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B7A流星舰上攻击机

增加 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不过实际需求文本目前已亡佚,这9项需求为[[工程师]]尾崎纪男笔记中所归纳之结论。这些要求对当时的日本航空工业标准来说过于勉强,但爱知航空机在1941年10月仍由尾崎纪男担任总工程师,开发案社内代号A-23。1942年1月开始[[设计]]构造,5月设计完成,1942年12月十六试舰攻一号原型机出厂。
流星的外观特色是主翼与Ju 87俯冲轰炸机及F4U海盗式战斗机相同采倒海鸥翼设计,可向上折叠减少机库容积需求,主起落架装设点则在海鸥翼的反折点,兼顾长度与强度;主翼后方使用彗星的襟翼设计,当使用襟翼时另具备副翼功能,这使流星虽有较重的机体,却仍维持可接受的降落距离。由于日军舰攻普遍缺乏防弹能力,流星在机身的驾驶舱内周边设置防弹装甲、防弹玻璃、防弹燃料箱。酬载部分是爱知虽设计了内置式炸弹舱,但鱼雷仍要以外挂方式装备,无法像[[九七式舰上攻击机]]或是[[天山 舰上攻击机]]以半埋式减少空气阻力,因此在鱼雷攻击机模式下流星的飞行能力会大幅下滑。
流星选用中岛飞机的NK9誉十八气缸复列星型发动机(声称有2,000匹马力),搭配住友[[生产]]的四叶定速[[螺旋桨]],目的是要与同舰载型紫电改四二型和彩云舰上侦察机的引擎零件通用化,即使流星的[[重量]]是各日本舰载机之首,但由于动力充足而令它有着不错的速度和机动性,流星的主翼装设九九式机炮,其20毫米的大口径可用于空战,面对舰艇的防空火力也可做一定压制效果,乘员有两名,后部机枪手兼任投弹手,而且在其设计上也考虑到方便组装和缩短生产时间的问题,致于修改的B7A2在机体和机翼采用“厚板构造”,这样可节省飞机重量,其零件数目大约是零式战斗机的一半。
70,9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