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次編輯
變更
韩屯蒙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韩屯蒙| 外文名 = Yammie Nam| 图像 = [[File: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图|center|[http://imgcache.cjmx.com/star/201609/20160929211939793.jpg 原图链接] [https://star.cjmx.com/201609/1182431.shtml 来自明星网]]]| 图像说明 = 韩 哀侯, 屯蒙 |center| 出生日期 = 不详| 出生地点 = 春秋 战国 时 | 逝世日 期 韩国国君。韩国为战 = 前374年| 国 七雄之一,开 籍 = 中 国 君主是 春秋 时晋 战 国 大夫 | 别名 = 韩 武子的后代。 哀侯| 在位时间 = 公元前377—前371年 在位。在位时于前375年灭 | 职业 = 韩国国君| 知名作品 = 吞并 郑 国 , 使 韩国 一度 强盛 。《史记》记载:“韩烈侯:韩景侯的儿子。烈侯三年,聂政杀韩相侠累。九年,秦伐我宜阳,取六邑。十三年,韩列侯卒,子韩文侯立。十年,文侯卒,子韩哀侯立。六年,韩严弑其君哀侯。而子韩懿侯立。”<br> 农业手 工业 商业得到发展 }}
=='''韩哀侯'''== 本 (?─前374年), 名 字不详,战国时期韩国君主。 哀侯元年(前376年)韩、魏、赵共废晋静公而分其地,晋国灭亡。次年韩灭郑,迁都于郑都新郑(今河南新郑),疆域包括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南中部。《资治通鉴》记载哀侯以韩廆为相而爱严遂,二人水火不容,前374年严遂指使杀手在朝中刺杀韩廆, 韩 廆走到 哀侯 所 处 ,哀侯抱之,结果杀手刺中韩廆 时 代 也连带杀了哀侯。《史记·韩世家》则称“韩严弑其君哀侯”。哀侯之子懿侯(或作庄侯)继位,将国都迁回阳翟。前任:父韩烈侯 前376年—前374年继任:子韩懿侯 =='''人物简介'''== 春秋 韩哀侯韩屯蒙, 战国 时期韩国国君,前376年—前374年在位,在位3年。 民族族群 哀侯元年(前376年)韩、魏、赵共废晋静公而分其地,晋国灭亡。次年韩灭郑,迁都于郑都新郑(今河南新郑),疆域包括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南中部。 华夏族 《资治通鉴》记载哀侯以韩廆为相而爱严遂,二人水火不容,前374年严遂指使杀手在朝中刺杀韩廆,韩廆走到哀侯处,哀侯抱之,结果杀手刺中韩廆时也连带杀了哀侯。《史记·韩世家》则称“韩严弑其君哀侯”。哀侯之子懿侯(或作庄侯)继位,将国都迁回阳翟。=='''政治政策'''== 韩哀侯时期,韩国政治混乱,法律、政令前后不一,群臣吏民无所适从。韩哀侯实行改革。继续推行申不害提倡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主张以“术”治国。申不害所讲的“术”, 主要 成就 是指国君任用、监督和考核臣下的方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君臣之能者也。”(《韩非子·定法》) 吞 国君委任官吏,要考察他们是否名符其实,工作是否称职,言行是否一致,对君主是否忠诚, 并 郑 根据考察的结果进行赏罚,提拔重用忠诚可靠之臣,贬除狡诈奸滑之人。最好采取隐密的权术,表面上不露声色,装作不听、不看、不知,使臣下捉摸不透 国 君的真实意图 , 实际上却可以听到一切、看到一切、知道一切,这样就可以做到“独视”、“独听”,从而“独断”。 韩 哀侯时期,申不害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史称“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终申子之身, 国 治兵 强 盛 ,无侵韩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需要指出的是,申不害的改革有很大的局限性,效果远不如魏、秦等国 。 韩哀侯时期的韩国在现在的河南一带,《史记》上有这样的记载:“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於韩原,曰韩武子。”也就是说,韩国祖先最初是被封于“韩原”这个 地 方的。致韩厥之时,列为晋国六卿之一,即“晋作六卿,而韩厥在一卿之 位 ,号为献子”。 献子之子宣子徙居州。宣子子贞子徙居平阳。至于“郑”这个地方,最初不是韩的领土,而是另外一个诸侯国——郑国。《史记》记载“哀侯元年,与赵、魏分晋国。二年,灭郑,因徙都郑。”我们知道,春秋与战国分野的标志就是韩、魏、赵的三家分晋。所以,说战国时期的韩国都城应该是郑。《史记》记载韩哀侯时期韩的疆域范围,韩的领土范围大致应是黄河以南,故不包括河北,在颖水之滨,故在河南界内,郑州、洛阳之间,西北与山西接壤,南不过淮河一线(当时是楚地)。