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854
次編輯
變更
隋代
,無編輯摘要
! colspan="2" style="background:#fca; font-size:120%; text-align:center;"| 隋
|-
| [[首都]] || [[长安]][[大兴城]]<br/>581年-605年<br/>东都[[洛阳]]{{efn|.[[隋炀帝]]于大业元年(605年)移都东都[[洛阳]]<ref>《隋书·地理志中》:「河南郡旧置洛州。大业元年移都,改曰豫州。」</ref>。616年隋炀帝命[[杨侗|越王侗]]留守东都洛阳,自己率众前往[[江都]](今江苏扬州)。619年[[隋炀帝]]死于江都兵变,[[王世充]]、[[元文都]]与[[卢楚]]等人拥立越王侗为帝,仍都洛阳<ref name="越王侗传"/> 。}}<br/>605年-619年
|-
| [[中国君主列表|君主]]<br /> -开国君主<br /> -灭亡君主
| 共4位<br />文帝[[杨坚]]<br />恭帝[[杨侗]]
|-
| '''灭亡''' || [[619年]]<br />[[王世充]]废杨侗,自立为帝。
|-
|}
'''隋代''',也就是'''隋朝'''(581年—619年)是[[中国历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一个重要的朝代,史学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称[[隋唐]]<ref name="承先启后的历史地位">高明士(2006年):《隋唐五代史》第一章〈导论-隋唐史的特质〉,第一节〈承先启后的历史地位〉,第3页-第101页。</ref>。隋朝源自581年[[隋文帝]]杨坚受禅建立隋朝,至619年[[王世充]]废隋恭帝<ref name="越王侗传"/>{{efn|name="两个隋恭帝"}}[[杨侗]]为止,国祚39年<ref name="隋末叛乱与隋的灭亡"/>。杨坚属于[[北周]]的[[关陇集团|胡汉关陇世家]],于[[北周宣帝]]继位后逐渐掌握周廷。幼年的[[北周静帝]]即位后,身为[[外戚]]的杨坚控制朝政,先后平定[[尉迟迥]]、[[司马消难]]等反杨叛军。581年北周静帝禅让给杨坚,北周亡,杨坚定国号为「隋」<ref name="隋国号">《[http://www.sui.org.cn/xwzx/show.php?bh=186 隋、随一家]》、《[http://www.sui.org.cn/ssqy/index.php?flbm=0201 隋氏历史之迷]》:杨坚的爵位是随国公,依照惯例应将国号定为「随」,但「随」字的「辶」有忽走忽停不稳定的意思,于是他去掉「辶」,以「隋」这个新字作为王朝名。</ref>。依据[[五行]]相生的顺序,[[北周]]的「木」德之后为「火」德,因此隋朝以火为德运并选取与火德对应的红色为正色。<ref>{{Cite journal|title=陈元-台北故宫藏宋元明帝王画像与其隐喻的王朝正统性, Zhongguo wenhua 中国文化 [Chinese Culture] 44 (2016): 137-53|url=https://www.academia.edu/29963411/%E9%99%B3%E5%85%83-%E8%87%BA%E5%8C%97%E6%95%85%E5%AE%AE%E8%97%8F%E5%AE%8B%E5%85%83%E6%98%8E%E5%B8%9D%E7%8E%8B%E7%95%AB%E5%83%8F%E8%88%87%E5%85%B6%E9%9A%B1%E5%96%BB%E7%9A%84%E7%8E%8B%E6%9C%9D%E6%AD%A3%E7%B5%B1%E6%80%A7_Zhongguo_wenhua_%E4%B8%AD%E5%9C%8B%E6%96%87%E5%8C%96_Chinese_Culture_44_2016_137-53|last=Chen|first=Yuan Julian|language=en}}</ref>隋文帝于587年废除[[后梁 (南朝)|后梁]],于589年[[隋灭陈之战]]攻灭[[南朝陈]],俘虏[[陈后主]]。隔年9月,控制岭南地区的[[洗夫人]]归附隋朝。至此,天下一统,隋朝结束了中国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局面,重新建立大一统的国家<ref name="隋朝的建立与统一"/><ref name="隋朝的建立"/>。
隋文帝总结历朝兴亡的原因,维护与农民的关系,调和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这些使社会矛盾趋于缓和,经济、文化得以迅速成长和繁华,开创出[[开皇之治]]。然而隋文帝晚年刚愎自用,提倡严苛重刑<ref name=autogenerated3>《隋书·刑法志》:「盗一钱以上弃市,三人共盗一瓜均死,事发即时行决」</ref>,因猜忌而大杀功臣<ref name=autogenerated2>《隋书·高祖纪》:「稽其乱亡之兆,起自高祖,成于炀帝,所由来远矣」</ref>,国力开始衰退。隋文帝的次子杨广争夺长子[[杨勇 (隋朝)|杨勇]]的太子位获胜。604年隋文帝去世,杨广继位,即隋炀帝。[[隋炀帝]]为了巩固隋朝发展,兴建许多大型建设,又东征西讨,隋朝发展到极盛。然而隋炀帝好大喜功,严重耗费隋朝国力,其中又以[[隋与高句丽的战争|三次东征高句丽]]为最甚,最后引发[[隋末民变]]。616年隋炀帝离开东都,前往江都(即今江苏[[扬州]])。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发动兵变,杀隋炀帝;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李渊正式称帝,建立[[唐朝]];隔年,[[王世充]]拥立的隋恭帝[[杨侗]]也被废,隋朝亡。隋末群雄割据的局面,最终也为唐朝所终结<ref name="隋末叛乱与隋的灭亡"/>。
在政治制度方面,隋朝确立了影响后世深远的[[三省六部制]],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制定出完整的[[科举制度]],以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能力<ref name="承先启后的历史地位"/><ref name="隋朝简介"/>。另外还建立政事堂议事制度、监察制度、考绩制度,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深刻影响到[[唐朝]]与后世的政治制度<ref name="隋朝简介">编辑部编辑(1992年):《中国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一章 〈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建与发展〉,1页</ref><ref name="承先启后的历史地位"/>。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改革[[府兵制]];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採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制<ref name="输籍制"/>等清差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这些政策成就了隋初的[[开皇之治]]<ref name="隋朝的建立"/>。
为了巩固隋朝发展,[[隋文帝]]与[[隋炀帝]]兴建举世闻名的[[隋唐大运河]]、[[长城#隋长城|隋长城]]、[[驰道]]以及[[大兴城]]与东都[[洛阳]]。这些都提升了位于[[渭河平原|关中]]的隋廷对北方地区、关东地区与江南地区的掌控力,使隋朝各地的经济、文化与人民能顺利交流,还诞生出经济重镇[[江都]](今[[扬州]])。外交方面,隋朝的盛世也使得当时周边国家和境内的[[少数民族]]如[[高昌]]<ref>《隋书·西域传》:「明年,伯雅来朝。因从击高丽,还尚宗女华容公主。......袭缨解辫,削衽曳裾,变夷从夏,义光前载。可赐衣冠之具,仍班製造之式。并遣使人部领将送。被以采章,複见车服之美,弃彼毡毛,还为冠带之国。」</ref>、[[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内属的东[[突厥]]<ref>《隋书·北狄传》:「大业三年四月,炀帝幸榆林,启民及义成公主来朝行宫,前后献马三千匹。......(启民可汗)臣今非是旧日边地突厥可汗,臣即是至尊臣民,至尊怜臣时,乞依大国服饰法用,一同华夏。臣今率部落,敢以上闻,伏愿天慈,不违所请。」</ref>等国都受隋朝文化与典章制度的影响,外交交流以[[日本]]的[[遣隋使]]最为著名<ref name="隋朝简介"/>。
隋朝结束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局面,奠定日后大唐盛世的基础,对中国历史的意义重大<ref name="隋朝的建立与统一"/>。隋朝对于外族文化的接受度高,并与汉族文化融合,与唐朝合为中国历史上较为开放的朝代<ref>王小甫(2008年):《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国·开明开放》〈自序〉,第2页。</ref>。
== 国号 ==
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 (北朝)|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杨坚的爵位是随国公,依照惯例应将国号定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ref name="隋国号"/>。
