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马建章

增加 16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big>'''林业工程管理'''</big></p><p style="text-indent:2em;">马建章长期从事林业工程管理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是我国野生动物学科和野生动物管理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结合我国国情首次提出"保护、驯养、利用"的野生动物管理方针。提出创立的"濒危物种的管理、生境选择与改良、环境容纳量"等理论,奠定了我国野生动物管理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理论基础。主持调查规划和设计了我国第一个"开放国际猎场"和"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人才培训中心"等,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濒危动物的种群扩大与人才培养开辟了新的途径。</p><p style="text-indent:2em;">''''''<big>'''创建了动物繁殖与利用专业''</big>'''''''</p><p style="text-indent:2em;">马建章创建了我国高等院校第一个野生动物专业-森林动物繁殖与利用专业。创立了我国第一个野生动物管理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猫科动物繁育中心、第一个科学化管理的熊类饲养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重点课题14项,5项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发表论文50余篇。著有[[《自然保护区学》]]、[[《野生动物管理学》]]等16部专著。</p>
==工作插曲==
 [[File:微信图片 20181222190953.jpg| 有框缩略图|right|[http://p0.so.qhmsg.com/bdr/200_200_/t01e3a817662bef35df.jpg 原图链接][http://sh.qihoo.com/pc/98d34f9578ff548b8?sign=360_e39369d1 来自【快资讯】]]] 
<p style="text-indent:2em;"><big>'''国鸟事件'''</big></p><p style="text-indent:2em;">''事件起因''</p><p style="text-indent:2em;">2008年2月29日,有媒体称,[[丹顶鹤]]因英文和拉丁文叫"日本鹤",可能导致在我国国鸟评选中落选,[[红腹锦鸡]]可能入选。据了解,在2004年5月至6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举办的"网上推举国鸟"活动中,丹顶鹤获得500万网民中64.92%的选票,遥遥领先于其他9个竞争者。一度曾传出消息称,国家林业局已将丹顶鹤作为国鸟的唯一候选上报国务院。</p><p style="text-indent:2em;">''事件经过''</p><p style="text-indent:2em;">3月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保护学院名誉教授马建章、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马逸清]]教授联名称,1980年"日本鹤"的英文名称就已经改成"[[丹顶鹤]]",并且自此以后的国际学术会议和资料文献上都使用这个名称,[[红腹锦鸡]]为国鸟最佳候选与丹顶鹤相比有"三不如"。</p><p style="text-indent:2em;">''事件结果''</p><p style="text-indent:2em;">那么为什么叫"日本鹤"呢?马逸清教授给出了解释,1776年,一个德国人发表了一篇关于给各类鸟命名字的文章,其中就给[[丹顶鹤]]起了一个名字叫"日本鹤"。由于当时的清政府闭关自守,这个德国人并不知道丹顶鹤起源于中国,而他又无法拿到丹顶鹤的标本,当时一个日本人从本国提供了[[丹顶鹤]]的标本,这样按照林奈生物分类的规则,实物命名可以依据人名或是地名。因为标本是从日本拿来的,所以就起名叫'日本鹤',英文和拉丁文的名称也叫'日本鹤'。国际上就一直沿用下来。</p><p style="text-indent:2em;">"但它只是一个名称,根本没有国家所属等实质性概念。当时这种命名方式体现在很多给生物的命名上,并不代表自然属性。"马建章说,就是日本人自己也不叫"日本鹤",而是叫"tancho",中文名称实质就是丹顶鹤。马建章还说,根据古化石证明,丹顶鹤起源于中国大陆,在北京[[山顶洞人]]洞底下发现,这个标本现保存在国家古生物研究所。</p><p style="text-indent:2em;">'''马建章与归真堂'''</p><p style="text-indent:2em;">马建章在归真堂建立工作站</p><p style="text-indent:2em;">马建章将在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共同开发研究熊胆粉系列项目,包括熊胆粉复方中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熊胆粉抗癌药效和作用机制研究等。
1,9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