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水塘镇

增加 26,991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水塘镇'''位于新平县境西北,哀牢山中段,东经101º19′41″至101º34′33″,北纬24º01′59″至24º14′55″之间,东至戛洒江…”

'''水塘镇'''位于新平县境西北,哀牢山中段,东经101º19′41″至101º34′33″,北纬24º01′59″至24º14′55″之间,东至戛洒江与老厂乡隔江相望,南连[[戛洒镇]]与曼罗丫口分界,西邻镇沅县,西北靠洞岗河与者竜乡接壤。距县城90公里,距玉溪市178公里。水塘镇位于新平县境西北部,哀牢山中段东坡,距县城90公里,东至戛洒江与老厂乡隔江相望,南连戛洒镇,西邻镇沅县,西北与[[者童乡]]接壤。地势西高东低,东为戛洒江,西靠哀牢山,呈狭山形河谷兼半山区地带。最低海拔530米,最高海拔3 137米,全镇总面积302平方千米。由于辖区内地形复杂,气温差异大,年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0℃。镇政府所在地位于省道218线154公里处,海拔800米。<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DIE0E85F0514CFJG.html 水塘镇] </ref>

==经济概貌==

全镇实现农村社会总产值(现价)8 171万元,比上年增7.4%,工农业总产值(现价)5 502万元,比上年增14.8%。其中,工业总产值788万元,农业总产值4 714万元。年内财政收入66万元,比上年减30.5%;财政支出465万元,比上年增5.7%。农村经济总收入4593万元,比上年增19.7%;农民人均纯收入1 631元,比上年增19.5%。农业 2004年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33695.5亩。复种指数达117%。粮食播种面积11 369亩,比上年增56%;粮食总产496.9万公斤,比上年增9%;农民人均产粮238公斤,比上年增7.7%。烤烟产量3.5万公斤。甘蔗产量8.52万吨,比上年增21%。油料产量1.54万公斤。水果总产133.63万公斤,比上年增10%。年末生猪存栏16 494头,比上年增3%;肥猪出栏13 527头,比上年增14.8%。大牲畜存栏3 276头,比上年增13.1%;大牲畜出栏1 127头,比上年增16%.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35.77万公斤,比上年增11.5%。年内植树造林3 000亩。投资61.87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年内完成79件水利工程,其中沟道岁修66件,农村人畜饮水工程4件,水毁工程修复3件,小型水利建设6件,建成稳产高产农田5 394.926亩,水利化程度达67.1%。

乡镇企业 2004年末,全镇有乡镇企业320个,从业人员1 073人,营业总收入6 610万元,比上年减3.2%;实现税利850万元,比上年减9.2%;上缴各种税金49万元。全年发电量307万千瓦时,生产红砖230万块。商业·贸易 2004年末农村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 031.63万元,比上年增1.2%;集市贸易成交额920.7万元,比上年增326%,集贸市场3个。

金融·保险 2004年末全镇各项存款余额2 446万元,比上年增37.8%,人均储蓄存款余额1 116.9元,,比上年增72.3%。

交通·邮电 2004年新建公路(蔗区路)11公里,蔗区路通车里程达91公里。拥有各种车辆363辆。货运量15.2万吨,比上年减9.5%。

2004年邮电业务总量22万元,比上年减少4%;电话用户398户,比上年减5%;征订报刊实现收入3.64万元,比上年减65%。

'''科技文卫'''

全镇有11个(含村民委员会科技机构)科技机构,科技人员17人。年内新建沼气池1040口,全镇沼气池达3561口。办好科普宣传栏,全年出板报25期,进行广播宣传26次,发放科普宣传材料22099份,开展农科及实用技术培训44期13524人次。全镇共有学校巧所(含教学点),其中:中学1所,在校生1 083人,教职工67人;小学14所,在校生1 446人,教职工136人;学前班10个,入学儿童245人,教职工9人。小学升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6.3%。进一步巩固“普九”、“普实”成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继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全镇有1个文化站,藏书2 302册。全年共办书法、美术作品展2次,作品137件,举办其它文艺活动12场次,共有21 222人次参加活动。

