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2
次編輯
變更
贝多芬
,無編輯摘要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lang-de|'''Ludwig van Beethoven'''}},{{bd|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Beethoven}})是集[[古典主义音乐|古典主義]]大成的[[德國]][[作曲家]],也是鋼琴[[演奏家]]。貝多芬對後世影響深遠。一生共創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6首[[鋼琴]][[奏鳴曲]](其中32首带有编号,1首未完成)、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及2部[[彌撒曲]]等等。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貝多芬因此被尊稱為「樂聖」<ref>{{cite book |title=半世文人半世僧:李叔同 |author=蔣心海 |publisher=中和出版 |location=香港 |year=2012 |pages=80-81 |isbn=9789881588524 |language=zh-cn}}</ref><ref>{{cite book |title=说不尽的李叔同 |author=陈星 |publisher=中华书局 |location=北京 |year=2005 |isbn=9787101047752 |language=zh-cn}}</ref>。
== 生平 ==
=== 童年 ===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原籍[[南尼德蘭]](今[[比利時]])[[梅赫伦]]鎮的[[佛拉芒人|法蘭德斯族]]人。曾祖父Michael van Beethoven是[[梅赫伦]]鎮的[[法蘭德斯]]人,曾祖母Marie Louise Stuyckers是[[南尼德蘭]](今[[比利時]])另一族[[瓦隆人|瓦隆族]]人,兩人之子(即貝多芬祖父)Ludovicus van Beethoven生於[[梅赫伦]]。外祖父Johann Heinrich Keverich與外祖母Anna Clara Westorff都生於神聖羅馬帝國的[[特里爾選侯國]](今屬德國[[萊因蘭]]地理大區)的[[科布倫茨]]。贝多芬本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的[[科隆選侯國]]首府[[波恩]](今德國[[萊因蘭]]地理大區)。血統而言,貝多芬是75%日耳曼人,18.75%比利時[[法蘭德斯]]人,6.25%比利時[[瓦隆]]人。<REF>{{cite web|url=http://ethnicelebs.com/ludwig-van-beethoven|publisher=ethnicelebs.com}}</REF>
贝多芬名字中的“van”(范)是[[弗拉芒語]](又譯[[法蘭德斯語]],荷語方言)而非德語中的“{{Lang|de|von}}”(馮),不代表任何貴族封号,而是用來显示其家乡。贝多芬的祖父,也同名路德维希·范·贝多芬,20岁时迁居[[波恩]]<ref name="出生">保罗·朗多米尔:《西方音樂史》,朱少坤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65页,1989年3月第1版</ref>,在[[科隆]][[选帝侯]]宫廷内當一位樂隊長。父亲約翰則是一位唱詩班[[男高音]]<ref>史坦利.薩迪、艾莉森.萊瑟姆:劍橋音樂入門({{Lang|en|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Guide of Music}}),孟憲福譯,果實出版社,2004年4月14日</ref>。母親瑪麗亞·马达琳娜·凯维利希({{Lang|de|Maria Magdalena Keverich}})是宫廷御厨的女兒,在嫁給约翰之前曾结过一次婚並有一子,但前夫與兒子皆早逝。她与約翰婚後曾在1769年8月2日产下一子,名路德维希·玛丽亚·范·貝多芬({{Lang|de|Ludwig Maria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7日,这段婚姻中的第二個兒子路德维希·范·貝多芬以「Ludovicus van Beethoven」之名受洗。日后人們普遍认為這個孩子是在1770年12月16日在波恩的波恩胡同(Bonngasse)街20號出生的。路德维希的父母還生下了五个子女,但只有第二和第三个活了下来:卡斯帕·安东·卡尔·范·贝多芬(Kaspar Anton Karl van Beethoven)和尼古拉斯·约翰·范·贝多芬(Nikolaus Johann van Beethoven)。不幸夭折的三位则是:在1779年受洗的安娜·马里亞·弗兰切斯卡(Anna Maria Franziska,只活了四岁)、1781年出生的弗兰兹·格奥尔格(Franz Georg,兩岁时离世)、1786年受洗的马里亚·馬格麗塔(Maria Margaretha,在周岁之年夭折)<ref name="brother and sister">{{cite web | publisher=lvbeethoven.com | title=Beethoven: chronological landmarks | url=http://www.lvbeethoven.com/Bio/BiographyChronology.html | accessdate=2007-02-02}}</ref>。
{{Cquote 2|如果我有所成就,這一定是您的功勞。<ref name="childhood" />}}
雖然貝多芬在波恩受惠匪淺,但是該地的音樂資源無疑未能滿足他。1787年他決定帶著科隆大主教[[马克西米利安·弗朗茨 (奥地利大公)|馬克思·法蘭茲]](神圣罗马帝国[[約瑟夫二世]]的弟弟)的推薦信前往[[維也納]],拜[[沃爾夫岡·阿馬多伊斯·莫扎特|莫扎特]]為師。後人對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所知甚少,但是有一件事被廣為流傳的,就是莫扎特當時雖然忙於創作[[唐·喬望尼|唐璜]],仍然抽出時間給貝多芬一個主題做即興演奏,而貝多芬的演奏打動了莫扎特,因此說道:「注意這位年輕人,日後他會揚名天下。」而事實上雖然貝多芬曾拜訪過[[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莫札特]],但是當時[[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莫札特]]根本不在維也納,所以很明顯是傳言。
