共辖因远、北泽、安定、车垤、卡腊、伴坤、都贵、浦贵、路同九个村民委员会,63个村民小组(自然村)。
因远镇南与红河州红河县垤玛乡分界,北与元江县咪哩乡同脉,西与思茅地区墨江县联珠镇、龙坝乡山水相连,东面与元江县羊街乡隔河相望。总土地面积为329.8平方千米。最高海拔2330米,最低海拔759米,气候属海洋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境内蕴藏有丰富的金、银、镍、铁、石棉、蛇纹石等多种矿产资源,其中,镍矿储量位居全国第二。主要种植产业有:烤烟、茶叶、油菜、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DIE0E85F0514CFJG.html 因远镇] </ref>
==历史事迹==
1949年1月15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云南人民自卫军1、6支队胜利到达因远,1月17日2、3、5、7支队相继到达和1、6支队会师。中共滇南工委书记张华俊,中共云南工委代表
赵文到达因远,受到了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拥戴。我人民自卫军已发展到3000余人,分驻于因远沙浦、红安、安仁等村集中因远坝,在滇南工委的领导下,开始了整训、整编。云南人民自卫军在因远小学校妙莲寺左侧松院召开全军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会议认真总结建军以来的战斗历程,统一到车、佛、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认识,成立了部队党总支,加强党结部队的领导。总支书记袁用之,委员方仲伯、唐登岷、廖必均、刘宝煊同志。自卫军干部扩大会议召开第一次会议,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同时全军指战员先后在因远城隍庙广场、镇政府南面田坝间分别召开模范同志表彰大会和死难烈士追悼大会。之后,进军车、佛、南建立革命根据地。本镇男女青壮年约数百人勇跃参军。
自卫军“会师因远”和“因远整训”在云南的革命斗争史上占据光辉的一页。也是因远镇历史上最盛大的最荣耀的事件。同年六月,中共党员庄静在安定、安仁等地组建和成立了党的地下支部,于后,相继成立中共定远乡总支部,临时人民政府。同年11月,根据县委部署,人民政府组织基干队共36人枪,到新平县磨河山阻击李润之匪部,我民兵王怀藩壮烈牺牲。同年12月底,全乡各族各界群众身着威装,载歌载舞在太平山隆重集会,热烈庆祝“昆明和平解放”;同时对重利盘剥并在群众头上作威作福、欺压百姓、鱼肉乡里的个别土豪劣绅,恶霸分子进行清算,说理斗争,同时筹建元江人民中学。
1950年5月,清水河地区发生了反革命武装暴乱,部份群众,因听信土匪谣言,被胁迫卷入了暴乱,我政府基干队进行清剿,通过宣传和教育,进行政治瓦解,教育争取自新,大部匪徒主动交出武器,暴乱得以平息。同年6月,“反匪特斗争”中在太平山子孙庙执勤站岗的武装民兵李金友被匪击成重伤,畲天佑、熊家明被反动土匪杀害。同年9月,元江人民中学荣获蒙自专区模范中学称号,锦旗上书:元江元江,文化摇篮,一手提笔,一手拿枪。—— 弘扬学校师生,一面扛枪,投入征粮清匪的斗争,一面进行紧张的教育活动,成绩显著。同年10月,区基干队长张忠元率武工队员到四塞征粮,在咪杵河畔惨遭反动土匪杀害。本镇党政军学商,各族各界在因远中心小学校召开三烈士追悼大会。1951年10月至1952年10月,本镇各族民工组成一个中队,历时一年,参与修筑国道昆洛公路甘庄——元江段,白族女民工张淑兰因公殒命。王必勇、李仲达等荣获劳动模范称号,并获得大黄牛一头的奖励。
1952年至1953年,进行土地改革。
1954年初,投劳4万个工挖筑“增产大沟”,开解放后兴建农田水利的先河。也是本镇自古以来水利建设的突破。
1957年上阵建乌龙水库,为本镇兴建水库之始。
1967年,始建卉茂山“茶叶样板山”,为本镇乃至本县茶山建设和茶叶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各族农民开辟新的生财之道做出示范。
1979年始,中共元江县委和元江县人民法院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平反冤假错案;对1957年确实错划“右派”的和“青年党”,“反共大同盟”等冤由,给予平反昭雪。按照党和政府关于“历史遗留问题”的政策原则进行了妥善安排处理。
1980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我镇率先在清水河片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次年,全镇铺开。又次年,县委在本镇开展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工作。
1981年——1982年,驻泰30多年的侨商,本镇人张传述、杨润泽、李思哲等先后回乡探亲。
1986年,兴修昆洛公路303公里——伴坤公路。1989年303公里至伴坤公路全线通车,行程43公里。汽车驶入哈尼山寨浦贵、都贵、伴坤等地。为贫困山区民族经济,民族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同年,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因远小学《文明单位》匾额。
1988年1月,区改镇,召开建镇后的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镇党委,车德才任书记,胡卫云、金荣兴任副书记。委员:李树林、李顺林、罗乔发、李锐民。召开因远镇第三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人大主席团;杨和平当选本届人大常务主席;选举镇长组建人民政府,胡卫云当选首届镇长,朱玉明、张海亮当选为副镇长;分别召开了妇女、共青团员代表大会,龙永秀任妇联主任、宗存发任共青团委书记。
