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麻辣烫

增加 3,315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麻辣烫'''= File:麻辣烫1.jpg|250px|缩略图|右| [https://ss1.bdstatic.com/70cFv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2918938349,2032382520&fm=26&gp=0.jpg 原图…”
='''麻辣烫'''=

[[File:麻辣烫1.jpg|250px|缩略图|右|
[https://ss1.bdstatic.com/70cFv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2918938349,2032382520&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html 图片来自]]]
麻辣烫起源于长江之滨。最初是船工和纤夫创造了麻辣烫这种简便易行而又独特的吃法。从成都到三峡的川江流域,由于水流湍急,纤夫成了必不可少的风景,他们在拉纤之余,在江边垒起石块,支起瓦罐,捡拾一些树枝作干柴生火,舀几瓢江水,一切都就地取材,有菜放菜,没菜就拔些野菜充数,再放入海椒、花椒等调料,涮而食之,既可果腹,又可驱寒、袪湿。这种吃法因其简便易行很快便在江边流传开来。后来,码头上的小贩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便将菜品和炉具加以改造,置于挑担两头,边走边吆喝,江边、桥头卖劳力的百姓便围着担子成了常客。如今,麻辣烫也渐渐从江边走到了岸上。这就是麻辣烫的起源。


='''麻辣烫的做法'''=

[[File:麻辣烫2.jpg|250px|缩略图|右|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8847910&di=7a17d1b95fa1d712690fcc9125d87b28&imgtype=jpg&er=1&src=http%3A%2F%2Fnews.89178.com%2Fupload%2Farticle%2F20160602%2F47539237771464837498.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html 图片来自]]]

而实际上,麻辣烫的精髓在于煮,而在于汤料。它是用七日以上之陈汤,当日先做调料,用布襄包裹,浸入其间,致之于釜,待沸腾,依蛋、丸及各种食材下锅烫熟之快慢,依次放入,作七八成熟即捞起,再取调羹将蒜泥姜末佐之,在上面撒少许熟芝麻,一碗色香味俱佳的上等美味就做成了,令人食指大动。麻辣烫看起来娇嫩欲滴,闻起来浓香四溢,尝起来辣气却是愈演愈烈,直至意犹未尽,不得不望辣兴叹矣,不得已而弃之。
制作麻辣烫,其实也简单,青菜鱼肉,不论荤素,不论是不是相干,它都被穿在细细的签子上,一股脑儿地推进高温里,真正是赴汤蹈火。没有什么讲究的烹调过程,它们就这样粗糙地被搅和在一起,沾染了彼此的味道,再也不能分开。就如这个世界,美的、丑的、胖的、瘦的、高的、矮的、好的、坏的、红的、绿的、蓝的、紫的、黑的、白的;帝王将相、贩夫走卒、三教九流、五花八门地凑在了一块儿,慢慢融合,相互渗透,不分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都变成又麻、又辣、又鲜、又爽的美味,这些不相干的食材,却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涌进饕客们的胃里、心里、记忆里。
在气候阴湿多雾的巴蜀地区,长年劳作的船工和纤夫,垒成灶台,支起瓦罐,就地取材,拔些野菜,放入花椒、辣椒等调料,涮烫食之。既可果腹,又可驱寒、祛湿。后来这种煮食涮烫食品的习俗得以沿袭,后来发展成了当前我们在大街小巷经常看到的麻辣烫了。



== 在家自制麻辣烫 ==

{{#ev:youku|XMzYxNjIxNjAyMA|640|center|在家自制麻辣烫|frame}}

== 参考来源 ==
{{Reflist}}
5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