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鐘浩東

增加 10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早年生活===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最早,鍾家祖先由廣東梅縣輾轉遷居;最後,有一支族人決定定居於臺灣府[[鳳山縣]]境內,並與其他[[ 客家移民]] 形成聚落。</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甲午戰爭]]後,鍾鎮榮對[[ 殖民統治]] 感到不滿,並因而在登記[[ 戶籍]] 時將其[[ 姓名改]] 作「鍾[[ 番薯]] 」。後來,鍾番薯經常往來[[中國]]與臺灣之間經商[[ 貿易]] ,又在家鄉自立開墾祖先所留下的大片土地;此間,他也陸續娶了數位妻子。</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在二房妻子生下[[鍾理和]]不久後,大房妻子也在1915年生下鍾和鳴。因其[[ 長相]] 等緣故,當時鍾理和較鍾和鳴獲得其父母更多關照。後來,鍾和鳴在[[ 私塾]] 讀書時經常能將[[ 先生]] 所傳授的文章一字不漏的背誦出來,先生也因而建議他父親予其受進一步[[ 教育]] 的機會。</p>
</div>
===反日===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在畢業於[[ 塩埔]][[ 公學校]] 後,鍾和鳴放棄[[ 保送]] 長治公學校高等科,並轉而考入[[高雄州立高雄中學校]]。在就讀於高雄中學校時,他經常與[[ 日籍]] 教師發生[[ 論辯]] ,又曾因受過[[ 漢學]] 教育且閱讀有關[[三民主義]]及中國[[ 新文學]] 作品而遭日籍教師斥為「[[ 清國奴]] 」並與之發生[[ 衝突]] 。</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因聽聞父親遊走中國大陸的經歷,又受到兄長鍾理和及[[五四運動]]影響,他在中學二年級時一度計畫前往當地[[ 留學]] ,並曾前往遊歷四個月。</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完成中學學業後,他考入了[[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隔年,他因[[ 熬夜]] 念書及課業[[ 壓力]] 等原因身心漸感疲弱,經檢查後被認定為罹患[[ 精神衰弱]] 症,並決定暫時休學住院[[ 療養]] 。在療養院裡,他認識了擔任[[ 護士]] 的[[蔣碧玉]](蔣蘊瑜,[[蔣渭水]]的[[ 養女]] ),並在相談後感到志趣投合,從此開始密切往來。</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38年,鍾和鳴從高等學校畢業,前往日本[[明治大學]][[政治經濟系]]就讀,他沒有完成學業,於1940年休學。</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依據[[蔣碧玉]]所述:「浩東年輕時非常崇拜蔣介石....1936年西安事件發生時,浩東還因此痛哭不已...」,因此[[中國抗日戰爭]]爆發時,他與[[蔣碧玉]]及一群理念相近的親友(如[[邱仕榮]]、[[許強]]等人)積極學習中文,又接觸如[[義勇軍進行曲]]等許多抗戰歌曲,並致力於分析政治局勢。在互相呼應之下,他與[[蔣碧玉]]及[[蕭道應]]、[[黃怡珍]]等人出發前往中國加入反抗日本勢力的行列。</p>
===參加抗戰===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40年1月,鍾和鳴、[[李南峰]]與[[蔣碧玉]]抵達[[上海]]等待蕭道應夫婦,在當地做米糧生意累積些資金,1940年7月與蕭道應夫婦從香港進入 廣州,並在打聽消息後決定[[ 徒步]] 前往附近仍由中央政府控制的區域。搭船前往惠陽,在進入該區域後,他們隨即被守軍攔下並[[ 關押]] 於當地軍營;由於只會說[[日語]]和[[客家話]],在[[ 口語]] 幾乎無法溝通的情況下,他們被懷疑為日本所派出的[[ 間諜]] ,險些遭到處決。幸好,[[丘念台]]在聽聞消息後隨即現身並與之相談,才知道邱先生認識浩東的父親與蔣渭水先生,一行人重獲[[ 自由]] 。隨後,他們自願加入當地的工作計畫,並輾轉前往多個鄉鎮協助安定當地居民生活。在抵達廣東[[ 曲江]] 時,[[蔣碧玉]]與黃怡珍分別[[ 產下]] 一子,但因現實條件所迫,只好交由司令[[張發奎]]之[[ ]] 轉送他人[[ 領養]] 。此後,他們加入了由丘念台所領導的[[ 東區服務隊]] [[ 鍾和鳴 ]] 也自此[[ 改名]] [[ 鍾浩東 ]] 」,繼續在當地從事[[ 抗日]] 活動,在[[廣東]]地區協助[[ 翻譯]][[日文]]資訊、進行[[ 醫護]] 工作,甚至興辦學校[[ 教育]] 孩童與[[ 婦女]] 。此後,鍾浩東更與丘念台成立「粵東工作團」並加入中國國民黨黨部,並致力於聯繫台灣同鄉以交流訊息及招募[[ 同志]] 。</p>
</div>
===省立基隆中學===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對日抗戰勝利]]後,鍾浩東與[[李友邦]]見面,並以[[三民主義青年團]]名義在廣東建立[[ 辦事處]] ,協助許多臺灣籍人士返回家鄉(其中包含 許多[[ 臺籍日本兵]] 與在日本勢力醫療機構任職的護士)。其間,他逐漸體會到[[ 國民政府]] 的腐敗,並開始改變其政治立場。</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46 年]]4 年4 月,他終於返回臺灣並打算著手興辦學校,但最終無法執行計畫。同年8月,他在友人邀請下受聘擔任[[臺灣省立基隆中學]]校長;上 任後,他致力於將其[[ 理念]] 實現於該校治理之上,並在校內推行許多[[ 改革]] 。在[[ 人才招攬]] 上,他透過[[ 人脈]] 四處尋求推薦並登門邀請。在校內公共事務上,不論對像是同事或[[ 學生]] ,他 都抱持[[ 開放]] 態度,並促進其參與及發言;公餘時,他更經常與學生及[[ 工友]] 一同互動。</p>
</div>