1988年6月23日,成立因远统计站,朱玉明任站长,李社平任副站长。
1989年6月中共玉溪地委授予本镇党的委员会《先进党委》称号。8月镇党委、政府、人大(1989)2号档决定;编写《因远镇四十年统计年鉴》一书,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献礼。
'''人口情况'''
因远镇共辖因远、北泽、安定、车垤、卡腊、伴坤、都贵、浦贵、路同九个村民委员会,63个村民小组(自然村)。截止2007年10月,全镇总户数7250户,总人口28890人,其中:男14827人,女14063人;农业人口27062人,非农业人口1624人;少数民族人口25491人,其中:哈尼族20446人,占总人口的71%,白族4795人,占总人口的1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23‰;人口密度为88人/平方公里。
2017年,总人口28739人。
'''卫生状况'''
因远镇建有1个卫生院,1个计生服务站,8个村卫生所。
2006年,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发扬救死扶伤精神,认真履行“卫生工作责任目标”中的各项规定,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络正在逐步形成,就医环境不断优化,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全年共接诊24000人次,登记合格23700人次,合格率100%,收住院491人次,急诊93人次,成功84人次;全年内共有产妇356人,活产354人,死胎2例,无新生儿破伤风发生,为儿童体检2
133人次;全年共发现乙丙类传染病种73例,其中肺结核34例,痢疾16例,淋病5例,疟疾1例,乙肝13例,伤寒3例,流脑1例;在农村卫生工作中,疟疾防治工作是重中之重,我镇属中疟区镇,全年在15个自然村进行了灭蚊喷洒工作,受益面积103200平方米,受益人口7555人,共消耗农药174.30公斤,参加灭蚊喷洒45人次,出动车辆15辆次;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各村委会签定疟防责任书,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做到疟疾和卫生工作家喻户晓,使广大人民群众主动配合卫生防疫工作。全镇没有出现疟疾导致死亡的病例,确保了全镇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镇中心卫生院医疗卫生设施(备)较为齐全,为我镇人民群众在医疗方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2006年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部门的领导、支持下,继续加强对基础设施(备)的建设,投资8589元改装了门诊、住院部等科室的紫外线灯,同时也改造了安定医疗点的卫生间、治疗室、围墙等工程;投入5000元为安定门诊配置一间干部病房;投资4.50万元建盖一间约80平方米的集中输液室及约45平方米的保管室,极大地改善了就医环境;投资2万元购置一台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解决了检验室无生化分析能力的历史。<ref>[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0794016189/1000 历史事迹] </ref>
==农村经济==
2006年,因远镇生产总值(GDP)为15711.96 万元;工农业总产值2472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6500万元,农业总产值8221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001.90万元,财政支出1230.60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420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1080万元;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875万元,人均存款2033元;农民人均占有粮食228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2890元。主要农产品及副产品产量:粮食618.18万千克,烤烟2118.30吨,甘蔗7443吨,蔬菜6005.2吨,油料1563.6吨,水果49吨,水产品106吨。大牲畜存栏7262头,出栏菜牛703头,牛肉产量96.6吨;生猪存栏11065头,出栏肥猪14042头,猪肉产量1219吨;山绵羊存栏1716只,出栏菜羊487只,羊肉产量9.6吨;禽肉产量60.8吨,禽蛋产量31.1吨。全镇共有乡镇企业530个,其中:私营企业4个,个体企业526个;从业人员4250人;营业总收18500万元;实现利税650万元。主要工业产品及产量:毛茶487吨、石料4万立方米、食用植物油58吨、白酒600吨、红砖25万块、瓦4万片、黄金55公斤、发电量1138万千瓦。
'''各产业生产发展状况'''