广播·电视 2004年末,全镇有广播站(点)13个,广播覆盖率100%。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和差转台96座,安装有线电视用户达502户,电视覆盖率达100%。

体育2004年全镇举办各种运动会17次,参赛人数达1.32万人次,各学校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开足体育课程,上足体育课时,全面开展“只操”,中、小学举办综合性运动会11场次。镇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利用节日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内容丰富的体育竞赛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纲要》。单位职工业余球类、棋类竞赛活动广泛开展。农村每年春节都举行具有民族特色的“陀螺”、“荡秋千”等活动。

'''精神文明建设'''

水塘镇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稳步推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水塘镇获文明集镇创建二等奖,现刀的曼便组在文明村社创建活动中荣获省级文明村称号,中学、小学等12个单位获得县级文明单位。全镇已有19个组户参加了“十星”级文明评比活 动,获“十星”的占9.8%,截止2004年末,对6个村10个组进行了新农村 改造,其中8个组为沼气建设示范村,建成1040口“三位一体”沼气池。修筑文明路1 200米,一改过去脏乱差现象。全镇共成立10个老年协会,积极开展文体活动,集镇协会还成立了“夕阳红民族特色业余文艺队”,骨干队员24人,参与人员近60人。<ref>[http://hld.wenming.cn/syjj/dfcz/zq/201512/t20151218_3031234.shtml 经济概貌] </ref>

==历史沿革==

水塘因集镇中有一水塘而得名。宋·大理国时,属马龙部(今漠沙)地,隶威楚府(今楚雄)。元宪宗时(1251~1259),隶宁州(今华宁)万户府。咸丰九年(1859)5月,弥渡李文学发动彝族农民起义,得到了哀牢山各族人民的积极响应,后被清军围困于大帽耳山(现属水塘镇波村村民委员会),李文学部战死于山项。1950年10月6日,建国军一0九团三营七连,在水塘棉花河山洞中擒获匪首李崇安。1950—1951年,全县设5个区,原富昌(戛洒)乡与凤翥乡合并,改建为第5区,为区辖地。1952年7月,按县委、县政府的安排,进行“土地改革”,12月结束。1967年,县城至水塘公路通车,首开客运汽车。1984年夏,设区建乡时更名为水塘区。1984—1987年辖10个小乡(水塘、新寨、现刀、波村、大口、南达、旧哈、拉博、帮迈、金厂)。1986年,水塘开办初级中学。1993年,全县首条乡镇柏油路水塘至戛洒段铺通,全长14.5公里,总投资184.4万元,其中群众集资10.4万元。1999年1月18日,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撤乡建镇,更名为水塘镇。

'''新农村建设'''

加快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镇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一是强化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成立了由镇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规划、农业、水利、畜牧、财政等部门组成的新农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二是搞好村庄规划。按照“村庄布局科学合理、规划建设协调一致、房屋建筑整齐新颖、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各类资源高效利用、生产生活方便舒适”的要求,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三是注重群众参与,接受社会监督。从规划编制到项目启动,把群众参与贯穿于新农村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按照工作的不同环节,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大会、项目编审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反复论证计划项目,根据群众意愿,结合村情民情,解决群众急需的困难。自觉接受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力求做到项目上不盲目,资金上不重复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的社会效益。四是制定新农村建设工作相关制度。在项目建设上严格实行基建项目招标制,在资金使用上严格实行资金公示制和报账制。吸纳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参与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强化监督机制,有效防止项目资金的流失。建设项目一律公开实施,加大项目建设的透明度。五是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结合镇情村情,在上级扶持的基础上,动员各级帮扶单位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采取各种形式,或直接投资,或给实物等形式多方筹集资金,开展实施好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水塘镇再次掀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高潮。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第二次飞跃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6年年底,全县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在水塘村小河边村民小组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工作。2007年,我镇又争取到4个新农村建设县级试点村项目,其它财政给予补助水泥,群众投工投劳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目前有12个村民小组,广大人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引起了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使水塘镇再次掀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高潮。