=== 扎根维也纳 ===
11月10日,贝多芬抵达维也纳。他用了三周时间整理安排自己的事务,之后正式到[[约瑟夫·海顿|海顿]]处上课,直到海顿1794年去[[伦敦]]为止,超过一年。海顿此时已年老,时间又紧,加上贝多芬出名的倔强性格,所以贝多芬究竟在海顿底下学到多少,并不清楚。美籍印度天体物理学家[[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钱德拉塞卡]]在他的《真理与美》一书中提到,贝多芬在师从海顿这段时期,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并有时现出挑战的意味。因此在据说海顿强烈批评他的Op.1里面的第三首c小调三重奏时(它正是贝多芬自己认为三首里面最好的一首),贝多芬会认为这是妒嫉使然<ref name="creation mode">钱德拉塞卡著,杨建邺译(1994):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 ,湖南科技出版社</ref>。但海顿可能并非诟病作品的品質,而是作品里面的“大众化”,就是一般的业余演奏者也能对作品上手,而且其内容迎合了当时一般大众的品味<ref>Anthony Burton (1987/1997): Beethoven:
Piano Trios, dg公司出品的贝多芬作品全集钢琴三重奏卷内小册子</ref>。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海顿的批评则体现了18世纪末[[古典主义音乐|古典主义]]与[[浪漫主義音樂|浪漫主义]]的冲突:音乐是否是专属上层阶级的奢侈品?贝多芬无疑正在努力打破这种贵族特权,夹在第二钢琴协奏曲和第一交响曲的Op.20七重奏是一首优雅幽香的作品,贝多芬甚至“逼”出版商道:“快点将我的七重奏给这个世界吧,因为大众正等着它。” <ref>A. Raab, H.-W. Küthen(1997): Kammermusik, dg公司出品的贝多芬作品全集室内乐卷内小册子</ref>海顿去伦敦后,贝多芬继续他在维也纳的深造,他得到约翰·申克(Johann Schenk)的指导,并且在约翰—格奥尔克·阿尔布莱希茨贝格(Johann-Georg Albrechtsberger)门下学习了一年的[[对位法]]。著名的[[安东尼奥·萨列里|萨列里]]也为贝多芬非正式地上过声乐课。而阿罗伊斯·福斯特(Alois Forster)则教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可以说,贝多芬在维也纳不但学习到当时最先进的音乐理论,而且体会了前辈的音乐实践经验。他在此期间写有三首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三重奏,作品1号、三首钢琴奏鸣曲,作品2号、一首弦乐五重奏和两首钢琴和大提琴奏鸣曲<ref name="海顿底下作品">保罗·朗多米尔:《西方音乐史》,朱少坤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66页,1989年3月第1版</ref>。
初到维也纳的两年,贝多芬非常拮据,他住在一个地下室里。为了自己在音乐界立身,他不得不在服装、乐器、家具,还有社交方面花钱,例如,他的笔记本上记有这么一笔“25个{{link-en|格罗申|Groschen}},为自己和海顿买咖啡”。他每花一个格罗申都要掂量一下。对此,有趣的是,人们在贝多芬身后发现一份未完成的回旋曲随想曲手稿,上面写有标题“丢失一个格罗申的愤怒”,虽然上面的手迹并不是贝多芬的,也没有证据显示贝多芬同意给这首回旋曲叫这个名字。迪亚贝利买下手稿并作了一些修改使之完整<ref>B. Cooper (1997):Beethoven: Miscellaneous piano and organ works, dg公司出品的贝多芬作品全集钢琴作品(不包括奏鸣曲)卷内小册子</ref>。钱银问题只能靠他自己的音乐来解决。他在[[沙龙]]里举行小型音乐会,能得到一些贵族的赏识,获得一些生活品。贝多芬的赞助人有很多,其中包括卡尔·冯·里希诺夫斯基侯爵(Karl Alois Johann-Nepomuk Vinzenz, Fürst Lichnowsky),安德烈·拉祖莫夫斯基公爵(Count Andrey Razumovsky),埃斯特哈奇亲王(Esterházy)和约瑟夫·洛伯科维茨亲王(Prince Joseph Lobkowitz)<ref name="patron">{{cite web | publisher=kammerorchester.com | title=Ludwig van Beethoven | url=http://www.kammerorchester.com/composers/view?id=242 | accessdate=2007-02-10 | deadurl=yes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325191842/http://www.kammerorchester.com/composers/view?id=242 | archivedate=2007-03-25 }}</ref>。再后来,版权成为贝多芬的收入来源。他并不喜欢去当一名音乐老师,为贵族千金上课使他反感。但是他的确当过家教为人上钢琴课,其学生中不乏有名的演奏家如特雷莎·布伦斯维克(Tereza Brunswik)和多罗蒂阿·厄特曼(Dorothea Ertmann)<ref name="financial problem">{{cite web | publisher=all-about-beethoven.com | title=Beethoven's Rise to fame. 1792-1805 | url=http://www.all-about-beethoven.com/beethovenrise.html | accessdate=2007-01-12}}</ref>。
==== 英雄 ====
