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4
次編輯
變更
李瑞棻
,创建页面,内容为“'''李端棻'''(1833--1907),字苾园,清朝贵州贵筑(今贵阳市)人。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 图像 = [https://p1.ssl.qhmsg.com/t…”
'''李端棻'''(1833--1907),字苾园,清朝贵州贵筑(今[[贵阳市]])人。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 图像 = [https://p1.ssl.qhmsg.com/t018c054762c9c36b50.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1754843-1855643.html 来自360网]
| 图像说明 =
| 出生日期 = 1833年
| 出生地点 = 贵州贵筑
| 逝世日期 = 1907年
| 国籍 =
| 别名 = 字苾园
| 职业 =
| 知名作 = <br>
}}
== 人物经历 ==
任[[云南]]学政时,奔波于各府州县,一一亲临按试,所到之处,"躬先节俭,严杜需求"。在省会昆明,有一骄将以重贿为子弟开后门,被当面斥退,令其反省,从而排出了不正之风。
任监察御史期间,李端棻曾就加强海防,整屯武备,简化"大礼"仪制诸问题,向清廷提出过"言人所不敢言"的意见,可见其无私无畏的胸怀。
== 历史背景 ==
李瑞棻思想开明,一向认为人才对国家前途至关重要。他在主持各省乡试时,为国家选拔了一批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举人。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典试广东时,他非常赏视梁启超的才华,将堂妹许配给梁,梁几次进京会试及完婚都住在他家。
李瑞棻主张变法图强以救中国。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5月,他向光绪皇帝上《推广学校折》,建议在全国进行教育制度改革,疏请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各省会设中学堂,各府、州、县遍设各级学堂;重点教习外文、算学、天文、地理、理化和外国历史;还建议设图书馆、科学馆、翻译局,办报纸和派留学生等。均获批准,并于两年内逐一付诸实施。从而敲响了封建科举制度的丧钟,拉开了向现代化教育转型的序幕。
李瑞棻积极支持康有为、<人物></人物>梁启超的变法维新活动,向光绪皇帝密荐康有为、谭嗣同等十余名维新名士,戊戌变法时,进一步策划新政,与顽固派作了坚决的斗争,成为当时著名的维新派官员。他的维新思想还影响和启迪了流寓京师的贵州籍人士。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动著名的"公车上书"时,贵州举人纷纷参加,现存603人名单中,贵州竟有九十余人,几占六分之一。
戊戌变法失败后,李被革职发配新疆,两年后赦还故里,受聘为经世学堂山长,仍坚持宣传维新思想,传播西学,开通风气,还关心桑梓,开办矿业,兴办学校。遗著有《苾园诗存》等。
李瑞棻政治上具有卓识,学术上渊源亦深。又善书法,融欧、赵为一家,远肇二王,刚柔相济,极有姿致。晚年喜作楷、行书,楹联字幅,皆为公私珍藏。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 图像 = [https://p1.ssl.qhmsg.com/t018c054762c9c36b50.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1754843-1855643.html 来自360网]
| 图像说明 =
| 出生日期 = 1833年
| 出生地点 = 贵州贵筑
| 逝世日期 = 1907年
| 国籍 =
| 别名 = 字苾园
| 职业 =
| 知名作 = <br>
}}
== 人物经历 ==
任[[云南]]学政时,奔波于各府州县,一一亲临按试,所到之处,"躬先节俭,严杜需求"。在省会昆明,有一骄将以重贿为子弟开后门,被当面斥退,令其反省,从而排出了不正之风。
任监察御史期间,李端棻曾就加强海防,整屯武备,简化"大礼"仪制诸问题,向清廷提出过"言人所不敢言"的意见,可见其无私无畏的胸怀。
== 历史背景 ==
李瑞棻思想开明,一向认为人才对国家前途至关重要。他在主持各省乡试时,为国家选拔了一批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举人。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典试广东时,他非常赏视梁启超的才华,将堂妹许配给梁,梁几次进京会试及完婚都住在他家。
李瑞棻主张变法图强以救中国。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5月,他向光绪皇帝上《推广学校折》,建议在全国进行教育制度改革,疏请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各省会设中学堂,各府、州、县遍设各级学堂;重点教习外文、算学、天文、地理、理化和外国历史;还建议设图书馆、科学馆、翻译局,办报纸和派留学生等。均获批准,并于两年内逐一付诸实施。从而敲响了封建科举制度的丧钟,拉开了向现代化教育转型的序幕。
李瑞棻积极支持康有为、<人物></人物>梁启超的变法维新活动,向光绪皇帝密荐康有为、谭嗣同等十余名维新名士,戊戌变法时,进一步策划新政,与顽固派作了坚决的斗争,成为当时著名的维新派官员。他的维新思想还影响和启迪了流寓京师的贵州籍人士。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动著名的"公车上书"时,贵州举人纷纷参加,现存603人名单中,贵州竟有九十余人,几占六分之一。
戊戌变法失败后,李被革职发配新疆,两年后赦还故里,受聘为经世学堂山长,仍坚持宣传维新思想,传播西学,开通风气,还关心桑梓,开办矿业,兴办学校。遗著有《苾园诗存》等。
李瑞棻政治上具有卓识,学术上渊源亦深。又善书法,融欧、赵为一家,远肇二王,刚柔相济,极有姿致。晚年喜作楷、行书,楹联字幅,皆为公私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