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3
次編輯
變更
栎黄枯叶蛾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栎黄枯叶蛾</big> ''' |- | File:360截图20200622144126949.jpg…”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栎黄枯叶蛾</big> '''
|-
|
[[File:360截图20200622144126949.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1.iplant.cn/image2/b/2885751.jpg 原图链接][http://ppbc.iplant.cn 来自 中国植物图像库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山矾叶九节
拉丁学名:Psychotria symplocifolia Kurz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百合目
科:茜草科
属:九节属
|}
栎黄枯叶蛾,Trabala vishnou gigantina (Yang),为鳞翅目(Lepidoptera)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 黄枯叶蛾属的一种昆虫。分布于河南、陕西、四川、浙等省。寄主有核桃、栎类、板栗、苹果等。幼虫取食叶片造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吃光叶片。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栎黄枯叶蛾
拉丁学名
Trabala vishnou gigantina (Yang)
别称
绿黄枯叶蛾,青柱枯叶蛾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亚门
六足亚门
纲
昆虫纲 insecta
亚纲
有翅亚纲
目
鳞翅目 Lepidoptera
科
枯叶蛾科 Lasiocampidae
属
黄枯叶蛾属
种
栎黄枯叶蛾
分布区域
河南、陕西、四川、浙等省
=='''形态特征'''==
*成虫
雌蛾体长25--38mm,翅展70--95mm,头部黄褐色,触角短双栉齿状;复眼球形,黑褐色。胸部背面黄色,前翅内、外横线之间为鲜黄色,中室处有1 个近三角形的黑褐色小斑,后缘和自基线到亚外缘间又有一个近四边形的黑褐色大斑,亚外缘线处有1条由8--9 个黑褐色小斑组成的断续的波状横纹。后翅灰黄色。雄蛾体长22--27mm,翅展54--62mm。绿色或黄绿色。
*卵
卵圆形,长0.3--0.35mm,宽0.22--0.28mm。初产卵黑褐色,孵化前逐渐变成铅灰色。卵多产于茧表面、枝条及叶片等处,卵粒双行相间排列成长条状,上覆雌蛾腹末的深褐色长毛。
*幼虫
幼虫共6龄或7龄,初孵幼虫头部红褐色,体长(5.82±1.12)mm(图版I:7),老熟幼虫头部为土黄色,体长(68.85±2.25)mm。幼虫密生白色体毛或黄色体毛。头顶中央头盖缝两侧对称分布有1条黑褐色长斑和8~9个不定形黑褐色小斑。体13节,在第1体节背板中央,有皇冠形黑褐色斑纹,两侧各有一黑色疣状突起,其上各分布一束黑色长毛,其基部则有黄色或白色短毛簇,在第5和11体节背部各有一簇白色长绒毛。在2~12体节亚背线处各生有1个较大的黑褐色椭圆形疣状突起,在气门上线、气门下线及基线处,各有1个较小的黑褐色椭圆形疣状突起,其上均生有刚毛1簇。腹部淡黄色,上有褐色斑点。气门9对,黑褐色,着生在第1节及第4~11节上,胸足3对,腹足4对,臀足1对,均为黄褐色。
*蛹
纺锤形,赤褐色,雌蛹肥大,平均体长为(35.12±1.58)mm,体宽(13.02±o.65)mm,体重(3.16±o.34)g;雄蛹瘦小,平均体长为(24.41±1.22)mm,体宽(9.39±o.38) mm,体重(1.15±o.13)g。蛹为被蛹,纺锤形,黄褐色至黑褐色。复眼位于头部前端下方,黑褐色。翅芽伸至第4腹节下缘。腹部自背面可见9节,气门黑色,分布于蛹体两侧,共有7对。
雌虫茧长为(42.54±5.8)m,宽为(21.46± 2.6)mm。雄虫茧长为(33.68±3.45)mm,宽为(15.64±3.22)mm。雌、雄蛹和茧大小差异显著(P<o.05)。可以利用蛹或茧的大小作为栎黄枯叶蛾雌雄判断的依据。蛹体具有灰白色或黄褐色茧保护,茧侧面观为马鞍形,茧表面附有幼虫体表毒毛。
