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項羽

移除 15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前206年]],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項羽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又未能重用[[范增]]、[[韓信]]、[[陳平 (漢朝)|陳平]],最後反被劉邦所滅。[[前202年]],項羽在[[垓下之战]]為劉邦指揮諸侯六十萬聯軍所敗,突圍至[[乌江县|烏江]]後,<!--時江東已降劉邦-->[[自刎]]而死。
項羽被譽為[[中國历史]]最为勇猛的将领<ref>{{cite web|url=http://book.people.com.cn/GB/69839/217128/217129/15976705.html|title=红军何以绝地突围?毛泽东"死里求生"现辉煌|author=王建利|publisher=人民网|date=2011-10-21|accessdate=2013-03-24|quote=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一代天骄——楚霸王项羽,在推翻暴秦的农民起义风暴当中,一马当先,身经百战,勇武古今无双,屡破秦军主力,立下盖世功勋,无人可敌,而一旦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也陡然心灰意冷,斗志消沉,徒叹奈何……}}</ref>,史學家稱“羽之神勇,千古无二”<ref>(清)[[李晚芳]],《读史管见》:“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太史公以神勇之笔,写神勇之人,亦千古无二,迄今正襟读之,犹觉暗哑叱咤之雄,纵横驰骋于数页之间”。</ref><ref>[[王立群]],《百家讲坛·汉代风云人物·项羽·四面楚歌》:“项羽从二十四岁起兵,历时八年征战,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从无敌手”。</ref>,亦認為「[[霸王]]」一词专指项羽<ref>{{cite news|url=http://paper.dzwww.com/shrb/content/20130207/PageT27NU.htm|title=前有楚汉双雄后有学界翘楚|work=《生活日报》|date=2013-02-07|page=T27|quote=项籍(公元前232年),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中国古代著名将领及政治人物,秦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东方的亚历山大大帝。 “霸王”一词,专指项羽。}}</ref>。
== 經歷 ==
有學者認為是司馬遷怨恨晚年昏聵的漢武帝,所以故意把項羽這劉氏大敵地位提升,不然綜觀史記對項羽貶多於褒,不至於到本紀的高度,同時項羽為人好大喜功、極愛面子。《史記·項羽本紀》:「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室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暗指项羽)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史記·項羽本紀》記載了項羽对平民與降卒的六次大屠殺,全部都是戰勝之後駭人聽聞的屠杀與殺降:第一次襄城屠杀,坑殺全城平民;第二次城陽大屠殺,处决了此前幫助齐郡防禦的全城平民;第三次新安大屠殺,坑殺秦軍降卒二十萬;第四次咸陽大屠殺,殺戮關中平民無計,大燒大殺大劫掠大掘墓;第五次破齊大屠殺,坑殺[[田榮]]降卒數目不詳,大劫掠大燒殺,逼反[[復辟]]後的齊國;種種大規模暴行之外,項羽又恢復了戰國大煮活人的烹殺,後來又有殺[[楚懷王]]、殺秦王[[子嬰]]並秦诸公子、大掘秦始皇陵等,使大屠殺的酷烈惡風在秦末之亂中驟然暴長。
[[扬雄|揚雄]]在《[[法言]]》中批判:“或問:「楚敗垓下,方死,曰『天也!』諒乎?」曰:「漢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敦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負。天曷故焉!」”<ref>{{Cite web|url=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8%B3%87%E6%B2%BB%E9%80%9A%E9%91%91/%E5%8D%B7011|title=資治通鑑/卷011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accessdate=2018-02-06|work=zh.wikisource.org|language=zh}}</ref>
楚国诸将:“项羽为人僄悍滑贼,诸所过无不残灭。”(《史记·高祖本纪第八》)
[[孫中山]]認為,項羽失敗最簡單原因,就是項羽專靠武力,劉邦入關之後,便[[約法三章]],事事總是寬宏大量,以得民心為主。<ref>孫中山著、葉匡政編:《孫中山非常言:論道1896-1925》,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第186頁,ISBN 978-7-5115-0253-7</ref>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有[[词 (文学)|词]]-{云}-:“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在1964年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项羽战败的三个错误:[[鸿门宴]]不听[[范增]]的话,放走刘邦;机械遵守鸿沟协定;以及建都[[徐州]](当时叫[[彭城]])。<ref name="毛泽东点评历代帝王纣王能文能武很有本事">{{cite web |url=http://news.ifeng.com/history/3/200711/1115_337_298656_1.shtml|title=《毛泽东点评历代帝王纣王能文能武很有本事》|accessdate=2007年11月15日|work=|publisher=凤凰网|language=zh-hans}}</ref><ref name="毛泽东妙语评点历代帝王">{{cite web |url=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07-08/22/content_8729040.htm|title=《毛泽东妙语评点历代帝王》|accessdate=2007-08-22|work=|publisher=中国网|language=zh-hans}}</ref><ref name="毛泽东对历代帝王的评说">{{cite web |ur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11/15/content_7077554.htm|title=《毛泽东对历代帝王的评说》|accessdate=2007年11月15日|work=|publisher= 新华网|language=zh-hans}}</ref>
==参考文献==
{{Reflist|30em}}
89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