18、19世纪之交,[[法国大革命]]震动着欧洲大陆,摇摇欲坠的[[神圣罗马帝国]]更是因此而走向历史的终点,德意志民族在等待统一的时机。此时登上历史舞台的[[拿破仑一世|拿破仑]],首先以维护共和、捍卫革命的面目出现,一时间成为很多青年心目中的“[[普罗米修斯]]”,是革命的代表和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据说早在1798年,驻维也纳的法国大使[[卡尔十四世·约翰|贝尔纳多特将军]]曾建议贝多芬为拿破仑写上一曲<ref name="Beethoven Symphony Klemperer" />。但贝多芬并未为之全力以赴,先在1802年(一说1800到1801年<ref>林逸聪:《音乐圣经》上卷,146页,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ref>)创作了[[芭蕾舞]]音乐《[[普罗米修斯的創造]]》,有应和这种波拿巴热的意味。但是编舞者[[维加诺]]却让贝多芬失望,普罗米修斯的英雄气概在舞台上并未得到充分表现。于是,有共和、民主和自由追求的贝多芬就要用自己的双手,告诉世人,甚至是拿破仑本人,他心目中的英雄是何等形象。而为此诞生的,正是《[[第3號交響曲 (貝多芬)|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这也是与之前海顿莫扎特式的作曲动机不同的,这不再是应某位有钱的侯爵,或为一个上流社会的小群体而写的作品。贝多芬出自个人动机去写它,献给的是“永恒(的世界)”和“人类”。相比起以前,作品在大众面前被奏响,而作曲者自己则退居幕后,而听众在《第三交响曲》中可听到作曲家本人自己的心声、愿望、激情和世界观,这也是音乐发展到当时,即使不是第一次,也是为数不多的第前几次。综上,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这部交响曲篇幅这么长,达45分钟左右,因为它里面要包含比以往命题作曲更多的精神内涵。这部交响曲,是音乐史发展到当时为止所见的最宏大的器乐作品,不但是贝多芬自己创作史上的转折点,更是交响曲发展史上的转折点<ref name="Beethoven Symphony Abbado">Volker Scherliess: Beethoven Symphonie Nr.3 《Eroica》, Overtüren; [[克劳迪奥·阿巴多|阿巴多]]指挥的贝多芬第三交响曲唱片内小册子,唱片编号:4456032; [[德意志留声机公司|DG]] 1987</ref>。
这部《[[第3號交響曲 (貝多芬)|第三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在它面前,《普罗米修斯的生民》更像是一次试手。舞剧音乐的终曲,一段快乐而又雄健的乐曲,贝多芬对之钟爱有加,不但用它写出了《降E大调英雄主题变奏曲》Op.35,还会将之放到《第三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中,可见“普罗米修斯”与《第三交响曲》之间乐思和政治理念的传承。这部第三对他的意义非比寻常,而他自己则对这部投入了自己激情和理想的作品非常满意。确实,也只有如此,贝多芬才有将之献给[[法兰西第一国民议会]],甚至是拿破仑的心理基础。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是出乎了贝多芬的想象。1804年5月,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这无疑是拿破仑称帝的先兆,而称帝的仪式在12月2日[[巴黎聖母院|巴黎圣母院]]举行。对贝多芬来说,这不单单是共和制被帝-{制}-取代,而是拿破仑背叛了革命。于是,指挥家费迪南·里斯(Ferdinand Ries)讲述了一个可能有所夸张故事,贝多芬撕去了《第三交响曲》上写有献给拿破仑的扉页。目前人们可在[[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看到贝多芬1804年8月的亲笔手稿,原来的“Sinfonia grande/intitolata Bonaparte”(为波拿巴而作的大交响曲)被劃去,取而代之的是模糊的铅笔字迹“Geschrieben auf Bonaparte”(以波拿巴为题材而作)。交响曲中“英雄”一名,来得有点含糊。1804年8月26日贝多芬在写往出版商的信中提到,交响曲的标题为《波拿巴》。但它在1806年第一次出版时,就已经被冠上“《英雄交响曲》 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的标题。就是说,这首交响曲更多的是献给一位理想化的人物,他会为人类的解放而战。当时的贝多芬不论对拿破仑有多反感,后来肯定有所缓和,在1809年一次拿破仑原定出席的音乐会上,贝多芬指挥了这首交响曲。而且他还考虑将自己的《C大调弥撒曲》献给拿破仑<ref name="音乐启蒙1" >克劳德·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577、578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ref>。当1821年拿破仑逝世时,贝多芬对此说道:“我早已为此变故写好了合适的音乐。”<ref name="Beethoven Symphony Klemperer" />
自1804年起,贝多芬的创作进入了旺盛期,伴随着《第三交响曲》的《[[第21号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华伦斯坦奏鸣曲]]》和《[[第23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热情奏鸣曲]]》都是他钢琴奏鸣曲体裁中的名作。
而《英雄交响曲》则余波未了,贝多芬本来打算以一首c小调交响曲为其续音。但当他完成了第一乐章后,就先停下了。1806年贝多芬做客里希诺夫斯基亲王(Prince Lichnowsky)的格拉兹夏宫,认识了[[奥佩尔斯道夫]](Franz von Oppersdorff)伯爵。伯爵要组建一支乐队,因此委托贝多芬为他写一首乐曲。贝多芬在当年9、10月间完成了这首阳光明媚的《[[第4號交響曲 (貝多芬)|第四交响曲]]》。这部夹在两首庄严雄伟诗篇之间的交响曲,被[[罗伯特·舒曼|舒曼]]形容为:“在两位挪威巨人之间的苗条希腊少女。”<ref name="Beethoven Symphony Klemperer" />在早先的5月,贝多芬和特雷莎·德·勃朗斯维克订婚。此时安宁和愉快的心境却在《第四交响曲》中留下了踪影。可惜在1810年5月,贝多芬放弃了与特雷莎结合的一切希望<ref name="出生1">保罗·朗多米尔:《西方音乐史》,朱少坤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72页,1989年3月第1版</ref>。
