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陈蕴博

增加 6,15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陈蕴博 | 外文名 = Yammie Nam| 图像 = [[File:陈蕴博.jpg|缩略图|center |[http://www.qdast.org.cn/uploadfile/20120208100942489.jpg 原图链接] [http://www.qdast.org.cn/newslist.asp?id=9889 来自青岛科协网]]]| 出生日期 = 1935 | 出生地点 = 上海|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别名 = | 职业 = 博士导师| 主要成就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基本信息 ==* '''中文姓名:'''陈蕴博<br>* '''外文名称:''' Yunbo Chen<br>* '''国 籍:''' 中国<br>* '''民 族:''' 汉族<br>* '''出 生 地:'''上海<br>* '''出生日期:'''1935<br>* '''职 业:'''博士导师<br>*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br>*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br>* '''其它作品:'''<br>== 陈蕴博 =='''<big>陈蕴博</big>''', (1935- )上海人,现任 [[ 大连交通大学 ]] 特聘教授、 [[ 山东科技大学材 ]] 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导师;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机械工程材料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 [[ 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咨询委员会主任;全国材料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198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证书,199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5年出生, [[ 上海 ]] 人,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加工专业,1956年9月参加工作,现担任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名誉院长。  == 人物生平 ==1956年9月参加工作,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加工专业,现担任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名誉院长。 现任大连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山东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导师;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机械工程材料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咨询委员会主任;全国材料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曾在原机械部机械科学研究院、原机械部北京机电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现任国家机械工业局北京机电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中国冶金质量认证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全国热处理生产促进中心主任和机械部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 研究方向 ==材料学、材料加工、表面工程、海洋工程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等能源材料、耐磨材料、模具及机械构件的延寿技术领域等科技工作。 == 人物贡献 ==出版专著三本,发表论文80多篇。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8名。 获重大科技成果奖数达10次。创制成功的两个[[新钢]]种均以纳入国标,一直长期持续被批量生产应用。由于坚持不懈对科技成果进行跟踪和施行完善化工作,使科研成果"成活应用率"达85%以上,取得直接经经济效益达38亿元,并每年还可继续提供巨额效益。 在金属材料、强韧化理论方面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有十多项,为解决重大工程装备的关键制造技术、应用量大面广的材料、材料涂层技术以及材料环境损伤失效抗力指标体系等方面都有诸多的学术和技术创新。现正从事材料超细晶技术、[[金属基复合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的研制工作。* 成果首次提出了在低合金热强钢中用V/Ti/B复会沉淀强化的理论使其具有高的[[热强性]]和[[热稳定性]],创制了工作温度达620-630 °C低合金热强钢,用于电站设备和石油设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创制了具有高红硬性和高耐磨性的冷热兼用的模具钢[[5Cr4W5Mo2V钢]],填补了国际上高热强韧模具钢的空白。解决了高效、长寿精密成形模具的关键。 在国际生首次提出了旨在使模具选材科学化、量值化控制和稳定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模具性能评价体系、失力抗力指标体系和优先设计技术,开创了模具选材、用材从过去沿用经验自〕试用模式走向量值化指标控制的飞跃,从而为模具的正确设计、制造和合理选材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稳定提高模具质量使用寿命以及充分发挥材料潜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普遍指导意义。 分别在钢的强韧化、离子化学热处理。复合热理以及非调钢控锻一控冷理论及实践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 科研项目在解决重大工程装备及相关的关键制造技术问题、新材料新工艺共性技术、表面工程技术、材料环境损伤失效抗力指标体系和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制备及成型技术等方面,都有诸多的学术和技术创新。先后主持承担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新材料技术领域,以及多项国家863专项,973、863课题,攻关项目以及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近年来又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铸锻焊件高效清洁热处理和精密丝杠热处理";高性能低成本先进复合材料和锂电池材料的开发;材料近净成形、新型铝合金及镁合金材料塑性变形、成型加工技术及应用研究;高端模具材料及其先进制备技术,以及钢铁材料超细晶技术、结构材料锻(轧)件非调质化技术、大型锻件热制造过程数值模拟的研发工作。 主持负责完成的科技成果中曾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重大科技成果奖(1-2]等)达十多项,授权发明专利八项,授权国际专利二项,国家发明专利优秀奖一项,国家级新产品奖一项,出版专著五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十余名。由于对所获成果采取不断跟踪与完善,使其存活应用率达85%以上。 == 获得荣誉 ==荣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 全国科技大会奖一项Z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 机械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三项。 荣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 全国科技大会奖一项2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 机械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三项。 198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99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社会兼职 ==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机械工程材料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咨询委员会主任;全国材料学会副理事长等职。198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证书,199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0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