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高平绣活

增加 3,626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高平绣活</big> ''' |- | [[F|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高平绣活</big> '''

|-

|
[[F|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ht 来自搜狗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高平绣活多取[[花卉]]、[[瓜果]]、虫鱼、[[蝴蝶]]、吉祥鸟和瑞兽等自然形象为题材,如[[双龙戏珠]]、[[凤穿牡丹]]、贵子折莲、鱼戏莲、猴捧桃、麒麟送子、蝴蝶扑瓜、喜鹊闹梅、鹿衔梅枝、狮子滚绣球、鱼莲娃娃等。另外,还将一些传统的戏曲如《[[三娘教子]]》、《[[白蛇传]]》、《转云山》、《[[杨家将]]》等剧情场景作为表现内容。高平在历史上种植桑麻很普遍,高平妇女大多能纺善绣,这种传统的刺绣技艺往往是通过家传、相互之间的交流而得以延续的。她们运用多种手法表现自己设想的题材,创造出无数既富有装饰趣味又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刺绣作品。高平刺绣在漫长的创作实践中,根据作品用途、表现内容、塑造形象的不同,形成了多种刺绣针法,根据所绣内容和追求效果选用不同的针法,合适的针法能够恰到好处地表现刺绣的造型和质感。2018年5月21日, 高平绣活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绣活简介==
2008年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平绣活历史悠久,仍有留存的遗物,据专家考证可以追溯到明代中期。高平刺绣分丝线绣和布贴绣两大类。丝线绣有平针绣、打籽绣、盘金绣、披金绣等针法。平针绣表现力最丰富,打籽绣结实耐磨,盘金绣、披金绣使画面显得富丽堂皇。

绣则不同,裁剪衣物剩下的各色布头便是刺绣的好材料,制作时把布头按照构思要求剪裁成人物、动物、花卉、草木等形状,然后堆贴在底面上锁边绣成,成品朴素大方,色彩艳丽。
==绣活渊源==
高平绣活的艺术特点是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在色彩的搭配上尤其具有地方特色。一般采用黑、蓝、红、紫、淡蓝、金、银为主要色彩,并且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很直觉的对比统一的配色规律,在表现手法上为了增强装饰效果,常常将表现内容大胆地加以夸张变形,不求形似,注重神采,构图饱满,极其符合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审美内涵,高平刺绣的悠久历史、丰富内容,对中国民间美术史的补充和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1]
==绣活习俗==
旧时的高平农村衡量女子的巧与拙,完全根据姑娘绣花、缝衣、做鞋时手工针脚的好坏来进行评定。姑娘出嫁时的嫁衣、饰物基本上都亲手绣制。出嫁之日,娘家的邻里乡亲都会争先恐后地观看新娘的陪嫁品;过门后则从丈夫的钱袋、荷包、兜肚、耳套、鞋垫等饰物去评价妻子的聪慧贤德程度;等到做了母亲,孩子的穿戴更要显示母亲的才华,俗话说:“孩子的衣,妈妈的脸。”孩子身上的围嘴、兜肚、老虎帽、猫鞋,都饱含着母亲对孩子的祝愿、期望和浓厚的爱意。
==获得荣誉==
2018年5月21日, 高平绣活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ref>[https://www.sohu.com/a/345189375_120067634  【中国传统工艺|非遗山西】高平绣活]搜狐网</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42,25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