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皮特·蒙德里安

增加 3,177 位元組, 6 年前
補充资料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mondrian/mondrian.jpg 原圖連接]]]
''' 皮特 · 科內利斯 · 蒙德里安 (Piet ''' (英語: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年3月7日-1944年2月1日) [[荷蘭]]畫家 [[幾何抽象主義]]的先驅,他認為藝術應脫離自然的外在形式。他的理念和畫作對後世的[[建築]]、產品、飾品、[[服裝]]、平面包裝等各個設計領域有著深遠的影響。 =='''簡介'''==1872年出身在 荷蘭 [[阿姆斯特丹]],他父親是一所小學的校長也非常熱愛藝術,所以蒙德里安很小的時候就受到父親的影響,開始接觸藝術。<ref>{{Cite web|url=https://bbs.szhome.com/30-52605-detail-81168684.html|title=皮特·蒙德里安大师的简介|date=2009-09-07|website= 家在深圳/業主論壇/漢京山/皮特·蒙德裏安大師的簡介|access-date=2018-12-20}}</ref> 他八歲時立志要當畫家,但家人極力反對因為他們認為畫家的收入不穩定,所以他答應做先一名美術老師,他的父母才允許他學習繪畫。<ref>{{Cite web|url=https://www.qulishi.com/news/201609/124837.html|title=蒙德里安作品介紹蒙德里安與非具象繪畫的關係|date=2016-09-17|website=趣歷史/風雲人物/近代名人/正文|access-date=2018-12-20}}</ref>。 20歲時蒙德里安在取得繪畫教師資格後,便進入阿姆斯特丹的[[國立美術學院]]深造。 他的早期作品是以風景主題 ,後來 受到過[[象徵派]]、[[印象派]]和表現主義的影響漸漸脫離了海牙畫派的表面形式。1903年蒙德里安以“靜物”(Still Life)獲得藝術家會認可,並肯定繪畫將是他一生的事業。 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嚴謹的構圖和大膽而生動的筆觸,兼具了現代與古典的優勢,在當代畫家中逐漸確立了自己的風格。<ref>{{Cite web|url=https://www.artguid.com/item/77ee11792a8|title=彼埃·蒙德里安|date=2016-10-01|website=古詩 博物館|access-date=2018-12-21}}</ref> 1911年,他離開荷蘭移居巴黎,受到抽象派和立體派藝術大 如[[畢卡索]]和[[布拉克]]的作品的影响,畫出作為本世紀繪畫中對確定主題進行不斷抽象化,名為《樹》﹝Tree﹞的唯一組畫。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蒙德里安在荷蘭創辦一份名為《風格》﹝De Stijl﹞的雜誌,發表藝術觀念,影響當時的工業設計、繪畫和建築。同時他開始建立自己的美學理論,將這種風格和藝術原則命名為[[新造形主義]] (Neo-Plasticism),企圖把藝術和自然形象完全分離。<ref>{{Cite web|url=https://www.qulishi.com/news/201609/124837.html|title=蒙德里安作品介绍 蒙德里安与非具象绘画的关系|date=2016-09-17|website=趣歷史|access-date=2018-12-21}}</ref>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蒙德里安移居[[美國]][[紐約]],在那裡,新爵士音樂和現代藝術成為新的靈感源泉。 他的作品比過去更明亮、更抽象,反映了紐約的現代經驗。他融合了過去不同時期的作品風格並加以擴展。顏色和線條顯示出輕快的節奏。 1944年,蒙德里安因肺炎住院,不久就死了。他那著名的勝利之舞永遠不會結束。 == '''作品''' ==*1911 年 灰色的樹 (尺寸:79 x 108 cm) =='''參考來源'''=={{Reflist}}[[Category:文化藝術人物]]
11,44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