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34
次編輯
變更
古典主义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印象主义|圖片 = [[ File:785c73275d0191aae387e4e104934dab.jpg|缩略图|1|居中|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5%8F%A4%E5%85%B8%E4%B8%BB%E4%B9%89&src=tab_www&correct=%E5%8F%A4%E5%85%B8%E4%B8%BB%E4%B9%89&ancestor=list&cmsid=f14f1be19c18a1a20dae255c5ce17e31&cmras=6&cn=0&gn=0&kn=28&crn=0&bxn=20&fsn=108&cuben=0&pornn=0&adstar=0&clw=245#id=e87991daf33b5caba97e44cadaf66327&currsn=0&ps=86&pc=86 原圖鏈接][https://weibo.com/login.php 来自新浪]]] }} ''' 古典主义 (法语:Le Classicisme '''是西欧 英语:Western classical) 文学艺术史上的一种思潮。表现于诗歌、戏剧、绘画及文艺批评等。流行于十七世纪 , 形成并繁盛于17 延续到十八 世纪 的法国,从 后期。主张模仿 古 希腊 罗马 文化里面吸取 的 艺术形式 和题材,主张拥护中央集权 ,尊 崇王权 重传统 , 歌颂君主; 崇尚理性, 克制个人情欲 要求均衡、简洁 , 有严格 使用典雅 的 艺术 民族 规范 和标准 语言 。 后为浪漫主义所 代 表性人物及作品有高乃衣《熙德》、拉辛《安德洛马克》等 替 。<ref>[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type=phrase&title=%E5%8F%A4%E5%85%B8%E4%B8%BB%E4%B9%89 古典主义],360国学网 </ref>
中文名:古典主义
==历史沿革==
古典主义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在政治上的妥协产物。 在法国,从17世纪初年至1660年左右,是古典主义逐步形成的阶段,主要表现为古典主义文学语言的定型和各种文学作品体裁的确立。诗人马莱伯和语法家沃日拉等在这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从古典主义思潮的源流发展上说,它 [1] 最早产生在十七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盛行于六七十年代,先后流行了两百年。到了十八世纪开始衰落,古典主义从文艺思潮的内容逐渐蜕变为一种单纯的文艺形式,文学史上称它为"拟古主义"或"假古典主义"。这时,它就成为了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和文学发展的一种极大障碍,最终被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潮所击败。 [1]
==形成背景==
从文艺思潮上说,古典主义是十七世纪君主政体民族国家开始建立,资本主义渐趋发展的历史阶段产生的一种文艺思潮。以十七世纪的法国发展得最为完备,也出现于英国,德国、俄罗斯,在欧洲曾居支配地位。它是由于学习古代、崇尚古代,模仿古代、以古代的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得名的。
十七世纪的法国,正是处于君主专制的全盛时期,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条件尚未成熟,这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三(1610--1643)和路易十四(1638--1715)掌权的时代,法国的商业资本高度发达,货币成了国民的主要财富。代表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国王,为了推行重商政策,发展国外贸易,必须从教皇和旧贵族手中夺取政权,集中控制,压制地方贵族的分裂活动,开辟税源,鼓励海外殖民扩张,这就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的由来。当时的资产阶级正处于上升时期,一方面由于力量不够壮大,没有发展到足以推翻封建统治,夺取政权的地步,需要依附王权来发展资本主义;另一方面,又不甘心于政治上的附庸地位,在思想上要求革命,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因此,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之间暂时形成相互牵制,相互斗争的局面。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君主专制发生在一个过渡时期,那时旧封建等级趋于衰亡,中世纪市民等级正在形成现代资产阶级,斗争的任何一方尚未压倒另一方,"而当时的王权就成了这两个阶级之间"表面上的调停人"。
==文化特征==
1.为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
