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毕摩音乐

增加 3,159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毕摩音乐</big> ''' |- | File:77c6a7efce1b9d16fdfafc71d194a…”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毕摩音乐</big> '''

|-

|
[[File:77c6a7efce1b9d16fdfafc71d194a38f8c5494eecec3.jpg|缩略图|居中|[https://baike.baidu.com/pic/%E8%92%99%E5%A5%87%C2%B7D%C2%B7%E8%B7%AF%E9%A3%9E/726966/1/a8014c086e061d95f662155f76f40ad162d9cab5?fr=lemma&ct=single 原图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蒙奇•D•路飞/726966?fr=aladdin 来自百度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毕摩音乐起源于原始母系氏族时期,至隋唐时期,毕摩音乐艺术达到了高峰,毕摩音乐是由毕摩在仪式场所传唱的本土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其内容涉及彝族的政治、法律、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爱情婚姻、生产生活等,并通过说、唱的有机结合来叙述故事,塑造形象,抒发情感,反映生活,表达志向和愿望。
=='''简介'''==
毕摩音乐起源于原始母系氏族时期,毕摩最早是古代彝族社会的祭司和部落首领,具有崇高的威望与地位,两千多年前,昊毕实楚和提毕乍穆两大毕摩宗师就毕摩仪式改革问题进行了辩论,提毕乍穆改革了飞禽走兽为牺牲用物,金签银片插神座的做法,改用牛羊作牺牲用物,杉柳枝布神座,猪鸡为祭品,其唱、诵传统进一步规范。至隋唐时期,毕摩文化艺术达到了高峰,代宗师阿苏拉则不但完善了路下方类文献,进一步规范了仪式,而且讲求调式的优美、和谐,产生了阿格说祖、阿克伙窝、杨古苏布等一代大师。《华阳国志 南中志》载“夷中有桀黠能言议屈服种人者,谓之耆老,便为主。议论好譬喻物谓之夷经”,《西南彝志》载的“歌师”制度也表明了远在两千年前就有身负签筒、手持响铃、摇着神扇的毕摩深入各户的情况。
=='''评价'''==
毕摩音乐是毕摩在仪式活动中以诵和唱的方式的来叙述故事、讲述历史、探究万物起源、塑造(包括鬼怪神灵等在内的)人物形象,借此抒发思想情感,反映现实(历史)生活,表达志向和愿望的远古音乐艺术。毕摩调可分为诵和唱两大类。
诵腔以说为主,可分为低声吟咏腔和高声呼唤腔两种,其节奏强烈,音节分明,抑扬顿挫。低声吟咏腔主要用于占卜、择吉日等仪式,如羊胛骨卜、打木刻卜、鸡蛋卜等。有专用口诵辞章,节奏快急,音节分明,语句长短不一。高声呼唤腔可用于各种仪式,声音高亢、优美,常与唱腔交叉配合使用。其节奏强烈,音节分明,抑扬顿挫,句式变化较大,以五言和七言为主,辅以三言、九言、十一言、十三言乃至十五言、十七言。主要有叙事腔、祝酒腔、送灵献茶腔、述源腔、谄媚腔等十余种。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757860/1067RJdLe8f5fhzJhp-xGRdyBd178vQgibEDvxIl7PLuvxs6eK4br_Zc6O3Tl79B7utlaR99EClz8PQ-hqS0LK5QhA--zoPqjIji 毕摩音乐]百度</ref>
=='''参考文献'''==
41,2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