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心血管病

增加 39,776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File:心血管病3.jpg|thumb|right| [http://appwk.baidu.com/naapi/doc/view?ih=810&rn=1&doc_id=18c34cf1dd3383c4ba4cd204&o=jpg_6&pn=1&iw=1080&ix=0&sign=5fd156896794…”

[[File:心血管病3.jpg|thumb|right| [http://appwk.baidu.com/naapi/doc/view?ih=810&rn=1&doc_id=18c34cf1dd3383c4ba4cd204&o=jpg_6&pn=1&iw=1080&ix=0&sign=5fd1568967945639bfec7677731431a2&type=1&iy=0&aimw=1080&app_ver=2.9.8.2&ua=bd_800_800_IncredibleS_2.9.8.2_2.3.7&bid=1&app_ua=IncredibleS&uid=&cuid=&fr=3&Bdi_bear=WIFI&from=3_10000&bduss=&pid=1&screen=800_800&sys_ver=2.3.7 原图链接] [http://www.wendangku.net/doc/18c34cf1dd3383c4ba4cd204.html 图片来源火孤网] ]]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这些疾病都有着相似的病因、病发过程及治疗方法。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位于胸腔的中部,由一间隔分为左右两个腔室,每个腔室又分为位于上部的心房和下部的心室两部分。心房收集入心[[血液]],心室射血出心。心室的进口和出口都有瓣膜,保证血液单向流动。心脏的主要功能是给躯体供氧和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等)。简言之,心脏是通过从躯体收集乏氧血液,并将其泵入肺,在经过充分气体交换后,心脏将富氧血液泵到全身组织器官来完成其功能。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不少年轻人认为,[[高血压]]是老年人才得的病,与自己无关。其实不然。就高血压而言,仅在中国6-18岁的中小学生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就已达到8%。当然,这其中一部分是继发于其他疾病而出现的高血压。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人,应定期测量血压,尤其是30岁以后,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并且纠正诱发血压增高的饮酒、口味过咸等不良习惯。

一般来说,大约有50%的早期高血压病人可以完全没有任何症状,这种高血压其实潜在的危险更大!因为,有症状的人,会促使他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有助于病情的控制;而没症状的人,只是由于个体差异,对高血压不敏感,因而往往忽视了治疗。但是,血压高所造成的危害却不因症状的有无而消失。很多人直到出现心衰、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后才去治疗,悔之晚矣。所以,只要诊断为高血压病,都应该认真地治疗 。

运动猝死,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现代很多人工作紧张,长期超负荷运转,没时间锻炼。偶尔有一点放松时间,便想起“生命在于运动”的名言,于是跑到健身房狂练一番,或是一口气爬到山顶。他们以为这样对身体有好处。殊不知,这样做的危害更大。前不久,国内两位企业界的名人相继在健身房运动时发生猝死,令人扼腕!这些人长期工作紧张,体能透支,疾病已悄然而至,蓄势待发。一旦激烈运动,超出身体承受能力,发生意外也就不足为奇了。运动后有点喘,微微流汗,讲话不累,就表示此次运动强度适当。若活动后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明显感到疲乏,甚至有头晕目眩等不适症状,说明运动过量了。

==心绞痛==

很多冠心病患者,平时犯心绞痛的时候,总是先忍着,尽量不吃药,以为经常吃药,以后就无效了。其实不然。心绞痛的急救用药如硝酸甘油等,只有长期吃且每天吃的频率又很高的时候,才可能产生耐药性;间断服用,甚至一天吃上三四次,不会形成耐药性。另一方面,心绞痛发作时,及早服药治疗,可以迅速缓解病情,减轻心肌损伤的程度,减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病(DDM)是一组由于心脏下部分腔室(即心室)的结构改变和心肌壁功能受损所导致心脏功能进行性障碍的病变。有些冠心病患者对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太少,觉得手术有风险,在紧急时刻不愿选择紧急介入手术,错失救治良机甚至失去了生命。其实,冠心病介入治疗已有20多年历史,它为冠心病提供了药物治疗以外的又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冠心病介入治疗创伤小、效果好。可是有资料表明,仅有30%的急性心绞痛、急性心梗等患者在发病后6小时内接受了紧急介入手术;高达70%的急性冠心病患者由于种种原因选择了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冠心病患者要改变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如果经济条件许可,介入治疗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冠心病==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管壁形成粥样斑块造成供应心脏的[[血管腔狭]]窄导致的[[心脏病变]]。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的支数和程度的不同,其临床症状也有不同。不少年轻人认为,冠心病是老年人才得的病,与自己无关。其实不然。冠心病就是心脏血管的动脉硬化了。这种过程早在青年甚至幼年时期就已经开始。当然,血管只有狭窄到一定程度,或是合并急性血栓形成时才会有明显症状。由于遗传、[[饮食]]、习惯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人发病年龄也不一样。目前,很多年轻人出现了冠心病心肌梗死,有的还因此死亡。这些都提醒我们,年轻虽然是最大的财富,但不是保险箱,能否很好地利用这个财富,还取决于自己!