==== 命运与田园 ====
1808年12月22日,在[[維也納劇院|维也纳剧院]](Theater-an-der-Wien)-{zh-cn:里;zh-tw:裡;zh-hk:裡}-的听众经历了一场意义非常的音乐会。音乐会长达4小时,曲目全部是贝多芬的作品:开场先是《[[第6號交響曲 (貝多芬)|F大調第六交响曲]]》(田園),再是C大调弥撒里面的咏叹调,然后是《第四號钢琴协奏曲》,紧接着是《[[命运交响曲|C小调第五交响曲]]》,还有《合唱幻想曲》。且不论当晚首演的质量如何不尽人意,这里上演的几首曲目都是贝多芬曲谱-{zh-cn:里;zh-tw:裡;zh-hk:裡}-有分量的作品。好几部作品在同一晚上首演是贝多芬多管齐下的创作习惯造成。两首交响曲都是献给约瑟夫·洛伯科维茨亲王(Prince Joseph Lobkowitz)和安德雷·拉祖莫夫斯基公爵(Count Andrey Razumovsky)的。评论家在当晚听过《第五交响曲》之后,并没做太多的评论。一年半之后,在当时最有影响力的音乐杂志—莱比锡《综合音乐报》(Allgemeine musicalische Zeitung)里,作家兼乐评人[[E·T·A·霍夫曼|恩斯特·希奥多·阿玛丢斯·霍夫曼]]在这部作品再次上演之后用浪漫的笔法给了如下的评价:
{{Cquote 2|强光射穿这个地区的夜幕,同时我们感到了一个徘徊着的巨大暗影,降临到我们头上并摧毁了我们内心的一切,除了无尽渴望所带来的痛——在这种渴望中,本来在欢腾呼声中燃起的那份喜悦倒下逝去。<ref name="Hoffmann zu 5">{{cite web | publisher=rz-berlin.mpg.de | title=Ludwig van Beethoven - Symphony No.5, Op.67 | author=Elizabeth Schwarm Glesner | url=http://w3.rz-berlin.mpg.de/cmp/beethoven_sym5.html | accessdate=2007-01-27 | deadurl=yes | archiveurl=http://webarchive.loc.gov/all/20090706145416/http%3A//w3.rz%2Dberlin.mpg.de/cmp/beethoven_sym5.html | archivedate=2009-07-06 }}</ref>}}
交响曲的主导c小调再一次在贝多芬手下表现了强烈的情感挣扎,其强大的张力和绵密不透风的紧张节奏,让人想起贝多芬在1807年为科林改编自[[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同名歌剧而创作的的暴风骤雨式的《科里奥兰》序曲。整部交响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前三个乐章压抑,到了第四乐章方见光明。第一乐章的前八个音符是如此引人注目。据说贝多芬曾说过,那是“命运的敲门声”<ref name="Beethoven Symphony Klemperer" />。交响曲“命运”之名由此而来。而自此之后,前四个音符几乎成了贝多芬的代名词。凝练简凑而又严峻凌厉,颇有概括贝多芬本人性格经历的含义。1808年的贝多芬进一步失聪<ref name="schwerhoerigkeit" />。这很能让人想起贝多芬在1801年写给一位医生的信内所说的
{{Cquote 2|在交响曲中他叙述了自己的个人感受,他自己隐蔽的痛苦、郁积的愤怒,充满伤心绝望的梦想、夜色底下的视像,还有激情的爆发。<ref name="Berlioz zu 5">{{cite web | publisher=hberlioz.com | title=A CRITICAL STUDY OF THE SYMPHONIES OF BEETHOVEN | author=Hector Berlioz;Michel Austin(Translator) | url=http://www.hberlioz.com/Predecessors/beethsym.htm#sym5 | accessdate=2007-01-17}}</ref>}}
贝多芬热爱大自然是人所皆知的。身住维也纳的他,每年夏季都要到一处乡间或疗养地暂住和散步。他正好利用散步的时机来进行创作:
{{Cquote 2|就在这儿我写下了溪边的景色,而在那边,[[黄鹂]]、[[鹌鹑]]、[[夜莺]]、[[杜鹃]]则在树梢上和我一起写作。<ref name="第五交响曲1">保罗·朗多米尔:《西方音乐史》,朱少坤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74页,1989年3月第1版</ref>}}
他的这些话都印证在《第六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溪畔”中,那是音乐史里一个牧歌般的诗情画意篇章。贝多芬可能在创作《第六交响曲》时借鉴了前人加斯丁·海恩里希·奈西特(Justin Heinrich Knecht)的[[标题音乐|标题]]交响曲《自然的一音乐肖像》。和前者一样,贝多芬不但亲自将交响曲题为《田园》,而且还为每个乐章加上标题。但他对标题做了如下评论:“所有知道乡间生活的人都不必借助标题,就能明白曲中意思。<ref name="Beethoven Symphony Klemperer" />”而且他说,交响曲“绘情多于绘景”。不错,第五乐章那种感恩圣洁的情感流露往往使人感动不已,而其中的博大胸怀也只有细细聆听方能至真感悟。
1812年夏贝多芬出外修养,在6月底离开维也纳,经在[[布拉格]]短暂逗留后7月5日去到[[特普利采]](Teplice),并会见了[[歌德]]。但其实这次出行,贝多芬是打算去见见同样是要外出到[[卡罗维发利|温泉小镇]](Karlsbad)度假的弗朗兹·布伦塔诺一家的。在布拉格里贝多芬寻对方不遇。而当贝多芬到了特普利采后,写了一封神秘的信,信的开头是:“我的天使,我的一切,我的我”,收信人是“永恒的爱人”(unsterbliche Geliebte)。信中[[维特]]式的语言充满热情,表达愿意与对方结合,但同时也流露出不强求的语气。里面提到相互的忠诚和分离的痛苦。这封信是如此难以触摸,这位“永恒的爱人”是谁,曾经引起争议。目前基本上以迈纳德·所罗门斯的研究作为此谜的最终解,他细查了信上一切出现的地址日期,确定收信地离特普利采不出两日路程,再加上贝多芬简收信地名为“K”(正是Karlsbad的首字母),所以Karlsbad成为唯一候选地。而这位“爱人”的称呼又以“A”或“T”开头,这正好跟Antonie(Toni) Brentano相符。所以这位“爱人”非常可能是安东尼娅,但她已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法兰克福]]商人弗朗兹·布伦塔诺成婚。安东尼娅很崇拜贝多芬,但是人们没理由相信,两者会发生恋情。而且,该信是否被寄出过并不清楚。该信也有可能是一种强烈愿望的纸笔化。而在1994年拍摄的电影《Immortal Beloved》提出了又一种意见,指这位爱人就是弟妇约翰娜。