古典主义是在当时流行于整个西欧的唯理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唯理主义以笛卡尔(1596-1650)为代表,他主张一切以合乎情理为原则,主张抛弃传统偏见,反对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反对盲目信仰宗教权威和经院哲学,把理性看成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唯理主义认为感性材料会欺骗人们,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认识世界。这种唯理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它在古典主义中起了指导作用。因此,古典主义也可称为艺术上的唯理主义。
3. 奉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借古喻今。 <ref>[2] ===艺术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8805034 古典主义的主要 特征===有哪些?],知乎网 </ref>
第 二 一 : 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例如戏剧创作要遵守“三一律”,即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整一”。这个主张在16世纪已有人提出。 从 古 典主义的理论家发展得更为明确:须围绕单一的剧情进行,排除一切次要的插曲;在一天中进行;在一个地点进行。“三一律”的提出者断言,贺拉斯的《诗艺》中谈到这些规则,其实,《诗艺》中根本没有提地点一致。 [3] 然而,古典主义者“正是依照他们自己艺术的需要来理解 希腊 人的,因而在达西埃和其他人向他们正确解释了亚理斯多德以后,他们还是长时期地坚持这种所谓‘ 、 古 典’戏剧”。“三一律”虽有使剧情集中,冲突尖锐的作用,但更多的是束缚。此外,古典主义对 罗马 文学 体裁作出高低之分,推崇悲剧,贬低喜剧、寓言 中汲取艺术形式 和 民间文学,反映了一种贵族观念 题材 。
第 三 二 : 主张语言准确、精练、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高乃依和拉辛的悲剧最 有 代表性,它们都具有庄重、典雅的风 一套严 格 ,高乃依的悲剧多一点雄健,拉辛的悲剧多一点柔情,但同样都有雅致的特点。诗体同典雅有密切关系,因为诗歌语言精练,而且出于押韵的需要,表达较之散文要委婉曲折;诗体悲剧比起散文悲剧,情调自然高雅一些。古典主义诗剧往往是完美 的艺术 品,它们不仅达到两千行左右这一精练的 规范和 标准 ,而且诗句优美。《熙德》获得了“像《熙德》一样美”的赞誉,这句颂词不仅指剧本的内容而言,而且还指它的语言美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高乃依的语言具有雄辩遒劲的阳刚之美,代表了古典主义的崇高风格,他的诗句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遒劲有力的气势。拉辛的语言则具有柔情缱绻、细腻动人之美,代表了古典主义的优雅风韵。他开创了一种独到的描写心理的诗歌语言。古典主义文学对民族语言的规范化起到良好的作用 。
第 四 三 : 人物塑造类型化。布瓦洛要求“凡是英雄都应该保持其本性”。古 主张语言准确、精练、华丽、 典 主义作家只追求“普遍人性”,性格单一。他们把人的本质看作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抽象的属性,而不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将人物的性格塑造成凝固不变的嗜癖 雅 , 忽略环境对人物产生 表现出较多 的 影响 宫廷趣味 。 [1] 高
第 五 四 : 局限性。古典主义文学发展到后期,暴露出明显的局限性,引发了一场“古今之争”,这是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发起的一次挑战。沙尔·贝洛(1628—1703)等 人 认为今人应该胜过古人,他们从文学需要发展的观点出发,要求变革和摆脱桎梏。布瓦洛充当了维护古典主义原则的角色。这场争论到19世纪才得出结论 物塑造类型化 。
==主要影响==
古典主义文学的读者和观众限于朝廷和城市。“朝廷”是指国君与封建贵族,“城市”是指资产阶级上层。据文献资料统计,上述两方面的人士,在路易十四朝时期,总共不过 3,000多人,其中关心文学艺术的人当然更少一些。所以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读者与观众的范围是非常狭窄的,然而它对法国文学的影响十分深远。直到今天,古典主义仍被认为是法国文学史上的正宗,这个传统概念,几百年来基本上没有改变。
让·拉辛
古典主义悲剧的第二个代表是让·拉辛 (1639—1699) (1639-1699) 。他创作的《安德洛玛克》 (1667) (1667) 以女主人公为保全儿子生命所作的努力,展示了为满足情欲而置国家利益和义务于不顾的人物,谴责了贵族阶级的情欲横流。 特洛伊英雄赫克托耳的妻子安德洛玛克在城邦被攻陷后 莫里哀 莫里哀(1622-1673) , 成了希腊爱庇尔王庇吕斯的女奴。庇吕斯爱上了她,以处死她的儿子 本名 为 要挟,迫使她屈服,并居然拖延与斯 让- 巴 达公主的婚期。公主指使自己的追求者希腊使节杀死庇吕 蒂 斯 特·波克兰(Jean Baptiste Poquelin) , 又因后悔而自杀。剧中 莫里哀是他 的 国王为了满足情欲不顾民族利益,公主为了泄恨超越报复界限,希腊使节为了迎合意中人的愿望而违拗使命,甚至成了弑君凶手,他们都缺乏理性 艺名 。 唯有安德洛玛克一心要保存复仇根苗,机智勇敢,富有高度理性。