很多经常心绞痛发作的患者做完支架手术后症状迅速消失,甚至恢复了体力活动。因此,有些人错误地以为,放完支架后就没事了。其实,支架治疗只是一种物理治疗。它通过改善血管局部狭窄,减轻心肌缺血来使心绞痛得到缓解。但是,由于患者有冠状动脉硬化,其他部位同样也会发生狭窄,冠心病的危险性仍然存在,也就是说冠心病没有治愈。况且,有些患者血管病变较多,支架只放在了几个重要的部位。因此,即使放了支架,也不等于万事大吉,同样应注意按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按医生要求继续治疗。

==血脂==

有些患者血脂在正常范围,医生却给他开了降脂药,他们认为这是胡乱用药。其实不然。近年来国内外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血脂化验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并不一定就不需要治疗,关键要看个体情况。例如,LDL-C为135mg/dL,对于一个无任何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健康人而言,确属正常范围无需降脂治疗;但对患过心肌梗死,做过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糖尿病或同时有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则该血脂水平就偏高。把LDL-C降至100mg/dL以下,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另外,对于急性冠心病患者,如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他汀类降脂药如舒降之、普拉固等,可起到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这时候用降脂,其实是发挥该药物降脂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而不是为了降血脂。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高血脂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疾病,和高血压一样是终身性疾病。通过服用降脂药物,血脂可以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并不等于高脂血症就治愈了。一旦停药,血脂会很快再次升高。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当血压长期稳定后,即可试行减少药物剂量和种类,以最少的[[药物]]和尽可能低的剂量维持目标血压。而对于调脂药来说,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血脂达标后可以减量或停药。临床观察显示,达标后调脂药减量往往会引起血脂反弹。同时,减量也容易动摇患者坚持降脂治疗的信念,不利于长期疗效的维持。因此,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如出现严重或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就不应减量或停用降脂药。

==降脂药物==

很多患者认为降脂药副作用很大,对肝肾都有毒,所以有畏惧心理。他们觉得血脂高点儿,也没有症状,还是不吃降脂药为好。其实,就目前最常用的他汀类降脂药来说,大多数人对它的耐受性良好,通常只有0.5%-2.0%的病例发生肝脏转氨酶升高。减少药物剂量后,常可使这些人升高的转氨酶下降,再次增加剂量或选用同类药物时,转氨酶常不会升高。如果患者尤其是联合用药患者肌酸激酶(CK)高于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则应慎重考虑,予以减量或停药、随访,待症状消失、CK下降至正常,再重新开始治疗。另外,是否选用降脂药一定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后决定。如果一个人是冠心病高危患者,用他汀类降脂药获益很大,这时候支持我们使用该药的砝码无疑会加大。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心律紊乱”或“心律不齐”等词的含义偏重于表示节律的失常,心律失常既包括节律又包括频率的异常。

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endocarditis)指因细菌、真菌和其它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变。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对发病率不断增加。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

克山病:克山病,亦称地方性心肌病,主要病变是心肌实质变性,坏死和纤维化交织在一起,心脏扩张,心室壁不增厚,附壁血栓常见,光镜下可见心肌变性坏死。

心包炎:心脏外面有脏层和壁层两层心包膜,如它们发生炎症改变即为心包炎,可使心脏受压而舒张受限制。心包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心包炎较严重的类型是缩窄性心包炎。

