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大雅·江汉

增加 6,556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大雅·江汉</big> '''   |-   | File:W020140929595362519542…”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大雅·江汉</big> '''
 
|-
 
|
[[File:W020140929595362519542.jpg|缩略图|居中|[http://guoxue.k618.cn/djgx/sj/201409/W020140929595362519542.jpg原图链接][http://pic.sogou.com/d?query=%E5%A4%A7%E9%9B%85%C2%B7%E6%B1%9F%E6%B1%89&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1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大雅·江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记叙召穆公奉王命征讨淮夷之乱,取得胜利,受周宣王赏赐的诗。全诗六章,每章八句,先赞扬宣王命召穆公平定淮夷的武功,后转写宣王与召穆公对答之词,君臣嘉勉颂扬,材料取舍恰当,手法运用灵活。前人评此诗“意深笔曲,高词媲皇典”。

=='''作品原文'''==

大雅①·江汉

江汉浮浮③,武夫滔滔④。匪安匪游⑤,淮夷来求⑥。既出我车,既设我旟⑦。匪安匪舒⑧,淮夷来铺⑨。
江汉汤汤⑩,武夫洸洸⑪。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⑫。时靡有争,王心载宁⑬。

江汉之浒⑭,王命召虎:式辟四方⑮,彻我疆土⑯。匪疚匪棘⑰,王国来极⑱。于疆于理⑲,至于南海。
王命召虎:来旬来宣⑳。文武受命,召公维翰㉑。无曰予小子㉒,召公是似㉓。肇敏戎公㉔,用锡尔祉㉕。
釐尔圭瓒㉖,秬鬯一卣㉗。告于文人㉘,锡山土田。于周受命㉙,自召祖命㉚,虎拜稽首㉛:天子万年!
虎拜稽首,对扬王休㉜。作召公考㉝:天子万寿㉞!明明天子㉟,令闻不已㊱,矢其文德㊲,洽此四国

=='''创作背景'''==

《大雅·江汉》一诗,《毛诗序》云:“《江汉》,尹吉甫美宣王也。能兴衰拨乱,命召公平淮夷。”以为尹吉甫所作,今人以其无据多不采信。有人认为是召伯虎(召虎)所作。其第一章诗人自称“我”,为第一人称手法写成;而第三章云:“江汉之浒,王命召虎。”说到周王之命,又自称“召虎”。第四、五、六章也有“王命召虎”“虎拜稽首”等语。一般如果自称为“我”,而同周天子联系起来则称“召虎”“虎”,则可以推测作者为召虎。此诗同传世的周代青铜器召伯虎簋上的铭文一样,都是记叙召虎平淮夷归来周王赏赐之事。据《后汉书·东夷传》,周厉王之时因为政治昏乱,东方的淮夷入寇,虢仲征之,未能取胜。宣王之时,首先消除玁狁之患,然后宣王亲征,平定淮夷之乱。宣王驻于江汉之滨,命召虎率军征之。召虎取胜归来,宣王大加赏赐,召虎因而作铜簋以纪其功事,并作此诗,以颂其祖召康公之德与天子之英明。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诗记叙周朝大臣召伯虎(召穆公)平淮夷归来受周王赏赐之事。淮夷在淮北,以徐国为主,故平淮夷也即《大雅·常武》所说之征徐国。因为此次伐淮夷,宣王亲征,驻于江汉之滨,召公的受命、誓师、率师出征俱在此,所以诗的前二章均以“江汉”为喻,借长江、汉水的宽阔水势,喻周天子大军浩浩荡荡的气势。也同样因为天子亲征,故曰“匪安匪游,淮夷来求”,“匪安匪舒,淮夷来铺”。意思是天子到此不是为了游乐,而是为了平定叛国。这几句前人未能明其深意,故或以为作为一个受命出征的大臣这样说有些多余。关于开头二句,王引之、陈奂都以为当作“江汉滔滔,武夫浮浮”,“浮浮”为众强之貌。这样与《风俗通义》引作“江汉陶陶”及《小雅·四月》“滔滔江汉”之语皆相合,其说颇为有理。

此诗着重颂扬宣王之德,不在纪事,故关于淮夷战事未作具体描述。伐淮夷在尹吉甫和南仲伐玁狁之后,故诗中以“经营四方”一句,概括南征北讨之事而带过。盖因与淮夷作战为召伯之事,召伯不能自己夸耀自己的武功。以下由“告成于王”引起对赏赐仪式特别是宣王册命之词的纪述。由“式辟四方,彻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可以看出一个打算有所作为的英明君主的雄才大略。由“文武受命,召公维翰;无曰予小子,召公是似”,又见其对朝廷老臣说话时恰如其分的谦虚和鼓励的语气,通过表彰召康公的业绩来表彰召穆公,并激励他再建大功。第五、六章写宣王对召穆公赏赐规格之高和召穆公的感戴之情。全诗以“矢其文德,洽此四国”作结,表现出中兴君臣的共同愿望。

诗中有些句子看似语意相似,其实却表现了不同的意思。如第一章“匪安匪游,淮夷来求”等,出于召伯之口,是说:宣王不求安乐,而勤劳于国事。第三章“匪疚匪棘,王国来极”,出于宣王之口,则是说:不是要给百姓造成骚扰,也不是急于事功,四方都必须以王朝政令为准,这是大事。第二章“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同样表现了臣子对天子的体贴。而第三章“式辟四方,彻我疆土”,则出之周王之口,体现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观念。

召穆公救过太子静(宣王)的命,又扶其继位,辅佐宣王化解宗族矛盾,和合诸侯,平定外患,其功盖世。然而,正因为这样,他更要注重君臣之礼,以身作则地维护周朝统治阶级的宗法制度。这首诗就表现了老功臣的这样一种意识

=='''名家点评'''==

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盖自铭其器耳。夫淮夷平自是宣王中兴事,然诗非为宣王作,特编《诗》者录之,以见宣王之功也。此中界限不可不明。讵得因其平淮夷,遂漫然以为‘美宣王’而无所区别哉?”
清末吴闿生《[[诗义会通]]》:“以美武功为主,而无一字铺张威烈。后半专叙王命及召公对扬之词。雍容揄扬,令人意远。”“通篇极典则,极古雅,极生动。退之《平淮西碑》祖此而词意不及。<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8UAMPIF0516C2UP.html 杨沂孙《大雅·江汉》四屏],网易 5月1日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14,32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