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秋庭戲嬰圖

增加 5,493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秋庭戲嬰圖五.jpg |thumb|right| [https://encrypted-tbn0.gstatic.com/images?q=tbn%3AANd9GcRSMcojYxnbyOsLA8mF60_P56zqTXCw7N82ow&usqp=CAU 原圖連結] [ht…”
[[File:秋庭戲嬰圖五.jpg |thumb|right|
[https://encrypted-tbn0.gstatic.com/images?q=tbn%3AANd9GcRSMcojYxnbyOsLA8mF60_P56zqTXCw7N82ow&usqp=CAU 原圖連結]
[https://www.pinshiwen.com/cidian/mhxs/2019050519004.html「圖片來源 」] ]]
'''秋庭戲嬰圖'''

《秋庭戲嬰圖》是北宋蘇漢臣創作的的一幅絹本捲軸設色畫。

以細膩的筆法,描繪兩個錦衣孩童在庭院玩著一種推棗磨的遊戲。兄妹兩人無論從頭髮、眉目,衣飾,都精心刻畫,絲染兼備,而且變化極為豐富,以長而圓潤的線條,畫出衣紋,再仔細點染衣服上的花紋,不僅畫出質料的柔軟細緻,更賦予衣服華麗的質感,這些細微的處理,使得子孩豐潤、柔軟、細緻的模樣,躍然於紙上。<ref>[https://www.npm.gov.tw/exh100/harmony/cht_select.html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 - 〈秋庭戲嬰〉]</ref>

==畫家簡介==
[[蘇漢臣]](1094年―1172年),汴京(今河南開封)人,北宋畫家。北宋徽宗宣和年間任畫院待詔,南宋高宗紹興年間復職,南宋孝宗隆興初年(1163)任承信郎。

蘇漢臣曾為北宋宣和畫院待詔,南渡後又復職,隆興初畫佛像稱旨,任承信郎。師劉宗古,工畫道釋、人物臻妙,尤善嬰孩,所畫貨郎圖,描畫精細,貨物繁頤,更為特出。

蘇漢臣師從畫院待詔劉宗古,所繪人物、士女及佛道宗教畫,用筆工整細勁,著色鮮潤。尤擅描繪嬰兒嬉戲之景和貨郎擔,情態生動。傳世作品有《秋庭戲嬰圖》、《五瑞圖》、《擊樂圖》、《嬰戲圖》等。

==創作背景==
[[File:秋庭戲嬰圖.jpg |thumb|左|
[http://s9.sinaimg.cn/mw690/001ao5z3zy7jG8YtLlKd8&690 原圖連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c15f510102xmtk.html「圖片來源 」] ]]
北宋手工業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商品經濟的繁榮,繪畫作品也匯入了商品流通的渠道。畫家們更加關心市民百姓的審美好尚,加強了畫家與欣賞者特別是城鄉百姓之間的聯繫,大大開拓了新的繪畫題材,其中如描寫天真爛漫的兒童生活更能增添節日的歡快氣氛,含有添子添福、人丁興旺的吉祥寓意,成為節令畫的重要題材之一。

因此在北宋末年,已出現了專畫嬰兒的高手,如擅畫“照盆孩兒”的劉宗道和人稱“杜孩兒”的杜姓畫家,特別是杜氏創繪的“戲嬰圖”,“畫院眾工,必轉求之,以應宮禁之需”(鄧椿《畫繼》)。因此,嬰戲一類的題材,在北宋末至南宋的畫院日臻暢行。北宋末、南宋初的畫院畫家蘇漢臣的《秋庭戲嬰圖》軸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畫中姐弟倆所玩的棗子是中國北方的作物,在當時的江南並不生產。加上全畫的描寫,極端細膩、寫實,符合北宋末期的宮廷院畫特質。而且,徽宗素來喜歡蒐集太湖石,所以即使此圖無款印,也能據此推測出此畫應該是北宋徽宗宣和畫院時期的作品。

==賞析==
[[File:秋庭戲嬰圖一.jpg |thumb|right|
[http://s8.sinaimg.cn/mw690/001ao5z3zy7jG8YDuCz57&690 原圖連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c15f510102xmtk.html「圖片來源 」] ]]
圖中兩個兒童只佔畫面左下角的一小塊位置,作為背景點綴的花石卻很高大,成為全圖最為醒目的標誌。花石的高大反襯出了兒童的幼小,而四周丟棄的玩具則顯示出兒童的天真本性。這種突出的對比在這幅畫中到處可見。<ref>[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asset/children-at-play-in-an-autumnal-garden-su-han-chen-fl-mid-12th-c/LAG_jH-auTOwLw?hl=zh-tw  google藝術與文化- 《秋庭戲嬰圖》]</ref>

《秋庭戲嬰圖》的畫幅重心位置畫一塊筆直柱立的園林石,石根草葉茂盛,從右側畫外伸展進來一叢大朵鮮花和小瓣秋菊,遊戲的兒童置於左下部。這樣的佈局,不僅沖淡了湖石的陽剛之氣,也充分點出秋天的節令。 作者有意造巨大的立石和兒童幼小身體的對比、大面積花卉背景和湊在一起的兒童組合的對比。

在庭院靜謐、幽美的一角,滿臉稚氣的姐弟二人正圍著小圓凳,聚精會神地玩推棗磨的遊戲。頭頂一綹黑髮的男童全神貫注,沉浸其中,動作笨拙卻逗人喜愛。旁邊頭梳髮卷的姐姐,正用手指輕輕指點,張口露齒,彷彿欲叮囑些什麼。不遠處的圓凳上、草地上,還散置著轉盤、小佛塔、鐃鈸等精緻的玩具。與姐弟玩興正濃的推棗遊戲對比,更能突顯出孩童們喜新厭舊的天性,揭示出孩子們稚氣未脫、天真爛漫的童心世界。
[[File:秋庭戲嬰圖二.jpg |thumb|左|
[http://s16.sinaimg.cn/mw690/001ao5z3zy7jG94LMJ14f&690 原圖連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c15f510102xmtk.html「圖片來源 」] ]]
作者運用線條的功力深厚,使線條富於輕重、長短、轉折、頓挫的變化。弟弟的上衣,運用了硬而碎的線條,表現出了布料的質感;姐姐的紗裙,行筆流暢圓潤,雖用重色,卻給人以薄到透明的感覺,使紗衣有了流動感。畫湖石皴染結合,石質顯得堅厚濕潤而有立體感。花卉皆勾勒精勁,設色艷麗,展示了作者在這方面的高深造詣。

==作品收藏==
材質:軸 絹本 設色畫

尺寸:縱:197.5公分 橫:108.7公分

收藏:國立故宮博物院。

==參考資料==
72,89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