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中印公路

增加 3,045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中印公路(Ledo Road),又称列多公路、雷多公路、利多公路,是在二战期间日军切断滇缅公路后,同盟国为了支援中华民国对…”
中印公路(Ledo Road),又称列多公路、雷多公路、利多公路,是在二战期间日军切断滇缅公路后,同盟国为了支援中华民国对日本的作战,及缅北反攻部队后勤所需而修建的一条公路。工程于1943年5月由中美工兵部队自印度阿萨姆邦雷多镇开始修筑,经缅甸克钦邦密支那抵达中国云南昆明。它是二战中中缅印战区的军事供给线之一,通过这条公路,西方盟军可以利用陆运对中国提供军事物资,但是比起驼峰航线的空运,该公路的运输量居于次要地位。

1945年初,改名为史迪威公路。

=公路状况==

中印公路在中国境内为320国道,起点在云南昆明,分为1945年建的旧中印公路(即为史迪威公路)及1946年建的新中印公路(腾密公路),旧中印公路前段昆明到缅甸木姐跟滇缅公路共线,后而转往密支那往印度雷多,全长2125公里(中国内为850公里,国外为1275公里)网络上常写的1220公里为缅甸木姐到印度雷多的距离,新中印公路为1946年完工,昆明至保山跟滇缅公路同线,而后由保山转往腾冲直线开往密支那,此段又称腾密公路,全长约295公里(中国境内约180公里,境外约115公里)。密支那往雷多路段则又复归与旧中印公路共线。

公路的实际使用情况由于沿途自然环境的恶劣,战后发挥效用有限。

1958年2月,Eric Edis的环球远征队使用了从雷多到密支那的公路,并于十个月后从反方向回程。他把这段经历写成The Impossible Takes a Little Longer一书。

==兴建成本==

雷多公路从1942年开始兴建,到1945年1月开始通车时,总共投入成本将进1亿5千万美金,17000多名美国工程人员,以及35000当地居民的人力,完工时超过1100名美国人员和数量更多的当地劳工死于各项意外。

==运输效果==

支持兴建雷多公路的人评估,当公路在1945年初期完成后,一个月的运输量可达36,000吨,同时很快可以成长到65,000吨。

当中国对外的主要陆上运输路线都被切断之后,通过驼峰的空运成为维系美国第十四航空队以及中国部队继续作战的重要管道。史迪威以及马歇尔支持兴建雷多公路的原因之一,除了空运的运输量有限以外,也希望将运输机移到欧洲战区使用。

当1945年1月雷多公路开始通车的时候,当时的运输量(车辆与油管)是6,000吨,仅有当初估计的1/6。1944年12月美国利用空运抵达中国的运输量是一个月35,000吨,到了1945年7月时,空运量跃增到71,000吨。

当战争结束时,美国利用空运在1945年运送555,000吨物资到中国,相较之下,雷多公路仅有147,000吨的运输量。根据美国陆军航空队的估计,如果增加150架C-54运输机,968名军官与4,326名士官兵,每个月的空运量可以达到80,000吨。远远超过雷多公路可以提供的运输能力。
128,7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