== 历史 ==
=== 掘起与大一统 ===
隋文帝即位后,意图南灭[[南朝陈]],但因陈朝有长江天险,故未有在即位后立即南下。他採纳[[高熲]]的策略:干扰[[南朝陈]]的农业生产,破坏陈国的军事储积,使陈国损失惨重,而又疲惫不堪。隋文帝于[[隋与突厥之战]]胜利后,587年10月26日废[[西梁]]后主[[萧棕]],西梁亡。隔年发动[[隋灭陈之战]],隋文帝命[[杨广]]、[[杨俊]]与[[杨素]]为行军元帅;杨广为总主将、[[高熲]]为参谋、[[王韶 (隋朝)|王韶]]为司马,兵分八路攻陈<ref name="隋朝的建立1">王小甫(2008年):《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国·开明开放》第一章〈隋·统一国家的再建〉,第一节〈隋朝的建立〉,第1页-第13页。</ref><ref name="隋朝的建立与统一">高明士(2006年):《隋唐五代史》第二章〈隋朝的统一与建设〉,第一节〈隋朝的建立与统一〉,第35页-第43页。</ref>。
至此,隋朝结束[[西晋]][[永嘉之乱]]以来二百八十馀年南北分裂的局面,再度完成中国的大一统。人才济济的隋朝融和[[关陇集团|关陇世族]]、[[七姓十家|关东世族]]及江南世族,有擅长谋略的高熲、总管政事的[[苏威]],擅长军事的[[韦孝宽]]、[[贺若弼]]与[[韩擒虎]]、还有[[刘昉 (隋朝)|刘昉]]、[[郑译]]、[[李德林]]、元谐、元冑、[[宇文忻]]等重臣,形成一个有力的集团<ref>编辑部编辑(1992年):《中国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一章 〈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建与发展〉,2页</ref><ref name="隋朝的建立1"/><ref name="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 开皇之治 ===
584年,为了提升[[渭河平原|关中]]物资运输,隋文帝命[[宇文恺]]兴建[[广通渠]]。并以此为序幕,带动一系列修建运河的工程,最终成就了[[隋唐大运河]]。这个庞大的运河系统令南北物资输送与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并且转运[[江南]]物资以巩固隋廷开支。经过这些改革,隋前期政治、经济和社会都繁荣发展,开创[[开皇之治]]。户口也由四百馀万成长至八百几十万。社会累积相当多的财富,可供五六十年使用<ref>《贞观政要·辩兴亡》:「记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ref><ref>《贞观政要·奢纵》:「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ref>。开皇盛世气象恢宏磅礴,隋文帝又下令修建[[大兴城]],大兴城不仅是古代中国城市建设规划高超水准的标志,也是隋朝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准的综合表现,是当时世界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ref name="大兴城东亚世界的典范"/>。其设计和佈局思想,对后世中国都市规划与日本、新罗都市规划都有深刻的影响<ref name="大兴城东亚世界的典范"/><ref name="隋朝的建立1"/><ref name="隋代的建设:都城与运河">高明士(2006年):《隋唐五代史》第二章〈隋朝的统一与建设〉,第三节〈隋代的建设:都城与运河〉,第59页-第68页。</ref>。
不过,隋朝的开皇盛世到隋文帝后期逐渐衰退。隋文帝晚年对刑法提倡严苛重刑,趋于刚愎自用<ref name=autogenerated3 />,对功臣故旧心怀猜忌,大杀开国功臣与将,不肯关怀百姓,成为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远因<ref name=autogenerated2 />。在废立太子的问题上,隋文帝本立长子[[杨勇 (隋)|杨勇]]为太子,由于杨勇好奢侈,文帝不满,渐渐失宠。而次子[[杨广]]与大臣[[杨素]]阴谋揭露杨勇的「阴事」,渐获杨坚信任。600年隋文帝改立杨广为太子,604年8月13日,杨广发动仁寿宫变,隋文帝突然去世,其后杨广即位便把杨勇和其他兄弟处死。604年8月21日,杨广继位,即[[隋炀帝]]<ref name="隋炀帝与隋末动乱">王小甫(2008年):《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国·开明开放》第一章〈隋·统一国家的再建〉,第四节〈隋炀帝与隋末动乱〉,第23页-第25页。</ref><ref name="隋代的建设:都城与运河"/><ref name="隋朝的统治集团">高明士(2006年):《隋唐五代史》第三章〈隋朝的盛衰〉,第二节〈隋朝的统治集团〉,第79页-第84页。</ref>。
=== 盈满之国 ===
为了沟通[[江南]]经济地区、关中政治地区与[[河北省|燕]]、[[赵国|赵]]、[[辽东]]等军事地区的运输与经济发展,隋炀帝推动[[隋唐大运河]]的建造。大运河带来许多好处:将中国重要水系连接起来,形成运输网路;带动沿岸城市的发展,兴起许多商业城市,其中[[江都]](今[[扬州]])更成为隋朝的经济重心;促进各个地区的文化发展与民族融合<ref name="运河好处">编辑部编辑(1992年):《中国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一章 〈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建与发展〉,8页。</ref>。然而,由于隋炀帝急促兴建大运河,为人民带来很多负担。掘河的民伕,经久不息地劳动,受冻挨饿,加上疾病侵袭,死亡人数占全部一半以上<ref>小说《开河记》:「炀帝督功甚急,叔谋乃自徐州晓夕无暇,所役之夫已少一百五十馀万,下塞之处,死尸满野。」</ref>。605年隋炀帝开凿[[通济渠]]的同时,带后宫、诸王、卫队等大量人群沿运河巡视南方,沿途之上,花费许多资金,徵调许多人民<ref>小说《开河记》:「帝自洛阳迁驾大渠。诏江淮诸州造大船五百隻。使命至,急如星火。民间有配著造船一隻者,家产破,用皆尽,犹有不足......于吴越间取民间女年十五六岁者五百人,谓之殿脚女。」</ref>。607年隋炀帝巡视北方时,徵调北方人民经[[太行山]]开凿[[驰道]]达[[并州]],并向附属的[[突厥]][[启民可汗]]要求突厥民众协助开凿驰道<ref>《资治通鑑·隋纪四》:「戊子,车驾顿榆林郡。帝欲出塞耀兵,迳突厥中......晟曰:「天子行幸所在,诸侯躬自洒扫,耕除御路,以表至敬之心;今牙内芜秽,谓是留香草耳!」启民乃悟......于是发榆林北境,至其牙,东达于蓟,长三千里,广百步,举国就役,开为御道。帝闻晟策,益嘉之。」</ref>。早在隋文帝时期,在[[朔方]]、[[灵武]]等地修筑长城。608年隋炀帝出巡[[榆林]]时动员壮丁百馀万人,于榆林至紫河(今内蒙古、山西西北长城外的浑河)开筑长城以保护[[突厥]][[启民可汗]]<ref name="隋长城">《隋书·炀帝纪》:「发丁男百馀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二旬而罢,绵亘千里。」</ref><ref name="隋炀帝的内外措施"/>。
隋炀帝耗费大量人力物资,四处征讨,过度耗费隋朝国力(以对[[高句丽]]的战争最剧),为隋朝带来了衰亡<ref>编辑部编辑(1992年):《中国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一章 〈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建与发展〉,9页。</ref>。隋初,[[突厥汗国]]十分强大,时常侵扰内地,隋朝被迫修[[长城]],重兵驻守(详见[[隋与突厥之战]])。582年5月[[突厥]]率四十万大军,杀入长城。583年4月隋军分八路北伐突厥。隋将[[长孙晟]]用离间之计,使本来已经在[[北周]]时期分裂为[[东突厥]]与[[西突厥]]两部的[[突厥汗国]]互相攻战。599年[[东突厥]][[突利可汗]]战败降隋,611年[[西突厥]][[处罗可汗]]亦降隋朝。605年隋将[[韦云起]]率突厥兵大败[[契丹]],基本解决北方外患。除了北方外,位于[[陇右|陇西]][[青海]]一带的[[吐谷浑|吐谷浑汗国]],也时常入侵隋朝。596年[[隋文帝]]派[[光化公主]]与吐谷浑[[和亲]]以安抚之,608年[[隋炀帝]]派军佔领吐谷浑,史称[[隋与吐谷浑之战]]。隔年隋炀帝西巡[[张掖]],置[[河源]](今青海兴海东南)、[[黄海|西海]](今青海湖西)、[[鄯善]](今新疆若羌)与[[且末]](今且末西南)四郡<ref name="西域会1">《隋书·炀帝纪》:「壬子,高昌王麹伯雅来朝,伊吾吐屯设等献西域数千里之地。上大悦。癸丑,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四郡。」</ref>。西域二十七国君主与大臣纷纷朝见隋帝,各国商人云集张掖进行贸易<ref name="西域会2">《隋书·炀帝纪》:「丙辰,上御观风行殿,盛陈文物,奏九部乐,设鱼龙蔓延,宴高昌王、吐屯设于殿上,以宠异之。其蛮夷陪列者三十馀国。戊午,大赦天下。」</ref>。602年,隋文帝派交州道行军总管刘方率兵南下,刘方随后遣使劝降,后李南帝李佛子因畏惧而率军投降,被刘方缚送隋都长安,<ref name="大越史记全书"/>与其他将领一同被斩首,<ref>《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卷之四》:「癸亥隋仁寿二年,刘方妆获后南帝旧将,目为桀点,皆斩之。」</ref>北越南地区遂受[[越南第三次北属时期|隋朝统治]]。隋炀帝时,605年,隋群臣有言[[林邑国]]多奇宝者林邑,隋帝乃授刘方驩州道行军总管,领兵击败林邑<ref>《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卷之四》:「乙丑隋炀帝广大业元年春正月,刘方新平我土,隋群臣有言林邑多奇宝者。隋帝乃授方驩州道行军总管,经略林邑。方遣钦州刺史寗长真等,以步骑万馀出越裳。方亲率大将军张愻苏困切等,以舟师出比境汉汉县属,日南郡,隋置比境郡。是月军至海口。三月,林邑王梵志遣兵守险,刘方击走之。师度闍黎江。林邑兵乘巨象四靣而至,方战不利,乃多掘小坑,草覆其上,以兵挑之,既战佯北。林邑人逐之,象多陷坑颠踬,转将惊骇,军遂乱。方以弩射象,却走躁其阵。因以锐师继之。林邑大败,俘馘万计。方进追之,屡战皆捷,过[[马援铜柱]]南,八日至其国都。夏四月,梵志弃城走入海。方入城获庙主十八,皆铸金为之有国十八叶也,刻石纪功而还。士卒肿足,死者十四五。方亦得疾死于道。」</ref><ref name="隋炀帝的内外措施"/>。
