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李幫助

移除 3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李幫助<br>
'''出生'''
(1909-09-28)1909年9月28日 [[日治臺灣]][[臺北廳]][[士林支廳]][[社仔區]]溪洲底 崙仔頂<br>
'''逝世'''
1997年7月24日(1997歲-07-24)(87歲) [[臺灣]][[ 北市]][[北投區]][[臺北榮民總醫院]]<br>''' 籍'''
[[中華民國]]<br>
'''母校'''
中華女子神學院<br>
''' 职业職業'''
牧師<br>
</small>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09年[[中秋節]],李幫助出生於社子島崙仔頂。出身漁家,父李甘堂,母林蜂,祖先為來自[[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十二都仁德里兌山鄉(兌山李氏)。家中有四子、十八女,她排行第十六,姊妹有四對是雙胞胎,兄長[[李水車]]日後為[[傳道師]]。母親因為丈夫出海頻繁,單獨負責子女照顧與教育,在懷李幫助期間,因[[破傷風]]入住[[滬尾偕醫館]],得加拿大宣教師[[宋雅各]]診治與勸信,因而家庭皈依基督新教。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20年父親為李幫助 婚約。她於1924年入[[私立淡水女學院]]就讀,後自[[烈以利]]所主持之看護婦班結業,擔任護士。在學期間,母親表示次子因經商失敗,家中無錢資助,要她輟學,以讓剛考取師範學校的弟弟就讀,害她差點輟學。1929年8月15日在[[馬偕醫院]]宿舍,她決心修道。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十五歲時,鄰村三角埔的歌仔戲班三樂軒演戲『李世民遊地府』。乃欲與弟一同前往要求母親准許去觀戲,母不准,但弟弟耐不住,獨自前往觀戲。卻遺失了李幫助的手縫繡包,經[[陳泗治]]先生的父親及日本 的協助尋回,但卻少了一 戒指,便向神禱告。嗣後新店溪氾濫,於江邊玩耍、撿拾大水氾濫後留下的木屑貝殼時尋獲,自此以後,更加倚靠主,凡事不離祈禱。
</p>
'''成為傳道師'''<br>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49年3月29日,由[[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前金教會代議長老林啟三代表教會獻聘,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高雄中會牧師和長老共32人見證下,按立李幫助為前金教會牧師,是台灣第一位女性牧師。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53年,李幫助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前金教會成立神學院「道生聖經書院」,後於1956年遷址 北並更名「道生神學院」,曾遷至士林[[芝山岩]],最終落腳於[[北投]]錫安巷。她還曾任職高雄頂金教會的第二任牧師,參與籌設 北延平教會。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在延平教會時,1957年除夕,信徒張清水為救一名被出身新竹縣竹東的溫姓養父性侵的楊姓養女,一起到延平北路二段二四七巷五號延平基督教會求救,由李幫助收容了此養女。1958年1月5日,溫姓養父潛進延平教會,想殺死作禱告的張清水與養女,被正在禱告的教友發現,將柴刀奪下,送警法辦。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63至1965年間,李幫助受聘為[[基督教新生教團]]的 北新生教會首任牧師。1974年,她開拓道生系統第一間教會「福音教會」,其後共開拓七間教會。她協助的長老教會包括高雄鼎金教會、台南看西街教會、與 北三角埔教會等。其中,鼎金教會是1955到1965年[[倍加運動]]時期所分社的教會;三角埔教會則是於1976至1978年間因建堂之資金短缺,適逢她前往講道,故而捐助三百於萬元,使建堂得以順利完成。
每年中秋節李幫助生日時,家族總要到北投為她慶生,有幾年[[長榮中學]]合唱團也都從台南北上來為她獻唱。1989年,她因中風此後臥病八年,於1997年7月24日晚於[[臺北榮民總醫院]]去世,葬於一手創立之道生院之中,墓園由其甥孫李仁豪牧師設計。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李幫助過世後,其籌設安養中心的遺願繼續進行,並於2011年2月26日以「 北市私立道生院老人長期照顧中心」為名開始營運。</p>==參考資料==<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reflist}}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