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台北市

增加 6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台北00.jpg|400px|缩略图|右|總統府[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01090 照片來自]]]
[[File:台北01.jpg|400px|缩略图|右|台北市行政區[https://www.google.com/ 照片來自]]]
'''台北市'''是台灣最北端的 [[ 盆地 ]] ,中心位置約在北緯25度、東經121度,外形像是一個倒三角形 (左圖) ,底長約18公里,高約10公里,面積約90平方公里。若精確一點來看,依一般算法,將20公尺等高線算為盆地的邊緣,則這個三角形的三個邊長分別為:汐止-土城約30公里、土城-關渡約20公里、關渡-汐止約15公里。<ref>[https://sites.google.com/site/taibeijieshao/tai-bei-jian-jie 台北簡介,台北市]</ref>
==台北簡介==
===行政區域與人口===
範圍不大的台北盆地有台灣的最大都會區── [[ 直轄市 ]] 台北市及台北縣,總人口數約6百萬餘人。其中台北市有松山、信義、大安、中山、中正、大同、萬華、文山、南港、內湖、士林、北投等12個行政區,至87年全市有2,639,939人;台北縣則有板橋、新莊、三重、新店、中和、永和、樹林、土城、泰山、汐止、五股等高 [[ 人口密度 ]] 的鄉鎮市 (下圖)
=== [[ 地形 ]] 與水文===台北盆地海拔高度約在20公尺以下,地勢低窪平坦。四周環山,北側為大屯火山群,南接 [[ 雪山山脈 ]] 麓,東南依傍松山 [[ 丘陵 ]] ,西連林口台地。山區雨水匯集,形成 [[ 基隆河 ]] 、景美溪、新店溪及大漢溪,流進盆地中聚流為 [[ 淡水河 ]] ,再由盆地的西北方關渡出盆地(左圖)。
以盆地內之地勢而言,東高而西低,所以都市發達人口集中區大多位於淡水河以東,而在淡水河以西則常因地勢較低窪,容易受到豪雨和海水倒灌而淹水,所以建築物較不密集,土地利用率也較低。
===氣候與環境===
由於台灣屬於副熱帶的季風 [[ 氣候 ]] 區,冬季受大陸冷氣團及 [[ 東北季風 ]] 影響,氣候較濕冷;三、四月間有春雨,五、六月間有 [[ 梅雨 ]] ,是屬於陰雨綿綿的天氣型態;隨即東亞的大氣環流轉變,夏季期間受海洋暖氣團及西南季風影響,多雷雨及 [[ 颱風 ]] 侵襲。
由於盆地地形的特性,當降雨量驟增,易因宣洩不及積水,導致低窪地區出現淹水情況。 雖有如此窘況,但台北盆地因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及豐富多元化的歷史背景,仍是堪稱台灣政治、 [[ 經濟 ]] [[ 文化 ]] 的首善中心所在。<ref>[https://sites.google.com/site/taibeijieshao/tai-bei-jian-jie 台北簡介-台北市]</ref>
==台北市地理位置==
台北市位於台灣北部,東經121.6度、北緯24.9度,台北市總面積為271.8平方公里,為一個盆地地形,蘊藏了綠化休閒、人文藝術、歷史古蹟文化等等內涵;台北市花為杜鵑花、市鳥為台灣藍鵲、市樹為榕樹;台北市擁有絕佳的地理位置以及交通環境,包含台灣最早完成的台北 [[ 捷運 ]] 網絡和 [[ 桃園國際機場 ]] 、多條高速道路等重要交通要道。
==台北市的發跡歷史==
台北市的歷史發展在舊石器時代開始成為早期 [[ 平埔族 ]] 生活的聚集地,至後來的 [[ 西班牙 ]] 人及 [[ 荷蘭 ]] 人的入侵到鄭氏治台時期,台北都無明顯的開墾利用,至18世紀初期福建閩南人和廣東客家人的漢族移民,至19世紀末期台北府城建城,讓台北成為台灣首善之區,也在清朝首任的台灣巡撫 [[ 劉銘傳 ]] 的建設下,台北成為具有鐵路、電燈、電報的現代化都市,戰後國民政府搬遷來台也以台北作為行政中心;現在的台北市更成為揚明國際的都市;捷運、世界金融大樓、高鐵的完成更是讓台北邁向世界之都。第二次世界大戰國府接收台灣後,台北市成為省轄市,隸屬於台灣省,至1967年升格為直轄市,1990年台北市行政區將原來16區調整為12區。
==台北市的都會商圈==
台北市生活機能包羅萬象擁有許多的都會商圈,例如 [[ 台北101商圈 ]] 和信義商圈,除了廣大的信義威秀影城之外,百貨公司林立,更臨近101世界 [[ 金融 ]] 大樓、市政府以及世界貿易中心;東區則為忠孝東路四段附近的總稱,是百貨公司、地攤小品的激戰區,如高價位精品、便宜地攤小品、巷弄美食更是不容錯過,台北車站商圈則為學生的聚集地,南陽街的小吃巷涵蓋了便宜又大碗的美食,站前廣場成為偶像明星們辦活動的場地,站後的華陰街、天水路,更是民眾採買手工藝品、簡單化工材料的好去處。
32,8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