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03
次編輯
變更
新婚别
,创建页面,内容为“'''《新婚别》'''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三别”之一。 此诗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妻的离别,塑造了一个深…”
'''《新婚别》'''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三别”之一。
此诗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妻的离别,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结婚第二天丈夫就要赶赴战场,新娘虽然悲痛得心如刀割,但她同样认识到,丈夫的生死、爱情的存亡,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不可分割地连结在一起的,要实现幸福的爱情理想,必须作出牺牲。于是,她强忍悲痛鼓励丈夫参军,同时坚定地表达至死不渝的爱情誓言。
全诗模拟新妇的口吻自诉怨情,写出了当时人民面对战争的态度和复杂的心理,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巨大不幸。这是一首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结合的作品,既有大胆的浪漫的艺术虚构,又具有现实主义的精雕细琢的特点。
==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ref>[https://www.gushiwen.org/ 古诗文网]</ref>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三月,唐朝六十万大军败于邺城,国家局势十分危急。为了迅速补充兵力,统治者实行了无限制、无章法、惨无人道的拉夫政策。
杜甫亲眼目睹了这些现象,怀着矛盾、痛苦的心情,写成"三吏三别"六首诗作。这次战争,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的穷兵黩武有所不同,它是一种救亡图存的努力。所以,杜甫一面深刻揭露兵役的黑暗,批判"天地终无情",一面又不得不拥护这种兵役;他既同情人民的痛苦,又不得不含泪安慰、劝勉那些未成丁的"中男"走上前线。这首《新婚别》是"三别"的第一篇。
==赏析==
杜甫"三别"中的《新婚别》,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这首诗采用独白的形式,全篇先后用了七个"君"字,都是新娘对新郎倾吐的肺腑之言,读来深切感人。
《新婚别》是一首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结合的作品。诗人运用了大胆的浪漫的艺术虚构,实际上杜甫不可能有这样的生活经历,不可能去偷听新娘子对新郎官说的私房话。在新娘子的身上倾注了作者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
另一方面,在人物塑造上,《新婚别》又具有现实主义的精雕细琢的特点,诗中主人公形象有血有肉,通过曲折剧烈的痛苦的内心斗争,最后毅然勉励丈夫"努力事戎行",表现战争环境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丝毫没有给读者勉强和抽象之感,而显得非常自然,符合事件和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并且能让读者深受感染。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也是《新婚别》的一大艺术特点。诗人化身为新娘子,用新娘子的口吻说话,非常生动、逼真。诗里采用了不少俗语,这也有助于语言的个性化,因为他描写的本来就是一个"贫家女"。
此外,在押韵上,《新婚别》和《石壕吏》有所不同。《石壕吏》换了好几个韵脚,《新婚别》却是一韵到底,[[《垂老别》]]和[[《无家别》]]也是这样。这大概和诗歌用人物独白的方式有关,一韵到底,一气呵成,更有利于主人公的诉说,也更便于读者的倾听。
==名家点评==
《鹤林玉露》:《国风》:"岂尤膏沐,谁适为容。"杜诗:"罗襦不复施,对行洗红妆",尤为悲矣。《国风》之后,唯杜陵为不可及者,此类是也。
《唐诗品汇》:刘云:曲折详至,缕缕凡七转,微显条达。
《雨航杂录》:杜子美《新婚别》云:"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无家别》云:"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又"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杳眇之极,足泣鬼神。
<ref>[https://www.sohu.com 搜狐]</ref>
==参考来源==
{{reflist}}
[[Category:630 中国文化史]]
此诗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妻的离别,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结婚第二天丈夫就要赶赴战场,新娘虽然悲痛得心如刀割,但她同样认识到,丈夫的生死、爱情的存亡,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不可分割地连结在一起的,要实现幸福的爱情理想,必须作出牺牲。于是,她强忍悲痛鼓励丈夫参军,同时坚定地表达至死不渝的爱情誓言。
全诗模拟新妇的口吻自诉怨情,写出了当时人民面对战争的态度和复杂的心理,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巨大不幸。这是一首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结合的作品,既有大胆的浪漫的艺术虚构,又具有现实主义的精雕细琢的特点。
==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ref>[https://www.gushiwen.org/ 古诗文网]</ref>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三月,唐朝六十万大军败于邺城,国家局势十分危急。为了迅速补充兵力,统治者实行了无限制、无章法、惨无人道的拉夫政策。
杜甫亲眼目睹了这些现象,怀着矛盾、痛苦的心情,写成"三吏三别"六首诗作。这次战争,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的穷兵黩武有所不同,它是一种救亡图存的努力。所以,杜甫一面深刻揭露兵役的黑暗,批判"天地终无情",一面又不得不拥护这种兵役;他既同情人民的痛苦,又不得不含泪安慰、劝勉那些未成丁的"中男"走上前线。这首《新婚别》是"三别"的第一篇。
==赏析==
杜甫"三别"中的《新婚别》,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这首诗采用独白的形式,全篇先后用了七个"君"字,都是新娘对新郎倾吐的肺腑之言,读来深切感人。
《新婚别》是一首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结合的作品。诗人运用了大胆的浪漫的艺术虚构,实际上杜甫不可能有这样的生活经历,不可能去偷听新娘子对新郎官说的私房话。在新娘子的身上倾注了作者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
另一方面,在人物塑造上,《新婚别》又具有现实主义的精雕细琢的特点,诗中主人公形象有血有肉,通过曲折剧烈的痛苦的内心斗争,最后毅然勉励丈夫"努力事戎行",表现战争环境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丝毫没有给读者勉强和抽象之感,而显得非常自然,符合事件和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并且能让读者深受感染。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也是《新婚别》的一大艺术特点。诗人化身为新娘子,用新娘子的口吻说话,非常生动、逼真。诗里采用了不少俗语,这也有助于语言的个性化,因为他描写的本来就是一个"贫家女"。
此外,在押韵上,《新婚别》和《石壕吏》有所不同。《石壕吏》换了好几个韵脚,《新婚别》却是一韵到底,[[《垂老别》]]和[[《无家别》]]也是这样。这大概和诗歌用人物独白的方式有关,一韵到底,一气呵成,更有利于主人公的诉说,也更便于读者的倾听。
==名家点评==
《鹤林玉露》:《国风》:"岂尤膏沐,谁适为容。"杜诗:"罗襦不复施,对行洗红妆",尤为悲矣。《国风》之后,唯杜陵为不可及者,此类是也。
《唐诗品汇》:刘云:曲折详至,缕缕凡七转,微显条达。
《雨航杂录》:杜子美《新婚别》云:"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无家别》云:"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又"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杳眇之极,足泣鬼神。
<ref>[https://www.sohu.com 搜狐]</ref>
==参考来源==
{{reflist}}
[[Category:630 中国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