[[阿瑟·韋爾斯利,第一代威靈頓公爵|威灵顿]]公爵在1813年6月21日在[[西班牙]]击败法军,并最终将法国势力赶出西班牙。而当时发明了[[节拍器]]的约翰·奈波穆克·梅尔泽斯(Johann Nepomuk Mälzels, 1772-1838)发明了一种新的乐器,叫Panharmonicon。贝多芬于是便将两者联系起来,为这种乐器创作了一部名为《战争交响曲》的作品,又名《[[威灵顿的胜利]]》。但梅尔斯则同时劝贝多芬将作品改编为管弦乐,与《[[第7号交响曲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在1813年12月8日一次慈善音乐会上首演,获得了很大成功。作品的编制庞大,而在当日,乐队中竟见萨列里之名。音乐会四天之后再上,总共为战争难民筹得4000[[古尔登]]<ref name="Wellington's Sieg">{{cite web | publisher=klassenarbeiten.de | title=Referat - Ludwig van Beethoven| url=http://www.klassenarbeiten.de/referate/musik/ludwigvanbeethoven/ludwigvanbeethoven_60.htm | accessdate=2007-01-17}}</ref>。与[[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一样,现代唱片制作这首战争交响曲时都会为之加入枪炮背景音。《戰爭交響曲》也是貝多芬生前最有名的作品。{{Citation needed}}
=== 低谷、再起与陨落 ===
贝多芬的听觉不断丧失,其钢琴演出也越来越少。1815年1月25日他最后的一次以钢琴演奏家的身份出现,是在宫廷音乐会中为自己所作的歌曲《阿德莱德》Op.46伴奏。早在1812年,贝多芬就表现出创作上的低产。他情绪低落,财政问题又再浮现,且见婚姻无望,感到孤独。1816年他得了支气管炎,长期卧床。所以1815年-1819年这4年,贝多芬的创作一度陷入谷底。而且在1819年他变成全聋,这无疑完全剥脱了他指挥和演出权。就是日常的沟通,也显得非常的吃力。贝多芬从1818年起需要“谈话册”(Konversationshefte)才能与人“交谈”。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很多贝多芬的话语都被保留了下来,成为后人研究其为人的重要资料。
==== 《莊嚴彌撒》 ====
[[宗教音乐]]长久以来就是很多音乐家争论的中心。其实问题的核心是,怎么样的音乐才是“真正的宗教音乐”,究竟[[宗教音乐]]是应该回归到16世纪[[特倫托會議|特伦托宗教会议]]后,[[乔瓦尼·皮耶路易吉·达·帕莱斯特里纳|帕莱斯特里那]]那种清澈的弥撒曲模式,还是应浪漫主义的要求,带上更多作曲家个人的色彩。这反映了宗教音乐的两种侧面:一方面,它是宗教仪式的产物,唱词有限定的来源,内容是重演教义,还要带有陶冶教区民众的功能;另一方面,它又要满足作曲家本人的表达愿望。这是很困难的,但是宗教音乐并未因此而贫产。各个时代都有杰作。而贝多芬的《[[庄严弥撒 (贝多芬)|莊嚴彌撒]]》无疑就是这些杰作中的一部。它模糊了那两种针锋相对意见之间的界限。
1819年,贝多芬的学生兼赞助人鲁道夫大公爵被封为[[奧洛穆克|奥洛穆茨]][[總主教|大主教]]。贝多芬献给了后者很多作品,包括第4、5号钢琴协奏曲、《槌子键钢琴奏鸣曲》,还有《B大调“大公”三重奏》Op.97。在1818年,贝多芬就开始为他的登位创作《庄严弥撒》Op.123。但是这部作品要等到4年之后,才交到鲁道夫手上。首演则要到1824年4月7日,而且是在[[圣彼得堡]],稿件是由贝多芬的一位贵族朋友格雷卿夫人送去的。而在贝多芬生前,维也纳只上演了其中的三段,而且不是在教堂场合,而是与《第九交响曲》一起的音乐会场合。贝多芬开始的时候并没打算出版《[[庄严弥撒]]》,而是将之献给欧洲各大皇室。[[普魯士|普鲁士]]国王、[[沙皇]]、[[法国]]和[[丹麦]]的国王都认购了一份。[[路易十八]]1824年还制了一枚贝多芬金币送给他。根据辛德勒的描述,贝多芬虽然并没因这枚金币有多大的好转,但是却深深以此金币为荣。但到了1827年4月,《庄严弥撒》还是出版了。全欧洲各音乐中心订购抄本数达200份以上。对作品的这种热烈反响,可以看出当时欧洲对该类型作品的诉求。但开始时作品的上演的次数不多,就算难得有一次,也是节选。直到19世纪中,《庄严弥撒》的演出才开始变得频繁起来,但很少是出自宗教场合,而是音乐会形式居多。其实作品自诞生起,已受到多方赞誉。而贝多芬多次在谈话和信中提到,《庄严弥撒》是自己最伟大的作品。而辛德勒则写道:
====《D小调第九交響曲》 ====
早在1817年,[[伦敦爱乐协会]]委托贝多芬为之创作两首交响曲,并前往指挥。他虽然回信答应1818年1月会完成,但是贝多芬不同意协会开出的条款,计划因此落空。但是这份委托却把他重新拉回到交响乐的创作中。他为这个计划写好了第一、第二乐章。但直到1822年,他才真正重视这部《第九交响曲》的创作。此时他还有《庄严弥撒》写作在身。交响曲大部分都是在1822到1824年完成的。其实贝多芬最晚在1793年,就有为[[弗里德里希·席勒|席勒]]1785年的《[[欢乐颂]]》谱曲的打算。而在1808年那场传奇的音乐会上首演的《合唱幻想曲》,其变奏部分则已隐约露出“欢乐”的主题。但他将诗篇与交响曲联系在一起却是1822年的事。本来他只打算为这首交响曲写一个器乐结尾(这个器乐版本的素材就用在他的弦乐四重奏Op.132里面)。但好像连他自己对这种标新立异的做法都感到不安。就是在交响曲首演之后,贝多芬还自问,究竟为交响曲加一个合唱的终乐章对不对。
