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6,937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西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前身是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立于1992年,是承担留学生招生、教学培养、日常管理、后勤服务和…”
'''西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前身是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立于1992年,是承担留学生招生、教学培养、日常管理、后勤服务和对外汉语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的学校内设二级单位。2014年成立中亚学院,与[[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合署办公。2017年,实施“留学西大”工程,以提高国际学生培养质量为核心,打造特色项目和教育品牌为着力点。2018年11月,学校实行大部制改革,将原国际处与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合并,成立了国际合作部(国际教育学院)。
==机构设置==
国际合作部(国际教育学院)下设部(学院)办公室、国际项目管理办公室、出国管理办公室、合作办学办公室、国际学生招生办公室、国际学生管理办公室、汉[[语文]]化部、专业[[项目]]部、国际学生后勤服务中心、海外留学服务中心等部门。现有专职对外汉语教师14人,管理干部20人、外聘及后勤服务人员24人。
西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着重培养国际学生的全球视野、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知华、友华、爱华情怀,已培养超过60个[[国家]]的12000余名国际学生。目前,国际学生规模与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共有1449名留学生来校学习,分布在全校22个院(系)30多个专业,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的学历生占在校国际学生比例75%以上。学院积极协助和支持全校多个院系和专业开设全英文授课项目,目前已覆盖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国际法硕士专业和多个博士专业项目。
==教科研团队==
近年来,依托西北大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学科方面的深厚积淀和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结合古城西安在[[历史]]文化方面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学院与世界一流汉学家、国内外学术名家和多个学术机构开展合作,加强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研究,建立了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体验实验教学中心,将“智慧课堂”和云平台引入教学,努力打造立体化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平台,培养中华文化交流使者,促进中外文明互鉴。
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针对来华留学生,开设“特色文化体验系列”精品选修课, 帮助国际学生学习了解中医、茶艺、戏曲、太极拳等[[传统]]文化;打造“汉唐文化专题特色体验营”,使留学生通过参观汉唐文化遗址、体验传统民俗活动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特点。举办国际学生校园文化节和陕西省国际学生文化节、“感知中国:新西行漫记”和“丝路秦商”等品牌文化活动,培育高校多元文化氛围,促进中外学生文化交流。
==国际合作==
举办国际论坛、学术会议和中华文化研修项目等,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2017年举办“向先贤看齐,做交流使者”国际学生主题论坛,2018年举办中外文化名家对话,2019年举办“中华人文精神”国际[[学术]]研讨会,聚焦文化传播模式的研究和思想交流。举办中亚国家东干教师培训项目、中华文化传播远程教育项目、承办孔子学院总部法国汉语教师培训班和教育部国际司“一带一路”国家中华文化高级研修班等,吸引海外汉语教师和青年汉学家来校交流,积极培养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骨干力量。
走出国门,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传播。与企业合作,在吉尔吉斯斯坦设立西北大学中亚学院分院,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千人培训计划”;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派遣教师团队赴泰国开办语言文化夏令营;派出留学生演出团队,赴俄罗斯宣传陕西特色文化。
架设桥梁,助力中外民间社会与大众文化交流。开办美国、意大利等大、中学生中国寄宿家庭学习项目,促进海外青少年与普通中国[[家庭]]双向语言学习和中西文化交流;组织“留学生教育扶贫活动”,以国际学生赴乡村中小学支教的形式,帮助国际学生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帮助农村青少年学习外语、了解世界,促进一带一路国家“民心相通”。
==人才培养==
多年来,学院先后培养了一大批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学生,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其中包括美国、泰国驻中国使领馆官员、韩国翻译家等。近年来,一批正在成长的学术新秀、创业人才和艺术明星,特别是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如[[乌兹别克斯坦]]学生苏河和星星,俄罗斯学生李优、土耳其学生白振国等,多次被中央电视台等各级各类传媒采访报道。
2009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授予“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称号;2017年,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2018年,获批设立孔院总部汉考国际汉语水平HSK考点。