梅毒性心血管病:梅毒性心血管病(syphiliticcardiovascutardisease)是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引起的心血管病,包括梅毒性主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梅毒性主动脉瘤、冠状动脉口狭窄和心肌树胶样肿。

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症状。

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指风湿性心脏炎遗留下来的以心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患风湿性心脏病后风湿活动仍可反复发作而加重心瓣膜损害。约一半病人以往无明显风湿热病史。

==病症预防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第一、注意脂肪、热量、食盐的摄取,多吃蔬菜水果。我们都知道,动物性脂肪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含量太高会阻塞动脉,造成血管硬化与狭窄。热量摄取过多则会形成肥胖,肥胖就容易造成心脏的负担,进而提高动脉硬化的危险性。蔬菜含有丰富纤维,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保持血管的畅通。 第二、戒烟、戒酒。香烟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与焦油,长期吸烟会造成血管收缩、增加血液黏度及血小板黏性,同时降低溶解血栓能力与血红素的携氧能力,因此易产生脑部缺血与脑梗塞。

第三、注意血糖和血压,血糖浓度过高(饭前血糖浓度达130~160mg/dl)会伤害动脉内膜,并增加有害脂肪;血压过高,会使心跳加快,伤害动脉血管的内壁,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

第四、适度运动。运动会增加血液中好的胆固醇的浓度,降低血压,因此医师建议,每周至少运动三至五次,每次至少持续30分钟。研究证实,每天运动二十分钟可增加一年寿命、一小时可增加两年寿命,若每天运动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多活三年。运动再加上常保心情开朗,日子就可以过得轻松又愉快。

第五、注意身体的保暖与气温的变化。气温下降时,血管会跟着收缩,尤其冬天的气温变化大,血管一经收缩会形成血栓造成阻塞,引发危险。第六、定期做健康检查。行政院卫生署呼吁,40岁以上的民众应定期接受检查[1]。

==病症症状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症状往往是诊断疾病的先导。心脏病亦如此,病人的感觉,也可为医生提供重要线索。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把某些不相干的症状,与心脏病联系起来,是常有的事情。有不少人以为,心悸就是心脏病。其实,虽有心悸但心脏却是健康无恙的。因此,把心脏病症状说清楚,对唤起人们的注意和消除不必要的疑虑是必要的。 心悸(Palpitation)心悸是主观感觉及客观征象的综合症状。主观上患者感觉心脏跳动快速、不整或搏动有力。客观检查可见心跳频率过快、过缓或不齐,即有心率和心律的变化。

呼吸困难(dyspnea)呼吸困难也是主观感觉和客观征象的综合表现。主观上感觉呼吸费力,客观上呼吸次数增多,动作快而幅度加大。胸部的各种器官都可以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如脑梗塞、肺炎、急性气胸、气道堵塞、胸壁[[肌肉炎症]]、肋骨骨折等,甚至皮肤带状疱疹的疾病疼痛也可以导致呼吸困难。[[心脏病]]的呼吸困难多为渐进性,逐步加,左心失代偿导致肺静脉、肺毛细血管压力升高。正常的肺静脉平均压低于10mmHg。压力升高造成肺脏充血、肺淤血,肺间质充血水肿,使肺泡与血液间氧气交换受到障碍。同时淤血的肺组织顺应性降低,弹性丧失,膨胀费力。

1.运动性呼吸困难(exertionaldyspnea):中国科学院肾病检测研究所正常人在剧烈运动时也有呼吸困难感觉,停止运动后很快恢复。心脏病患者在常人不会发生呼吸困难的活动量时出现症状,而且恢复慢甚至于不恢复。

2.端坐呼吸(orthopnea):患者表现不能平卧或不能长时间地平卧,斜靠位甚至于端坐,双下肢垂于床边。不能平卧的机制是

①平卧时下肢和腹腔的血液失去地心引力作心血管疾病用,返回心脏增多,加重了心脏的工作负荷;