《费得尔》(1677)的女 是法国17世纪古典 主 人公身为王后,却爱上了国王前妻之子,她发现王子另有所爱后,便加害于他, 义文学 最 后悔恨交加而自杀。她也是一个滥施情欲、缺乏理性的人物。拉辛 重要 的 后期 作 品有《爱丝苔尔》(1689)、《阿塔莉》(1691)。拉辛善于刻画女性心理和思想发展过程:安德洛玛克先是想洁身自爱,随后感到不能两全其美,便企图牺牲自己,保存儿子,假装允诺与国王结婚;费得尔对自己的感情开始时守口如瓶,一旦时机成熟,竟脱口而出,被拒绝后又感到羞愧,待到国王返回,则迫不及待将责任推诿于人,最后王子遇难,自知有责,终于坦白。人物心理发展过程写得细针密缕 家 。 拉辛将“三一律”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 把 古典主义 悲 喜 剧 艺术发展到高峰。他 的 创建者,在欧洲戏 剧 本没 史上占 有 多余的场面和插曲,更 十分 重要的 是,剧本一开始,矛盾就已发展到一触即发的田 地 位 。 代表作品 《 安德洛玛克 无病呻吟 》 选取各种矛盾尖锐冲突的时刻拉开帷幕 , 略去了矛盾的发展过程。 《 费得尔 伪君子 》 在女主 ,《悭吝 人 公吐露真情时开场 》。1659年 , 以前 莫里哀创作《可笑 的 故事不必赘述。这样,总矛盾一下 女才 子 爆发,在一天之内酿成悲剧便顺理成章。另外 》 , 拉 辛 沿袭古希腊悲剧 辣地讽刺了资产者 的 命运观念 附庸风雅 , 认为命运像恶魔一样主宰着人物 抨击了贵族社会所谓"典雅"生活 的 行动 腐朽无聊 , 悲剧美由此 因 而 产生 触怒了贵族势力 , 所以他的剧本总是描绘导致悲剧的必然过程,不像高乃依的剧本,需要给人物制造一些障碍,因此拉辛的剧本更具悲剧性 遭到禁演 。
让·德·拉封丹
让·德·拉封丹(1621-1695)的《寓言诗》(1668-1694)力图反映17世纪下半叶的法国社会,这是"一部巨型喜剧,幕数上百,宇宙是它的舞台,人、神、兽、一切都在其中扮演某个角色"。拉封丹敢于揭露封建王朝的黑暗腐败,狮王的暴虐虚伪,大臣的逢迎拍马,官吏的贪赃枉法和强暴荒淫,小民的无辜和受宰割,都得到了生动再现。在结构上,拉封丹力求将寓言写成压缩的剧本,有开场、发展、结局。对话写得活泼自然,显示出人物的个性。韵律千变万化,诗句自由而朗朗上口。他将寓言创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尼古拉·布瓦洛
尼古拉·布瓦洛(1636-1711)是古典主义的理论家。《诗的艺术》(1674)提出了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成为古典主义的艺术法典。他规定理性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必须模仿自然,自然指宫廷和城市生活;古希腊古罗马作家的创作经验是最高准则,必须遵守"三一律";文学体裁有高低之分。
<ref>[https://www.douban.com/note/176221557/ 古典音乐代表人物及作品],豆瓣网,2011-10-06</ref>
==历史沿革==
17世纪下半叶,法国文化艺术的主导潮流是古典主义。古典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是唯理论,认为艺术需要有严格的象数学一样明确清晰的规则和规范。同当时在文学、绘画、戏剧等艺术门类中的情况一样,在建筑中也形成了古典主义建筑理论。法国古典主义理论家J.F.布隆代尔说“美产生于度量和比例”。他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师通过测绘研究古希腊罗马建筑遗迹得出的建筑法式是永恒的金科玉律。他还说,“古典柱式给予其他一切以度量规则”。古典主义者在建筑设计中以古典柱式为构图基础,突出轴线,强调对称,注重比例,讲究主从关系。巴黎卢佛尔宫东立面的设计突出地体现古典主义建筑的原则,凡尔赛宫也是古典主义的代表作。 [1]
古典主义建筑以法国为中心,向欧洲其他国家传播,后来又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在宫廷建筑、纪念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中采用更多,而且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又出现古典复兴建筑的潮流。世界各地许多古典主义建筑作品至今仍然受到赞美。但古典主义不是万能的,更不是永恒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和建筑自身的发展,作为完整的建筑体系的古典主义终于逐渐为其他的建筑潮流所替代。但是古典主义建筑作为一项重要的建筑文化遗产,建筑师们仍然在汲取其中有用的因素,用于现代建筑之中。 [1]
● 勒伏&孟莎(J.H. Mansart)等,凡尔赛宫(Palais de Versailles, 1661-1756)
● 孟莎(J.H.Mansart),巴黎残废军人新教堂(Church of the Invalides, 1680-1691) =='''相关视频'''== 1、古典主义 {{#iDisplay:v.qq.com/x/page/p0145z99iw5|640|380|qq}} 2、古典主义曲集 {{#iDisplay:v.qq.com/x/page/q0526i3rbmu|640|380|qq}} == '''參考來源''' == {{Reflist}} [1[Category: 100 哲學類]][[Category:110 思想、學術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