2017年,由国务院批准,陕西省教育厅发起成立,[[西北大学]]主导,省内高校全员参与,创建了国际汉唐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与国际汉唐学院未来将继续秉持“开放、交流、传承、互鉴”原则,以培养优秀中华文化交流使者为目标,依托陕西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走进来”;发挥陕西自贸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共享文化资源,拓宽传播渠道,打造“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高地。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机构设置==
国际合作部(国际教育学院)下设部(学院)办公室、国际项目管理办公室、出国管理办公室、合作办学办公室、国际学生招生办公室、国际学生管理办公室、汉[[语文]]化部、专业[[项目]]部、国际学生后勤服务中心、海外留学服务中心等部门。现有专职对外汉语教师14人,管理干部20人、外聘及后勤服务人员24人。
西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着重培养国际学生的全球视野、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知华、友华、爱华情怀,已培养超过60个[[国家]]的12000余名国际学生。目前,国际学生规模与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共有1449名留学生来校学习,分布在全校22个院(系)30多个专业,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的学历生占在校国际学生比例75%以上。学院积极协助和支持全校多个院系和专业开设全英文授课项目,目前已覆盖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国际法硕士专业和多个博士专业项目。
==教科研团队==
近年来,依托西北大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学科方面的深厚积淀和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结合古城西安在[[历史]]文化方面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学院与世界一流汉学家、国内外学术名家和多个学术机构开展合作,加强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研究,建立了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体验实验教学中心,将“智慧课堂”和云平台引入教学,努力打造立体化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平台,培养中华文化交流使者,促进中外文明互鉴。
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针对来华留学生,开设“特色文化体验系列”精品选修课, 帮助国际学生学习了解中医、茶艺、戏曲、太极拳等[[传统]]文化;打造“汉唐文化专题特色体验营”,使留学生通过参观汉唐文化遗址、体验传统民俗活动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特点。举办国际学生校园文化节和陕西省国际学生文化节、“感知中国:新西行漫记”和“丝路秦商”等品牌文化活动,培育高校多元文化氛围,促进中外学生文化交流。
==国际合作==
举办国际论坛、学术会议和中华文化研修项目等,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2017年举办“向先贤看齐,做交流使者”国际学生主题论坛,2018年举办中外文化名家对话,2019年举办“中华人文精神”国际[[学术]]研讨会,聚焦文化传播模式的研究和思想交流。举办中亚国家东干教师培训项目、中华文化传播远程教育项目、承办孔子学院总部法国汉语教师培训班和教育部国际司“一带一路”国家中华文化高级研修班等,吸引海外汉语教师和青年汉学家来校交流,积极培养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骨干力量。
走出国门,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传播。与企业合作,在吉尔吉斯斯坦设立西北大学中亚学院分院,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千人培训计划”;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派遣教师团队赴泰国开办语言文化夏令营;派出留学生演出团队,赴俄罗斯宣传陕西特色文化。
架设桥梁,助力中外民间社会与大众文化交流。开办美国、意大利等大、中学生中国寄宿家庭学习项目,促进海外青少年与普通中国[[家庭]]双向语言学习和中西文化交流;组织“留学生教育扶贫活动”,以国际学生赴乡村中小学支教的形式,帮助国际学生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帮助农村青少年学习外语、了解世界,促进一带一路国家“民心相通”。
==人才培养==
多年来,学院先后培养了一大批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学生,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其中包括美国、泰国驻中国使领馆官员、韩国翻译家等。近年来,一批正在成长的学术新秀、创业人才和艺术明星,特别是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如[[乌兹别克斯坦]]学生苏河和星星,俄罗斯学生李优、土耳其学生白振国等,多次被中央电视台等各级各类传媒采访报道。
2009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授予“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称号;2017年,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2018年,获批设立孔院总部汉考国际汉语水平HSK考点。
2017年,由国务院批准,陕西省教育厅发起成立,[[西北大学]]主导,省内高校全员参与,创建了国际汉唐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与国际汉唐学院未来将继续秉持“开放、交流、传承、互鉴”原则,以培养优秀中华文化交流使者为目标,依托陕西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走进来”;发挥陕西自贸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共享文化资源,拓宽传播渠道,打造“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高地。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