②平卧时肺活量降低。正常人平卧位的肺活量有轻度降低(-5%),病人因肺淤血等因素,肺活量下降更多(可达-25%)。

3.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paroxysmalnocturnaldyspnea):又称为“心源性哮喘”,以区别于肺脏疾病引起的哮喘。发生机制除上述的两点外,入睡后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肺脏淤血到一定程度造成明显的缺氧,使患者从睡梦中惊醒已感到呼吸极度困难。病人立即从卧位改变为坐位,甚至站立位,症状才能逐渐缓解。

4.急性肺水肿(acutepulmonaryedema):是最严重的一类型呼吸困难,可以影响患者生命,需要急症急症处理。病人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明显的缺氧,不断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眩晕:眩晕(vertigo)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使患者自觉周围景物或自身在旋转及摇晃,眩晕发作时常伴有平衡失调、站立不稳及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晕厥(syncope)是由于一时性广泛的脑缺血、缺氧,导致大脑皮心血管疾病质一过性功能障碍,引起突然的、可逆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的一种临床病征。在发生意识丧失前常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现象。

==最常见的引起晕厥的原因有:==

1.反射性晕厥:最常见,约占各型晕厥总数的90%,大多数是通过血管迷走反射,导致心脏抑制和全身血管扩张,引起回心血流量降低,心输出量降低而导致脑缺血、缺氧引起晕厥。它们多数系压力感受器反射弧传入通路上的功能障碍所致。临床上常见有单纯性晕厥(血管减压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晕厥、颈动脉窦过敏性晕厥、咳嗽性晕厥、排尿性晕厥、吞咽性晕厥等。

2.心源性晕厥:因心脏输出量突然减少而发生的晕厥。常见原因有:①心律失常:常见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纤颤等。②心脏搏出障碍:急性心包压塞、急性心肌梗塞与心绞痛、左房粘液瘤、主动脉或颈动脉高度狭窄等。

3.脑源性晕厥:因脑部血循环障碍或脑神经组织病变所致的晕厥,临床上常见于高血压脑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颈椎病、颅脑损伤后等。

4.代谢性晕厥:由于血液成份异常导致晕厥,常见于低血糖、心血管疾病一氧化碳中毒、呼衰时二氧化碳储留等。

5.精神性晕厥:癔病。

胸痛:这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症状,由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包炎或肺梗死等引起,以心绞痛最为常见。心绞痛多数呈短暂发作性胸骨后疼痛或不适,部分冠心病患者会表现为上腹痛、肩背痛。

水肿:分为肺水肿和皮下水肿。心源性肺水肿可能是急性左心衰,此外,有报道称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及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所引起的急性肺水肿占心源性肺水肿的绝大部分;皮下水肿可能是右心衰竭、心包填塞、限制性心肌病等。

咯血:咯血不一定是像电视剧那般,大口大口的喷血,许多情况是痰中带血、血痰、粉红色泡沫样痰,这很可能是由于支气管静脉瘀血、肺淤血、肺梗死或水肿等引起的。

紫绀:这是组织缺氧的表现,分为周围性紫绀和中心性紫绀。周围性紫绀多是心力衰竭或休克,中心性紫绀可能是右至左分流或肺组织有广泛性病变,中心性发绀与周围性发绀同时存在多是心力衰竭。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不同的表现类型大致反映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1.运动性呼吸困难(exertionaldyspnea),正常人在剧烈运动时也有呼吸困难感觉,停止运动后很快恢复。心脏病患者在常人不会发生呼吸困难的活动量时出现症状,而且恢复慢甚至于不恢复。

2.端坐呼吸(orthopnea):患者表现不能平卧或不能长时间地平卧,斜靠位甚至于端坐,双下肢垂于床边。不能平卧的机制是①平卧时下肢和腹腔的血液失去地心引力作用,返回心脏增多,加重了心脏的工作负荷。②平卧时肺活量降低。正常人平卧位的肺活量有轻度降低(-5%),病人因肺淤血等因素,肺活量下降更多(可达-25%)。

3.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paroxysmalnocturnaldyspnea):又称为“心源性哮喘”,以区别于肺脏疾病引起的哮喘。发生机制除上述的两点外,入睡后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肺脏淤血到一定程度造成明显的缺氧,使患者从睡梦中惊醒已感到呼吸极度困难。病人立即从卧位改变为坐位,甚至站立位,症状才能逐渐缓解。

