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王大珩

增加 1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王大珩'''(1915.2.26─2011.7.21),汉族,生于日本东京,原籍 [[ 江苏省吴县(今苏州市) ]]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光学家,中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光学之父”。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8年,赴英国留学,先后就读于帝国理工学院、谢菲尔德大学。1948年回国。归国后,王大珩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特别是国防光学工程事业,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011年7月21日,王大珩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简介==
王大珩(wang da heng)(1915.02.26—2011.07.21),男,小名英东,1915年2月26日生于日本东京,原籍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第三届副主席,著名光学家,中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名誉校长,哈尔滨理工大学名誉校长,中国计量学院名誉校长,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三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王大珩先生因病于2011年7月21日13时0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1]
==人物生平==
1929年,青岛礼贤中学(现青岛九中)就读。
1936年,北平沦陷前,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8年,赴 [[ 英国伦敦 ]] 帝国学院留学,专攻应用光子学,1940年获硕士学位。
1941年,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玻璃制造技术系,攻读博士学位。
8.建议中国自制大飞机。
9.建议中国设立光学工程专业。王大珩、 [[ 周立伟 ]] 院士一起起草,同时王大珩亲自到教育部去申请,必须要建立光学工程的专业。
10.建议成立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1960年,世界上激光技术问世,事隔一年,中国第一台激光器诞生于王大珩领导的长春光机所,他在解决晶体与氙灯的结构设计中起了重要作用。1964年,为了促进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科学院决定成立上海光机所,并由他兼任第一任所长。
多年来,由他领导创建的 [[ 长春 ]] 光机所已成为中国应用光学研究与光学仪器研制的摇篮,先后组建、援建了西安、上海、安徽和成都等四个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在中国形成了四个光学基地的格局。通过研制大量中国发展高新技术配套的光学仪器任务,为国家培养一大批光学技术骨干,形成了一支在应用光学与光学工程的研究水平上可跻身于世界之林的队伍,使中国应用光学、光学机械及光电技术和光学工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长春理工创始人===
作为一名杰出的教育家,王大珩院士亲手创办全国唯一的光学专业高等院校——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后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自从50多年前王大珩院士创建了这所学校,便与她结下了“不了的情缘”。在长春理工大学的发展历程中,王大珩院士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多年来,他“尽瘁报国,博大精专,求实创新,虚怀若谷”的科学精神早已成为长春理工人心中的一束智慧之光、科技之光,照亮学校前行的道路。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