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C12型蒸汽机车

增加 11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 C12型蒸汽机车.jpeg|有框|右|<big> C12型蒸汽机车</big>[http://www.peoplerail.com/rail/uploadfile/2012/0322/20120322100455876.jpg 原图链接][http://www.peoplerail.com/rail/show-472-89955-1.html 来自 人民铁道网 的图片]]]
'''C12型蒸汽机车 ''' [[ 日本 ]] 国有铁道的前身铁道省在1932年制造的过热式水柜式 [[ 蒸汽机车 ]] 。此型机车轴重低、操作 [[ 成本 ]] 低廉,适应于低规格之简易线。此外,铁道省亦在本型机车的基础上推出C56型蒸汽机车。
==历史==
1930年代日本铁路主要干线均已完成,开始兴建低运量之地方型支线铁路。但受到 [[ 经济 ]] 大恐慌影响,为了节省兴建 [[ 成本 ]] ,大多以低规格之简易线标准兴建。此类路线需要一种轴重低、操作成本低廉之小型蒸汽机车,因而开发C12型蒸汽机车。
日本国铁于1932年至1940年及1947年间共订制了282辆C12型,分别由川崎车辆(56辆)、汽车制造(44辆)、日立制作所(55辆)、日本车辆(110辆)、 [[ 三菱重工 ]] (17辆)制造。此外,日本外地之桦太厅、 [[ 台湾 ]] 总督府及内地一些私营铁路亦订制了共计37辆C12型蒸汽机车。由于日本政府于二次大战期间将部分私营铁路收归国有,有11辆私有铁路之C12型机车被编入铁道省。
==日本本土外的运用==
=== 中国大陆和越南===
中国 [[ 抗日战争 ]] 爆发后,日本陆军于1938年至1939年征调60辆C12型蒸汽机车(车号:C12-101~C12-160),将轨距由1067 毫米改造为1000毫米后送往中国,用于华北交通的正太铁路,称为PureA(プレA)型(车号:501~560)。1939年日本将 [[石太铁路| 正太铁路 ]] 修改为标准轨距后,PureA(プレA)型则移转至南同蒲铁路(太原-风陵渡)继续使用(北同蒲铁路于1940年修改为标准轨距)。战后,PureA(プレA)型改称为PL51型,继续使用至1956年南同蒲铁路修改为标准轨距时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剩余的PL51型蒸汽机车援助越南, [[ 越南 ]] 政府将PL51型改称为131型(代表轴式1-3-1)。
此外日本窒素于1941年向日本车辆订制2辆C12型机车,用于 [[ 海南 ]] 石碌铁矿的专用铁道。战后据琼崖日本官兵善后连络部统计, [[ 海南岛 ]] 尚有10辆C12型机车,其中石碌铁矿有两台C12型机车,但这些机车此后的运用情况不明。
1959年海南铁路办事处接管了石八线,接收日造蒸汽机车7台中包含2台ㄆㄌ型(PL型)机车,然而此2台ㄆㄌ型机车是否为日本留下的C12型,尚待其他 [[ 史料 ]] 佐证。
=== 台湾===
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于1936年(5辆)及1942年(2辆)共订制7辆C12型蒸汽机车(车号C12-1~C12-7)。战后台湾铁路管理局接收后改称为CK120型,并继续运用于支线,最终在1979年6月2日因铁路 [[ 电气化 ]] 停驶并陆续报废解体后,仅存CK124保存于台铁新北投线新北投站。目前CK124号经修复后恢复行驶。
=== 爪哇岛===
1943年,日本陆军将C12 94以及C12 168两辆机车在保留1067毫米轨距的情况下送往 [[ 爪哇岛 ]] ,以供军用运输。战后此两辆机车被 [[ 印度尼西亚 ]] 铁路接收,编为C32型。
=== 桦太厅===
桦太厅铁道C12型蒸汽机车共有4辆,分别于1941年至1943年制造,原编号为C12-1~C12-4,于1943年桦太厅铁道编入 [[ 日本国有铁道 ]] 后,改为C12-265、C12-271~273。这些机车于二次大战结束后均为 [[ 苏联 ]] 所接收,但这些机车此后的运用情况不明。
271,94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