=='''生长习性'''==
河南省1年1代,以卵在树干和小枝上越冬。翌年4 月下旬开始孵化,5月中旬为盛期,5月下旬孵化结束。初孵幼虫群集于卵壳周围, 取食卵壳,经1昼夜,即开始取食叶肉,1--3龄有群集性,食量大,受惊吓后吐丝下垂。4龄后分散危害,食量猛增,受惊后昂头左右摆动。8月下旬幼虫老熟,于树干侧枝、灌木、杂草及岩石上吐丝结茧化蛹,蛹期9--20天;8月中旬成虫羽化,9 月上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多为夜晚羽化交尾,当晚或次日产卵于树干或枝条、茧上,排成2行,即行越冬。每头雌蛾产卵量为290-380粒。成虫寿命平均4.9天。成虫具趋光性。初产卵暗灰色,孵化前卵呈浅灰白色,夜晚孵化,孵化率为98.1%。蛹期天敌有寄生蜂,寄生率为24%,幼虫有食虫蝽、白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感病为多5-7龄幼虫,自然寄生率为18%。
=='''生活史'''==
通过室内外观察,此虫在陕西吴起1年发生1代。以卵在茧表面、枝条及叶片等处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开始孵化,6月中旬为孵化盛期。6月下旬到8月上旬为危害高峰期。7月下旬幼虫开始结茧化蛹,8月上中旬为化蛹盛期,蛹期为(24.5±3.1)d,8月下旬始见成虫,9月上旬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很快交配产卵。
=='''防治措施'''==
*1、营林管理。营造针阔混交林,合理密植,保持一定郁闭度,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树势。
*2、人工防治。人工摘卵、捕杀幼虫、采茧等。
*3、灯光诱杀。林间悬挂黑光灯诱杀成虫。
*4、喷药防治。幼虫期向叶面喷洒25%灭幼脲Ⅲ号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5000--8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
*5、生物防治或喷洒Bt1000倍液;或核型多角体病毒水溶液。保护天敌,蛹期的寄生蝇、幼虫期的食虫蝽,鸟类等。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栎黄枯叶蛾</big> '''
|-
|
[[File:360截图20200622144126949.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1.iplant.cn/image2/b/2885751.jpg 原图链接][http://ppbc.iplant.cn 来自 中国植物图像库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山矾叶九节
拉丁学名:Psychotria symplocifolia Kurz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百合目
科:茜草科
属:九节属
|}
栎黄枯叶蛾,Trabala vishnou gigantina (Yang),为鳞翅目(Lepidoptera)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 黄枯叶蛾属的一种昆虫。分布于河南、陕西、四川、浙等省。寄主有核桃、栎类、板栗、苹果等。幼虫取食叶片造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吃光叶片。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栎黄枯叶蛾
拉丁学名
Trabala vishnou gigantina (Yang)
别称
绿黄枯叶蛾,青柱枯叶蛾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亚门
六足亚门
纲
昆虫纲 insecta
亚纲
有翅亚纲
目
鳞翅目 Lepidoptera
科
枯叶蛾科 Lasiocampidae
属
黄枯叶蛾属
种
栎黄枯叶蛾
分布区域
河南、陕西、四川、浙等省
=='''形态特征'''==
*成虫