烤烟:烤烟种植业是因远镇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因远镇的烤烟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6年全镇的烤烟种植面积达20400亩,全年烟叶交售总量为211.83万公斤,为我镇农民群众的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2)养殖业:养殖业是因远镇除烤烟以外的一大产业,2006年因远镇全镇共存栏大牲畜7212头,出栏1020头;家禽存栏28568只,出栏15460只;畜牧业总收入达1021万元。因远镇正在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为全镇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打基础。
矿产业:因远镇境内蕴藏有丰富的金银、镍、铁、石棉、蛇纹石等多种矿产资源,其中,镍矿储量位居全国第二,2005年,成功引入云锡集团到我镇投资开发镍矿,成立元江县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镍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为我镇提供了400人的就业机会,带动了我镇二、三产业的发展。
水电业:因远镇水力资源丰富,原集体企业三板桥电站改制成功,还引进了民发集团投资建设路同电站主,现准备试生产。
'''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全村2006年经济总收入达1780.4万元,比2005年增8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04元比2005年增100元,粮食种植面积3675.5亩
,总产128.1万公斤,人均产粮267.5公斤。随着镍矿开发,人民群众的收入不断的提高,全村拥有固定电话486部,手机560部,比2005年增320部达到每3户拥有一台固定电话,每两人拥有一部手机,全村共有摩托车224辆比2005年增184辆。电视覆盖率达99.5%,其它家用电器、农用车、拖拉机、汽车以逐步走入农户。市场上每天消费的猪肉在7头左右,市场上的肉价、架价粮价等以很平稳,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方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安定推行以来,按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了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团结互助,尊老爱幼,家庭和谐的好习惯,群众自觉积极地参与本村的建设。使全村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变。
采取国家补助一点,各级支持一点,村上出一点,群众投工出力的办法完成了以下设施建设项目:
修建了小班碧村民小组长2641米、宽2米的文明巷道,工程总量,混泥土528.2m3,石方72m3,由群众出钱修建一座桥,总投资28万元。
投资46万元修建大班碧村民小组长1788米的文明巷道,工程总量混泥土663m3,石方320m3,公厕2座,进村公路443米,宽3.5米,混泥土310.1米m3,排水沟7268米。
投资25万元修建了沙浦长956米的进村公路。
投资3.5万元修建了土塘338米进村公路和上学路。
投资6万元修建了新寨进村公路。
投资4万元修建了大甸索进村公路和160米文明巷道。
投资6万元修建了安定大街绿化带和人行道。
投资3万元修建了安定自来水池和球场附属设施。
全村共投资121.5万元,修建了长2603米的进村公路,长4569米的文明巷道,长340米的绿化带和人行道,自来水池和球场附属设施。
'''在“管理民主”方面'''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远镇党委、政府和安定村委会把群众最关心村务、财务公开作为村级建设的一大重点来抓,把新农村建设重要意义的项目是什么、怎么做、用什么方式做,资金来源,每户需要出几个义务工,都向群众公开,有的项目在群众会上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施工来建设,使群众对建设新农村项目有充分了解,进行了认真监督,全村投入义务工9400个,人均近2个。在财务上采取三签一审核制度,即经办人签字,主任签字,书记签字,财务审核小组审核,发现不能报的单据及时提出意见,并在村务、财务公开栏中向群众公布,随着村容村貌的逐步完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相应的完善,制定了安定村委会村规民约,村务、财务管理制度,科技文化活动制度,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党员活动制度,卫生值日制度,并制成公示牌在墙上进行公示。
'''农业成就'''
2006粮食种植面积13222亩,粮食总产量618.18万公斤,人均产粮228公斤, 2007年收购总量达2501972.9万公斤,烤烟收入达3137.47万元,比2001年翻一翻。甘蔗面积由2001年150亩发展到2800余亩。加强对外联系,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合同订单,大力发展菜豌豆种植,自筹50000元资金帮助解决豆农的种子问题,2005年订单面积达1000亩,2006年发展到了3680亩,又多了一个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渠道。在清水河的几个村委会大力发展核桃种植业,2006年核桃种植面积达2100亩,核桃产出1650公斤,农民收入增加了,当地生态也得到了保护。茶叶产业明显回升,2006年全镇茶叶产量48.72万公斤,同比增1.72万公斤,增长3.66%,茶叶产品收入584.72万元,同比增20.27万元,增长3.59%。油菜种植面积9120亩,油菜总产量146.72万公斤,比上年增64.78万公斤,增79.64%,实现收入376万元,比上年增131.98万元,增54.09%。同时大力发展竹子、板粟、紫胶、花椒、八角等林产品。<ref>[https://cq.focus.cn/zixun/800efd86f9304361.html 农村经济] </ref>
