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864
次編輯
變更
语文
,無編輯摘要
《语文》也是中国的 [[ 学校 ]] 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中国语文教科书一般讲授的是汉语文。
==术语解释==
语文在不同的 [[ 学科 ]] 里有不同的所指。
在“语言文字”这一短语中,语言是狭义的,特指口语。语言 [[ 文字 ]] 的实质即广义的语言。
语文是 [[ 基础教育 ]] 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 [[ 教学 ]] 的内容是言语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言语文化。
语文又是 [[ 口头语言 ]] 和 [[ 书面语言 ]] 的简称。
语文也是语言文字或语言和 [[ 文学 ]] 的简称。
语文这二字,单看字面上,语文的“语”,意为“自己及他人的言论”(通俗点说就是你说话时运用的语言),“文”意为“文字”、“书面言论”。语文二字连起来的意思则为自己及他人的言论与文字。
英语等语种也是语文的一种形态,中国 [[ 少数民族 ]] 地区也学习民族语文。
在中国台湾省,汉语文被称为“国文”或者叫“ [[ 国语 ]] ”。
每个 [[ 民族 ]] 一般都有自己的语文(有的民族只有语言但没有文字,也有几个民族使用一种语文的情况)。
==语文定义==
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等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一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运用书面语和口语的能力;一是记忆和理解语言和文化的知识,也就是 [[ 语言学 ]] 和 [[ 文化学 ]] 。任何语种都属于语文的范畴,文艺文和实用文都是语文中的文章体裁,不仅仅是指文学的东西才是语文。
“语文”一词,《 [[ 辞海 ]] 》和《 [[ 辞源 ]] 》未收编作注。《 [[ 现代汉语词典 ]] 》的解法是“‘语言和文字’也指‘语言和文学的简称’”。《新华词典》注为“‘语言和文学’,也指‘语言和文章’或‘语言和文学’”。这些工具书,因都没有把“语文”作学科名来解,对“语文教育问题”几乎不起好作用。释法是否科学?也就另当别论了。在作过大量的调查和分析之后,我得出:“语文”一词的原义,不应是“什么和什么”,只能是“中国古今书面语言作品”,是“文章”。
《 [[ 中国文学史 ]] 》现当代各版本教材,都少不了“话本”这个词。“话本”是什么?以中文系出身为主的语文老师们大概都知道“话本”是“旧时说书的人说唱时用的底稿”。老中国话本曾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 小说 ]] ”。明清两朝作兴的是“八股文”。不知何时起,“话本”上的语言被叫作“白话”,“话本”上的文章和跟“话本”语言风格相同的文章有了“语体文”的名号,跟“文言文”平起平坐、分庭抗礼了。当代中国人都写“语体文”,不再之乎者也破承起束了。我查过 [[ 文言文 ]] 家族的衰败史,其统治地位被语体文夺去,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事,是连续倒霉背运上百年的结果。带头造反的康有为、梁启超,搞了次“ [[ 新文体运动 ]] ”,随后是一批无产者搞“ [[五四文化运动| ‘五四’文化运动 ]] ”,再后来,文言文的宝座在三十年代中后期 [[ 国民党统治区 ]] 的“文艺大众化问题大讨论”中摇摇欲坠,最后在四十年代的“延安文艺整风运动”中轰然倒塌。新中国之前,“语文”是“古今中国书面语言作品”——“语体文”和“文言文”——的“联合式简称”,是名词术语,是可以抽出“文章”之象的一个普遍 [[ 概念 ]] 。(引用自《陈金海:释“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