目前,该镇2007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已初见成效,4个县级试点村共建设完成村庄道路铺设1785米,面积7361.5平方米,投入资金33.13万元;新建娱乐场所1个,面积1200平方米,投入资金5.4万元;支砌挡墙510米,体积383立方米,投入资金5.17万元;曼便小组已备好料子,完成科技培训室的基础工程,投入资金1.0万元;4个试点村共投入资金44.70万元。其它12个村民小组共建设完成村庄道路铺设1252米,面积5347平方米,投入资金17.514万元;新建娱乐场所1个,面积262平方米,投入资金1.12万元;支砌挡墙42米,体积38立方米,投入资金0.513万元;12个村民小组共投入资金19.20万元。全部工程共投入资金63.9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水泥935吨,折合资金23.4万元;群众投工投劳个工日,折合资金24.2万元。我镇新农村建设工程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全部计划项目有望在年底完工,并投入使用。发挥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出力献策。按照省、市、县有关下派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的文件精神,从省、市、县、镇四级抽调了10人下派到水塘镇各村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协助村“两委”抓好各项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下派以来,深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基层了解镇情、村情、组情,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三农”工作和建设“五个好”村党组织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协调与配合,帮助镇、村、组出主意,想办法,帮助村组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理清发展思路,努力工作,兢兢业业,为水塘镇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小河边村民小组是水塘镇第一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06年8月开工建设,2007年7月竣工,完成总投资52.73万元,其中市县专项资金20万元,自筹资金9.8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22.93万元。验收组通过看现场、听汇报、查资料等方式对小河边村民小组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验收。验收组给予充分肯定:一是水塘镇党委政府对试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专人负责,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圆满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二是项目质量管理严格,做到事前公开,事中监督,事后检查;三是项目资金管理规范,做到专款专用,及时足额,手续完备,没有发现挪用专项资金和违反财务纪律的现象;四是群众参与程度高,做到了以农民为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建设模式;五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稳步推进,示范带动效果明显。

最后,验收组通过综合评定一致通过验收并提出建议:一是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要求,继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加强农业产业的培植和村民素质的培育,完善公共设施的管理,全面促进小河边小组各方面的发展;二是总结小河边小组的典型经验,突出建设重点,严格项目质量,加强资金管理,一如既往地抓好2007年的新农村建设试点,确保项目早日建成,农民早日得到实惠。

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按照“五通五有”的建设思路,制定了水塘镇2006年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并于2006年8月在水塘村小河边村民小组开展新农村建设,工程概算总投资47.5万元,其中投入财政资金20万元,自筹及投工投劳资金27.5万元。群众投工投劳2145个工日。共完成水泥路面建设1050米,支砌挡墙300米,改造人畜饮水沟渠(三面光)270米,建成700平方米的娱乐场所一个。产业发展项目投入资金12.97万元完成新建猪、牛圈各33间,新建储粪池33个。

新农村建设以试点示范,辐射带动全镇,在群众自愿、民主推荐、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以群众投工投劳为主,财政帮助为辅,实施了现刀村丙竜村民小组、南秀村民小组、曼便村民小组、洞岗村民小组、岔河村民小组、丙额村民小组、麻秧村民小组、丙坡村民小组、现刀村民小组9个小组的新农村建设工程。共投入资金437288元,投入工日9208个,完成村庄道路建设2310米,人畜饮水沟渠建设270米,挡墙建设80立方米,娱乐场所建设700平方米。<ref>[https://www.sohu.com/a/442898897_120054246 历史沿革] </ref>