===加入中國共產黨===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ul style="textline-height:36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indentposition: 30pxoutside; line"><li><b style="margin-heightright:30px5px;"></b>在[[二二八事件]]爆發後,他運用自己的[[ 人脈]] 及影響力極力保護學生,使其免於被捲入危機之中,又極力勸諫學生不要參與相關活動以免惹禍 上身。</pli><p li><b style="textmargin-indentright: 30px5px; line-height:30px"></b>在經歷社會諸多不幸狀況後,在[[詹世平]]邀請下決定加入[[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1947年9月,他更成立了中國共產黨「基隆中學支 部」。受牽連之[[陳英泰]]在回憶錄中詳述了[[基隆市工作委員會]]的組織架構與成員。</pli><p li><b style="textmargin-indentright: 30px5px; linemargin-heightleft:30px5px;">1949年3月 </b> ,他曾試圖辭去校長職務,但遭有關當局駁回;同時,因時局不穩,當局開始強行安排[[ 線人]] 在校內任職,以[[ 監視]] 相關活動並蒐 集相關情報。</pli><p li><b style="textmargin-indentright: 30px5px; linemargin-heightleft:30px5px;">1949年5月 </b> ,中國共產黨基隆中學支部改組為「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基隆市工作委員會]]」,並開始藉由[[ 發行]] 地下刊物《[[光明報]]》及舉辦[[ 共產思想]] 研討會與相關書籍[[ 讀書會]] 發展其勢力,希望藉以組織並煽動臺灣[[ 群眾]] 推翻[[國民政府]]、赤化台灣。同年8月,《光明報》事件導致被相關組織被查獲,基隆中學[[李蒼降]]、[[張奕明]]、[[方弢]]等人陸續被捕,鍾浩東也隨後被[[ 保密局]][[ 拘捕]] 。</pli></ul>
</div>
===刑求、審判及槍決===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ul style="textline-height:36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li><b style="margin-indentright: 30px5px; linemargin-heightleft:30px5px;">1949年12月 </b> ,鍾浩東被判處感化教育;期間,[[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軍法處人員對其多次[[ 嚴刑拷打]] ,以威脅其供認相關事項,但其始終不願屈服。</pli><p li><b style="textmargin-indentright: 30px5px; linemargin-heightleft:30px5px;">1950年9月9日 </b> ,鍾浩東被判處[[ 死刑]] ;同年10月14日[[ 早晨]] ,他在獄友[[ 合唱]] 其喜愛之[[ 日語歌謠]] 〈幌馬車の唄〉(〈幌馬車之歌〉)送別下被押解離獄準備行刑(該情景曾被[[侯孝賢]]改編作電影《[[悲情城市]]》的[[ 情節]] 之一),並同其他[[ 犯人]] 遭執行[[ 槍決]] 於[[馬場町]]。鍾和鳴與[[蔣碧玉]]等人的這段經歷曾在1990年代被改編為電影《[[好男好女]]》的[[ 劇本]] 。</pli></ul>
</div>
===紀念===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ul style="textline-height:36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li><b style="margin-indentright: 30px5px; linemargin-heightleft:30px5px;">1990年 </b> 代鍾喬透過[[蔣碧玉]]瞭解鍾浩東的生平,曾在當時的大同區公所共同演出由王墨林任導演的《幌馬車之歌》報告劇。2016年鍾喬將故事改編為舞臺劇《幌馬車練習曲》。</pli><p li><b style="textmargin-indentright: 30px5px; linemargin-heightleft:30px5px;">2013年10月 </b> 中國大陸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無名英雄廣場]]上立有無名英雄紀念碑,為紀念來台灣在1950年代被處決「隱蔽戰線烈士」而設立。於無名英雄紀念碑以南和以北的牆上分別掛有《信義》和《家國》匾。基隆中學校長鍾浩東銘刻於《信義》匾上。</pli><p li><b style="textmargin-indentright: 30px5px; linemargin-heightleft:30px5px;">2015年10月14日 </b>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舉辦「幌馬車之歌-鍾浩東與[[蔣碧玉]]的亂世戀曲」特展系列活動</pli><p li><b style="textmargin-indentright: 30px5px; linemargin-heightleft:30px5px;">2016年4月 </b> 中國大陸上海舉辦鍾浩東[[蔣碧玉]]紀念特展</pli></ul>
</div>
===散文===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ul style="line-height:30px36px; margin-left:020px; list-style-position:none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原鄉人]]》(鍾理和)</li>
</ul>
</div>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幌馬車練習曲》 [[鍾喬]]</p>
''' </div> === 報導文學'''===<br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ul style="line-height:30px36px; margin-left:020px; list-style-position:none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幌馬車之歌》([[藍博洲]])</li>
</ul>
</div>
===電影===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ul style="line-height:30px36px; margin-left:020px; list-style-position:none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原鄉人]]》([[李行]]導演,1980年)</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悲情城市]]》([[侯孝賢]]導演,1989年)</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好男好女]]》(侯孝賢導演,1995年)</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返校]]》- 魏仲庭的學號“501014”是紀念基隆高中前校長鍾浩東的忌日</li>
</ul>
</div>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