东北方面,[[倭国]](即[[日本]],时为[[飞鸟时代]])正值改革派的[[圣德太子]]执政,他派[[遣隋使]]以学习隋朝文化与典章制度。两国之间虽然因帝王称呼问题在外交上发生“礼仪之争”<ref name="日出天子致书日没天子">《资治通鑑·大业三年》:「大业三年,其王多利思比孤遣使朝贡......其国书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云云。帝览之不悦,谓鸿胪卿曰:「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ref>,但并未严重影响双方关系。最后是强盛的高句丽。[[朝鲜半岛]]南部的[[百济]]与[[新罗]]是隋朝的[[藩属国]],他们希望能藉助隋朝的力量制服[[高句丽]]。而隋朝征讨高句丽,是因为高句丽王[[高元]]与[[勿吉]]进兵隋朝辽西,且牴触隋朝的[[朝贡体制]],于是双方兵刃相见,史称[[隋与高句丽的战争]]。隋朝总共对高句丽发动四次征战,导致数百万人丧生,引起国内人民对隋炀帝的强烈不满。其中在第四次攻高句丽时爆发[[隋末民变]],隋将相继叛变,隋朝趋向灭亡<ref name="隋炀帝与隋末动乱"/><ref name="隋炀帝的内外措施"/>。
=== 隋末民变 ===
[[隋炀帝]]多次发动战争劳民耗财,最终引起严重的统治危机,早在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就因为抗拒[[府兵制]]的徵召而爆发了四次民变,但是被隋军迅速镇压。611年豫州道、冀州道、兖州道等发生黄河大水成灾,漂没四十馀郡,[[王薄]]率众于兖州道的[[长白山]](山东章丘)发动民变,抵制隋炀帝[[隋与高句丽的战争|东征高句丽]],唱出著名的《莫向辽东浪死歌》<ref>《全隋诗· 谣辞·大业长白山谣》:《无向辽东浪死歌》:「长白山头知世郎,纯著红罗锦背裆,横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食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剑向前荡。譬如辽东豕,斩头何所伤」</ref>。当时民变范围大多集中在关东的豫州道、冀州道、兖州道、青州道和徐州道,不久被隋军镇压。613年[[刘元进]]据吴郡,自称天子,同年被灭。直到[[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于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举兵叛变,隋朝的达官子弟纷纷参加,带动全国各地纷纷叛乱<ref name="隋帝国的乱亡">傅乐成(1993年):《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第四章〈隋帝国的乱亡〉,第36页。</ref><ref name="隋末叛乱与隋的灭亡">高明士(2006年):《隋唐五代史》第三章〈隋朝的盛衰〉,第四节〈隋末叛乱与隋的灭亡〉,第93页-第101页。</ref>。
当时群雄割据,数量繁多,主要势力如下:河南地区有[[翟让]]、[[李密 (隋)|李密]]的[[瓦岗军]]。616年翟让在李密建议下,攻破要塞[[金堤关]](河南[[荥阳]]东北),打下荥阳诸县。617年瓦岗军又攻破距东都[[洛阳]]的粮食存库兴洛仓。由于李密擅长作战,翟让让位给他。李密自封魏公,建国魏,以洛口为根据地。随后佔领回洛仓,直逼洛阳城下。然而内部纠纷使得李密杀翟让等人,最后投降[[杨侗|越王侗]]。河北地区有[[窦建德]]的叛军,616年窦建德领导河北叛军转战河北各地,佔据冀州大部分地区,两年后自封夏王,建国夏。江淮地区以[[杜伏威]]、[[辅公祏]]较强。613年两人在齐郡(治历城,今山东历城)举兵叛乱,随后南下到江淮南地区发展。617年佔领[[高邮]],切断南逃江都(今江苏扬州)的[[隋炀帝]]与北方的联繫。杜伏威自称总管,以辅公祏为长史<ref name="隋帝国的乱亡"/><ref name="隋末叛乱与隋的灭亡"/>。
军事重镇并州地区有[[李渊]],617年于太原留守的李渊发动[[晋阳起兵]],不久攻克长安,617年12月18日,拥立[[杨侑|代王侑]]为隋恭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此举更引致隋军失去后援之地,进退失据,首都失守更引致隋军人心惶惶,十居其九都投降唐朝或其他的地方起义集团,间接使隋朝走上全面灭亡之路。南方最大势力为[[萧铣]],617年萧铣与[[董景珍]]、雷世猛等举兵反隋。隔年称帝,建国梁,定都江陵。其势力东至九江,西至三峡,南至交趾,北达汉水。其他尚有616年[[李子通]]据海陵;[[林士弘]]据[[虔州]]。617年[[刘武周]]据[[马邑]],自称太守。[[梁师都]]据[[朔方]],自称梁帝。[[郭子和]]据[[榆林]],自称永乐王。[[李轨]]据[[武威]],自称河西大凉王。[[薛举]]据[[天水]],自称秦帝。刘、梁、郭都依附[[突厥]]<ref name="隋帝国的乱亡"/><ref name="隋末叛乱与隋的灭亡"/>。
隋廷在此局势下迅速的土崩瓦解。早在616年,隋炀帝命越王侗留守[[东都]],自己率众前往[[江都]]。他下令筑丹阳宫,准备迁都丹阳(今江苏南京)。跟随他的大臣卫士大多是关中人,不愿意长居江南,加上江都粮尽,人人北逃关中。618年[[宇文化及]]、[[司马德戡]]与[[裴虔通]]等人发动兵变,弑隋炀帝,拥立[[杨浩]]为帝<ref>编辑部编辑(1992年):《中国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一章 〈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建与发展〉,10页。</ref>。中原地区得知隋炀帝死讯后,于同年李渊逼迫隋恭帝[[杨侑]]禅位,称帝建立[[唐朝]],为[[唐高祖]],杨侑不久后被杀;洛阳守将[[元文都]]、[[王世充]]等拥立[[杨侗|越王侗]]为帝,也称隋恭帝{{efn|name="两个隋恭帝"}}。宇文化及于黎阳(今河南濬县北)被[[李密 (隋朝)|李密]]击溃,为了称帝又弑隋帝杨浩,建国许。宇文化及最后被唐将[[李神通]]与夏王[[窦建德]]联合剿灭。619年[[王世充]]废隋恭帝[[杨侗]],隋朝亡,王世充自立为帝,建国郑,而杨侗不久后被杀<ref name="隋帝国的乱亡"/><ref name="隋末叛乱与隋的灭亡"/>。隋朝立国仅38年,是继[[秦朝]]及[[西晋]]后统一全国但又短命的中央皇朝。
== 疆域及行政区划 ==
隋朝疆域方面,在东北地区,隋朝对[[高句丽]]连年战争,边界固定在[[辽河|辽水]]一带。在北疆,隋朝佔领之前被[[突厥汗国]]控制的[[河套地区]],把边界扩展到[[五原]]、[[定襄]]等阴山以北之地,降服突厥[[启民可汗]]。[[西域]]地区,隋朝从突厥取得[[伊吾国|伊吾]]郡(今新疆[[哈密地区]])。隋炀帝趁[[吐谷浑|吐谷浑汗国]]被[[高车]]打败之机,攻灭吐谷浑,取得[[青海]]一带领地,于[[河西走廊]]设置[[鄯善]](治所在今新疆若羌县)、[[且末]](治所在今新疆且末县南)、[[青海湖|西海]](治所在今青海湖西古伏俟城)和[[河源]](治所在今青海兴海县东南)四郡,深入[[青海湖]]及西域东部。西南地区方面,隋初本领有[[南中 (地名)|南中]]地区,在593年设南宁州总管府于[[味县]](今云南曲靖市),但数年后因[[爨族]]反抗而放弃。南方方面,605年隋朝攻灭[[林邑国]],设置[[比景郡]]、[[象林县|象浦郡]]、[[海阴郡]]等三郡,其中海阴在西汉[[日南郡]]南,不久林邑人收复故地。早在南朝梁陈之际,南岭俚族首领[[洗夫人]]受到海南岛[[儋耳郡|儋耳人]]的归附<ref>《隋书·列女传》:「由是,怨隙止息,海南、儋耳归附者千馀洞。」</ref>。由于洗夫人对隋朝的效忠,使隋朝顺利地管辖[[海南岛]],设置[[珠崖郡]]与[[儋耳郡]]<ref name="隋朝的建立"/>。
== 政治制度 ==