雌蛾体长25--38mm,翅展70--95mm,头部黄褐色,触角短双栉齿状;复眼球形,黑褐色。胸部背面黄色,前翅内、外横线之间为鲜黄色,中室处有1 个近三角形的黑褐色小斑,后缘和自基线到亚外缘间又有一个近四边形的黑褐色大斑,亚外缘线处有1条由8--9 个黑褐色小斑组成的断续的波状横纹。后翅灰黄色。雄蛾体长22--27mm,翅展54--62mm。绿色或黄绿色。
*卵
卵圆形,长0.3--0.35mm,宽0.22--0.28mm。初产卵黑褐色,孵化前逐渐变成铅灰色。卵多产于茧表面、枝条及叶片等处,卵粒双行相间排列成长条状,上覆雌蛾腹末的深褐色长毛。
*幼虫
幼虫共6龄或7龄,初孵幼虫头部红褐色,体长(5.82±1.12)mm(图版I:7),老熟幼虫头部为土黄色,体长(68.85±2.25)mm。幼虫密生白色体毛或黄色体毛。头顶中央头盖缝两侧对称分布有1条黑褐色长斑和8~9个不定形黑褐色小斑。体13节,在第1体节背板中央,有皇冠形黑褐色斑纹,两侧各有一黑色疣状突起,其上各分布一束黑色长毛,其基部则有黄色或白色短毛簇,在第5和11体节背部各有一簇白色长绒毛。在2~12体节亚背线处各生有1个较大的黑褐色椭圆形疣状突起,在气门上线、气门下线及基线处,各有1个较小的黑褐色椭圆形疣状突起,其上均生有刚毛1簇。腹部淡黄色,上有褐色斑点。气门9对,黑褐色,着生在第1节及第4~11节上,胸足3对,腹足4对,臀足1对,均为黄褐色。
*蛹
纺锤形,赤褐色,雌蛹肥大,平均体长为(35.12±1.58)mm,体宽(13.02±o.65)mm,体重(3.16±o.34)g;雄蛹瘦小,平均体长为(24.41±1.22)mm,体宽(9.39±o.38) mm,体重(1.15±o.13)g。蛹为被蛹,纺锤形,黄褐色至黑褐色。复眼位于头部前端下方,黑褐色。翅芽伸至第4腹节下缘。腹部自背面可见9节,气门黑色,分布于蛹体两侧,共有7对。
雌虫茧长为(42.54±5.8)m,宽为(21.46± 2.6)mm。雄虫茧长为(33.68±3.45)mm,宽为(15.64±3.22)mm。雌、雄蛹和茧大小差异显著(P<o.05)。可以利用蛹或茧的大小作为栎黄枯叶蛾雌雄判断的依据。蛹体具有灰白色或黄褐色茧保护,茧侧面观为马鞍形,茧表面附有幼虫体表毒毛。
=='''生长习性'''==
河南省1年1代,以卵在树干和小枝上越冬。翌年4 月下旬开始孵化,5月中旬为盛期,5月下旬孵化结束。初孵幼虫群集于卵壳周围, 取食卵壳,经1昼夜,即开始取食叶肉,1--3龄有群集性,食量大,受惊吓后吐丝下垂。4龄后分散危害,食量猛增,受惊后昂头左右摆动。8月下旬幼虫老熟,于树干侧枝、灌木、杂草及岩石上吐丝结茧化蛹,蛹期9--20天;8月中旬成虫羽化,9 月上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多为夜晚羽化交尾,当晚或次日产卵于树干或枝条、茧上,排成2行,即行越冬。每头雌蛾产卵量为290-380粒。成虫寿命平均4.9天。成虫具趋光性。初产卵暗灰色,孵化前卵呈浅灰白色,夜晚孵化,孵化率为98.1%。蛹期天敌有寄生蜂,寄生率为24%,幼虫有食虫蝽、白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感病为多5-7龄幼虫,自然寄生率为18%。
=='''生活史'''==
通过室内外观察,此虫在陕西吴起1年发生1代。以卵在茧表面、枝条及叶片等处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开始孵化,6月中旬为孵化盛期。6月下旬到8月上旬为危害高峰期。7月下旬幼虫开始结茧化蛹,8月上中旬为化蛹盛期,蛹期为(24.5±3.1)d,8月下旬始见成虫,9月上旬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很快交配产卵。
=='''防治措施'''==
*1、营林管理。营造针阔混交林,合理密植,保持一定郁闭度,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树势。
*2、人工防治。人工摘卵、捕杀幼虫、采茧等。
*3、灯光诱杀。林间悬挂黑光灯诱杀成虫。
*4、喷药防治。幼虫期向叶面喷洒25%灭幼脲Ⅲ号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5000--8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
*5、生物防治或喷洒Bt1000倍液;或核型多角体病毒水溶液。保护天敌,蛹期的寄生蝇、幼虫期的食虫蝽,鸟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