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61
次編輯
變更
张小泉剪刀
,無編輯摘要
[[File:张小泉剪刀.jpeg|有框|右|<big>张小泉剪刀</big>[https://img14.360buyimg.com/n0/jfs/t1/123215/35/2930/574245/5ecb8914E448199b5/11b248c7d8ec5be7.jpg 原图链接][https://item.jd.com/2497598.html 来自 京东 的图片]]]
==简介==
张小泉剪刀至今有400多年 [[ 历史 ]] ,在中国剪刀史上很有名,有“北有王麻子,中有曹正兴,南有张小泉”之说。相较于1840年创立的曹正兴和1651年创立的 [[ 王麻子 ]] ,首创于1580年的张小泉资格最老。安徽黟县会昌乡人张思家在 [[ 芜湖 ]] 学得精制剪刀的手艺,后回乡开设张大隆剪刀店;其子张小泉师承其父制作剪刀,并帮助打理其父所开店铺。后因战乱,张大隆剪刀店关闭,张小泉携子张近高举家逃往杭州避乱,定居当时杭州最繁华的城隍山脚下的大井巷内。为谋生,张家于1580年在杭州大井巷搭棚垒灶,开店销售其自制剪刀,其店名为张大隆剪刀铺,志在恢复先前因战乱而在故乡被迫关闭的店。因张大隆所制剪刀打磨工艺精细,经久耐用,逐渐远近驰名。但张小泉 [[ 品牌 ]] 却是在近半个 [[ 世纪 ]] 后于 [[ 崇祯 ]] 元年(1628年),张大隆以其杭州创始人之名为商标,才正式形成的。至康熙二年(1663年)时,张大隆也易名为张小泉近记,其含有杭州店面创始人之本名的店名沿用至今。1915年,在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张小泉剪刀获得了银质奖。1929年,在首届“西湖博览会”上,张小泉剪刀获得了特等奖的最高荣誉特等奖。至1949年初, [[ 张小泉 ]] 难以为继,以黄金190两的代价让人顶租其位于杭州大井巷18号的老店房产,生产也近完全停滞。为恢复生产,当地政府于1953年相继组织成立了5个张小泉制剪合作社,并于1954年一起迁至杭州海月桥集中生产;1955年,5社合并为杭州张小泉制剪合作社。1956年,在 [[ 毛泽东 ]] 主席的指示下,国家拨款40万元,加上地方自筹20万元,筹建了杭州张小泉剪刀厂,厂址移至杭州大关路33号。1991年,张小泉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华老字号。1997年,张小泉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2000年,通过转制成立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2002年,获原产地注册保护。2006年,国家 [[ 商务部 ]] 发布 《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后,张小泉又成为重新认定的首批中华老字号品牌。2006年5月20日,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经 [[ 国务院 ]] 批准列入第一批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名录<ref>[http://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4327 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ref>。2007年6月5日,文化部确定杭州市的施金水、徐祖兴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ref>[http://news.sina.com.cn/c/2007-07-18/112913474214.shtml 剪刀传人:施金水 徐祖兴 ],新浪,2007-7-18 -</ref>。
传统手工锻造工艺共有72道工序,剪刀的特点是“剪切锋利、开合和顺、手感轻松”。清 [[ 乾隆 ]] 时,张小泉已传至第三代张树庭,其 [[ 产品 ]] 此时已成贡品作为宫廷用剪。至同治年间,“张小泉”剪刀已被公认为驰名地方产品,作为“杭剪”的惟一品牌,与当时颇负盛名的 “杭扇”、“杭线”、“杭粉”、“杭烟”并称为杭州“五杭”。目前杭州张小泉剪刀厂最大的园艺剪有36寸长,七斤多重;最小的旅行剪只有1寸长,可放入火柴盒内。可在杭州各大商场购买到该品牌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