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岐江公园

增加 9,158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岐江公园.jpg|thumb|right| [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B2%90%E6%B1%9F%E5%85%AC%E5%9B%AD&step_word=&hs=0&pn=10&sp…”
[[File:岐江公园.jpg|thumb|right| [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B2%90%E6%B1%9F%E5%85%AC%E5%9B%AD&step_word=&hs=0&pn=10&spn=0&di=1254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3987535998%2C115316395&os=3538463469%2C492782724&simid=3088504980%2C3813191739&adpicid=0&lpn=0&ln=1453&fr=&fmq=1595695007155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www.51wendang.com%2Fpic%2Ffaf53c221c9c77cc58a4543d%2F28-810-jpg_6-1080-0-0-1080.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c8ojg1wg2_z%26e3Bv54AzdH3F15vAzdH3Fuwucnvdd8vlv00vvcbw9c9n1AzdH3Fdb&gsm=b&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

[[岐江公园]]是在广东[[中山市]]粤中造船厂旧址上改建而成的[[主题公园]],引入了一些西方环境主义、生态恢复及城市更新的设计理念,是工业旧址保护和再利用的一个成功典范。公园于2001年10月建成,2002年底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荣誉设计奖、2003年度中国建筑艺术奖、2004年度[[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和[[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奖]]。2009年,岐江公园再次凭借其独特的设计从[[美国旧金山]]捧回了“[[2009年度ULI全球卓越奖]]”。

岐江公园位于中山市区中心地带,东临石岐河(岐江),西与中山路毗邻,南依中山大桥,北邻富华酒店,东北方向不远处是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和中山公园,再往北一点就是逸仙湖公园。

岐江公园总体规划面积11公顷,其中水面3.6公顷,建筑3000平方米。岐江公园合理地保留了原场地上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建筑物和生产工具,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对它们进行了艺术处理,诠释了一片有故事的场地,将[[船坞]]、[[骨骼水塔]]、[[铁轨]]、[[机器]]、[[龙门吊]]等原场地上的标志性物体串联起来记录了船厂曾经的辉煌和火红的记忆,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中文名: 岐江公园

建成时间: 2001年10月

面 积: 11公顷

位 置: 中山市区中心地带

著名景点: [[琥珀水塔]],[[中山美术馆]]等

获 奖: 2003年度中国建筑艺术奖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广东省中山市

开放时间: 全天

==公园概括==

类别:城市公园与绿地

地点:广东省中山市

设计时间:1999年6月-2001年10月

设计委托方:中山市规划局

建成时间:2002年1月

公园面积:11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主要设计人员:俞孔坚庞伟黄征征邱钦源李向华凌世红。

获得奖项:

*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2002年度荣誉设计奖。
* 2003年中国建筑艺术奖。
* 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
* 2004年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奖。
* 2008年,岐江公园荣获第22届世界城市滨水杰出设计"最高荣誉奖",这是2008年度世界滨水中心授予的唯一"最高荣誉奖"。
* 2009年,获得了国际城市土地学会 (UrbanLandInstitute简称ULI)2009年度ULI亚太区杰出荣誉大奖。

==地理位置==

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原是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作为中山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象征,它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初,终于九十年代后期,几十年间,历经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沧桑。特定历史背景下,几代人艰苦的创业历程在这里沉淀为真实而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为此,我们保留了那些刻写着真诚和壮美、但是早已被岁月侵蚀得面目全非的旧厂房和机器设备,并且用我们的崇敬和珍惜将他们重新幻化成富于生命的音符。面对未来美丽的城市,这里的来龙去脉,属于劳动与创造者的人文灵光。这个项目由当时尚在初创阶段的广州土人承担施工任务。面对一个经典的设计,技术和质量上的要求已远不是最困难的事了,他们追求的是对精神与内涵的更为丰富的表现。本着同样的目标,工程与设计人员之间不断相互融合又相互征服,其中的诸多事件,使贯彻土人理念的路程充满历史意义,甚至就像作品本身一样,最终成为土人发展史上永远的经典。

