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构图

增加 1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构图的名称,来源于西方的美术,其中有一门课程在西方绘画中,叫做构图学。<ref>[https://www.sohu.com/a/251810256_466838 13种构图方法,收好了!]</ref>
构图这个名称在我国 [[ 国画 ]] 画论中,不叫构图,而叫布局,或叫经营位置。也就是说,摄影构图是从美术的构图转化而来,我们也可以简单的称它为取景。
不论是国画中的布局,还是摄影中的取景,都只涉及到构图的部分内容,并不能包括构图的全部含义。因此,统一用构图这个称呼是较科学准确的。
=== 关于对比 ===
对比的巧妙,不仅能增强 [[ 艺术 ]] 感染力,更能鲜明的反映和升华主题。 对比构图,是为了突出主题强化主题,对比有各种各样,千变万化,但是把它们同类相并,可以得出:
一是形状的对比。如:大和小,高和矮,老和少,胖和瘦,粗和细。
古人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构图的基本原理就是规矩,也就是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这三条。但由于摄影者的艺术修养不同,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是变化不一的。客观法则是不能违背的,但懂得法则的人却不会被法则所束缚。书法家林散之就说过: 守墨方知白可贵,能繁始悟简之真。 应从有法求无法,更向今人证古人。 这里讲的应从有法求无法,就是不能墨守成规,要有创新意识,不要受条条框框的束缚,打破约束,张扬摄影创作的艺术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同风格,不同张力的表现自我,表现艺术风格,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中国构图] 绘画也好,写文章也好,都要有章法、布局。在绘画中,所谓章法、布局就是我们所说的构图。
谢赫“六法”中称为经营位置也就是构图。为什么不说是分布位置而称为经营位置?这里说明作画是个要动脑筋,如何安排画面的问题。作画有了题材,通过画面传达给观众,使观众接受了你的想法和美感,从构思到画面,遇到的第一关即是构图。明代谢肇淛说:'市故事便立意结构。同时代的另一画家李日华说:大都画法以布置意象为第一。可见取得好的题材,还不算万事大吉,紧跟着要研究主体部分放在哪里,次要部分如何搭配得宜,甚至空白处、气势、色彩、题词等等的细节都要反复推敲,宁可没有画到,但不可没有考虑到,这种推敲布置的过程即是一种经营。
== 分述 ==
三远: 北宋郭熙在所著《 [[ 林泉高致 ]] 》一文中提出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现分述如下:
高远: 在《 [[ 芥子园画传 ]] 》的山水部分,总结有构图学上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高远、深远和平远的三远法,实际上是如何表现山水境界中的高、宽、深三度空间的方法。
《芥子园画传》中所说的高远,是从下面向上仰视,才觉得高远,我们今天应用透视学的观点,即把物象放在视干线上,就显得岸然兀立。在这部书中提出用泉水以助其势之高,如画雁荡山的龙激飞瀑,即应有高远之气势才好。但是书中的借泉助高,并不能把问题说得十分清楚,因为你把山画得再高,泉水画得再长,还是不及真山的千分之一高。怎样把象千仞之高的大山画在尺幅之内呢?刘未对宗炳在历山水序》中指出,眼与山只要有了相当的距离,按照比例来画就行了,“坚划三寸就有千仞之感”、“舱里数尺即可体现百里之遥”。比如为了夸大山之高峻,可以把人物、房屋、树木画得很小,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沈周的《庐山高图》,都是人小山大。有时也可把峰顶推出画外或隐入云层,使人不知山有多高多大。
7,48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