{{Cquote 2|贝多芬突然睜開眼,向空中伸出右拳并这样过了几秒钟,神情严肃,面带怒气。然后他身子跌回,半闭着眼睛,口中再没一句话,心臟也不再搏动了。<ref name="death">{{cite web | publisher=lucare.com | title=His Death | url=http://www.lucare.com/immortal/final.html | accessdate=2007-01-24 | deadurl=yes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123130426/http://www.lucare.com/immortal/final.html | archivedate=2007-01-23 }}</ref>}}
据说贝多芬在病榻上临终之际说过:「鼓掌吧,朋友,喜剧结束了。」最后这句话后来被意大利作曲家[[列昂卡瓦诺]]用在他的作品《丑角》中,以结束那假戏真做的惨痛悲剧。葬礼于29日举行,据说有达一萬(又说兩萬)名维也纳市民出席了他的葬礼。[[弗朗茨·舒伯特|舒伯特]]是38位抬棺人之一。當局出動军警到场以维护秩序。在他维令根墓园([[德语]]:Währinger Friedhof,现名维令根舒伯特公园,(德语:Währinger Schubert-Park)的墓上有一座刻有他名字的[[方尖碑]]。到了1888年,他的棺木被取出,并改葬至[[维也纳中央公墓]],舒伯特墓旁,而当时奥地利作曲家[[安东·布鲁克纳|布鲁克纳]]也在场。
== 音樂成就及特色 ==
貝多芬的作品包括32首[[鋼琴奏鳴曲]]、9部[[交響曲]]、5部[[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三重協奏曲]]和[[弦乐四重奏|弦樂四重奏]]。带Op编号的作品有138部。至于带有WoO.标签的作品则有205部,表示该作品是“Werke ohne Opus-Nummer”(不带Op编号的作品),这些作品虽然有很多在他生前都被发表了,但是他并不认为这些作品值得配上一个Op号<ref name="WoO">{{cite web | publisher=lvbeethoven.com | title=Beethoven's music without Opus number - WoO | url=http://www.lvbeethoven.com/Oeuvres/ListWoO.html | accessdate=2007-01-24}}</ref>。而比较少见的是带“Hess”编号的作品,共14卷,这些作品是由[[瑞士]]作曲家[[威利·黑斯]](Willy Hess)为贝多芬作品全集作出的补充<ref name="第九交响曲 中国" />。
==== 钢琴奏鸣曲 ====
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印证着贝多芬自身的发展历程。它们体现了他一生所经历的漫长的音乐和精神之旅,也是钢琴作为一种独奏乐器拥有日趋增强的力量的佐证。他一方面遵循奏鸣曲的基本结构,另一方面将这种体裁扩展到近交响曲的规模和内涵。其中的三首没有Op号,只有WoO号,传统上与其它32首分开。而对32首钢琴奏鸣曲的分期没有绝对的界线。按照D.Matthews所著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一书,它们被分为四期:早期的作品以Op.22为止,概括了1800年之前的作品,中期自Op.26到Op.57“[[热情奏鸣曲|热情]]”。然后是Op.78、79和81“告别”组成的插曲。之后是包括Op.90的晚期六首奏鸣曲<ref name="Beethoven Piano Sonatas Matthews">D.Matthews (1998), 杨孝敏译: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花山文艺出版社</ref>。第一首发表于1783年,WoO号47,由三首奏鸣曲共同组成,每首都由“快慢快”三乐章组成,一起被命名为“选帝侯奏鸣曲”,是献给科隆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腓特烈]](Maximilian Friedrich von Königsegg-Rothenfels)的。在题献序文上贝多芬写出了自己的创作动机:[[缪斯]]不管他当时是何等年幼,“坚持”要他写下自己的乐思。其中第二号f小调情感激烈,可隐约窥见日后贝多芬小调作品,如“悲怆”和“月光”的表现手法。
而到了18世纪末,贝多芬开始使用原创主题写变奏曲。第一个作品是以他自己为布伦丝维克姊妹所写的歌曲“我想你”(Ich denke dein WoO.74)为主题的变奏曲。而到了1802年,他写出了两部很重要的变奏曲:[[F大调六首变奏曲 (贝多芬)|F大调六首变奏曲]]Op.34和[[降E大调15首变奏曲和赋格 (贝多芬)|降E大调15首变奏曲和赋格]] Op.35(即《英雄主题变奏曲》)。贝多芬自己也认为它们很重要,所以给了它们两个Op号,这也是他的大变奏曲中第一次。两部作品使用到新的手法,而且两者本身就已存在很大的差别。在Op.34中他为每首变奏用上一个调,情绪随之而改变,一时田园牧歌,一时则是葬礼哀歌。这种手法后来在[[弗朗茨·李斯特|李斯特]]处得到很大发展。但人们不得不感叹,贝多芬早在1802年就已经非常系统地使用该手法了。Op.35比Op.34在一些方面显得更新颖。主题是《普罗米修斯的生民》中的曲调。
接着贝多芬再写了两首以英国曲调“God save the king”和“Rule Britannia”为主题的变奏曲。接着他的创作重点便转入大型作品(如交响曲)中。他自1803年打后只创作了3部变奏曲,分别是1806年的WoO.80,D大调6首变奏曲Op.76和贝多芬一生的钢琴总结—《[[迪亚贝利变奏曲]]》。而在完成Op.76后贝多芬有超过10年没再写变奏曲。这时,一位出版商[[安东·迪亚贝利]](Anton Diabelli)突发奇想,要为当时云集维也纳的众多音乐家来一张精神快照。于是他先给维也纳不下50位作曲家送去一首自己写下的[[圓舞曲|圆舞曲]],请他们为之写出大变奏曲集。而贝多芬就是其中一位。他为这[[圓舞曲|圆舞曲]]主题创作了33首变奏曲集。虽然当时的维也纳不乏名家高手,但是贝多芬无疑在这一次胜出,他写出的版本无疑是最出众的。除了倒数第二首降E大调变奏外,其余变奏皆是c小调或C大调。每首变奏速度不一,而且前后色彩也不一样。这些变奏远超其从中衍生的单调主题,显得千变万化<ref>John Bailie: 《The Hamlyn History of Classical Music》,黄跃华译,希望出版社,2003年1月</ref>。作品由迪亚贝利1824年在《祖国艺术家联合会》标题下出版,作为其第一部分。而第二部分则是其他作曲家的变奏曲,其中有[[弗朗茨·舒伯特|舒伯特]]和当时年仅11岁的[[弗朗茨·李斯特|弗兰兹·李斯特]]的作品。
==== 晚期弦乐四重奏 ====
