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荆紫关镇

增加 4,092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荆紫关镇,是河南省淅川县下辖的一个镇,位于淅川县西北76公里的丹江右岸西部边陲,全镇总面积164平方公里。该地一脚踏…”
荆紫关镇,是河南省淅川县下辖的一个镇,位于淅川县西北76公里的丹江右岸西部边陲,全镇总面积164平方公里。该地一脚踏三省,即位于豫、陕、鄂交界处。荆紫关镇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荆紫关镇形成于唐代,兴盛于明清时期,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成语“朝秦暮楚”便源自荆紫关镇,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和楚国交战频繁,这个地方白天属于秦国,晚上被楚国夺取,第二天可能又会易手。再加上这里地势险要,古代又被称为“豫之屏障”。

==镇名由来==

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公元前304年,此地属于楚国管辖,楚王派太子荆来镇守此地,于是此地就取名叫“荆子口”,后演变被荆紫关。

第二种:西汉时,该地丹江河上有座木结构桥梁,人称此地“草桥关”;南宋时,因该地荆花遍野,荆籽遍地,改称“荆籽关”。明代为荆籽关口,清代为荆子关,民国初改称荆紫关,以荆花为紫色象征吉祥之意。

在荆紫关镇的月亮湾,有一个两山对峙的关口。关口外,是八百里秦川,关口内,是开阔的中原。古时,咆哮的丹江与狭窄的古道在这里共同构筑起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隘口。这个隘口,就是荆紫关之“关”的来历。

==地理概况==

荆紫关镇地处秦岭余脉地带,镇东北有猴山(海拔约943.8米)和古铜山(海拔约796.5米),属深山区,山地占全镇面积约50%。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丹江自西北向东南贯穿该镇,河水冲积形成河谷了小平原,丘陵和平原各占约25%。

==历史==

西周时绵延八百里的丹江沿岸的六个古城中,荆紫关有两个。一个是位于荆紫关高中校址的永安城,一个是位于吴村和麻坑村的定阳城,也就是后来传说中“包公坐定阳”的地方。

春秋后期至战国前期,荆紫关属楚国三户邑,战国后期是秦国所属的商(今陕西商县东南)、于(今河南内乡县东)之地。秦朝至晋朝,该地属丹水县。

唐朝时期,荆紫关镇曾属内乡县,公元684年,武则天巡视途中路过荆紫关,在距荆紫关不远,现在留有武则天歇息梳头的历史遗址一梳洗楼,安史之乱后,因藩镇割据,阻断了淮河和汴河的漕运,当时的唐朝政府只得通过丹江航运来转运江淮至关中地区的货物,丹江航运逐渐繁荣起来,位于丹江流域的荆紫关镇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了著名的商业古镇。宋朝时期,荆紫关镇属淅川县。

元朝又复属内乡县。明朝至清代道光十二年(1832年),属淅川厅荆子里。明清时期的荆紫关镇“康街数里,巨室千家,码头上百艇接桅,千蹄接踵”,周边七省的商贾云集于此,并形成三大公司、八大帮会、、十三家骡马店、二十四家大商会的繁荣景象。

民国初年为西二区,民国二十年(1931年)夏季,丹江洪水暴涨,一夜之间荆紫关集市变为白沙之洲,除洪水冲淹外,大量毁林开荒,使丹江河岸严重坍陷,致使河床淤塞,航道不通,荆紫关镇随之百业凋零。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公署管辖,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改为乡。

1948年,荆紫关被中国共产党占领,行政建制为第六区;1956年撤区改乡,1957年又改乡置区;1983年12月再改乡,1986年6月改为镇建制。

近代随着丹江航运的萧条,荆紫关也随之没落。

==古镇荣誉==

1996年,被河南省命名为“中州名镇”,2000年4月又跻身于“河南省重点镇”。

2004年2月,被中国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民政部、科技部、农业部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05年11月被中国国家文物总局、建设部评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2010年,荆紫关镇获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称号。
125,53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