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勒·克莱齐奥

增加 3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知名作品 = 《诉讼笔录》</br>《寻金者》</br>《罗德里格岛游记》</br>《可爱的土地》</br>《流浪的星星》</br></br>
}}
 
<p style="text-indent:2em;">'''<big>勒·克莱齐奥</big>'''(Jean Marie Gustave Le Clézio),法国著名文学家,出生于1940年4月13日,是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也是现今法国文坛的领军人物之一,与[[莫迪亚诺]]、[[佩雷克]]并称为"法兰西三星"。
<p style="text-indent:2em;">在1994年法国读者调查中,克莱齐奥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
<p style="text-indent:2em;">勒·克莱齐奥代表作品有《诉讼笔录》、《寻金者》、《罗德里格岛游记》等。
<p style="text-indent:2em;">勒·克莱齐奥曾多次访问中国,与中国文化界保持着长期的交流,并任南京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名誉教授。
 
== 个人简历 ==
 
<p style="text-indent:2em;">勒·克莱齐奥1940年4月13日生于法国尼斯,迁到英属地非洲的毛里求斯。父亲在尼日利亚担任英军医生,8岁那年,随父母前往尼日利亚。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一家人与父亲失去了联络。当时他正在尼斯文学院修读法国文学。中学毕业后,他到布里斯托尔大学学习英语;其后,在法国一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又在佩皮尼昂(Perpignan)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
<p style="text-indent:2em;">1963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诉讼笔录》,并获得勒诺多文学奖。此后他相继出版了三十余部作品,包括小说,随笔,翻译等。1980年,勒克莱齐奥获得 [[ 保尔·莫朗 ]] 文学奖。1994年,他在法国《读书》杂志作的一次读者调查中,被评选为在世的最伟大的法语作家之一,是当今法国文学的核心之一。与莫迪亚诺、佩雷克并称为“法兰西三星”。勒克莱齐奥的代表作有《诉讼笔录》、《寻金者》、《罗德里格岛游记》。他的早期作品,诸如《诉讼笔录》、《可爱的土地》等,多寻找一种空灵与寂静,人物时常在形式、色彩与物质的海洋中摇摆不定,人和物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而他的后期作品,诸如《寻金者》、《罗德里格岛游记》等,则更关注心理空间,向着自然与人这两个“宇宙”同时进行宏观与微观的探索。 
== 个人作品 ==
 
'''<big>概述</big>'''<br>
 
<p style="text-indent:2em;">他的早期作品,诸如《诉讼笔录》、《可爱的土地》等,多寻找一种空灵与寂静,人物时常在形式、色彩与物质的海洋中摇摆不定,人和物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而他的后期作品,诸如《寻金者》、《罗德里格岛游记》等,则更关注心理空间,向着自然与人这两个"宇宙"同时进行宏观与微观的探索。
<p style="text-indent:2em;">勒·克莱齐奥 (法国)在中国出版的作品有: 《流浪的星星》(1998-10-1 /花城出版社/ 当代名家小说译丛 / 14.5 / 平装 / [[ 袁筱一]])《少年心事》(漓江出版社/ 法国廿世纪文学丛书 / 平装 / [[ 金龙格 ]] 译),《飙车(La ronde et autres faits divers)》( [[ 人民文学出版社]]/平装 /金龙格译)<br> 
'''<big>代表作品</big>'''<br>
 
* 《诉讼笔录》<br>
<p style="text-indent:2em;">版本一:(法国当代文学丛书. 1998年12月 /上海译文出版社/ 11.0 / 平装 /许钧)
* 《沙漠的女儿》<br>
<p style="text-indent:2em;">1983年6月 /湖南人民出版社/ 0.91 / 平装 /钱林森/ 许钧<br>
 
'''<big>其它作品</big>'''<br>
 
<p style="text-indent:2em;">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有:《饥饿间奏曲》、《飙车<ref>[http://cul.qq.com/a/20131127/003767.htm 勒·克莱齐奥谈童年:记忆中最多的是逃难和轰炸 ] .腾讯文化 . 2013-12-2</ref> 》、《乌拉尼亚》、《看不见的大陆》、《流浪的星星》、《沙漠》、《寻金者》、《墨西哥之梦》、《奥尼恰》、《巨人》、《燃烧的心》。<br>
 
