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台灣石虎

增加 7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俗名:錢貓、山貓、豹貓
*保育等級: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
*特徵:體長55-65公分,尾長27-30公分,體重約3-6公斤。體型跟家貓相似,不同的是石虎耳後為黑底白斑,眼睛內側有向上延伸的兩條 [[ 白色 ]] 線條,身體、四肢與尾巴都有 [[ 黑色 ]] 塊狀斑。
*分布:此亞種分布於中國華南和台灣
*活動範圍:雄性石虎約5-6平方公里,雌性石虎約2平方公里
*食性:主要為小型哺乳動物如老鼠、松鼠、野兔,也會捕食鳥類、青蛙、蜥蜴、魚類、昆蟲等小動物。
'''臺灣石虎'''和其他的亞洲石虎一樣,都屬於[[貓科]]之下的[[豹]]貓屬豹貓種,若再區分亞種,則是歸屬於華南亞種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chinensis)。和多數石虎一樣, [[ 臺灣 ]] 石虎在前額至兩眼之間有兩條明顯的白色條紋。
[[臺灣]]原來存在著兩種貓科動物:雲豹和石虎,但在近年學者認定雲豹已經走上滅絕之路,因此石虎就成為 [[ 臺灣 ]] 僅存的野生貓科動物。
根據文獻,石虎在 1930 年至 1940 年間應仍分布於 [[ 臺灣 ]] 全島各地。到了今天,因為[[人類]]活動的影響,石虎分布範圍可能僅剩苗栗至嘉義間的淺山環境,而近幾年實際發現石虎的地區只有苗栗、台中、南投。<ref>[http://leopardcat.net/taiwan.html] 石虎知識網 消失中的台灣石虎</ref>
臺灣石虎多[[生活]]在低[[海拔]]的山區或[[丘陵]]地,體型較小的哺乳動物、兩棲類、爬蟲類、[[昆蟲]]、[[鳥類]]等都可能是牠們的獵物。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臺灣石虎數量大幅減少,並在 2008 年被列為第一級的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非常需要大家的保護。
石虎常被誤認成家貓,牠們外觀上和家貓最大的區別,就是眼睛內側有向上延伸的兩條[[白色]]線條,耳後有明顯的白色斑塊;由於身上有許多錢幣大小的黑色斑塊,亦被俗稱為「錢貓」。此外,和家貓在生態習性也截然不同,石虎不但具有強烈的狩獵本性,也從不會把便便埋起來,反而用來標示個體的活動領域。根據1940年[[日本]]博物學家[[鹿野忠雄]]的紀錄,石虎曾廣泛分布在 [[ 臺灣 ]] 全島的低海拔山區,然而現今研究人員只能在苗栗至臺南間山區發現牠們的行蹤,因此才評估將石虎列為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
==淺山地區==
野外的石虎喜歡在晨昏和夜晚活動,主要生存於低海拔的淺山地區,由於棲地面臨嚴重破碎化,與人類活動範圍重疊度高,受到捕獸鋏和毒餌等威脅外,因為許多人不當地棄養家中的貓或 [[ ]] ,使得流浪貓狗的數量大增,在野外也會和石虎競爭 [[ 食物 ]] 或活動空間,也可能傳染疾病給石虎。
「淺山」泛指800[[公尺]]以下人類較易到達的生態環境,由於交通的相對便利性,常常吸引各類人為活動,包括獵捕「淺山」生態系裏的動物,像是 [[ 鼯鼠 ]] 、白鼻心、 [[ 野兔 ]] [[ 山羌 ]] 等,就連石虎也不能倖免於難。 [[ 生活 ]] 在淺山的生物,除了面對大自然的考驗外,更要直接面對 [[ 人類 ]] 活動所造成的傷害,例如棲地大量開發或碎裂化、過馬路被車撞成了路死冤魂、陷阱或獸鋏的獵捕危害、甚至流浪貓狗的競爭與疫病傳播等。從保育本土環境的角度來看,石虎的存在可是淺山生態系健全的重要指標,有石虎的 [[ 森林 ]] ,才是 [[ 健康 ]] [[ 生物 ]] 豐富的環境,也才具備淺山生態系的完整功能。
原本列在野生動物保育法第II級的「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的石虎,在2008年被提升為第I級的「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可見其族群已面臨極大的危機。野外估計已不到500隻的 [[ 族群 ]] 量,因為既要面對[[自然]]環境的各種挑戰,還要在人類、車輛或其他動物所造成的威脅中求生存。
動物園自2011年起,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合作,推展石虎域外與域內保育與研究計畫。2013年特生中心成功繁殖的2隻石虎,其中1隻「集寶」野放後負傷回到特生中心。
目前石虎遇到最大的危機是路殺,希望透過「集寶」讓大眾對於淺山生態系的重視,也期待石虎可以永續地與人類共存。
守護石虎也是愛自己[[生活]]的這塊土地;不要使用捕獸夾、不棄養寵物、不圈養野生動物、夜間開車放慢速度、選購對環境友善 [[ 耕作 ]] 方式之產品等,這些都是你、我都可以做到對石虎的[[友善]]行為。給石虎留下生存空間,因為有石虎出沒的地方,表示那裡的[[土地]]和生態系是[[自然]]且[[健康]]的。
<ref>[https://www.natgeomedia.com/environment/article/content-4778.html] natgeomedia國家地理網 </ref>
==視頻==
3,04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