4.急性肺水肿(acutepulmonaryedema):是最严重的一类型呼吸困难,可以影响患者生命,需要急症急症处理。病人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明显的缺氧,不断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急性肺水肿的机制是①肺脏和毛细血管内液体压力平衡急性失调。肺毛细血管压力正常时低于10mmHg,肺水肿时高达25mmHg以上;②血浆蛋白含量降低;③肺淋巴回流障碍。水份从肺毛细血管内渗出到肺间质,继而渗出到肺泡内,严重地影响了氧的交换。渗出液中带有血球和气体,使咳出的痰呈现粉红色泡沫样,咳嗽、咯血,胸部和呼吸系统疾病都可以有咳嗽和咯血。心脏导致的咳嗽和咯血表现及病理生理不同。

一.咳嗽的病理生理及表现。

1.肺静脉高压。多表现为干咳。

2.肺间质水肿或肺水肿。表现为泡沫样痰,可能带有血液。

3.巨大左心房或动脉瘤压迫气管。

4.肺栓塞。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File:心血管病1.png|thumb|right|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14/fbe57267e3e746fea0147c2548131af6.pn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313847669_216835 图片来源搜孤网] ]]

二.咯血的病理生理及表现 1.肺静脉高压,支气管静脉和肺静脉间有吻合支,当肺静脉高压时累及支气管静脉,曲张的支气管静脉破裂出血。其临床特点是鲜红色血痰,量多少不等,从痰内带血到全血性痰。血痰与肺静脉压力升高有关,由劳累诱发,休息自止,很少需要特殊处理。由于支气管静脉破裂为肺静脉高压所致,出血后压力下降,咯血自然终止。

2.肺水肿。胸痛,与咳嗽相似,是不特异的征象。心脏病导致的胸痛有其规律,应注意与呼吸系统的胸痛鉴别。

一.心脏性胸痛的病因

1.急性或慢性心肌缺血。

2.主动脉夹层。

3.肺动脉高压。

4.急性心包炎。

5.肺栓塞。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二.缺血性胸痛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常见心血管疾病,造成的心肌缺血引起心绞痛或心肌梗死,重要表现为胸痛。

1.心绞痛:胸痛部位较固定,以左侧胸为主,可以放射到左肩,左胸壁内侧,后背,颈两侧及下颌部。胸痛呈压迫或绞窄感,多是钝痛性质,很少是尖锐性的痛。疼痛多在劳力时诱发,持续时间短约3~5分钟。停止劳力或含服药物后缓解。

2.心肌梗死:症状与上述相同,但程度严重并持续时间长,往往还伴有其它症状,如血压下降,出大汗,四肢厥冷等,不做特殊处理多不能缓解,并有致命的危险。

紫绀(cyanosis)紫绀是体征,指粘膜和皮肤呈青紫色。体内还原血红蛋白(未经氧饱和的血红蛋白)绝对值超过5g%(6~7vol%的不饱和度)。紫绀的机制为缺氧血,血红蛋白过多,及血液淤滞。有中心型及周边型两种。

1.中心型:指发生于心脏及肺脏器官水平的紫绀。动脉血因氧饱和不足或混有过多的未经氧合的血液。见于有右到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法乐氏四联症、艾森曼格氏综合症等,及因肺动脉压升高致间隔缺损晚发右至左分流。肺脏病变致血液氧合障碍也是中心型紫绀的重要原因。在重度心力衰竭时,肺脏淤血影响氧合产生中心型紫绀。中心型紫在运动时加重。长期血氧不饱和可以出现血红蛋白增多及杵状指趾。

2.周边型紫绀:见于周围血流速度过于缓慢,单位时间内组织摄取过多的血氧。周边型紫绀在活动时并无明显加重。心力衰竭时血流缓慢,周边组织摄氧多,因,其紫绀综合了两种形式。