'''<big>作品简介</big>'''<br>
 
<p style="text-indent:2em;">《诉讼笔录》讲述了亚当·波洛的流浪生活。在世人眼中,亚当是一个终日无所事事,在海滩、大城市中流浪的人。他不关心社会、城市的种种消息与动静,也不思索自己的过去,回忆自己的亲人,考虑自己的将来,似乎与现代社会斩断了一切联系。他始终保持一种直感的方式,并拒绝接受理性的思维方向。同时他力图物化自己,使自己消散融化为宇宙中的一点物质。最后因在大街上发表"怪诞"的演说被警方视为精神病人而送入医院。
<p style="text-indent:2em;">《诉讼笔录》有着勒克莱奇奥早期作品中浓郁的奇幻色彩,亚当因为说了实话被社会认为是"狂人",但是他在与医疗小组针锋相对的交谈中表现出了极高的智力和惊人的思辨能力。这种充满讽刺与逆反的对比式写法,显示了勒克莱奇奥对人、对社会、对现代文明出自自身直觉的诘难。正如瑞典文学院对他的评语,他"是一个标志文学新开端的作家,其作品有诗意的创新、感官的狂喜,和对文明主宰下的、游离于文明之外的人性的上下求索"。
<p style="text-indent:2em;">克莱齐奥作品的重点越来越倾向探索世界的儿童时代和他自己家庭的历史,这一趋向开始于《Onitsha》(1991年),在《 隔离》上更为具体,在《革命》(2003年)和《非洲人》达到了顶点。《革命》总结了他作品最重要的主题:记忆、流放、年轻人世界的再适应、文化冲突。作品中包括各种时间和地点:主人公五六十年代在尼斯、伦敦、墨西哥的学生时代、在1792年至94年革命期间在军队中任士兵的布列塔尼祖先为躲避迫害而逃往毛里求斯、18世纪一位女奴的故事。童年回忆包括主人公拜访他祖父的姐姐,这位家庭传统的最后讲述者将这些回忆传给主人公,作为作家的主人公将把这些回忆带至将来。《非洲人》是有关作家父亲的故事,这是一个生活在他不得不爱的陌生人阴影里的一个男孩生活的生活再建、辩护、回忆。他通过非洲的地貌进行回忆:非洲告诉他是谁,他8岁时在经过战争年代的分别后与家人重新团聚。
<p style="text-indent:2em;">克莱齐奥最近的作品是《Ballaciner》(2007年),这是一部非常个人化的有关电影艺术历史和电影在作家生活中重要地位的散文。克莱齐奥的新书《Ritournelle de la faim》刚刚出版。克莱齐奥还为儿童和青年人写了数本书,其中包括《Lullaby》(1980年)、《Celui qui n'avait jamais vu la mer suivi de La montagne du dieu vivant》(1982年)、《Balaabilou》(1985年)。
 
== 个人荣誉 ==
 
'''<big>诺贝尔奖</big>'''<br>
[[File:勒·克莱齐奥1.jpg|缩略图|right|[http://sd.people.com.cn/NMediaFile/2014/1216/LOCAL201412161805000079903279915.jpg 原图链接] [http://sd.people.com.cn/n/2014/1216/c356084-23245333-5.html 来自人民网]]]
== 中国情 ==
 
<p style="text-indent:2em;">多次到访中国,特别喜欢老舍先生的小说。随着他折桂[[诺贝尔文学奖]],被更多的中国读者关注。
<p style="text-indent:2em;">2011年8月,受聘南京大学名誉教授。<ref>[http://news.sina.com.cn/o/2012-05-20/025924444807.shtml 勒·克莱齐奥 诺奖得主把自己当南大人 ] .新浪网 . 2015-09-28</ref>
<p style="text-indent:2em;">2013年12月3日,受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名誉教授。<ref>[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gd/bwzg/2013-12/04/content_17150584.htm 诺奖作家作客广外:"困境时代"文学尤不可缺 ] .中国在线 . 2013-12-3</ref>
<p style="text-indent:2em;">2015年09月26日,参加首届南京青年文化周活动并发表演说。
 
== 参考资料: ==
12,77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