[[尚书省]]主要由吏部、度支([[大业 (年号)|大业]]改民部)、礼部、兵部、都官(大业改刑部)与工部等[[六部|六曹]]组成,每曹又辖四司。[[吏部|吏部曹]]是六曹之首,辖[[吏部司|吏部]]、[[司封司|主爵]]、[[司勋司|司勋]]、[[考功司|考功]]四司,掌管官员选受、升迁、封赏、考绩等人事业务,对国家政治起决定的作用。[[户部|度支曹]]辖[[度支司|度支]]、[[户部司|户部]]、[[金部司|金部]]、[[仓部司|仓部]]四司,掌管户口、税收、会计等财务业务,主要维持朝廷开支。[[礼部|礼部曹]]辖[[礼部司|礼部]]、[[祠部司|祠部]]、[[主客司|主客]]、[[膳部司|膳部]]四司,掌管礼仪、祭祀、贡举等礼仪、外交业务。[[兵部|兵部曹]]辖[[兵部司|兵部]]、[[职方司|职方]]、[[驾部司|驾部]]、[[库部司|库部]]四司,掌管武选、勘测、将士训练、武器生产等国防业务。[[刑部|都官曹]]辖[[都官司|都官]]、[[刑部司|刑部]]、[[比部司|比部]]、[[司门司|司门]]四司,掌管命令、刑法、徒隶、按复献禁等法务业务。[[工部|工部曹]]辖[[工部司|工部]]、[[屯田司|屯田]]、[[虞部司|虞部]]、[[水部司|水部]]四司,掌管山地湖泊、农业、营建、手工业及诸司公廨纸笔墨之事等经济、后勤业务。[[九寺]][[五监|两监]]是中央政府的办事机关,九寺分为[[太常]]、[[光禄寺|光禄]]、[[卫尉]]、[[宗正]]、[[太僕]]、[[大理寺|大理]]、[[大鸿胪]]、[[司农]]与[[太府]]等;两监有[[国子监]]和[[将作监]]。寺监执行六部所下达的命令,执行完后必须「申复所司」。处理具体事务时,寺监同六部有隶属与承受的关系<ref name="行政制度的管理"/><ref name="政府的组织"/><ref name="隋朝的建立"/>。
隋朝实施的科举制度,对中国政治选拔人才带来极大影响。早在[[南朝梁]]时,[[梁武帝]]为了选拔有用人才已萌生出「举明经」的明经科的[[科举制度]],但是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仍然延续。隋朝时,587年,隋文帝正式设立[[科举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自此选官不问[[门阀|门第]]。科举制度初期设诸州岁贡,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与明经科的考试;606年隋炀帝增设进士科。当时秀才试方略、进士试时务策、明经试经术,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分科选才制度。当时以明经最为高级,进士试居次。当时选士制度只称为[[秀才]]科,与唐之科举有一定区别。秀才科可谓科举的开端,相较于唐代是为不完善的考试制度,对实际取士作用不大,但已改变了门第垄断官职的局面。科举制度顺应了历代庶族地主在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地位的要求,缓和了他们和朝廷的矛盾,使他们忠心拥戴中央,有利于选拔人才增强政治效率,对中央集权的巩固起了积极的作用。而作为中国历史上创新的科举制度在隋的实行,也为[[唐朝]]提供了经验,使科举制度最终在唐朝成熟,逐步发展成中国历史后半业的重要制度<ref>编辑部编辑(1992年):《中国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一章 〈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建与发展〉,68页</ref><ref name="政府的组织"/><ref name="隋朝的建立"/>。
[[北周]]律法有时鬆,有时严,不好掌握,导致刑罚混乱。隋文帝即位后,于581年命[[高熲]]等人参考[[北齐]][[北周]]旧律,制定法律。583年又让[[苏威]]等人加以修订,完成了《[[开皇律]]》。《开皇律》以[[北齐]]《河清律》为底本、参考[[北周]]和[[南朝梁]]的律典,简化律文,博取南北法律优点而成。史称:「刑网简要,疏而不失」<ref>《隋书·刑法志》:「又勑苏威、牛弘等,更定新律。除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千馀条,定留唯五百条。凡十二卷。一曰名例,二曰卫禁,三曰职制,四曰户婚,五曰廐库,六曰擅兴,七曰贼盗,八曰鬬讼,九曰诈伪,十曰杂律,十一曰捕亡,十二曰断狱。自是刑网简要,疎而不失。」</ref>,规定对十恶{{efn|《开皇律》定义十恶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与内乱等。被唐朝之后历朝的刑律所沿用<ref name="臻于成熟的法律制度"/>。}} 者要严惩不贷。《开皇律》分十二卷,500条,刑罚分为:[[死刑]]、[[流刑]]、[[有期徒刑|徒刑]]、杖刑、[[笞刑]]五种二十等。废除了[[鞭刑]]、[[枭首]]、裂刑等酷刑,是[[唐朝]]及其以后各代法典的基础<ref name="臻于成熟的法律制度">编辑部编辑(1992年):《中国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二章 〈臻于成熟的法律制度〉,69页</ref><ref>傅乐成(1993年):《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第二章〈隋的建国规模〉,第二节〈田赋与兵刑〉,第21页-第22页。</ref><ref name="隋朝的建立"/>。
== 对外关系 ==
东北亚有高句丽、新罗、百济、倭国与流求。[[高句丽]]是东北亚的强国,国都长安城(今[[平壤]])。隋灭南朝陈后,高句丽[[平原王]]即备战防御隋军来犯。598年高句丽[[婴阳王]]率众万馀人攻[[辽西郡|辽西]]。隋文帝借此发动大军三十万,分水陆两路[[隋与高句丽的战争|进攻高句丽]]。然而路徒险恶,死伤惨重,隋文帝只好退兵。随后婴阳王遣使请和,双方和平。后来隋炀帝继续走隋文帝受挫的旧路,607年由于高句丽与突厥联盟,隋炀帝于612年、613年与614年对高句丽发动[[隋与高句丽的战争|三次大规模战争]]。其中第一次东征高句丽遭受惨败,浪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加重人民负担,导致日后[[隋末民变]]的发生。[[百济]]于隋文帝开皇初年遣使入隋,封为[[威德王 (百济)|馀昌]]为「上开府、带方郡公、百济王」<ref>《隋书·东夷传》:「开皇初,其王馀昌遣使贡方物,拜昌为上开府、带方郡公、百济王。」</ref>。隋灭南朝陈时,有战船漂入海中,百济供给丰厚物资送回,并派使祝贺隋朝统一。隋炀帝攻高句丽时,百济亦曾在境内调动军,声言会协助隋军,实际上却是对高句丽保持友好,有意在两国之间图利<ref>《隋书·东夷传》:「(大业三年,607年)又遣使者王孝邻入献,请讨高丽。炀帝许之,令觇高丽动静。然[[扶馀璋|璋]]内与高丽通和,挟诈以窥中国。七年,帝亲征高丽,璋使其臣国智牟来请军期。帝大悦,厚加赏锡,遣尚书起部郎席律诣百济,与相知。明年,六军渡辽,璋亦严兵于境,声言助军,实持两端。」</ref><ref>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第一编《统一南北的隋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70页。</ref>。[[新罗]]于594年遣使入隋,隋封其王[[真平王|真平]]为「高祖拜真平为上开府、乐浪郡公、新罗王」<ref>《隋书·东夷传》:「开皇十四年,遣使贡方物.高祖拜真平为上开府、乐浪郡公、新罗王。」</ref>。炀帝大业年间亦常遣使入隋<ref>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第一编《统一南北的隋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70-71页。</ref>。[[倭国]](即日本,时为[[飞鸟时代]])曾多次派使臣来华通好,600年就带[[沙门]](即僧侣)数十人来隋朝学佛法。607年大和[[推古天皇]]派[[遣隋使]][[小野妹子]]向隋炀帝递交国书,然而其中「日没天子」一语过于傲慢,引得隋炀帝勃然大怒<ref name="日出天子致书日没天子"/>。次年小野妹子再次使隋,国书改为「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以缓和双方关系。隋炀帝在608年也派[[裴世清]]回访日。隋炀帝于607年和608年两度派[[朱宽 (隋朝)|朱宽]]前往[[流求]](疑为今日[[琉球]]或[[台湾]]{{efn|详见[[流求国#几种既存的解释|流求国几种既存的解释]]:
* 学者史明(1980,26)认为:「《隋书》所记载的流求,其所指究竟为今天的台湾、琉球或是泛指琉球群岛与台湾,一直是史学界长久以来争论的问题」。
* 学者米庆余指出「《隋书·东夷传》是为古代[[琉球]]最早的、多方面的记载。因而,中国古典史籍多有传承。然而,近代以来,西方的研究者对之提出了新说,以致史家对其所指,展开了至今未了的争议」。米庆馀认为「当是现今的冲绳,将之视为台湾,则属不当」<ref>米庆馀《琉球历史研究》第一章第二节,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至15页</ref>。
* 学者苏继廎则认为,「冲绳岛既有流求之名,于是明清撰述,在追敍冲绳古史时,每好引《隋书·东夷传》中语以实之,而不知其适为张冠李戴也」<ref>苏继廎注《岛夷志略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至18页</ref>。}} ),务求「慰抚」该国,但流求不从。610年又派[[陈稜]]、张镇州率兵万人前往攻打流求,击杀其主[[欢斯渴刺兜]],俘男女数千人而去。在隋军征战期间,流求人曾到隋军当中,进行贸易活动<ref>《隋书·列传·陈稜》:「流求人初见船舰,以为商旅,往往诣军中贸易。」</ref><ref>米庆馀《琉球历史研究》第一章第二节,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至15页。</ref><ref name="隋炀帝的内外措施"/><ref name="海外及南方诸国"/><ref>王小甫(2008年):《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国·开明开放》第十章〈隋唐五代的周边诸族〉,第四节〈东北诸族〉,第350页-第352页。</ref>。