==主要景点==

===景观===

岐江公园内一些主要的景观、装置和建筑有琥珀水塔、骨骼水塔、红色记忆、中山美术馆等。琥珀水塔位于岐江边上的榕树岛上,由一座有五六十年历史的废旧水塔罩上一个金属框架的玻璃外壳而成,设计者认为该水塔如同一个古世纪的昆虫被凝固在琥珀之中一样,所以命名为琥珀水塔。该水塔顶部的发光体接受太阳能后将在夜晚发光,灯光水塔除了构成岐江夜晚的一景之外,还起了引航的作用。

骨骼水塔是位于公园中间的另一座水塔,最初的设计是将一座废旧水塔剥去水泥后,剩下钢筋留在原处,其设计者认为这就如同世界上的人无论男女、贵贱,最终都将归于一副白骨一样。不过最初的设计由于原水塔结构的安全问题而不能成功处理,最终用钢按原来的大小重新制作而成。

红色记忆是一个装置艺术作品,该装置由一个红色的敞口铁盒围成,内有一潭清水,它的一个入口正对着公园的入口,而两个出口分别对着琥珀水塔和骨骼水塔。设计者的构思来源于粤中船厂所经历过包括文革十年的那个革命年代,并想通过强烈的红色让观众联想起“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的名句。

中山美术馆是岐江公园的主体建筑,楼高两层,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该馆的外形设计也是采用工业元素为主题,与公园一脉相承。该馆的外墙立柱采用柠檬黄色的水泥立柱,上架铁青色的工字钢钢架,并用大幅的落地玻璃相间其中,整个设计如同一个工厂车间。

===公园特色===

岐江公园场地为原粤中造船厂旧址。至今,场内仍遗留着不少造船厂房和设备。粤中船厂历经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沧桑,特定年代和那代人艰苦的创业历程,已沉淀为真实和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你看,那些驻足在公园里的旧厂房、设备、树木前的中老年人,久久不愿离去,可能正是那曾经熟悉的船坞、车间、灯塔、龙门吊让他们备感亲切,引发了他们对如烟往事的回顾和无尽的怀想……这种让人感受到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中山地域文化韵味,正是岐江公园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历史特色和现代性交融是岐江公园的又一特色。公园以原有树木、部分厂房等形成骨架,采用原有船厂的特有元素如铁轨、铁舫、灯塔等进行组织,反映了历史特色。同时,又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构筑部分小品及雕塑如孤囱长影、裸钢水塔和杆柱阵列等,形成新与旧的对比、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以公园路网的设计为例,该路网采用若干组放射性道路组成,既不用中国传统园林的曲线型路网,又有别于西方园林规整的几何图形,手法新颖,别树一帜。可见公园在设计上既有新意又具内涵,既能反映出中山工业化进程的历史,又具有现代社会的特征,使公园充分体现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亲水、保护生态是岐江公园的第三个特色。公园的设计保留了岐江河边原有船厂内的大树,保护原有的生态,采用绿岛的方式以河内有河的办法来满足岐江过水断面的要求,既满足了水利要求,也使公园增加了一景———古榕新岛。公园还较好地处理了内湖与外河的关系,将岐江景色引入公园。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公园不设围墙,巧妙地运用溪流来界定公园,使公园与四周融洽和谐地连在一起。亲水是人的天性,这条水流的设计正是要让人们尽情挥洒人之天性。

==成功与遗憾==

===成功经验===

岐江公园是我国城市对工业旧址加以景观化处理达到更新利用的一个成功典范,留下了很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主要有:

①水位变化滨水地段的栈桥式水际设计;
② 江河防洪过水断面拓宽采用挖侧渠而留岛的设计;
③ 废弃产业用地元素的保留、改造和再利用的设计。

===几点遗憾===

① 对场地的废旧因素利用得尚不够充分;
② 对原有丰富的生态环境没能完全保留;
③ 骨骼水塔和中山美术馆因安全原因重建,失去了环境与建筑再利用的意义;
④ 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需要,在公园设计中加入一些不和谐的景观元素。

==视频==

中山岐江公园

{{#iDisplay:c0145rj12pq | 560 | 390 | qq }}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
5,7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