==农村经济==

2006年实现生产总值4982万元,比上年增683万元,增15.9%,其中:第一产业3565万元,比上年增长492万元,增16%,占总产值71.6%;第二产业311万元,比上年增长43万元,增16%,占总产值6.2%;第三产业1106万元,比上年增长148万元,增15.4%,占总产值22.2%;农村经济总收入4984元,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4万元。

2006年实现农业现价总产值5974万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农业产值2968万元,比上年增长294万元,增10.9%,人均增收130元;林业产值844万元,比上年增长81万元,增9.8%,人均增收36元;畜牧业产值2059万元,比上年增长204万元,增9.9%,人均增收90元;渔业产值71万元,比上年增长7万元,增10.9%,人均增收3元,农民人均从以上产业中增收259元。2006年年末耕地面积27971.36亩,人均占有耕地1.32亩,农民人均产粮251公斤。服务业产值46万元,有劳动力13886人,从事第二产业人数797人,第三产业人数1257人,全年有组织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151人。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主食由原来的玉米为主向现在以大米为主转变,并且鸡、鸭、鱼、肉、蛋有所丰富,农业机械化作业率进一步提高。农民住房建筑由土木结构逐步向砖混结构转变。

镇政府始终坚持以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农业稳镇、生态立镇、科教兴镇战略,发展壮大粮食、甘蔗、畜牧、林果四大优势产业,全面实现全镇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

粮食产业。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逐步优化粮经种植比例,粮经比例调整为41:59,不断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和综合利用率,2006年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3955亩,比上年增加523亩,实现粮食总产548.4万公斤,比2005年增加5.1万公斤,增5.05%,实现粮食产值1528万元,占农业产值的25.6%。

'''冰糖橙种植'''

甘蔗产业。扩大种植规模,优化区域布局,强化蔗田间套种示范基地建设,完成种植面积11740.6亩;新植秋蔗2298.3亩;完成蔗田间套种317亩;落实“五定”科技示范样板地块3个668亩;完成骨干基地建设3000亩,水浇地建设980亩;甘蔗总产5.5万吨,比上年减1.5%。实现产值1440万元,占农业产值的24.1%。

畜牧产业。以培育大户、发展养殖专业村为重点,制定出台了水塘镇畜牧发展扶持政策,投入资金4.55万元,扶持养殖大户59户;大力推广种草养畜和肉牛异地育肥,完成畜草种植282亩,实施种草养畜43户,异地育肥7户;建成拉博、金厂两个肥猪专业养殖村,成立养殖技术协会,发展会员33个;青饲料氨化试验取得成功,并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全年引进良种14头,完成生猪存栏18335头、肥猪出栏16091头;山绵羊存栏4705只、出栏 1918只;大牲畜存栏3793头、大牲畜出栏1405头;家禽出栏134572只;实现畜牧业产值2059万元,占农业产值的34.5%。

林果产业。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等生态工程为重点,加强水源林的保护;抓好核桃、竹子、热果“三个万亩”工程建设,新植核桃1500亩,竹子2000亩,冰糖橙56亩,荔枝12亩,香蕉106亩;完成退耕还林造林面积500亩、义务植树350000株、经济林面积1500亩;林权制度改革已全面启动,实现林业产值844万元,占农业产值的14.1%。<ref>[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0794016189/1000 农村经济] </ref>

==基础设施==

水利建设:以农村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为重点全镇新建小水窖115个,共完成各类水利工程67件,增加蓄水量1725立方,总投资87万元,改善灌溉面积7110亩,新增灌溉面积600亩;水利化程度达67.05%。

五通情况:全镇通路10个村委会92个村民小组、通电10个村委会96个村民小组、通水10个村委会92个村民小组、通电话10个村委会4个村民小组、通广播电视10个村委会92个村民小组。

能源建设:全镇累计建设沼气池4277口,户均达0.73口,2006年完成沼气池“一池三改”212个、安装太阳能156个。

集贸市场:水塘镇集贸市场有水塘牲畜市场、生猪定点屠宰场、农贸市场和成衣市场各一个。水塘牲畜市场始建于1992年,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水塘镇生猪定点屠宰场始建于2002年,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水塘农贸市场始建于1995年,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水塘成衣市场始建于90年代初,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

