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梁敬魁

增加 4,55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梁敬魁 ,男,1931年4月28日 | 图像 = [[File:梁敬魁1931.jpg|缩略图|center|[http://www.casad.cas.cn/wcm/sourcedb_ad_cas/zw2/json/hxb/200906/W020100512496658637270.jpg 原图链接][http://www.casad.cas.cn/aca/373/hxb-200906-t20090624_1802225.html 来自中国科学院学部]]]| 图像说明 = '''<big></big>'''| 出生 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31|04|28}}<br> 福建 福州 市, | 国籍 = 中国| 民族 = 汉| 职业 = 科研教学工作者| 母校 = 厦门大学| 研究领域 = 晶体结构化学<br>材料科学<br>固体 物理 化学家, }} <big>'''梁敬魁'''</big><ref>[1http://www.casad.cas.cn/aca/373/hxb-200906-t20090624_1802225.html] 中国科学院 资深 学部</ref><br>物理化学家,1931年4月28日生于福建福州。195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60年在苏联科学 巴依科夫冶金研究所获技术科学副博 学位。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凝聚态 。曾任中国科学院福建 理和物理化 质结构研究所所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 两学科博 院院 生导师 <br>== 教育背景<ref>[2http://www.blem.ac.cn/a02/member/profliang.html] 1955年 梁敬魁 院士</ref>==* 1951年,就读福州大学化学系* 1953年,就读厦门大学化学系* 1955年5月,被高教部录取为留苏预备生* 1955年7月, 毕业于厦门大学 ;1956年 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 1955年9月--1956年7月,在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和哲学* 1956年9月,作为中国科学院派 莫斯科 苏联科学院学习,师从阿格耶夫院士和戈卢特宾博士 ;1960年前 * 1960年2月,在 苏联科学院巴依科夫冶金研究所金属合金热化学和晶体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 ;1978年晋升为 ,获苏联科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 == 人物生平 ==* 1960年2月, 院物理研究所 任助理研究员* 1978年3月,晋升为 副研究员 ;1980年 * 1980年7月 —1987 年1月, 任中共物理研究所党委会第三届和第四届委员 ;1984年担任 * 1983年2月,为研究员* 1984年1月,为 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 ;1993 * 1984年3月—1987年6月,调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党委会委员* 198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 1987年7月,返回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1978—1995年,任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凝聚态物理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6--2012年,任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凝聚态物理中心常委、副主任* 1992—1999年,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小组组长* 1999—2003年,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工作组成员* 1985—1995年,中科院物理所学位委员会委员* 1993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 ;1995年5月 (院士)* 1996—1999年, 第八届、第九届化学部常务委员会委员* 2003—2012年, 技大 院物理所 兼职 位委员会委员* 2005年,被北京市 授;2004年7月为中国科 育委员会认定具备高等 院福建 校教师资格,并颁发证书* 2013—2017年,任 质结构 研究所 受聘黄丰课题组客座教授、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2008年7月担任 / 宁波磁性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凝聚态物理中心 学术委员会委员 。 [3]  == 研究方向 ==* 梁敬魁长期 主要 在晶体结构化学、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三个 学科的 交叉领域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 研究工作。== 科研成果 ==* 在功能材料的多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相图和点阵常数精确测定 方面 作了大量系统的工作。提出从第一条衍射线面间距值测定高Tc氧化物超导相结构和原子粗略位置的简便方法,发现分别属于两种结构类型的铊系超导相,并测定其结构。* 在Cu-Au二元系中观察到一系列新的超结构现象。开展了相图在单晶生长中应用 的研究 ,在多元硼酸盐体系中确定了具有倍频效应的物质,并成功地解决了优质紫外倍频偏硼酸钡低温相(BBO)晶体生长的原理和实践。* 主持完成属首创的核试验瞬时过程测温装置的研制。 == 主要奖项<ref>[https://www.china-10.com/mingren/3532.html ] CNPP</ref> ==* 1978年,作为第一作者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核试验瞬时过程测温装置的研制)* 1979年,作为第九作者获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静电场作用下的α-LiIO3晶体异常”现象和研究)* 1986年,作为第三作者获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的建立和完善)* 1987年,作为第一作者获中国科学院科学进步二等奖(碘酸盐的相图、结构和相变研究)* 1988年,作为第二作者获中国科学院科学进步二等奖(碱与碱土金属硼酸盐体系相图、相变和相结构的研究)* 1989年,作为第十一作者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高Tc氧化物体系超导体的发现)* 1991年,作为第一作者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液N2温区氧化物超导体的合成、相关系和晶体结构)* 1995年,作为第一 者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高Tc氧化物超导体系的相关系和晶体结构)* 1999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9年,获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 2009年,获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卢嘉锡优秀导师奖”* 2011年,获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颁“卢嘉锡化学奖” == 主要论著 ==* 著有《相图与相结构》(上、下册)、《高Tc氧化物超导体系相关系和晶体结构》、《粉末衍射法测定晶体结构》(上、下册)和《新型超导体系相关系和晶体结构》(补充修订版) 。  == 参考资料 =={{Reflist}}== 外部链接 ==* [4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3/290968.shtm 科学网]* [http://www.gxedu.gov.cn/item/7134.aspx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7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