《第九交响曲》之后,离上一首四重奏时过12年后,贝多芬写了最后五首弦乐四重奏,特别是最后一首,被人认为是贝多芬的“音乐[[遺囑|遗嘱]]”。和Op.18的创作有些相似,这五首作品占用了贝多芬一整段时间,因为他对这些作品反复揣摩,力尽完美,Op.131的草稿费纸三倍于其终稿。它们的创作顺序为12、15、13、14、16。其中又将它们可以分为三组:Op.127开序、Op.130和132为中篇、Op.131和135结束。其中最前和最末的两首Op.127和135有四乐章,但是中间的几部有5甚至7个乐章,结构复杂,更像组曲。第13号的原终乐章被贝多芬在1826年单独写成一首大赋格和四手联弹的钢琴作品,它被[[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斯特拉文斯基]]称作“永远的现代音乐”。与他的小提琴奏鸣曲所展现的柔美气氛相较,晚期的弦乐四重奏显得力量雄浑,气魄强健<ref>林逸聪:《音乐圣经》上卷,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ref>。它们显得非常艰深,出现了早期作品中不曾多见强烈的半音、不谐和的经过句。
== 影响 ==
很多人都认为贝多芬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作曲家。无可否认,他的确是非常出名和受爱戴的。在[[德國電視二台|ZDF]]主办的“100位最伟大的德国人评选”中,德国观众通过[[簡訊|手机短信]]、[[电话]]、[[互联网]]和[[郵遞|邮寄]]等形式投票,贝多芬排名12,在音乐家中只有[[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巴赫]]比他靠前(排名第6)<ref name="一百位最伟大德国人">{{cite web | publisher=berlinews.de | title=Wer ist der größte Deutsche? | url=http://www.berlinews.de/archiv-2003/1741.shtml | accessdate=2007-02-09 | deadurl=yes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202065317/http://www.berlinews.de/archiv-2003/1741.shtml | archivedate=2007-02-02 }}</ref>。贝多芬改变了[[作曲家]]的地位,作曲家从前只是一种接受委托进行创作的职业。而贝多芬则是以一位艺术家的身份出现,借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理智,并且通过演出和出版使得自己的生活独立起来,不需仰人鼻息。他在这方面的开拓作用,可与[[喬治·戈登·拜倫|拜伦]]在诗歌方面和[[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威廉·透纳]]在绘画方面相比<ref name="作曲家地位">{{cite web | publisher=fundus.org | title=Ludwig van Beethoven | url=http://www.fundus.org/pdf.asp?ID=3794 | accessdate=2007-02-09}}</ref>。
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自1862年執筆,遲至1876年才完成并首演。这是由于他严格的自我要求,但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信心不足,在贝多芬的盛名之下要延续贝多芬的曲风,对他来说显然是很难的一件事。布拉姆斯的[[第1号交响曲 (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被人名为“贝多芬的第十交响曲”。而从下面贝多芬《[[第9號交響曲 (貝多芬)|第九交响曲]]》和布拉姆斯的《[[第1号交响曲 (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的小段落比较,可看出贝多芬和布拉姆斯曲风上的继承关系。
[[E·T·A·霍夫曼|恩斯特·希奥多·阿玛丢斯·霍夫曼]]则认为贝多芬的器乐作品一流,但对声乐作品持保留态度{{citation needed}}。[[理查德·瓦格纳|瓦格纳]]认为贝多芬的作品使得没人能再写交响曲了{{citation needed}},而他自己除了写出一部C大调交响曲和一部未完成的E大交响曲外,确实没再碰交响曲这种题材,而是专心打造自己的理想艺术样式—乐剧。而且[[克拉拉·舒曼]]的父亲[[弗里德里希·维克]]认为他的《C大调交响曲》其实就是贝多芬第7交响曲的翻版{{citation needed}}。瓦格纳的这种表示敬畏的言论没阻止[[安东·布鲁克纳|布鲁克纳]]和[[古斯塔夫·馬勒|马勒]]前进。他们写出了长大深广的交响曲作品。[[古斯塔夫·馬勒|马勒]]还在他的第2、3、4和8交响曲里面加入人声。但两人的交响曲都没法越过“九”这个数字。
而在贝多芬的音乐接受方面,“平民化”和“社会主义化”的音乐文化都在《第九交响曲》上找到依傍([[中国]]则是例外,因为席勒的《欢乐颂》不但有“人人皆成亲兄弟”,还有宗教方面的内容<ref name="第九交响曲 中国">Konrad Küster: Beethoven,Deutsche Verlags-Anstalt GmbH, Stuttgart, 1994, ISBN 3-421-06690-6</ref>)。在小说[[發條橘子|发条橙]]和由[[斯坦利·库布里克|库贝利克]]导演的同名电影中,可以看到主要人物在听着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下去行凶<ref name="A Clockwork Orange sym 9">{{cite web | publisher=sparknotes.com | title=Themes, Motifs, and Symbols | url=http://www.sparknotes.com/film/clockworkorange/themes.html | accessdate=2007-02-09}}</ref>。贝多芬的音乐甚至被政治化。