== 军事制度 ==
军事制度方面,隋朝分置诸卫,统率军府宿卫的制度源自[[西魏]][[北周]]时的十二大将军制,设置司卫、司武官,统率府兵宿卫宫禁;又有武侯府统率府兵巡警京城,各置上大夫。隋初沿北周之制,[[隋文帝]]设置中央管理机关为[[十二卫]],此即十六卫的前身。十二卫分为左右翊卫、左右骁骑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候卫和左右御卫。十二卫负责戍卫与征战,戍卫分为内卫与外卫。有战事时,皇帝诏命行军元帅或行军总管为战时指挥官,组成作战组织。例如[[隋灭陈之战]]因为战区较大,行军元帅有[[杨广]]、[[杨俊]]及[[杨素]],由杨广统一调度。[[隋与突厥之战]]时,任命[[李晃]]为行军总管<ref>《资治通鑑·陈纪九》:「(高宗宣皇帝下之下至德元年(癸卯、西元五八三年))五月,癸卯,隋行军总管李晃破突厥于摩那度口。」</ref>。[[隋与吐谷浑之战]]时,任梁远为行军总管。作战结束后,结束总管职务,交还军队给各地总管。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将十二卫扩充成卫统府的制度,这是为了扩张军事力量、加强中央侍卫力量以及分散诸将权力<ref>编辑部编辑(1992年):《中国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三章 〈军事制度的重大变化与战争艺术的发展〉,183页</ref>。卫统府有十二卫四府,合称十六卫或十六府。新成立的四府为:左右备身府和左右监门府。十二卫负责统领府兵与宿卫京城;四府不统府兵,左右备身府负责侍卫皇帝;左右监门府分掌宫殿门禁。十二卫率领外军,属于左右翊卫的骁骑卫军、左右骁卫的豹骑军、左右武卫的熊渠军、左右屯卫的羽林军、左右御卫的射声军和属左右候卫的次飞军。左右翊卫兼领内军。内军指左右翊卫的亲、勋、翊三卫统辖的五军府和另属[[东宫]]的三卫三府之兵,均由达官子弟担任<ref>白纲主编 《中国政治制度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ref>。
== 人口 ==
[[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时,陆续入塞的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由互相衝突演化成文化的整合或涵化,到隋朝时形成汉胡的融合文化,当时的[[汉族文化]]融合了[[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族群<ref>《中国文化史》第二章 魏晋隋唐时代文化的发展,第59页。</ref>。[[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相连,实际户口锐减;人民因战争与课税繁重而隐藏户数;[[世族]]需要大量人力生产农业,包庇逃避朝廷课役的人民。导致「百室合户,千丁共籍」的现象,使得朝廷统计的户口数,比实际户口数少。到隋朝时期,户口数开始快速成长,主要是因为课税轻,摇役少,加上[[世族政治]]与[[庄园制度]]的式微,人民愿意脱离世族的荫庇自立门户。为了确切统计户口数以保证赋税来源,[[高熲]]令州县官每年检查户口,从此地方无法藏匿人口<ref>《隋书·食货志》:「高熲又以人间课输,虽有定分,年常征纳,除注恒多,长吏肆情,文帐出没,複无定簿,难以推校,乃为输籍定样,请遍下诸州。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巡人,各随便近,五党三党,共为一团,依样定户上下。帝从之。自是奸无所容矣。」</ref>。585年,[[隋文帝]]下令州县官检查户口,自堂兄弟以下亲属必须分立户籍,并且每年统计一次,北方因此多出了164万馀口。609年,[[隋炀帝]]已经拥有南方,他又一次大检查,得了24万馀,新附口64万馀。由此可见[[长江流域]]经[[东晋]]、[[南北朝|南朝]]将近三百年的开发,已经拥有约等于[[黄河流域]]三分之一的人力,经济上升<ref name="隋朝人口">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卷 隋唐五代时期 第一章 南北统一社会繁荣时期——隋〉,第二节 南北统一后的经济状况,387页。</ref>。
隋代人口快速增加、垦田面积的扩大和国家粮仓的丰实,也带动农业发展。根据《隋书·地理志》记载各郡分计数之和为全国有9,073,926户,大体上恢复了四个世纪以前[[东汉]]时期的户口数,到613年也依然有人口4450万人。在26-27年间,户数增加了428万户,人口增加了1700多万<ref name="隋朝人口"/>。随著劳动力的大量增加,社会经济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朝廷正常的收入也增多。592年储备的粮食和绢花等物堆积如山,史籍叙述府库都藏满,只好堆积在廊庑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隋朝农业的兴盛<ref>《隋书·食货志》说:「诸州调物,每岁河南自潼关,河北自蒲坂,迏于京师,相属于路,昼夜不绝者数月」</ref>。592年隋廷的府库已经藏不下各地徵调的绢帛,不得不增闢左藏院储存,[[隋文帝]]并令人口稠密的[[冀州|冀州道]]、[[豫州|豫州道]]、[[兖州|兖州道]]和[[青州|青州道]]地区,今年田租减三分之一,调全免。隋亡后,根据《[[旧唐书]]》记载,618年唐代隋初际有180万户;623年有219万户,639年304万户。唐朝[[贞观之治]]只是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时人口的三分之一,唐朝要等到754年天宝时期才恢复并超过隋朝极盛时的人口<ref name="隋朝人口"/>。
{| class="wikitable"
|+ '''隋朝户口流动表'''
|-
| 只是隋朝极盛时的四分之一。
|-
|colspan=4 |'''注:'''本表数据源自《[[文献通考]]·户口考一》与《[[旧唐书]]》<ref name="隋朝人口"/>。
|}
=== 农业 ===
由于隋朝人口持续增长,为农业提供大量劳动力,使垦田面积也不断增加。589年耕地面积19,404,167顷{{efn|1隋顷等于113.3[[市亩]]<ref name="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至[[隋炀帝]]时期增加到55,854,040顷<ref name="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第6页。</ref>。[[隋文帝]]在位期间还大力的修复,兴建和改造了许多水利工程。如在[[寿州 (隋朝)|寿州]](安徽寿县)修复的[[芍陂]],灌溉农田达五千馀顷。在粮食充足情况下,为了储存粮食以防治荒灾,隋文帝在全国各州设置官仓与义仓,义仓防小灾,官仓防大灾。为了保证[[渭河平原|关中]]地区粮食稳定,在[[长安]]、[[洛阳]]、洛口(今河南巩义)、[[华州 (西魏)|华州]](今陕西华县)和[[陕州]](今河南陕县)等地建筑了许多大粮仓,在[[长安]]、[[并州]](今太原)储藏大量布料<ref>《通典·食货七》说:「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锡赉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降之未有。」</ref>。义仓又称社仓,是民间使用的粮仓。585年隋文帝採纳度支尚书长[[孙平]]的建议,初置义仓。596年令诸州于收穫时,支出部分粮食存于义仓。遇有灾害,就在当地赈给。义仓设在乡间,西北地方设在县城,开仓较为方便。到[[隋文帝]]末年时,天下积储还可供五、六十年{{efn|洛阳的含嘉仓近来由考古工作者发现,已经探出了二百五十九个粮窖。这些粮窖中,大的可储粮一万数千石,小的也可储粮数千石。有个仓窖中还留存有已经炭化的五十万斤粮食<ref>〈洛阳隋唐含嘉仓的发掘〉,《文物》,1972年第三期。</ref>。}}<ref name="隋代经济的发展"/><ref name="隋朝经济"/>。
然而隋廷过度将天下物资集中管理,逐渐加重人民负担<ref>《隋书·食货志》:「诸州调物,每岁河南自潼关、河北自蒲坂达于京师,相属于路,昼夜不绝者数月。」</ref>。[[隋文帝]]晚年提倡严刑峻法,官吏们因为畏惧而不敢发粮赈济百姓。以至于粮仓在天灾人祸中未能及时发挥功能<ref>《贞观政要·辨兴亡》:「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书·食货志》:「是时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犹大充牣,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ref>。因此,即使各仓的仓储充实,却与一般民众的生活水准成反比,日后更成为了反隋起事者的攻击目标。<ref>砺波护《隋的貌阅与唐初食实封》(中文翻译版),收录于《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四卷「六朝隋唐」,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42页。</ref>。至隋炀帝时,由于骄奢挥霍和穷兵黩武,耗费了国家大量的财富,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隋炀帝攻打[[高句丽]]惨败,死者数十万,「天下死于役而家伤于财」。613年山东河南发生水灾,耕稼失时,田畴多荒<ref>《隋书·杨玄感传》:「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ref>。天灾人祸交加,官吏勾结商人哄抬物价,地主富豪也乘机高利盘剥,爆发了[[隋末民变]]<ref name="隋代经济的发展"/><ref name="隋朝经济"/>。
