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主治醫師

增加 3,69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7、擔任一定範圍的臨牀教學,組織醫師學習與運用國內外先進醫學科學技術,開展新技術、新療法,做好資料積累,及時總結經驗。
*8、協助護士長搞好病房管理。
===臺大醫院主治醫師升等制度的缺失===
*高芷華51歲縱使得過台大教學優異獎、北美校友會最佳主治醫師獎、在病患心中也是個細心認真的醫生,但她每年還是必須斤斤計較論文點數───依照台大醫院內部升等辦法,沒有國家型計劃主持人的頭銜,始終無法升等。
*她台大醫學系同班同學,還留在台大擔任教職的幾個,多數也還是月薪6萬多元的助理教授。
*她臨時代替同事出席全國公私立醫學校院院長會議,討論主題之一恰巧是「多元升等」,讓醫學院教師也可透過教學加分或行政加分來升等。
**這是教育部力推的改革,也正是擅長教學與看診的她,最需要的升等方式。
*她將離開待了15年的台大醫院,前往剛成立的輔大醫院擔任教學部主任。
*她是台大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很喜歡教學和看診,很努力想當個很好的醫生、很好的老師,希望每個都做到最好,但沒有時間,面臨很大瓶頸,所以才需要出路。
*醫學系畢業後,我次專科選腎臟科,結訓後也沒想到要念碩士或博士,只希望好好看病
*本來到三重醫院(現新北市聯合醫院三重院區)協助建立洗腎室,當時只有少少幾床,但兩年後每月已有500多個床位給洗腎病人,後來我申請回台大醫院。
*台大醫院要求研究、服務、行政和教學,但很難完美。
**如果花很多時間做研究,就無法好好教學,在指導學生病歷紀錄或跟學生討論上,只能草草帶過;研究做得好比較容易升等,但那不是我的理想。
*剩下時間就做研究。
**台大醫院要求3年有3篇國際期刊,我有的同事很厲害,寫得特快,每2、3個月就有1篇期刊論文,而其他主治醫師,通常是每年1到2篇。
*高芷華有時一天只睡3個鐘頭,好幾次幫住院醫師修訂病歷,都在電腦前面睡著,醒來繼續弄。
*很多人研究做得好,部份原因是不同科獲得的資源不同,可以集中資源或人力,請人來幫忙做研究。
*做研究,需要錢請助理和實驗室,但要寫很多計劃去申請才有經費。
**高芷華真的沒有時間,所以申請國家型計劃,常自掏腰包做研究。
*高芷華升等卡在5年期間,沒有2年的國家型計劃的主持經驗,但研究論文點數是夠的。**沒有國家型計劃,因為我是副主持人,要計劃主持人才可以拿來升等。
**高芷華做了超過10年的教學研究計劃副主持人,幫內科完成計劃,但我無法用這個升等。
*尤其有些計劃,助理教授沒辦法當主持人,規定要副教授等級以上。
**就算多努力,高芷華也沒辦法當。
*台大醫學系跟高芷華同屆的,大部份是助理教授,少數副教授。
**台大現在升等比以前更困難,最近多加績優論文的條件,要投影響係數很高的論文。
醫學院最新規定是,助理教授滿6年無法升等就要離開。
有些科別的期刊影響係數很高,人家1篇抵我10篇。我沒背起來所有升等規則,因為我連國家型計劃都沒有,根本不用談。
 
我的天賦在教學跟看病。可是,台大有它的堅持和要求,這也是台大很寶貴的地方。堅持頂尖的研究,我也贊成。但強項不在這裡,是我自己的困境吧。
 
台大應該讓更多年輕醫師有更多出路才對。我腦海中無法想到,誰會絕望到不擇手段買賣論文或造假。每個人在遇到困境時一定會找出路,找出路的過程中,有沒有取巧?或許有,但我真的不知道。
[[Category:416 外科]]
[[Category:417 婦產科;老幼科]]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