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李德仁

增加 4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李德仁]]''',2939年出生。 [[ 中国科学院 ]] 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 摄影测量 ]] 与遥感学家,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 教授 ]] [[ 博士 ]] 生导师,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院长。1963年武汉测绘学院毕业,198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5年获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被苏黎世理工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88年)。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 年10 月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历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File:T014fbd8b1ddf354b91.jpg|缩略图|左|图片网址[http://p1.so.qhimgs1.com/bdr/_240_/t014fbd8b1ddf354b91.jpg]图片来源网址[http://image.so.com/i?q=%E6%9D%8E%E5%BE%B7%E4%BB%81&src=tab_baike]]]
==人物经历==
李德仁,1939年出生, [[ 江苏 ]] 泰县人。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导。
*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8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5年获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获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名誉博士。1988年度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1939年生于泰县溱潼镇。
198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并前往德国留学。
1982年首创一种测量方法,被国际测量学界称为"李德仁方法"。
1985年获联邦 [[ 德国 ]] 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至今仍保持着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论文得分的最高记录。并于当年回母校任教。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
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6年,增补当选为武汉市科协第八届委员会主席。
==学术兼职==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高分辨对地观测系统"专家组副组长,教育部第六届科技委委员兼战略研究委员会委员,国家973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家 [[ 航天 ]] 专家组成员,国家遥感中心专家组成员,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武汉欧美同学会会长,中国图形图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GIS协会专家顾问,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高级顾问,亚洲GIS协会创会会长,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三、六届专业委员会主席(1988-1996),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瑞士苏黎世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工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等50多所大学顾问或名誉教授。
==人物经历==
[[File:T01f640676d651bda72.jpg|缩略图|左|图片网址[http://p2.so.qhimgs1.com/bdr/_240_/t01f640676d651bda72.jpg]图片来源网址[http://p2.so.qhimgs1.com/bdr/_240_/t01f640676d651bda72.jpg]]]
基于遥感技术和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安全保卫电子信息系统在奥运期间会起到"天眼"的作用,运用该系统,届时各个场馆的动态,"天眼"都能一目了然,这个系统为奥运会树立了一道安全屏障。
==直升机搜索==
2008年 [[ 汶川大地震 ]] 发生后,在抗震救灾中(5月31日)成都军区某陆航团一架米-171运输直升机,在执行任务返航途中,突遇气候变化在映秀失事。因当地山高、林密、坡陡、谷深,塌方不断,搜救非常困难。救灾部队出动1.7万人全力搜寻。 但3天之后依然无果,后来武汉大学派出2000多万元的设备,在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等专家协助下,锁定了米-171失事直升机的高度怀疑区,大约在汶川县漩口镇东北方向峡谷区4.5-5平方公里区域内,由原来的80平方公里缩至如今的5平方公里,为直升机的搜寻提高了极大的帮助。6月24日,武汉大学昨收到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发来的感谢信。信中说,武大专家为搜救米-171失事运输直升机所作努力,"对于准确判断失事地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物保护==
"数字 [[ 敦煌]]"工程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交互现实3个部分。以武汉大学两院院士李德仁为首的课题组负责虚拟现实的设计策划、组织管理和具体实施,运用测绘遥感新技术,致力于将 [[ 莫高窟 ]] 外形、洞内 [[ 雕塑 ]] 等全部文化遗迹,以毫米级精度虚拟在电脑里。
李德仁表示,敦煌文化艺术是不可再生、不可永生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在时刻威胁着它的安全,"数字敦煌"完成后,将集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教育、文化旅游于一体。他说,如果哪天它们不幸被彻底损坏了,数字模型还可为文物考古、历史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并使游客不进入洞窟现场就能欣赏精美的壁画、彩塑。(2)山西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家、鉴定专家。
==人物家庭==
2,28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