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鲁本斯

增加 2,32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个人履历 ==
在16世纪末动荡的几十年间,[[佛兰德斯画派]]整体转向无关痛痒和缺乏原创的手法主义,似乎并无诞生大师的土壤。然而鲁本斯不仅在此接受画家基本技法训练,而且确立了对古典时代起源的人文主义的信仰,贯穿其职业生涯,终生未衰。 <ref>[1https://www.encyclopedia.com/people/literature-and-arts/european-art-1600-present-biographies/peter-paul-rubens 《世界名人百科全书》释文(英语) 百科全书[引用日期2012-11-18] ] </ref>
绘画笔法洒脱自如,整体感强,将文艺复兴艺术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义思想和佛兰德斯古老的民族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热情洋溢地赞美人生欢乐的气势宏伟,色彩丰富,运动感强的独特风格。鲁本斯终其一生在欧洲艺坛盛誉不衰,各种规格的委托从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英国、德国和他的家乡尼德兰南部纷至沓来。无尽的想象力、持续工作的动力和旺盛的高产出都堪称传奇。
1621年当鲁本斯未满45岁时,一位英国访客称他是[[“世间大师中的劳工”]]。鲁本斯本人也宣称:“我并非天赋如此雄心。然而数量和题材均过多的委托迫使我毫无勇气地冒险。” <ref>[1https://www.encyclopedia.com/people/literature-and-arts/european-art-1600-present-biographies/peter-paul-rubens 《世界名人百科全书》释文(英语) 百科全书[引用日期2012-11-18] ] </ref>
=== 人物生平 ===
1600年鲁本斯前往意大利深造,
未几就获得曼托瓦公爵Vincenzo Gonzaga青睐,待诏宫廷,从而有缘得见密藏 [1] 。因为鲁本斯并不打算终老曼托瓦,所以他拨冗造访意大利各地,尤其是罗马、佛罗伦萨、热那亚。
在罗马,鲁本斯以不懈的热情研习古罗马的雕塑和文艺复兴全盛期的绘画,特别是[[拉斐尔·桑西和米开朗基罗]] [1] 。鉴于这两位大师的很多杰作都是湿壁画,故而这种经历是在任何地方都无法替代的,堪称其画家修业的完美结束。1601年至1602年第一次旅居梵蒂冈期间为位于罗马的耶路撒冷圣十字圣殿绘制了3幅祭坛画 [1] (现存格拉斯的医院)。1603年公爵派遣鲁本斯出使西班牙,期间完成名作《莱尔马公爵骑马像》 [1] ,现存普拉多博物馆 <ref>[2https://www.museodelprado.es/coleccion/obra-de-arte/retrato-ecuestre-del-duque-de-lerma/323c6f0b-8a88-4241-9499-d4e389d0de64 《莱尔马公爵骑马像》资料(西班牙语)普拉多博物馆[引用日期2012-11-18] ]</ref> 。画家还籍此一睹西班牙皇室收藏,其中就包括[[提香·韦切利奥]]的大批油画 <ref>[1https://www.encyclopedia.com/people/literature-and-arts/european-art-1600-present-biographies/peter-paul-rubens 《世界名人百科全书》释文(英语) 百科全书[引用日期2012-11-18] ] </ref>
1605年底鲁本斯再访罗马,计划在此停留3年。他被委托为罗马的新堂(又名小谷圣母教堂)的主祭坛创作祭坛画,这对于外邦人是极高的荣誉。在其第一稿中容纳了[[圣母、圣子、圣额我略]]以及诸位圣人,然而细致的人物刻画因为教堂不佳的采光而失去了光彩,画家又以3幅石板绘画代替,原稿现存法国[[格勒诺布尔]]的博物馆。
