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雅克·杜巴謝

增加 1,79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請參考[[理察·韓德森]]的詳細研究貢獻。
==='''[[約阿希姆·法蘭克]]的貢獻'''<ref name="Nobel_Chem_2017_Ch1"/><ref name="Nobel_Chem_2017_Ch2"/>===
* 去蕪存菁的[[影像]]分析法 -- 將[[電子顯微鏡]]所得方位紊亂之[[蛋白質]]的微弱影像,利用[[電腦]]將之與背景區別開來。
* 法蘭克的影像處理方法是[[cryo-EM]]的重要發展。
* 請參考[[約阿希姆·法蘭克]]的詳細研究貢獻。
==='''[[雅克·杜巴謝]]的貢獻'''<ref name="Nobel_Chem_2017_Ch1"/><ref name="Nobel_Chem_2017_Ch2"/>======'''杜巴謝將水變成玻璃'''====* 1975年,韓德森使用[[葡萄糖]]溶液來保護[[細胞膜]]以避免脫水,但是這種方法對[[水溶性]][[生物分子]]無效。其他研究人員試圖冷凍樣品,不過[[冰晶]]會使[[電子束]]受到嚴重干擾,使得影像無法分析。 * 水的汽化是一個主要的難題,然而,杜波克特想到了一個可能的方法:將水形成玻璃 – 也稱為[[玻化水]](vitrified water),快速將水冷卻,使水分子以[[液體]]的形態固化,形成玻璃而不是晶體。玻璃看起來是固體材料,但實際上卻是一種流體,因為它的分子呈現無序的排列。[[玻化水]]是宇宙中最常見的水之結構。 * 一開始,研究團隊試圖在液氮中 -196 °C 下將微小水滴[[玻璃化]],但只有當他們改用被[[液態氮]]冷卻的[[乙烷]]時,實驗才會成功。在[[顯微鏡]]下,他們看見了一個不曾見過的滴狀物,他們起初認為是乙烷,但是當溫度稍微升高時,分子突然重新排列,形成了一個熟悉的[[冰晶]]結構。這可說是一大勝利 。 ===='''一種求取對比的簡單技術'''====*   1982年的突破之後,杜波克特的研究小組迅速開發出了目前仍用於低溫電子顯微鏡的技術基礎(圖5)。他們將生物樣品 – 最初是不同形式的病毒 – 溶解在水中,然後將溶液以薄膜的形式鋪展在細金屬網目上。他們使用一種似弓的裝置將金屬網目射入液態乙烷中,使薄膜中的水玻璃化。 1984年,杜波克特發表了許多不同病毒的第一張影像,圓形和六邊形的高對比病毒影像襯托在玻化水的背景中。用於電子顯微鏡的生物材料樣品現在可以更容易地製備了,研究人員們趕快敲著杜波克特的大門來學習新技術。 
7,4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