城镇街道建设:集镇区域内完成主干道硬化8条48021.5平方米,硬化率达80%,完成道路排水沟渠6405.2米;行道树栽种600棵。 2000年水塘镇列入玉溪市试点小集镇建设,2000年1月,投资46万元铺设环湖路砼路面,总面积8160平方米。2000年9月投资60万元建设西部停车场。2001年1月,投资16.5万元建设了1万平米的集镇绿化工程。2000年9月,投资6万元修善下坝至工商所路面。2000年4月,投资14万元建集镇亮光工程。2001年8至10月投资70万元,建了1666.66平方米的集镇街心公园,是新平县乡(镇)第一个集镇小广场,投资9万元安装财政所至中学路灯21盏,投资81万元新建水塘镇四级客运站。

环卫设施:全镇共有公厕88间,垃圾坑75个,垃圾房13间。<ref>[https://cq.focus.cn/zixun/800efd86f9304361.html 基础设施] </ref>

==企业==

2006年共有企业326个, 比上年增长3个,增长0.93%;共有从业人员1265人,比上年增长75人,增长6.3%;增加值1366万元,比上年增长163万元,增长13.5%,总产值 4694 万元 ,比上年增长198万元,增长4.4%,营业收入 6971 万元,比上年增长592万元,增长9.3%,利税总额完成1263万元,比上年增长282万元,增长28.7%,上缴税金 80 万元,比上年增长5万元,增长6.7%,纳入登记的个体工商户 322 户,实现营业收入 5591万元,实现利税总额 715万元,比上年增长73万元,增长11.3%,实交税金 37万元。

林果产业中特色产品--核桃。水塘境内种植的核桃多年以来已零星种植,有退耕还林的政策后,大力发展并形成规模种植,特别是南达泡核桃名声已传到全县内外。发展到现在,已有2500户农户种植核桃,种植面积10754亩,年产量达212.15吨,创收600多万元,但是,目前我镇的核桃产品只是一些个体工商户进行简单的包装,没有长期稳定市场。

'''招商引资'''

2006年全年引进外资1亿元,工业总产值完成金额1100万元。重点企业有:1999年引进的玉溪高原甜橙园艺有限责任公司,有固定资产211万元,从业人员123人,年产甜橙600吨,实现总产值280万元,营业收入150万元,产品荣获上海国际绿色食品奖和农业部国家级绿色A级认证。2004年引进的新平金泰果品有限公司,投资总额2600万元,公司现已发展到年产量600吨,实现总产值300万元,营业收入600万元, 2004年11月获云南省绿色食品无公害认证; 2005年10月通过农业部柑桔研究所产品认证、国际ISO(9001)认证。2004年引进的云南新景电业有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4133万元,从业人员82人,年生产能力5.6万kw,实现总产值410万元,营业收入352万元,现已完成投资20821万元。

水塘镇有特色农产品核桃、茶叶,亚热带水果冰糖橙、荔枝、芒果,有哀牢山、大冒耳山、红河第一湾等自然风景旅游资源等待开发。

'''文化教育'''

全镇有文化站1个,藏书2160册,流动科技图书站藏书2150册,村级党员活动室10间,村文化活动室10间,有业余文艺宣传队1个。有广播站(点)13个,广播地面覆盖率100%。安装有线电视用户达573户,电视覆盖率达100%。

'''民风民俗'''

拉祜族的“扫寨子”。水塘镇有拉祜族1088人,集中在旧哈村的三个村民小组,是新平境内拉祜族较为集中的地方,拉祜族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每年的农历3月18日是他们传统佳节。这一天,在拉祜族的村寨里要进行的传统民族仪式,宰杀猪鸡祭祀寨神,跳起传统舞蹈驱逐鬼灵,主要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有 “吉鼓舞”、“闹哑巴”。表达了拉祜族群众对新生活的向往、对黑恶势力的仇恨。<ref>[https://www.sohu.com/a/442898897_120054246 企业] </ref>