在1608年10月祭坛揭幕之前,传来母亲病重的噩耗,鲁本斯立即启程返回安特卫普,未料此后再也不曾踏上[[意大利]]的土地。 <ref>[1https://www.encyclopedia.com/people/literature-and-arts/european-art-1600-present-biographies/peter-paul-rubens 《世界名人百科全书》释文(英语) 百科全书[引用日期2012-11-18] ] </ref>
'''重返安特卫普'''
【译名】[[上十字架、竖起十字架]]
【馆藏】比利时安特卫普圣母主教座堂 <ref>[3http://www.dekathedraal.be/fr/kunstschat/ks_3.htm 《竖起十字架》简介(法语) 安特卫普圣母主教座堂[引用日期2012-11-18] ] </ref>
典出[[《圣经·新约·福音书》]]。为了强调冲突与运动,采用从左上角向右下角展开的对角线构图,又称死亡对角线,加深悲剧意味。强光来自右下方,行刑的兵丁出现在与强光相背的方向。[[耶稣]]被钉的十字架刑具是从画面的右下往左上方向竖起的。这支十字架显得很沉重。
卸下圣体卸下圣体 [4]
行刑的人物都很紧张,右边一个兵丁紧拽着绳索,左边的执行者托着十字架,身上的肌肉似都要绽开的样子。可是十字架上的耶稣却现出坚定的神态,脸上毫无痛苦的表情。他举目斜视着天际,突出了一种英雄般的精神力量。耶稣与下面一群执刑的暴徒,构成了力度上的对比。
【译名】[[下十字架、卸下圣体]]
【馆藏】比利时安特卫普圣母主教座堂 <ref>[4http://www.dekathedraal.be/fr/kunstschat/ks_13.htm 《卸下圣体》简介(法语) 安特卫普圣母主教座堂[引用日期2012-11-18] ] </ref> 
典出《圣经·新约·玛窦福音》:到了傍晚,来了一个阿黎玛特雅的富人,名叫若瑟,他也是耶稣的门徒。这人去见比拉多,请求耶稣的遗体;比拉多就下令交给他。若瑟领了耶稣的遗体,就用洁白的殓布将他包好,安放在为自己于岩石间所凿的新墓穴内;并把一块大石头滚到墓口,就走了。在那里还有玛利亚玛达肋纳和另外一个玛利亚,对着坟墓坐着。
【译名】[[老扬·勃鲁盖尔一家]]
【馆藏】英国伦敦考陶德画廊 <ref>[5http://www.artandarchitecture.org.uk/images/gallery/fd10f16e.html?ixsid=lzbU5KpNzyt 《老扬·勃鲁盖尔一家》资料(英语) ,考陶德艺术学院[引用日期2012-11-19] ] </ref> 
老扬·勃鲁盖尔是画家的好友及合作伙伴,因此画得格外用心。勃鲁盖尔家庭成员衣着入时,2个孩子也身着正装,颇为华丽,表明他们属于安特卫普富裕阶层。勃鲁盖尔的第二任妻子凯瑟琳娜位于中心,把2个孩子彼得和伊丽莎白聚拢在身边。彼得在拨弄母亲的手镯,据推测可能是结婚时收到的聘礼。老扬·勃鲁盖尔站立于3人身后,呈护卫姿态,以温柔的目光注视着家人和观者。 [6] 鲁本斯甚至没有暗示老扬·勃鲁盖尔的画家身份,而是着力表现家庭成员的亲密联系。这种温暖的氛围在画家除了给自己家作画之外是非常罕见的。<ref>[http://www.artandarchitecture.org.uk/images/gallery/fd10f16e.html?ixsid=lzbU5KpNzyt 《老扬·勃鲁盖尔一家》资料(英语) ,考陶德艺术学院[引用日期2012-11-19] ]</ref>
'''阿玛戎之战'''
【译名】[[阿玛戎之战]]
【馆藏】德国慕尼黑老绘画陈列馆 [7]
典出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画家在这里描绘的是神话中一则由英雄忒修斯与阿玛戎女王希波吕忒发生爱情而引起的战争场面。两队人马在桥上狭路相逢,战斗异常激烈,前仆后继。
【译名】[[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
【馆藏】德国慕尼黑老绘画陈列馆 [8]
