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欧·亨利

增加 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862年9月11日,欧·亨利生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格林斯伯勒,曾当过银行职员、药剂师等。1896年2月,欧·亨利因受到盗用公款的指控入狱,后逃亡洪都拉斯。1898年再次入狱,期间开始发表作品。1902年,欧·亨利移居纽约,成为职业作家。1910年6月5日,欧·亨利因肝硬化在美国[[纽约]]去世。欧·亨利与契诃夫和[[莫泊桑]]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有“美国生活的百科全书”之誉。
= 人物 = 经历==
1862年9月11日,欧·亨利生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格林斯伯勒,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ref name="中国网络电视台">{{cite web |url=http://news.cntv.cn/world/20100911/100070.shtml |title=[视频][历史上的今天 1862年]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欧·亨利出生| accessdate=2017-02-22}}</ref>
1910年,欧·亨利创作了《[[红毛酋长的赎金]]》。6月3日,欧·亨利在写作他一生中最后一篇短篇小说《梦》时病倒了。6月5日,欧·亨利死于肝硬化。他的葬礼在纽约举行,他被葬于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ref name="搜狐网">{{cite web |url=http://news.sohu.com/20100605/n272577781.shtml |title=1910年6月5日 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去世| accessdate=2010-06-05}}</ref>
==个人生活==
1885年,欧·亨利认识了一位名叫[[阿索尔·埃斯蒂斯]](Athol Estes)的17岁的姑娘,当时她还在中学念书。欧·亨利当时是吉他手和琴师。欧·亨利追求了她两年。1887年7月1日夜,也就是阿索尔·埃斯蒂斯才念完中学的那天晚上,她瞒着父母与欧·亨利双双跑到奥斯汀的一位牧师家结婚,请他证婚。这位牧师虽没料到两位年轻人夜里跑来结婚,但见他们已经成人,便顺水推舟,给他们证了婚。于是,他便于1887年7月1日夜与阿索尔·埃斯蒂斯结了婚。婚后,阿索尔·埃斯蒂斯改名为[[阿索尔·波特]](Athol Porter)。姑娘的母亲本希望她嫁个有钱人,得知此事后十分生气,竟数月不肯上教堂,更不理那位牧师。不过,这一次婚姻只持续了10年。1897年,欧·亨利的妻子因病去世。
1907年,欧·亨利跟早年时代的恋人莎拉·林德赛·科尔曼结婚,次年离婚。
==创作特点==
===主题===
从题材的性质来看,欧·亨利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以描写美国西部生活为主;一类写的是美国一些大城市的生活;一类则以[[拉丁美洲]]生活为对象。这些不同的题材,显然与作者一生中几个主要生活时期的不同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三类作品当中,无疑又以描写城市生活的作品数量最多,意义最大。
====人物形象====
人物类型化在欧·亨利的小说中,有关人物外在特征的细节描写,远远超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解析。也许是受篇幅所限,也许是欧·亨利对于呈现人物的内心冲突不是很感兴趣,他常把小说中的人物称为“[[提线木偶]]”,认为他们无力掌控自己的命运,带有典型的宿命论色彩。由此,他更乐于描绘和呈现“木偶们”身处的社会背景。由于缺乏人物心理描写,很少触及人物的内心冲突,被刻画的人物有时会显得缺乏个性和深度,不免陷入类型化的窠臼。小说中的主人公大多是男性,而且常常被贴上传统类型的标签:好人与坏人,以及一些变体。经常出现的人物有:牛仔、牧羊人、骑警、医生、强盗、银行家、小职员、农夫、厨师,以及他们的妻儿。在每一个短篇中,欧·亨利只需从形形色色的人物类型中挑选出几种,把人物关系稍加变换,再辅以有趣或离奇的情节,就能炮制出使读者满意的作品。有评论家认为,欧·亨利这种创作态度削弱了他的小说力度,导致了他的小说过于简单、类型化;不够细腻,缺乏深度和复杂性。尤其是他的“西部小说”,人物的动作只停留在事物表面,结果使得多数小说只描绘了一些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诸如:爱、恨、恐惧、贪婪和愤怒。除此之外,人物之间的大多数冲突都以婚姻或死亡结束,不管读者感到满意还是悲伤、愤慨,都只能被动接受,因为小说已经随着“令人吃惊”的结尾戛然而止了——没有任何分析人物动机的内容了,因为短篇小说的篇幅非常有限。当然,这对读者也是一种挑战,对结局不满意的读者,完全可以把故事结局当成开放式结尾,对其进行加工再创作。
==人物评价==
===正面评价===
[[威廉·西德尼·波特]]是美国流行文学的中心人物。他享有大量的、长久的读者,他的名声几乎等于短篇小说这种文体,虽然他说不上是这种文体的创造人之一,或者说是主要的创新人之一。他的喜剧天赋相当突出,尽管有局限性;他细腻的自然主义笔法几乎总是受到他的前辈弗兰克·诺里斯光环的影响。对于欧·亨利来说,最重要的是他留住了一个世纪的观众:普通读者在他的故事里看到的是他们自己,不是更真实或者更奇怪,而是像他们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一样。 (美国耶鲁学派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评)
===锦标赛===
为了纪念欧·亨利,每年五月,位于美国奥斯汀的“欧·亨利博物馆”还会举办“[[世界双关语锦标赛]]”。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美国人]]
[[Category:作家]]
99,09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