而其中的著名的例子,就是[[纳粹主义|纳粹]]当政时期的1942年,[[指挥家]][[威廉·富特文格勒|福特文格勒]]为庆祝[[阿道夫·希特勒|希特勒]]生日而演奏第九交响曲(俗称“黑色贝九”)<ref name="Hitler sym 9">{{cite web | publisher=muse.jhu.edu | title="Not These Sounds" | url=http://muse.jhu.edu/journals/philosophy_and_literature/v029/29.1schmidt.html | accessdate=2007-01-24}}</ref>,还有他在1944年与[[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录制的“[[乌拉尼亚英雄]]”。又正是福特文格勒在1951年战后首届[[拜罗伊特音乐节|拜鲁依特音乐节]]上再次指挥了《第九交响曲》,实况为[[EMI]]和[[巴伐利亚广播公司]]<ref name="Orfeo Furtwängler">{{cite web | language=de | publisher=orfeo-international.de | title=Bayreuther Festspiele 1951 | url=http://www.orfeo-international.de/pages/c754081b.html | author= | date=18.01 | accessdate=2008 | deadurl=yes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313055000/http://www.orfeo-international.de/pages/c754081b.html | archivedate=2009-03-13 }}</ref>所录制,成为了很多音乐爱好者心目中该曲目的最佳演绎,这也是拜鲁依特音乐节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非瓦格纳节目,另外一次则可追溯到1872年剧院落成之时<ref name="Beethoven 9 bayreuth wagner">{{cite web | publisher=tydecks.info | title=Beethoven: 9. Sinfonie, 1. Satz, Beginn der Reprise - Gras-Engel in der Musik | url=http://www.tydecks.info/online/musik_beethoven9.html#k1 | accessdate=2007-01-24}}</ref>。而[[伦纳德·伯恩斯坦]]在1989年12月23和25日两天,为庆祝[[兩德統一|东西德合并]]在柏林上演《第九交响曲》,而且将《欢乐颂》改为《自由颂》,他对此说道:“贝多芬在天之灵,也会同意我们这样做的。”
另外,20世纪媒体,特别是唱片工业的发展也使得贝多芬的音乐更广泛的得到传播。[[尼基施·阿图尔|尼基什]]率先在1913年录制了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录音<ref name="Nikisch">{{cite web | language=en | publisher=turing.cs.camosun.bc.c | title=Artur Nikisch's Beethoven | url=http://turing.cs.camosun.bc.ca/Beethoven/Nikisch | author= | date=10.12 | accessdate=2007 }}{{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钢琴家[[阿图尔·施纳贝尔]]则在1932—1935年录制了贝多芬的全套钢琴奏鸣曲。而真正的高潮则要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结束,[[威廉·肯普夫]]在50年代就已录制好了贝多芬的全部钢琴奏鸣曲和协奏曲,富特文格勒和[[阿图罗·托斯卡尼尼|托斯卡尼尼]]则在自己生命的尾声完成了贝多芬交响曲全套的录制工作。进入[[立體聲|立体声]]录音时代后,众多指挥名家不停地灌录贝多芬交响曲全集,版本无法胜数。而其中可分为以[[卡爾·貝姆]]、[[伦纳德·伯恩斯坦|伯恩斯坦]]、[[奥托·克伦佩勒|克伦佩勒]]、[[布鲁诺·瓦尔特|布努诺·瓦尔特]]、[[克劳迪奥·阿巴多|阿巴多]]、[[乔治·塞尔|塞尔]]、[[克鲁依坦]]为代表的,使用现代管弦乐团编制和乐器的诠释方法。其中指挥名家“指挥界的帝王”[[赫伯特·冯·卡拉扬|卡拉扬]]一人就录制了4套(其中包括60年代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 (卡拉扬 60年代)|红卡]]”),{{FACT|其棒下的贝多芬第9交响曲录音不下7张}}。第二种则是最近兴起的以[[尼古劳斯·哈农库特|哈农考特]]、[[約翰·艾略特·加德納]]、[[罗杰·诺林顿|诺灵顿]]为代表的“本真”派,{{FACT|他们尽量使用贝多芬时代的乐队规模和乐器来解读作品,并对原谱进行深一步的校对,竭力保持作品的原貌}}。而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和钢琴协奏曲则成了钢琴演奏家的试金石。至少117位钢琴演奏家已经录下了自己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ref name="pianosonata recording">{{cite web| author=阿力克斯·莫林| publisher=hebnet.net| title=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版本比较| url=http://www.hebnet.net/gudian2/pinping/pinping2000/p5.htm| accessdate=2007-01-24|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004221835/http://www.hebnet.net/gudian2/pinping/pinping2000/p5.htm| archivedate=2007-10-04}}</ref>。另外,小提琴演奏家们则通常都会留下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和两首带标题的小提琴奏鸣曲录音{{citation nee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