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005
次編輯
變更
军种对立
,無編輯摘要
==概述==
产生军种对立的原因,包括了海陆空军等部门间竞夺参谋本部中的关键职位、争取国防预算的拨予、特定任务的执行权或特定武器的拥有权,后者的例子包括海军在一次作战中出动 [[ 航空母舰 ]] 及舰载机队时,可能会被空军视为对其传统职责的侵害。
军种对立现象常是部门 [[ 本位主义 ]] 的一种具体表现。类似的不和若程度加剧,可对一国军队的效率或战力造成耗损。
==美国==
在美国,近代军种对立较早的一个著名案例,是在20世纪起头的1900年代,当时首次开始永久性地担当远征作战及登陆作战角色的 [[ 美国海军陆战队 ]] ,在海军与陆军之间引发了争端。这项称作“前沿部署部队”的 [[ 概念 ]] ,旨在使海军陆战队的定位不再限于十三州殖民地时期的船上警卫队,而是发展为联合性的海上登陆战部队。许多海军军官对于陆战队的任务性质产生困惑,并对于这个单位应该成为舰上部队还是沿岸强袭部队展开争论。而美国陆军军官们则担心海军陆战队逾越了其先前的职责和角色。这种纷扰持续了超过50年。
除了陆战队之外,从1900年开始各自成立下属航空部队的海军和陆军,也对于空中武力的应用有很大的歧见。陆军航空勤务队准将威廉·米切尔曾以空权至上论和陆军 [[ 轰炸机 ]] 对水面 [[ 舰艇 ]] 的攻克能力为由,主张成立独立空军(并将海军的 [[ 航空兵 ]] 和航母改归之管辖),而海军方面基于对独立空军的反对而加以抵制,最后经过国会的否决而使海军保有自己的航空队。
但军种之间的 [[ 冲突 ]] ,从二战时对日总攻计划——没落行动战区总司令的人选、战后的十字路口行动后海军与新空军对核武投射权的争执,到了1947年之后还是依然持续著。同样由1947年国安法催生的陆海空三军指挥单位“国家军事机构”(National Military Establishment),在1949年更名为 [[ 美国国防部 ]] ,并负责提供整体性的协调,来解决美军各军种间历史悠久、并且在二战时对军事效率有所不利的内讧。
美军采用过数种方法或手段来管制、或遏止军种对立的发生,例如《戈德华特-尼科尔斯国防部重构法案》在1986年生效后,针对希望晋升(尤其是升为将领)的军官,追加了“须担任过至少一个(跨军种)联合勤务职位”等条件作为门槛。类似的军官被形容为“著紫装”(wearing purple)以与美国陆军的 [[ 绿军装 ]]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卡其/ [[ 橄榄绿 ]] 军装、海军的白军装和空军的蓝军装区别。同样诞生于1980年代的美军特战司令部(SOCOM)则把陆海空三军的特种部队置于统一指挥架构下,以改善伊朗人质营救行动、入侵格瑞纳达和入侵 [[ 巴拿马 ]] 等投入特殊部队参战的 [[ 军事行动 ]] 中,由于特战单位间对指挥、管制与协调的缺乏,而导致失利及谬误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