==基础设施==
'''道路建设'''
全镇共辖9个村民委员会,63个村民小组,全部村民小组均已通路。除因远、安仁、北泽、安定、土塘、浦贵、都贵等少数村民小组外,其余大部分村均为土路及沙石路面,交通条件较差。
'''五通情况'''
全镇63个自然村6837户均通电、通公路,有40个自然村通自来水,共5224户,有2660户通电话,有2764户同有线电视,有4088户拥有电视机。
'''沼气建设'''
全镇共有1134户建有和使用沼气。
'''公厕'''
全镇9个村委会63个村民小组,共建有公厕66个,有32个村民小组尚未建有公厕,卫生条件较差。
'''集贸市场'''
因远镇共有2个集贸市场,分别设在镇政府所在地的因远村和安定村委会所在地安定村。
'''水利设施'''
因远镇辖区内共有3个水库,分别是:乌龙水库、海菜塘水库、沙浦水库,灌溉沟渠共237000米,由于镇内水源不足、以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差,严重制约整个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农田灌溉及人畜饮水条件较差。
==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建设情况'''
因远镇共有2所中学(因远一中、因远二中)、25所小学,共有教师284名,其中:中学教师100名,小学教师184名;在校学生3832名,其中:中学生1292名,小学生2640名。因远一中、因远二中及各村委会完小均建有教学楼、图书室、实验室、食堂、宿舍等基础设施,教学条件较为完善,近几年来为我镇的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人才。而村小学教学条件相对较差,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我镇整个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教学条件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情况'''
2006年我镇的文体工作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按照江泽民同志“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要求,广泛开展和参与丰富多采的文化艺术系列活动,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为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充分利用黑板报、橱窗进行宣传 22 期,组织文艺培训1期,组织演出5 场文艺晚会;2006年共创作歌曲5首(《 哈尼情歌对唱》、《哈尼幸福歌 》《忘不了》《白族欢乐曲》《哈尼族酒歌》;创作舞蹈节目9个,即《元江,美丽的土地上》、《小河淌水》、《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马儿啊,你慢些走》、《婚誓》、《牡丹之歌》、《赞因远》、《赞歌》、《喜洋洋》;戏曲节目2个,即小快板《赞咪哩》、花灯《四大妈夸因远》;书法作品 2件;启动“2131”工程,下乡放电影138场,观众达50820人次。同时,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一年一度全校性的冬季运动会和夏季篮球运动会在各中小学成功举办,在平时,单位之间、村组之间、单位和村组之间总会聚在一起,开展各种形式的篮球赛、足球赛等,增强了人民的体魄,丰富了人民的生活。<ref>[http://hld.wenming.cn/syjj/dfcz/zq/201512/t20151218_3031234.shtml 文化教育] </ref>
==民风民俗==
因远镇是一个以哈尼族、白族为主的山区乡镇,共有哈尼族20446人,白族4795人。因远镇的哈尼族有过“十月年”、“祭龙”等传统习俗。而因远镇的白族也举办每年一次的“白族米干节·三月会”、“白族火把节”、“抬天子”等活动,整个镇的民族气息比较浓郁。
'''元生根雕艺术:'''
李元生,因远镇安定村委会安定村人士,国家级美术大师,省级民间艺术家。李元生的根雕艺术远近闻名,其大型根雕作品“九龙十八宝”以及“九龙壁”、“人与自然”、“哀牢雄风”、“送子观音”等均为根雕艺术精品,李元生的根雕艺术很有开发潜力,是我镇少有的优秀民间手工艺术。
'''石碑雕刻艺术:'''
流传在因远镇奔干村、补垤村一带的石碑雕刻也是我镇历史文化比较悠久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其石碑雕刻以优美的图案和精湛的手工技艺,赢得了各界人士的好评及赏识。
'''“火化石”《洞经音乐》:'''
《洞经音乐》是因远白族人民比较喜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是一种古代宫庭音乐,它以其优雅婉啭的旋律和丰富的内容、形式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近几年来,各级文化部门正在对因远白族《洞经音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保护好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并将之传承做着积极的努力。<ref>[https://www.sohu.com/a/442898897_120054246 民风民俗]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