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增加 5,577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1.jpg|缩略图|[https://ss3.bdstatic.com/70cFv8Sh_Q1YnxGkpoWK1HF6hhy/it/u=906761136,4232657275&fm=15&gp=0.jpg 原图链接][ht…”
[[File: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1.jpg|缩略图|[https://ss3.bdstatic.com/70cFv8Sh_Q1YnxGkpoWK1HF6hhy/it/u=906761136,4232657275&fm=15&gp=0.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8%90%BD%E5%8F%B6%E6%BB%A1%E7%A9%BA%E5%B1%B1%2C%E4%BD%95%E5%A4%84%E5%AF%BB%E8%A1%8C%E8%BF%B9%E3%80%82 图片来源]]]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出自唐代[[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ref>[https://so.gushiwen.org/mingju/juv_2a0d9ac3acd0.aspx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古诗文网] </ref>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

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煮些清苦的饭菜。

想带着一瓢酒去看你,让你在风雨夜里得到些安慰。

可是秋叶落满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迹?

注释

寄:寄赠。全椒:今安徽省全椒县,唐属滁州。

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山中客:指全椒县西三十里神山上的道士。

涧:山间流水的沟。束:捆。荆薪:杂柴。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此指山中道士艰苦的修炼生活。

瓢:将干的葫芦挖空,分成两瓣,叫做瓢,用来作盛酒浆的器具。风雨夕:风雨之夜。

空山:空寂的深山。行迹:来去的踪迹。
==赏析==
[[File: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2.jpg|缩略图|左|[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q_70%2Cc_zoom%2Cw_640%2Fimages%2F20181020%2Fd88a586a0ef443b0b81dbae14be5473c.jpeg&refer=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15947449&t=a41d899b0439510d8b216ad735c7d869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8%90%BD%E5%8F%B6%E6%BB%A1%E7%A9%BA%E5%B1%B1%2C%E4%BD%95%E5%A4%84%E5%AF%BB%E8%A1%8C%E8%BF%B9%E3%80%82 图片来源]]]
此诗题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需要读者细心领略。<ref>[https://hanyu.baidu.com/shici/detail?pid=ca50de2a6a5c4b3b90f715427520cfc5&from=kg0&highlight=%E8%90%BD%E5%8F%B6%E6%BB%A1%E7%A9%BA%E5%B1%B1%EF%BC%8C%E4%BD%95%E5%A4%84%E5%AF%BB%E8%A1%8C%E8%BF%B9 寄全椒山中道士 百度汉语] </ref>

诗的关键在于那个“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冷”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冷。然后,诗人由于这两种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这寒冷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打柴回来却是“煮白石”。葛洪《神仙传》说有个白石先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还有道家修炼,要服食“石英”。那么“山中客”是谁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艰苦修炼,诗人怀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安慰。然而诗人进一层想,他们都是逢山住山、见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许在这块石岩边安顿,明天恐怕又迁到别一处什么洞穴安身了。何况秋天来了,满山落叶,连路也不容易找,走过的脚迹自然也给落叶掩没了,因而也不知去何处找对方。

诗虽淡淡写来,却使读者能感到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而无可奈何;而诗人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无从消解。

诗人在风雨之夜想起友人,想带着酒去拜访,可见两人的深厚友情。而满山落叶,恐不能相遇,只能寄诗抒情,又流露出淡淡的惆怅。全诗淡淡写来,却于平淡中见深挚,流露出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又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们而无可奈何。而自己的寂寞之情,也就无从排解。

这首诗,看来像是一片萧疏淡远的景,启人想象的却是表面平淡而实则深挚的情。在萧疏中见出空阔,在平淡中见出深挚。这样的用笔,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觉,也就是形象思维的巧妙运用。韦应物这首诗,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所谓“化工笔”,也就是这个意思。<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0278213025534305&wfr=spider&for=pc 韦应物: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苏门侍读 2018-01-23] </ref>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或兴元元年(784年)秋日。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奔蜀,韦应物立志读书,进士及第,官至洛阳丞,后被迫辞职后又任滁州刺史。此诗创作正值作者在滁州刺史任上。
==作者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参考文献==
{{Reflist}}
42,9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