==如何治疗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心律失常是心脏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房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等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房颤、室性早搏、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等等。 由于各种心脏疾病产生心律失常的机制不同,以往因手段和方法比较匮乏,在治疗心律失常的过程中往往显得较为困难。为了能够控制心律失常,必须给患者服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由于药物治疗只能在一定程度内控制心律失常,治疗心律失常只能长期靠药物维持。一旦药物失效或停药,心律失常可能再次发生。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疗效有限,副作用多,能够长期控制心律失常发作的药物较少,且长期服药费用高。一些大型的临床试验还证实,一些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尽管患者的心律失常能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但其副反应和死亡率也随之增加。

心导管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目前已发展成为十分成熟的治疗手段,对于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典型的房扑、特发性室早和室速,成功率达到90%以上。心导管消融治疗是通过心导管将射频电流引入心脏,定位于心律失常产生或维持的关键部位,然后消融阻断折返环路或消除病灶,从而治疗心律失常。随着心脏电生理检查不断完善和导管消融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种类的心律失常能够被根治。近年来,随着一些新的技术和器械的应用,对于持续多年而药物治疗无效或永久性房颤,以及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等有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病例,导管消融治疗也取得很好的疗效。

双心室起搏对于一些心功能衰竭患者也是个福音,可以改善大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因心衰发作而住院的次数,降低病死率。植入起搏器是一些心动过缓患者的必要选择,更加符合生理性的起搏,将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防止房颤的发生。冠脉造影、介入再血管化治疗对于冠心病患者已不再陌生,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的建立,急诊介入手术让许多患者转危为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BAP)为一些如出现心源性休克的危重患者赢得了珍贵的抢救时间,使他们有机会渡过疾病的难关。

此外,筛选致病基因对于遗传性或家族倾向性心脏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干细胞移植和血管新生治疗在动物实验取得许多进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分子心脏病学一定不只是在实验室讨论的科研项目,终将为临床实践带来更多更新的诊疗方案。基因治疗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又一新途径,其主要步骤包括目的基因的制备,用适当的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靶细胞以及目的基因在靶细胞内的表达与调控等,随着分子克隆技术的日益完善,这一新的方法有可能使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产生重大变革。

==护理事项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1.[[饮食]]治疗指导病人在去除病因,药物治疗的同时,改善饮食习惯。胆固醇控制在5.2mmol/L范围内,主要以饮食来调节。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蔬菜、瓜类和粗粮,少吃油腻及含脂高的食物,如动物油脂、[[内脏]]、肥肉、鱼子、蛋黄及高脂奶粉等,多吃有降血脂作用的洋葱、大豆、绿豆、花生、生姜、玉米、芹菜、海带、菠菜、枣等。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控制在300mg以内,脂肪酸的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30%。因饱和脂肪酸(S)能升高血浆胆固醇,故应控制在总热量的10%以内,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可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所以提倡进食P/S比值高而胆固醇含量少的食物。饮食勿过饱、过咸,甜食也应少吃。饮食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多数仍须药物干预。 2.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由于免疫抑制剂是引起高脂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是防治高脂血症的重要措施。肾移植受者撤除肾上腺皮质激素,继续应用CsA、硫唑嘌呤,可使血浆总胆固醇、LDL-C分别下降17%、16%,而HDL-C也下降18%。

3.降脂药物根据美国NCEP建议,作为首选的降胆固醇药物有三类: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纤维酸衍生物、尼克酸。纤维酸衍生物主要应用于血浆甘油三酯特别高的患者,抗氧化剂只用于不能耐受其它降胆固醇药物者。应用上述药物时应考虑到与免疫抑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健康教育]]锻炼对循环系统功能和调节血脂有着重要作用。对于血脂不太高的人,各种活动可以不受限制,但对于有器官受累者,特别是心脏供血不足而症状明显者应控制活动,经药物治疗,病情好转后再逐渐增加活动量,以防不测。

还应对病人宣教注意药物、饮食、锻炼三结合的方针。特别是长期脑力劳动、工作压力大者,其他还有急躁、超重、或摄入高血脂诱发元素(铅、钴、镉)者等,所以治疗高脂血症的同时,应减少[[高血脂]]的诱因。

