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振馨 '''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学教授,女,1942年生,浙江余姚人。196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六年制),现为临床流行病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神经流行病》杂志中国地区编委,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简介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张振馨 | 图像 =| 图像说明 = | 出生日期 = 1942年|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医生 | 知名于 = 《神经系统疾病防治》 <br>}} == 经历 ==从医37年,在诊治各种神经科疾患中解决了很多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国内最早诊断并报告高钾性周期麻痹,先天性副肌强直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70年代,开始癫痫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首先报道国产硝基安定和氯硝安定对癫痫的治疗作用。总结我院精神运动性癫痫、婴儿痉挛和癫痫连续的临床资料,分析糖尿病和连续状态的关系,在1972年~1983年发表有关论文9篇。80年代初进行重症肌无力的研究,80年代中期致力于肝豆核变性和微量元素的研究,在我国开创硫酸锌治疗肝豆核变性。80年代后期开始宏观地研究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为神经系统变性病、脑血管病和自身免疫病—多发性硬化和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首先向世界其他国家介绍祖国医学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和1817年英国学者帕金森对本病的描述相比提早了数个世纪。近年来致力于中国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实质贡献自己的力量。迄今为止在国内外已发表论文共40篇,并应邀和美国著名教授共同编写《帕金森病的病因学》(Etiology of Parkinson’s Disease)一书。90年代以来重点研究各种类型的老年期痴呆、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方法。此外领导全国四个城市在约5万55岁以上居民中,进行痴呆的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调查及研究疾病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以及遗传因素在该病发生中的作用。参与国家“九·五”、“十·五”攻关项目、“863”重大研究项目、“CMB”项目以及多项国外合作项目的研究。为早日控制疾病而贡献自己的力量。现任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I)中国分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会副主任委员。英国“The Lancet”(柳叶刀)杂志的审稿员,美国神经流行病杂志编辑。她领导进行的4.2万余名老人的入户调查表明,中国帕金森病和痴呆流行病学特征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相似,对沿用20多年的中国人帕金森病患病率做出重大修正。她的研究成果发表在Lancet和Arch Neurol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并入选“2005年度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她被评为2006年度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她应NIH邀请与国际著名学者共同编写“Etiology of Parkinson’s disease”并受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委托参与编写“Disease Control Prior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在协和医院成立“记忆障碍和帕金森病研究中心”,为方便患者得到及时诊治而开展预约门诊。受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C)邀请担任"向日葵关爱工程"特聘专家。== 成就 ==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9篇,其中为第一作者的4篇;参编了专家门诊丛书《神经系统疾病防治》一部。完成了国家“九·五”攻关课题“急性脑梗死早期治疗临床对照研究”并获得荣誉证书。担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教学工作,认真备课,带教学生,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为口腔系学生编写的教学大纲得到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学生的好评。曾两次被评为北京医科大学优秀教师。2001年批准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