=== 手工业 ===
为朝廷服务的手工业,组织庞大,人数众多,在手工业中佔主导地位。隋廷把全国各地大批优秀工匠迁居[[长安]]、[[洛阳]],并经常徵发各地工匠轮番到京城服役。主管官营手工业的最高机构是[[尚书省]]的[[工部]];具体管理官府所需各项产品的机关是[[太府寺]]([[隋炀帝]]时分置[[少府监]]);负责长安、洛阳皇宫及官廨土木工程的是[[将作监|将作寺]](后改为将作监)。[[少府监|太府寺]](或称少府监)下设有左尚、右尚、内尚、司织、司染、掌治、铠甲、弓弩等署<ref>《中国文明史 隋唐五代史》第一章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建与发展,64页</ref>。在一些地方州县和矿产地区,也设有管理官府手工业作坊的机构。在这些官营手工业作坊中劳动的主要是官奴婢、刑徒和长期服役的工匠及短期轮番服役的地方工匠。这些受朝廷驱使的能工巧匠们,为隋朝皇室、官吏、军队生产各种生活用品和军需器械,建造像长安[[大兴城]]、洛阳[[隋唐洛阳城遗址|东都]]等伟大都城<ref name="隋朝手工业"/>。
=== 商业 ===
南北朝时期货币不一致,南朝梁和南陈有五铢钱,[[岭南]](粤地)盛行盐米布,北齐有常平五铢、北周有永通万国、五行大布、五铢钱三类,河西诸郡用西域金银钱。隋初,各地仍然多使用各地钱币。581年隋文帝制定新[[五铢钱]],每一千钱重四斤二两,禁止古钱和私钱流通。并且陆续在[[江都]](今江苏扬州)立五炉,在[[江夏]](今湖北武汉)立十炉,在[[成都]](今四川成都)立五炉,依照规定铸造五铢钱。隋炀帝末期,政治腐败,私铸盛行。每一千五铢钱只重一斤,甚至翦铁片、裁皮革、糊纸钱混入铜钱中使用。隋末钱贱物贵,币制崩败,一直乱到亡国。自[[魏晋]]以至[[隋唐]],穀物和绢帛等实物经常被用为交换的媒介<ref name="隋朝商业"/>。
== 建设 ==
隋朝时期,隋文帝与隋炀帝建设许多设施,以提升隋朝政治、军事、经济与贸易的影响力与流动力<ref name="隋朝经济"/>。当时建设有长安[[大兴城]]、洛阳[[隋唐洛阳城遗址|东都]]、大粮仓、[[隋唐大运河]]、驰道与[[长城#隋长城|隋长城]]<ref name="隋朝建设"/>。为了方便管治[[潼关]]以东地区与维持关中粮食供应,建设洛阳[[东都]]以即在洛口仓、迴洛仓等地兴建大粮仓。并在全国各地广设官仓与义仓,既备国家军政之需,又可积穀防灾。为了巩固北方国防力量,建立通往[[并州]]的驰道,扩建隋长城以保护归附的北方民族<ref name="隋长城"/>。这些建设带动关中地区与南北各地区经济与贸易发展,最后又以隋唐大运河、大兴城与东都城最有名<ref name="隋代的建设:都城与运河" />。
=== 大运河 ===
584年 隋文帝为了将关东资源便利的运至关中,任用[[宇文恺]]引[[渭水]]自长安开凿到潼关的[[广通渠]],但砥柱仍阻碍关东漕运。587年为了兴兵伐南朝陈,循前486年吴王[[夫差]]的开凿的[[邗沟]]兴建[[山阳渎]],自山阳(今江苏淮安)至扬子(今江苏仪征)入大江边的[[江都]](今江苏扬州)。隋炀帝时大规模发展运河:605年开通[[通济渠]](又称汴渠),并且在两岸筑御道,种植柳树护岸。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谷水、[[洛河 (黄河)|洛水]]入黄河。东段自[[荥阳]][[记水镇]]东北开始,循夫差所开运河故道,引[[黄河]]经[[汴水]]、[[泗水 (河流)|泗水]]达[[淮河]],经过汴州(今河南开封)、宋州(今河南商丘)、宿州(今安徽宿州)、泗州(今安徽泗县)等城市。同年又发淮南民十馀万人再度修筑[[山阳渎]],整治取直,中间不再绕道[[射阳湖]]以直达长江。为了将隋代江南的税粮食和纺织品运到[[隋洛阳城|中都城]],610年开筑[[江南运河]],自京口(江苏镇江)引大江经[[吴州]](江苏苏州)至馀杭(今浙江杭州)的[[钱塘江]]。长八百馀裡,广十馀丈。至此完成运河南段,隋炀帝还准备渡[[浙江]]游[[会稽山]]。由于东征高句丽需要运输庞大物资,大业四年(608年)发河北诸郡民男女百馀万人开开通[[永济渠]],引黄河支流[[沁水]]南至黄河,北接[[卫河]]直达[[涿州]](今河北保定),完成运河北段。涿州便成为东征高句丽的人员与物资的集中地。隋炀帝不恤民力,大造运河,又藉运河行奢华之事。611年隋炀帝乘龙舟自[[江都]](今江苏扬州)直达涿州。隋炀帝带著百官和两岸步行的候选士人数千人,泊了五十多天才到[[涿州]],平均一天只走五十多裡。普通民船如果一昼夜走一百里,自江都到涿州不过一个月<ref>傅乐成(1993年):《中国通史 隋唐五代史》第一章〈隋的建立与统一〉,第23页。</ref><ref name="隋代的建设:都城与运河"/>。
由广通渠,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和江南运河组成[[隋唐大运河]]。[[隋洛阳城|洛阳]]位居运河中心,西接首都[[大兴城|长安]],南通杭州,北通涿州,成为天下货物集散地;[[江都]]形成江南货物集散地,成为隋唐经济重心;运河沿岸在唐朝中后期发展出数座「草市」的商业城市,促使运河沿线的经济发展<ref>《元和郡县图志》:「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ref><ref name="隋朝经济"/>;还连通海上丝路,如扬州就有日本、新罗或渤海等外国商人驻足。虽然运河也带来一些副作用,提升沿岸土壤的盐硷化与洪涝旱灾的增加,但是隋唐大运河促使地域社会间人才,物资、思想的广泛交流,整合中国各地资源,提升凝聚力<ref name="隋代的建设:都城与运河"/>。
=== 大兴城 ===
大兴城参考[[北魏]][[汉魏洛阳故城|洛阳城]]和[[北齐]][[邺|邺都南城]],城池平面佈局整齐划一,形製为长方形。全城由宫城、皇城、裡坊三部分组成,完全採用东西对称佈局。裡坊面积约佔全城总面积的88.8%,居民住宅区的大幅度扩大是大兴城建筑总体设计的一大特点。城址落于龙首原上,北临[[渭河]],南依[[灞水]]与[[滻水]],地形南高北低,城南岗原起伏<ref>编辑部编辑(1992年):《中国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七章〈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497页。</ref>。龙首原以南的「六坡」视为乾之六爻,依次称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ref>《雍录·卷三·龙首原六坡(玄都观,裴度宅附)》:「南北尽郭有六条高坡,象乾卦六爻。故于九二置宫殿以当帝王之居(即隋之大兴宫、唐之太极宫)。九三立百司以应君子之数(即朱雀门内百司庶府皆是)。九五贵位,不欲常人居之,故置玄都观及兴善寺以镇其地。......符《易象,乾卦》六爻。」</ref>。根据《[[易经]]》,初九高坡代表「潜龙勿用」。九二高坡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大人」代表德位兼备的人,所以建设宫城作为帝王之居。九三高坡代表「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随时警惕居高位而不骄,处下位而不忧,所以兴建皇城让文武百官健强不息、忠君勤政的理念。九五高坡代表「九五至尊」,属「飞龙」之位,不欲常人居之。所以在这条高岗的中轴东西向,对称地建筑东面的[[大兴善寺]]([[佛教]])与西面的玄都观([[道教]]),希望能借用神明镇压九五高坡的帝王之气。由于代表皇宫的[[紫微宫]]居于北天中央,所以皇宫只能佈置在较低处的北边,然而北边有渭河相倚,也比较适合防御<ref>辛德勇,《隋大兴城坊考稿》,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ref><ref name="隋代的建设:都城与运河"/>。「六坡」成为大兴城的骨架,皇宫、朝廷和寺庙与一般居民区形成鲜明对照。冈原之间的低地,开渠引水,挖掘湖泊,增大城市的水道。这样充分利用地形的优势,增大立体空间,显得更加雄伟壮观<ref name="隋代的建设:都城与运河"/>。
大兴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巨大的城市之一,是东亚世界的典范<ref name="大兴城东亚世界的典范">高明士(2006年):《隋唐五代史》第二章〈隋朝的统一与建设〉,第三节〈隋代的建设:都城与运河〉,第60页。</ref>。[[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就是效仿了长安的规划。[[倭国]](即日本,时为[[飞鸟时代]])的平城京(今[[奈良市]])及平安京(今[[京都市]])不仅形制和佈局模仿长安,就连宫殿、城门、街道的名字也取为朱雀门及朱雀大道<ref>李伟传,《中华文化史》,第十二章〈唐朝〉,第423页。</ref><ref name="隋代的建设:都城与运河"/>。
=== 东都城 ===