==心血管吃什么好==

蜂蜜作为药用,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功效良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蜂蜜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润燥也,解毒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以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创伤之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 蜂蜜中含种类繁多的[[微量元素]]。如B1、B2、B6和烟酸、维生素C等。这些[[维生素]]对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蜂蜜中有可以清除血管壁上脂肪的酸类和酶类,减少心血管系统的脂肪堆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动脉硬化。

蜂蜜醋。【组成】 蜂蜜25克,米醋20克。

【用法】 将积安堂荆条蜂蜜和米醋混合后,用温开水冲服,每天早晚各一次

【功效】 软化血管,降低血脂,防止心肌梗塞。

山楂桃仁蜜露。【组成】 山楂500克,桃仁100克,蜂
蜜250克。

【用法】 将山楂和桃仁先用清水浸泡1小时,再用文火慢煎0.5~1小时,取滤液后再加水复煮一次,两次滤液合并在加入蜂蜜,隔水蒸1小时,冷却装瓶备用。

【功效】 活血化瘀,健胃消食,营养心肌,降血压,降血脂。

首乌丹参蜂蜜饮。【组成】 何首乌15克,丹参15克,蜂蜜20克。

【用法】 先将何首乌和丹参用水煎,去渣加入蜂蜜即可,日服1剂。

【功效】 滋阴润燥,通经活络。主治动脉硬化,高血压、慢性肝炎等症。

番茄蜜汁。【组成】 新鲜成熟[[番茄]]一个,蜂蜜20克。

【用法】 先将番茄切片,加入积安堂荆条蜂蜜腌1~2小时即成。饭后当水果食用。

【功效】 和血脉,降血压,生津开胃,清热解毒。长期服用,可预防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等。

蜂蜜茶。【组成】 绿茶10克,蜂蜜20克。

【用法】 先将绿茶放入茶壶中用热开水浸泡,冲好茶后待冷却时混入积安堂荆条蜂蜜,即可饮或含服。日服1~2次。

【功效】 降血压,清肺热,利肠胃。主治高血压、肺热咳嗽、久咳不止、咽喉肿痛等症。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病,老人要注意保暖,合理饮食,同时要多活动,科学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009年08月06日[[美国]]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富含欧米加-3脂肪酸的鱼油不仅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还能对某些心血管疾病起到治疗作用。 美国新奥尔良奥茨纳诊所的研究人员在8月刊《美国心脏病学院杂志》上报告说,根据对近4万人的研究结果,[[鱼油]]不仅能预防心血管疾病,还可用来治疗心房纤维颤动、心脏病发作、动脉硬化症及心衰等。 研究人员建议,普通人每天应摄入500毫克的欧米加-3脂肪酸,而心脏病患者每天摄入量应为800毫克至1000毫克。

==遵医服药==

一项有关[[亚洲]]心血管疾病治疗的研究结果显示,亚洲一半以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因不能按时定量服药而未实现疗效。 2009年亚太心血管峰会19日在北京召开,会上首次公布了泛亚高胆固醇血症治疗情况研究(CEPHEUS)的研究结果。CEPHEUS 是由亚洲顶级心血管专家进行的一项科学研究,旨在调查高胆固醇血症(血液胆固醇含量高)的治疗情况。而血液胆固醇含量升高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研究人员对逾7千名心血管疾病患者和医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当中44.1%偶有忘记吃药的情况,四分之一的患者认为忘记吃药并不会影响治疗。 而参与研究的医学教授则表示,治疗心血管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遵医嘱服药,而患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研究还指出,改变生活方式也是降低胆固醇,治疗心血管疾病行之有效的方法。医学专家认为,亚太地区生活方式最严重的问题是吸烟,中国尤其如此。 中国卫生部发布的《2007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指出,中国约有3.5亿吸烟者,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近100万。 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头号杀手,2004年全球有170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到2030年之前,死亡人数预计超过两千三百万。

