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68
次編輯
變更
劉逢祿
,無編輯摘要
==生平==
劉逢祿清代經學家, [[ 江蘇 ]] 武進人。劉逢祿年十八時,補博士弟子員。年三十二,舉順天鄉試。 [[ 嘉慶 ]] 十九年成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禮部主事。 [[ 道光 ]] 四年,補儀製司主事。于禮部十餘年未遷。卒于官。逢祿祖綸,官至大學士,外祖 [[ 庄存與 ]] ,舅 [[ 庄述祖 ]] ,並以經述名世。逢祿盡傳其學。為學務通大義,不專章句,主张研究经中之微言大义,以“经世致用”,并以此处理政事。
所著《 [[ 春秋公羊何氏注释例 ]] 》,发挥“张三世”的改制思想,使公羊学派理论系统化,对清嘉道年间的经世致用思潮及近代改良主义颇有影响,为常州学派奠基人。他大谈公羊学派之识,转授龚自珍、魏源,博通群经,精于《春秋公羊传》,专主董仲舒,何休之学说。竭力推崇何休《公羊春秋何氏解诂》,谓“何君生古文盛行之日,廓开众说,整齐传义,传经之功,时罕其匹”“晋唐以来之非何氏者,皆不得其门,不升其堂者也”。撰《春秋公羊何氏释例》、《公羊春秋何氏解诂笺》、《春秋公羊议礼》等著。
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善言人者必有征于天,善言天者亦必有验于人”,但没有脱离封建伦理思想范围,笃遵纲常礼教。在《左氏春秋考证》中,排斥《左传》,非难刘歆。一生最大功绩,一是发扬庄存与与庄述祖创造的公羊学旨,相对完善了公羊学理论体系;二是培养了龚自珍、魏源等学生,使公羊学开始走出纯粹治经的圈子,而进入政治领域,对晚清政治维新运动有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