[[仁寿 (隋朝)|仁寿]]四年八月,在[[隋炀帝]]即位后不久,[[并州]]总管汉王[[杨谅]]谋反。此事让隋炀帝深感[[山东 (古代)|山东]]民心尚未尽附,定都[[关中]]则兵难赴急,亟需在中原之地另建陪都以便掌控[[北齐]][[南陈]]旧地<ref>《隋书·炀帝纪》「今者汉王谅悖逆,毒被山东,遂使州县或沦非所。此由关河悬远,兵不赴急,加以并州移户复在河南。周迁殷人,意在于此。况复南服遐远,东夏殷大,因机顺动,今也其时」</ref>。加之[[关中]]历年为都,土地肥力下降而难以供养庞大的中央府兵与官吏团体,而洛伊盘地水陆交通便利,便于收集和转运贡赋<ref>《隋书·炀帝纪》「然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故汉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见洛阳。』」</ref>,故于同年十一月下诏于洛伊间营建新都东京城。翌年[[大业 (年号)|大业]]元年三月,以宰相[[杨素]]领衔,[[将作大匠]][[宇文恺]]董建,正式开始营建工程,隔年正月竣工,历时仅十月。大业五年,易「东京」曰「东都」,此后「东都洛阳城」的名号一直沿用至[[五代]]首都自[[长安]]迁自[[开封]]。而此后,直到[[靖康之变]]东都城毁于[[金朝|金]]军之前,东都城则作为「西京洛阳城」仍旧为陪都之首<ref>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傅熹年主编,第三章<隋唐五代建筑>,第349页</ref>。
== 文化 ==
===学术思想===
[[王通 (隋朝)|王通]]是隋末大儒与隋朝著名的思想家,諡为「文中子」。他主张执政者应该先德后刑才能让人心服<ref>《文中子中说·事君篇》:「古之为政者,先德而后刑,故其人悦以恕;今之为政者,任刑而弃德,故其人怨以诈。」</ref>;提倡儒道佛三教应该共同相处,而不是互相抵制<ref>《文中子中说·问易篇》:「子读《洪范谠议》。曰:『三教于是乎可一矣。』程元、魏徵进曰:『何谓也?』子曰:『使民不倦。』」</ref>。又主张天人之事与天地人三才不相离等思想<ref>《文中子中说 事君篇》:「子曰:『三才不相离也。措之事业,则有主焉。圈丘尚祀,观神道也;方泽贵祭,察物类也;宗庙用飨,怀精气也。』」</ref>。他著有《太平十二策》、《续六经》(又名《王氏六经》)与《文中子中说》。他的孙子[[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而他的弟子[[魏徵]]亦是唐朝初年的名臣。他的学说,对后来宋代的[[宋明理学|理学]]影响深远<ref>编辑部编辑(1992年):《中国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十二章〈学术思想的多元与汇合趋势的出现〉,第二节〈王通和他的中说〉,第858页-第860页。</ref>。
=== 文学、史学与音韵学 ===
史学方面,隋朝之前的史书,或由官方撰写,或由民间人士自行撰写。其思想比较自由,品质也佳,只是不容易取得官方史官纪载的内容。593年[[隋文帝]]宣佈禁止民间私撰国史,评论人物<ref>〈隋书·高祖纪下〉:「五月癸亥,诏人间有撰集国史、臧否人物者,皆令禁绝。」</ref>。此后国史的撰写成了皇权的专利,限制隋朝史学的发展,并对后世史学带来重大影响:确立由国史馆专修国史制度,并成为由当朝政府官修前朝纪传体国史的先声<ref>谢保成:《隋唐五代史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15页。</ref>;并且迫使民间修史转向更开拓的史学领域,从而创立新的史著体裁。隋朝的类书(类似现今的百科全书)主要有[[虞绰]]的《长洲玉镜》、[[虞世南]]的《[[北堂书钞]]》、诸葛颖的《玄门宝海》等<ref>胡道静:《中国古代的类书》中华书局,第5页-第8页。</ref>。《长洲玉镜》编撰精当,採事弘富却无重複之弊<ref>王小甫(2008年):《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国·开明开放》第九章〈隋唐时代的文化成就〉,第一节〈文学与史学〉,第273页-第293页。</ref>。
=== 宗教 ===
自南北朝以来,佛道儒统称三教,佔据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隋文帝主张调和宗教与儒学,採用三教并重的策略<ref>编辑部编辑(1992年):《中国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十三章 〈发达的多元宗教〉,第一节〈三教并奖政策与三教并习风气〉,第917页-第929页。</ref>,并容[[儒教 (宗教)|儒教]]、[[佛教]]与[[道教]]以相辅治国<ref>《历代三宝记·卷十二》:「(隋文帝)诏曰:门下法无内外,万善同归。教有浅深,殊途共致。朕伏膺道化,念好清静,其五岳之下宜各置僧寺一所。」</ref>。由于国家开放,流行于西亚的[[祆教]]也在中国广为流传<ref name="祆教">编辑部编辑(1992年):《中国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十三章 〈发达的多元宗教〉,第五节〈西来新宗教的流行〉,第1023页-第1024页。</ref>。
隋朝时期佛教进入兴盛阶段,这是因为皇帝与佛教的渊源密切。[[北周武帝灭佛]]时,智仙神尼隐藏在杨家,预言隋文帝日后会做皇帝,重兴佛法。[[隋文帝]]深信自己得佛保佑,对群臣宣称「我兴由佛法」<ref>《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六:「帝后果自山东入为天子,重兴佛法,皆如尼言。及登祚后,每顾群臣,追念阿闍梨以为口实。又云:我兴由佛法。」</ref>,所以积极提倡佛法,晚年甚至排斥儒学,佛教成为隋朝国教。581年,隋文帝招请隐居僧侣出山,号召佛徒「为国行道」,并且听任人民出家。[[隋炀帝]]时,朝庭对佛教也是採取积极扶持的政策,[[隋炀帝]]还向天台宗开创人之一智者大师[[智顗]]受戒,成为佛家弟子<ref>《续高僧传》卷第十七《昙崇传》</ref>。然而皇帝也对佛教严加控制,例如把江南佛教有影响的名士集中在[[扬州]],以便支配,并下令「沙门致敬王者」<ref>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卷 隋唐五代时期 第一章 南北统一社会繁荣时期——隋〉,第五节 隋朝的文化,411页。</ref>。
当时主流的佛教派系有[[天台宗]]、[[三论宗]]和[[三阶教]]。天台宗讲究将「教」、「观」两者发挥到极致并圆融一体,认为法界无相,万物一体。[[止观]]是主要修行方式。三论宗因研究《[[中论]]》、《[[十二门论]]》、《[[百论]]》而著称。主张世间、出世间的万有诸法,是从众多因缘和合而生,是众多因素和条件结合而成的产物。隋朝共修建寺塔5000馀所,塑造佛像数万,并且翻译数万佛经,使佛经流佈多于儒经数百十倍。隋文帝狂热重崇佛,仅头两次在各州兴建舍利佛塔就有83所之多,其中以[[大兴善寺]]最有名。又令计口出钱,营造佛像;替京师和大都邑的佛寺,写经四十六藏,凡十三万卷,修治旧经四百部。隋炀帝修治旧经六百十二藏,二万九千馀部,成立翻经馆及翻经学士,下令装补故经,并写新本,共译经九十部,五百一十五卷。<ref name="隋唐之宗教">江增庆,《中国通史纲要》〈第四篇第一章 隋唐〉, 第十七节 隋唐之宗教,297页。</ref><ref>编辑部编辑(1992年):《中国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十三章 〈发达的多元宗教〉,第三节〈佛教的繁荣与衰弱〉,第945页-第966页。</ref>。
隋炀帝对道士也优礼有加,在即位前曾以手书召道士[[王远知]]谓「夫道得众妙,法体自然,包涵二仪,混成万物,人能弘道,道不虚行」。隋场帝居东、西两都或出游,总有僧、尼、道士、女官(女冠,女道士)随从,称为四道场。金丹术为隋炀帝所推崇,许多道士以擅长炼製长生不死之药而获得宠信。嵩山道士潘诞为他合炼金丹,六年不成,潘诞解释要有童男女胆汁骨髓各三斛六斗才可以炼成,隋炀帝发怒而杀潘诞<ref>编辑部编辑(1992年):《中国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十三章 发达的多元宗教,1000页。</ref>。然而,炼製金丹的技术也推动隋唐医药化学之发展<ref name="隋朝文学" />。道教修鍊当中非常重要的「[[内丹]]」一词也形成于此时,青霞子[[苏元朗]]提出「归神丹于心炼」,提倡「[[性命双修]]」,进一步推动了内丹术理论的发展。他强调心身的全面修鍊,以此为内丹修鍊的核心。而[[葛洪]]的金丹术,以后遂称外丹。当时道士尚流行[[辟穀术]]以修炼成仙。辟穀术主张不吃[[五穀]],只喝水和吃寒食。隋炀帝曾诏请擅长辟穀术的徐则入宫,并尊敬擅长辟穀术的建安[[宋玉泉]]、会稽孔道茂与丹阳[[王远知]]等道士<ref>《北史·隐逸传》:「时有建安宋玉泉、会稽孔道茂、丹阳王远知等,亦行辟穀道,以松水自给,皆为炀帝所重。」</ref><ref name=隋朝道教/>。
[[祆教]]即琐罗亚斯德教,又称拜火教。波斯人[[琐罗亚斯德]]创立。流行于波斯和西域各国,早在北魏时随[[粟特]]人传入中国,隋朝设萨保官职以管理祅教。其教义认为宇宙是由光明神[[阿胡拉·马兹达]]和黑暗神[[安哥拉.曼纽]]互相斗争,火代表善神,故拜火。主神在中国被称为「胡天」、「天神」,主要经典是《[[阿维斯陀]]》<ref name="祆教"/>。
=== 艺术 ===