==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干预==

随着我国踏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加快,我国老年人越来越多,也意味着心血管疾病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对心血管内科护士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护理]]工作的内容有着更深刻的变化。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心肌梗]]死、心绞痛以及心力衰竭等,长期反复发作,均为能导致死亡的危、急、重症。由于自身的基础疾病,再加上老年人生理因素,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往往暴露出许多心理问题和新的疾病、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且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一、护理重点,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医生强调最多的是患者要有足够的休息,因为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会极大地影响疾病的治疗,甚至导致更为恶劣的后果,其中,出现最多的情况就是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每发生一次这样的情况,对心脏就是一次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凡是会影响患者休息的因素,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都是要引起重视,并尽量避免,这同样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心血管内科护理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二、便秘的护理,便秘是指连续48h未排便,且有自觉症状。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且严重的便秘常伴有[[头痛]]、[[腹胀]]、厌食,并因排便时过度屏气使老人颅内压和肠内压升高,从而诱发心绞痛、心率失常甚至心肌梗死,因此不容忽视。便秘原因如下:

①研究发现,在不运动的老年人中,左半结肠和直肠内可见到粪便积聚现象。另外,由于老年[[人脑血管]]硬化,[[大脑]]产生抑制,使胃、结肠反射减弱。

②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减退,机体虚弱,无力排便均可致便秘发生。

③老年人多因牙齿松动、脱落,喜食软烂之食,纤维素摄入减少产生便秘。

④老年人味蕾数目减少,喜食肥甘、厚腻之物,加重便秘。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建议不要过于依赖排便药物解决问题,以免增加药物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而应从生活习惯方面纠正,如进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适当摄取粗糙、多渣的杂粮及油脂类食物,适量饮凉开水、[[蜂蜜]]等。做到劳逸结合,适当参加娱乐活动,加强腹肌和[[盆底肌]]的锻炼,有助于便秘的预防。

三、失眠的护理,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患者多因住院后环境、心理、疾病因素导致失眠,表现为难入睡或是入睡后易醒,醒后不能继续入睡的情况。失眠原因还包括心血管疾病本身的特点,心血管病易反复发作,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低氧,患者往往因胸闷、憋气而惊醒,导致睡眠不稳。由于夜间平卧后,皮下水肿液的吸收,膈肌上抬,使患者产生阵发性呼吸困难,影响了睡眠。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如利血平、可乐定、卡托普利等。医护人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有效干预,包括保证病房的安静、睡前开小灯,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个人睡眠条件。

四、心理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易产生各种思想顾虑,情绪易激动,甚至绝望,从而导致病情恶化。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干扰有。

①忧虑心理。

②绝望心理。

③猜疑心理。

④抵抗心理。

⑤应激心理。

相关研究显示,当这些不良心理出现的时候,末梢[[神经刺激组]]织释放大量去甲肾上腺素,从而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儿茶酚胺与皮质类固醇结合,动员脂肪,从而增加了血中脂质。医护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出现这些不良心理的情况及原因,耐心劝导和抚慰,主动与他们沟通,给予精神支持,解除其[[精神压力]],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护理工作是治疗疾病重要、有效的手段之一,良好的护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故护理人员应切实认识到这一点,将人性化的思想带到护理工作中,在心血管内科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中医保健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研究获得多方面进展,如[[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益气活血或益气养阴活血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或心功能不全、益气通脉温阳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益气养阳透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理气活血预防冠心病介入性治疗后再狭窄等,皆显示有肯定效果。尽管其针对某个病理环节的作用强度不如化学合成药物,但在防治心[[血管系统]]的许多疾病方面,也显示有一定的优势。如何充分利用中西医两种医学防治心血管病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是现代中医临床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如茵陈可通过利胆作用促进胆固醇排泄;

(1)抑制脂质吸收:如何首乌、决明子等可增加肠蠕动,抑制脂肪和[[胆固醇]]吸收;

(2)抑制脂质在体内合成:如[[山楂]]、[[何首乌]]、[[大黄]]、[[决明子]]等可抑制3-轻基-3-甲基戊二酞辅酶A还原酶,从而抑制胆固醇合成;

(3)促进脂质转运和清除;如[[人参]]、[[蒲黄]]、[[月见草]]、何首乌等可升高HDL-C,降低LDL-C。在辨证理论指导下,正确应用上述药物,可提高临床的调脂效果。<ref>[https://baike.so.com/doc/6119824-6332969.html 心血管疾病]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60 生物科學總論]]
1,06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