=='''农业发展'''== 韩哀侯时期的 韩国 ,铁制农具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铁耕已是很平常的事情。建 国 君 后考古发现的铁制农具主要有:铁铧、镢、锄、镰等。铁农具的推广和使用,有利于大量荒地的开垦和耕作效率的提高。 韩哀侯时期牛耕 在 位 战国 时 间 期更加普遍。铁农具和蓄力的结合,为深耕细作提供了条件。《韩非子外储说上》说:“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如果没有畜力和铁农具,深耕细作是不可能的。 公元前377—前371年 农民在长期的耕作实践中,生产经验更加丰富,他们已经能从土壤的色泽,性质和肥沃程度去认识和区别土壤,因地制宜地进行耕作,农民已很重视对土地的施肥,“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 取得 韩哀侯时期,通过施肥改良土壤,是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因素。随着农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进步,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有的地方还推广了一岁两熟制,《荀子富国》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总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发展十分迅速,生产水平有了根本性的提高。=='''经济措施'''==1.与农业相结合的家庭手工业。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小农经济 成 效 为封建生产方式的基础,小农经济的特点是男耕女织,其产品主要是满足家庭的需要,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个体手工业。指民间具有一定专门技能的工匠,依靠自己的“技艺”从事的小商品生产,他们分布于各个行业中,如木工、皮革工、鞋工、陶工、漆工等,其产品多是自产自销。 3.私营手工业。指“豪民”经营的规模较大的手工业。如猗顿经营的煮盐业,卓氏和孔氏经营的冶铁业等,其劳动者主要是依附 农 民,雇工和奴隶,私营手工业要向国家交纳赋税,个别大手工 业 主积累了大量财富,富比王室。 4.官营 手 工业 ,一般规模较大,由官府设立专门官吏掌管,其生产者由奴隶,罪犯和雇工,其产品主要是兵器、礼器及生活奢侈品,主要用来满足统治者的需要。 韩哀侯时期,韩国 商业 得 也很发达,主要表现在商人的活跃,城市的繁荣和货币的流通等方面。 1.韩国商人们贩运于列国之间,扩大了商品交换的范围,各地的特产如北方的马匹,南方的鱼,东方的盐,西方的皮革在中原市场上都能买 到 。大商人更加活跃,如大商人白圭,“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方法,(《史记货殖列传》)大搞投机交易,赚取了大量财富.河东盐商猗顿和冶铁商郭纵,富甲天下,交结诸侯,干预政治.阳翟大贾吕不韦,通过贩贱卖贵,家至千金,参与政治,官至丞相。 2.韩哀侯时期,城市的繁荣是商业 发展 相关 的重要表现,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工商业发达的大城市,韩之阳翟(今河南禹县)。 3.韩哀侯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金属货币的流通更加广泛了。当时金属货币有铜币和金币两大类,铜币主要有四种:燕,齐两国使用刀币,周、秦一带使用圆钱,三晋使用布币,楚国使用“蚁鼻钱”,金币一般以斤(十六两),镒(二十两)为计量单位,还有“饼金”和“郢爰”。(饼金为饼状金块,郢爰为方形金块)金属货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古书 记载 '''== 司马迁《史记》(史记卷四十五·韩世家第十五) 文侯二年,伐郑,取阳城。伐宋,到彭城,执宋君。七年,伐齐,至桑丘。郑反晋。九年,伐齐,至灵丘。十年,文侯卒,子哀侯立。 哀侯元年,与赵、魏分晋国。二年,灭郑,因徙都郑。六年,韩严弒其君哀侯。而子懿侯立。 懿侯二年,魏败马陵。五年,与魏惠王会宅阳。九年,魏败我澮。十二年,懿侯卒,子昭侯立。 司马迁《资治通鉴》(卷一) 威烈王二十五年(甲辰,公元前三七七年)。韩文侯薨,子哀侯立。 威烈王二十六年(乙巳,公元前三七六年)。王崩,子烈王喜立。魏、韩、赵共废晋靖公为家人而分其地。 威烈王元年(丙午,公元前三七五年)。韩灭郑,因徒都之。 威烈王五年(庚戌,公元前三七一年)韩严遂弑哀侯,国人立其子懿侯。初,哀侯以韩廆为相而爱严遂,二人甚相害也。严遂令人刺韩廆于朝,廆走哀侯,哀侯抱之。人刺韩廆,兼及哀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