隋朝的时候,由于政教的关系,因此绘画受到重视。隋朝绘画仍以人物或神仙故事为主,敦煌[[莫高窟]]之绘画艺术跟皇室倡佛有密切关系。[[展子虔]]与董伯仁齐名,与东晋[[顾恺之]]、南朝齐[[陆探微]]及南朝梁[[张僧繇]]并称前唐四大画家。展子虔历经[[北齐]]、[[北周]]与隋朝,曾在隋朝任朝散大夫,后任帐内都督。画过[[佛教]]画《法华经变》,风俗画《长安车马人物图》,但均没有传世。元朝《画鉴》认为展子虔是唐画的始祖<ref name="画鉴">《画鉴·六朝画》:「展子虔画山水,大抵唐李将军父子多宗之画。人物描法甚细,随以色晕开。余尝见故实人物春山人马等图,又见北齐后主幸晋阳宫图。人物面部神彩如生意度,具足下为唐画之祖」。</ref>。旧传为他所作的[[山水画]]《游春图》<ref name="傅熹年">傅熹年著,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4月):《傅熹年书画鉴定集·关于展子虔〈游春图〉年代的探讨》。</ref>,用勾勒刷法,著大青绿。空间[[透视]]安排合理,注意远近关系和山树人物的比例,能够于咫尺之中,具备千里之趣<ref>柳美景著,《南宋以前中国绘画线条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第101页。</ref>,可能解决「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空间处理问题<ref>释彦悰著,《后画录》,第五页</ref>{{efn|据唐朝《历代名画记》说法,山水画的发展要到迟唐朝[[吴道子]]才算开始,到二李(可能是指[[李思训]]、[[李昭道]])时才完备<ref>《历代名画记·论画山水树石》:「魏晋以降......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杨、展精意宫观,渐变所附,尚犹状石则务于雕透,如冰澌斧刃......吴道玄者,天付劲毫,幼抱神奥,往往于佛寺画壁,纵以怪石崩滩,若可扪酌。又于蜀道写貌山水,由是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李将军、李中书)。」</ref>}} 。[[于阗]]画家尉迟跋质那,善画西域人物,时人称「大尉迟」<ref>《历代名画记》:「时人以跋质那为大尉迟,乙僧为小尉迟」</ref>。他擅长阴影晕染,即「凹凸法」。对后世绘画很有影响<ref>编辑部编辑(1992年):《中国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十七章 〈古代美术的盛世〉,第一节〈绘画艺术的新高峰〉,第1304页-第1306页。</ref>。隋朝书法巧整兼力,不离规矩。初唐大家的风范规模,在此已经初步形成。著名的书法家有丁道护、史陵与[[智永]]。墨迹则有[[千字文]]与写经。隋代的书法以碑刻为大宗,《龙藏寺碑》、《启法寺碑》、《董美人志》等碑刻显示书法风格。隋末唐初尚有书法家[[虞世南]],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唐初四大家」<ref>编辑部编辑(1992年):《中国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十七章 〈古代美术的盛世〉,第三节〈集大成的书法艺术〉,第1376页-第1379页。</ref>。
=== 科技 ===
隋文帝平定[[南朝陈]]后将南朝的[[浑仪]]、浑天象及天文图籍都集中于长安,并且命庾季才与南朝周坟参照各家星官,绘成星图。周坟与袁充等人还在太史局教授星象知识<ref>编辑部编辑(1992年):《中国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八章 〈自然科学和医学的丰硕成果〉,557页</ref>。隋朝丹元子,按照东晋[[陈卓 (三国)|陈卓]]所定的星宫,把天上星星的步位,编成一篇七字长歌,叫做《[[步天歌]]》,文句浅显,便于传诵<ref>陈美东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卷》 第五章 第三节。</ref>。隋末唐初,李播写成《[[天文大象赋]]》,用诗赋描述全天星官。隋朝的星官体系十分发达,然而还有两个弱点:当时过分强调三家星的区分,使星空划分成为二元体系;在拱极区与[[黄道]]间,还有一些区域比较空白,命名的星星仍不够多<ref name="隋朝科技"/>。隋廷提倡博物学,在当时出现大量地方志(或称图志、图经)。隋廷明令全国各地推行方志编写<ref>《隋书·百官传下》:「隋大业中,普诏天下诸郡,条其风俗物产地图,上于尚书。」</ref>,最后著有《诸郡物产土俗记》、《区宇图志》与《诸州图经集》。[[隋炀帝]]又诏天下诸郡上风俗物产地图,据以编成《物产土俗记》及《区宇图志》。朗蔚之採各地所上图经而纂成《隋诸州图经集》二百卷<ref>编辑部编辑(1992年):《中国文明史 隋唐五代史》第八章 〈自然科学和医学的丰硕成果〉,601页</ref>。[[裴矩]]于[[大业]]时期在[[张掖]]掌管[[互市]],从书传及西域商人的言论中,搜集西域山川、姓氏、风土、服章、物产等资料而写成《[[西域图记]]》。这本书还记载自敦煌通中亚诸国直至地中海的三条[[丝路]]<ref name="隋朝科技"/>。
隋朝医学相当发达,设有大医署。临床医学出现分科的趋势,大医署分为医学、药学两部分教受学生;而医学又分为医、针、按摩、咒禁四科;其中医科又分成体疗([[内科]])、少小([[小儿科]])、疮肿([[外科]])、耳目口齿与角法([[拔罐]])等五个专业<ref name="隋朝医学">编辑部编辑(1992年):《中国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八章 〈自然科学和医学的丰硕成果〉,635页</ref>。由于南朝医学进步,隋朝时南北医师交往,医书流通,有利于医学的描进。《隋书·经籍志·子部·医方类》中不少是南朝人的著作。南方名医许智藏有为隋炀帝治病过。隋朝也译出十馀种天竺和西域的医方书,知识十分丰富。<ref name="隋朝科技" />。隋朝医学家以[[巢元方]]最为著名,他撰有《[[诸病源候论]]》<ref>《古今医统》:「巢元方,不知何郡人,大业中为太医博士,奉诏撰《诸病源候论》五十卷,罔不该集。今行世为《巢氏病源》。」</ref>。这是中国第一部详细论述疾病分类和病因、病理的著作。书中记有用肠吻合手术治疗外伤断肠,是中国外科手术史上的重大成就。但《诸病源候论》也有不少错误,例如在〈九虫候〉中称:「蛲虫在人肠内,变化多端,发动亦能为癣,而癣内实有虫也。」事实上[[蛲虫]]跟[[癣]]没有关系。隋炀帝于[[大业]]时期敕编《四海类聚方》,全书共2600卷,专述理论,与《诸病源候论》相辅相成<ref name="隋朝医学"/>。
== 君主年表 ==
||[[开皇]] 581年-600年<br />[[仁寿 (隋朝)|仁寿]] 601年-604年
|-
||世祖(恭帝[[杨侗]]尊<ref name="越王侗传"/>)||炀皇帝(恭帝[[杨侑]]諡,实为唐朝[[唐高祖]]諡)<br />明皇帝(恭帝[[杨侗]]諡<ref name="越王侗传"/>)<br />闵皇帝([[窦建德]]諡<ref>《旧唐书·窦建德传》:「后世充废侗自立,乃绝之,始自尊大,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下书言诏。追諡隋炀帝为闵帝,封齐王暕子政道为郧公。」</ref>)
||[[杨广]]
||604年—618年
||[[大业 (年号)|大业]] 604年—618年
|-
||世宗(恭帝[[杨侗]]追尊<ref name="越王侗传"/>)||孝成皇帝(恭帝[[杨侗]]追諡<ref name="越王侗传"/>)
||[[杨昭]]
||
||
|| 恭皇帝(唐朝[[唐高祖]]諡)
||[[杨侑]]{{efn|617年[[李渊]]攻陷长安后拥立[[杨侑]]为皇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ref>《隋书·恭帝纪》:「十一年,......义兵入长安,尊炀帝为太上皇,奉帝纂业......义宁元年十一月壬戌,上即皇帝位于大兴殿。」</ref>。618年[[隋炀帝]]被杀死后,杨侑禅位于唐朝,不久去逝<ref>《隋书·恭帝纪》:「是日,上逊位于大唐,以为酅国公。武德二年夏五月崩,时年十五。」</ref>。}}
||617年—618年
||[[义宁]] 617年—618年
|-
||
|| 恭皇帝{{efn|name="两个隋恭帝"|《资治通鑑》为了区别恭帝[[杨侑]]和恭帝[[杨侗]],改称杨侗为皇泰主<ref>《资治通鑑·武德元年》:「隋炀帝凶问至东都,戊辰,留守官奉越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皇泰。......皇泰主眉目如画,温厚仁爱,风格俨然。」</ref>。}}([[王世充]]諡<ref name="越王侗传"/>)||[[杨侗]]{{efn|618年[[隋炀帝]]被杀死后,[[王世充]]、[[元文都]]与[[卢楚]]等人拥立[[杨侗]]为帝<ref name="越王侗传">《隋书·越王侗传》:「宇文化及之弑逆也,文都等议,以侗元德太子之子,属最为近,于是乃共尊立,大赦,改元曰皇泰。谥帝曰明,庙号世祖。追尊元德太子为孝成皇帝,庙号世宗。」</ref>。619年四月,王世充自立为郑帝,废杨侗,不久杀之<ref>《隋书·越王侗传》:「侗不得已,逊位于世充,遂被幽于含凉殿。世充僭伪号,封为潞国公,邑五千户。......月馀,宇文儒童、裴仁基等谋诛世充,复尊立侗,事洩,并见害。世充兄世恽因劝世充害侗,以绝民望......侗知不免,请与母相见,不许。遂布席焚香礼佛,咒曰:「从今以去,愿不生帝王尊贵之家。」于是仰药。不能时绝,更以帛缢之。世充伪谥为恭皇帝。」</ref>。}}
||618年—619年
||[[皇泰]] 618年—619年
== 外部连结 ==
* [http://www.silkxp.com/emperors/suichao.htm 隋朝 - 中华人网]
* [http://www.hxlsw.com/history/shui/ 隋朝历史 - 华夏历史网]
* [http://www.bastillepost.com/hongkong/70446-历史长河/988691-【历史长河】盈满之国:隋代粮仓有几大??r=w 【历史长河】盈满之国:隋代粮仓有几大?]
* [http://www.kaogu.cn/cn/kaoguyuandi/kaogubaike/2013/1025/34131.html 太原虞弘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