==风景名胜==

大帽耳山。位于镇域西北部,距镇政府27公里。地处水塘西北部距集镇20余公里处的大帽耳山,海拔2763米,位于国家级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的边沿,因其形酷似蘑菇帽而得其名,山本是由一巨石天然所成,四周全是悬崖峭壁,犹如神兵利器直插云霄,而山顶却郁郁葱葱,是一个纯天然的生态旅游胜地。这里是清朝年间农民起义军领袖李文学率农民起义军抗击清军战死的疆场,至今起义军抗战的战壕还依稀可辩。据历史记载,李文学率起义义军地区性既有极大的观赏和地质考察价值。李文学起义义军遗址,李文学起义义军驻扎遗址在水塘自拉博村的营盘山一直到波村大帽耳山都有,现在部分遗址已经被破坏,但大部分仍依稀可辩,据当地群众说,现在的拉博村的营盘山、旧哈村营盘等地名都是由此而来的。

红河第一湾。位于红河上游戛洒江上段水塘镇大窝唐处。距县城108公里,山萦水绕。

红河全长1280公里,为南亚次大陆的一条重要国际河流。红河流入新平县境时,也许是哀牢山的清泉飞瀑汇入石羊江,也许是与清幽的绿汁江、大春河两姐妹交汇后的“三江并流”,变得十分的温柔,在哀牢山和迤山两次大转身,在这滇中大地上画下让世人惊叹的反“s”形壮景,成为红河、壮观优美的倩影。站在红河东岸高高的上梁山,遥望红河第一湾,只见那云雾缭绕的哀牢山下,红河情意绵绵的缠绕着从哀牢山伸延下来的每一条山脉,接纳着从哀牢山奔流下来的每一股清溪。形如倒“几”字状的第一湾处,视野开阔,两岸是青绿的甘蔗林和成排的攀枝花树。

相传,流淌在哀牢山脉左、右两边的元江(红河上游)和阿墨江(李仙江上游)是龙王的两位漂亮千金。姐姐阿墨江性格沉稳,做事踏实;妹妹元江性情活泼,能歌善舞。一次,龙王叫姐妹俩去南海赶摆(赶集)姐姐走上路(哀牢山脉右面),妹妹走下路(哀牢山脉左面)。性急的姐姐匆匆而去,没几天就到了南海;而贪玩的妹妹却一路欢歌,走一天玩一天,结果半个月以后才到南海。由于姐姐走的急,她走过的地方处处是峡谷、险滩,因而今天阿墨江沿岸没有一个平坦的坝子,而妹妹边走边玩,一路上玩出了水塘坝、戛洒坝、元江坝、南萨坝,处处山水秀美。

生态果园。生态果园位于戛洒江(红河上游)西岸的水塘镇新寨梁子。距县城102公里,水塘集镇5公里。是新平县境内种植面积最大的桔园之一。

生态果园由云南新平金泰果品公司和云南玉溪高原甜橙园艺有限责任公司两家私营企业投资开发,规划总面积1万亩。已种植冰糖橙、脐橙、椪柑等柑桔系列优质品种6000余亩。生态果园内有总容量约100万立方米的池塘、水坝等灌溉设施。清凉洁净的哀牢清泉浇灌培育的甜橙,具有果色金黄、个大鲜艳、汁多味甜、化渣爽口的特点,是人们探亲访友的最佳礼品。

生态果园的每座小山梁都披上绿色盛装,而园内的水池、坝塘,如同镶嵌在绿波上的明珠,清澈见底,是节假日休闲垂钓的最好去处。规范化的种植和现代化的管理,使每一块桔园,呈现一片醉人的景色。<ref>[https://cq.focus.cn/zixun/800efd86f9304361.html 风景名胜]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29,63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