典出奥维德[[《变形记》]]:古希腊神话英雄卡斯托耳与波吕刻斯,传系廷达瑞俄斯和丽达的儿子,统称狄俄斯库里,意即一胎所生。其实波吕刻斯是丽达与宙斯所生的儿子,两人一个善骑,一个善战,英勇无敌。这幅描写的是传统的"抢婚"场面:卡斯托耳与波吕刻斯两个黝黑的壮汉把留西帕斯的两个女儿从睡梦中劫走,正准备强行拉上马背的情景。画面上人和马占据了整个空间,两匹马和两对男女的交错动势,给人以强烈的运动感。马头、人手、马脚、人脚,放射般地向四角展伸,这里既是暴力,又是一种充满喜悦的游戏。不管这种风俗是表现双方的心愿还是双方的敌对,对画家鲁本斯来说是并不重要的,他所注意的是肉体与马匹之间的色调对比,关心的是人仰马翻般的猛烈的场面。这种动势的色彩,线的运动与裸体的质感造成一种狂热的色彩交响。近乎方形的构图,本来是稳定的,但形象组成了X形,却又构成了极不稳定的动乱。画面左侧一角,画家又添画上一个长着翅膀的小爱神,它给整个画面作了一点暗示:这是一种爱情的暴力。
【译名】1600年11月3日王后驾临马赛
【馆藏】法国巴黎卢浮宫 [9]
又名[[《玛丽·德·美第奇抵达马赛》]],画家在这幅竖长画面上,描绘玛丽皇后的宫船刚刚进抵马赛港,她已盛装待迎,准备接受法国最高规格的礼仪。这时,立在船头上的一位象征法兰西的姑娘,头戴军盔,以古罗马的庄严装束,向皇后伸开双臂表示法兰西在欢迎她。豪华的宫船下面有许多海中女仙在尽力拽着绳缆,要让这条幻想的宫船靠近港岸。 
【译名】1610年5月14日亨利四世封神及玛丽·德·美第奇宣布摄政
【馆藏】法国巴黎卢浮宫 <ref>[10https://www.museodelprado.es/coleccion/obra-de-arte/las-tres-gracias/145eadd9-0b54-4b2d-affe-09af370b6932 《美惠三女神》简介(西班牙语 普拉多博物馆[引用日期2012-11-19] ] </ref> 
'''美惠三女神'''
【译名】[[美惠三女神、三美神]]
【馆藏】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ref>[https://www.museodelprado.es/coleccion/obra-de-arte/las-tres-gracias/145eadd9-0b54-4b2d-affe-09af370b6932 《美惠三女神》简介(西班牙语 普拉多博物馆[引用日期2012-11-19] ] </ref>
此作品一直由画家本人持有至逝世,后来由菲利普四世获得,归入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收藏。典出赫西奥德[[《神谱》]]:美惠三女神分别是代表光明的阿格莱雅、代表欢乐的欧弗洛希妮以及代表花卉的塔利雅。宙斯所生的这三位女神均为圣女,同诸神一起生活,伺候筵席,创造生活的乐趣。她们服侍爱情女神阿佛洛狄忒,从不厌烦。女神位于上方饰有花环喷泉旁边,面孔秀丽俊美,形体健壮丰满,充满生命力,体现了画家对女性美的理想。这几个人物形象均基于古典雕塑,从中可见艺术家着力在肉体中再现大理石的冰冷感。圆滑的节奏和优雅的波动是这位艺术家晚年在油画作品中的惯用手法,同时伴有夸大的外形和暖色,充溢着激情与艺术魅力。 <ref>[https://www.museodelprado.es/coleccion/obra-de-arte/las-tres-gracias/145eadd9-0b54-4b2d-affe-09af370b6932 《美惠三女神》简介(西班牙语 普拉多博物馆[引用日期2012-11-19] ] </ref>
左边人物的灵感直接源于他的妻子海伦娜。时值新婚,见证了他的幸福生活。这段生活也从那个时刻开始融入到了他的情欲作品中。由于右边裸体女神的模特是画家记忆中的前妻依莎贝拉,所以在鲁本斯死后,海伦娜要烧掉这幅作品以发泄她的醋意。最后,多亏法国红衣主教黎塞留的保护,他以高价购下了这幅作品才使此杰作免遭横祸。让两位妻子置于同一画面,后因嫉妒而几乎毁了一幅名画,这大概也算得上是模特儿史上的一件大事了。
 
== 参考资料 ==
9,2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