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437
次編輯
變更
苏州大学文学院
,無編輯摘要
'''苏州大学文学院'''苏州大学文学院,是在东吴大学文学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位于江苏 [[ 苏州 ]] ,。学院现有5个系科:中文系、新闻传播系、 [[ 广告 ]] 系、文秘系、对外汉语系,1个海外教育中心。现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基地班)、对外汉语、戏剧影视文学、 [[ 新闻学 ]] 、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主持人艺术)等专业。设有文学研究所、传播艺术研究所、明清诗文研究室、生态文艺学研究室等10多个研究所(室)。学院现有在职教师68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18人;拥有博士生导师<ref>[https://www.sohu.com/a/294008754_120047535 博士生导师一定是博士学历吗? ],搜狐,2019-02-11</ref>24人, [[ 硕士生导 师32 师]]32 人。2008年,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队伍获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1900年,美国监理会制定《东吴大学校董会章程》建立东吴大学,共设三个系科:文学系、神学系和医学系。1908年,东吴大学的第一个毕业生获得了文学士学位证书。1919年,东吴大学被 [[ 政府 ]] 授予筹办“作为东吴大学一部分的吴语学校”。1920年,“吴语科”开办。1927年春,东吴大学文学院设中文、 [[ 政治 ]] 、 [[ 经济 ]] 、社会、历史等系。1952年11月,苏南师范学院改名为江苏师范学院。
==学科建设==
学院拥有1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具有 [[ 博士 ]] 学位授予权(在10专业方向招收博士生),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在原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为省级重点学科的基础上,2008年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新闻学为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有在校本科生1300余人, [[ 博士 ]] 生150余人,硕士生900余人。多年来,学院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为国家培养了万余名学子,在国内外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学院现有在职教师68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23人;高职人员比例达到75%以上;拥有 [[ 博士生导 师33 师]]33 人, 硕士生导师28人;教师中有硕士与博士学位<ref>[https://www.sohu.com/a/295818368_120070933 如何申请博士学位?],搜狐,2019-02-20</ref>者近70%,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占50%以上。2008年,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队伍获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在文学院的 [[ 历史 ]] 上,一批著名的学术大师曾在此执教,其中有黄人、章炳麟、吴梅、金叔远、唐文治、陈衍、王遽常、曹之弼、钱基博、吕思勉、周予同、蔡尚思、周谷城、胡曲园、朱东润、许国璋等人。学院现有专职教师90余名,其中 [[ 教授 ]] 、副教授占60%以上,博士生导师近30名,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师获得过国家及省部级表彰,还拥有江苏省教学名师2名,形成了一支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的教学研究队伍。
学院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培养;实施博、硕工程,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 [[ 学历 ]] 、学位;人才引进等措施不断改善和强化师资队伍,收到了显著效果。
==学院荣誉==
2008年学生 [[ 军事 ]] 技能训练先进单位【苏州大学颁】。
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 [[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先进集体二等奖【 [[ 苏州大学 ]] 、中共苏州大学党委颁】。
苏州大学2007—2008学年学生先进 [[ 集体 ]] 【苏州大学颁】。
2007年度红旗团委【中共苏州大学党委颁】。
2007年苏州独墅湖高教区运动会 [[ 篮球 ]] 赛学生组第二名【独墅湖高教区管委会颁】。
苏州大学2007年 [[ 大学生 ]]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苏州大学、中共苏州大学党委等颁】。
苏州大学2005—2006年度院系学生工作综合考评开拓创新奖【苏州大学、中共苏州大学党委等颁】。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重点学科—文艺学【 [[ 江苏省人民政府 ]] 颁】。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江苏省人民政府颁】。
“爱我苏大”——“三人行”杯新生校园定向团队挑战赛女子团体组第二名【苏州大学颁】。
2006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 [[ 社会 ]] 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苏州大学、中共苏州大学党委等颁】。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