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水浒传》背后的真实历史

增加 4,46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历史上真实的高俅其实是个颇念旧情的人,据说他发迹后,对老主人[[苏轼]]一家照顾颇周,《挥麈录》中是这样说的:“然不忘苏氏,每其子弟入都,则给养恤甚勤。”靖康初年,金人入侵中原,高俅随驾至临淮,后以疾辞归京师,据《宋史·钦宗本纪》记载:“(靖康)元年五月己卯,开府仪同三司高俅卒。”高俅最后死于家中,也算善终。纵观高俅一生,以幸臣而列显位,虽不似蔡京、童贯等人那样罪恶累累,但也的确乏政绩可陈,这大概就是《宋史》不为其立传,其他史籍对其记述也都寥寥无几的主要原因。
 
 
'''真实的宋江起义:在当时影响很小'''
 
 
历史上确有宋江其人,也有宋江起义,据说宋江起义军中共有三十六员主要头领,分别是宋江、[[晁盖]]、[[吴用]]、[[卢俊义]]、关胜、史进、[[柴进]]、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张青、燕青、孙立、张顺、张横、呼延灼、李俊、花荣、秦明、李逵、雷横、戴宗、索超、杨志、杨雄、董平、解珍、解宝、朱仝、穆横(《水浒传》中的穆弘)、石秀、徐宁、李英(《水浒传》中的李应)、花和尚(《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和[[武松]]。《水浒传》所描写的梁山一百单八将是小说家的虚构,作者“欲成其书,以三十六为天罡,添地煞七十二人之名”,目的是使小说更添传奇色彩,以迎合百姓喜好,便于流传。但小说毕竟是文学作品,读者切不可将其当做信史来看。
 
 
[[宋江]]起义后,正如小说中所言,占据了梁山泊。但很快就离开了此地,转战于今山东青州、济南一带,攻城略地,杀富济贫,声势日隆,引起了朝廷的注意。这时,担任亳州知州的侯蒙提了一个“赦过招降”的建议,宋徽宗于是便派侯蒙前往招安,结果侯蒙途中病亡,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后来朝廷又派人马征讨,宋江率众南下沂州(今山东临沂)与官军周旋。1121年2月,攻取淮阳军(今江苏睢宁),继由沭阳乘船进抵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一带),被知州张叔夜设计包围,宋江被俘投降,起义遂被镇压。这段史实在《宋史·张叔夜传》中被描绘得活龙活现:“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历代史籍特别是正史中对宋江的记载极为稀少,其生卒年月、籍贯、投降后的结局等皆不可知。总的说来,宋江起义在当时的规模和影响都不是很大,但因南宋时编印出版了一部《宣和遗事》,把宋江起义史事演义化、故事化,兼之明
 
 
最初的长篇话本《水浒传》又将梁山故事描述得更加生动鲜活,因而使宋江起义在民间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北宋的禁军和配军'''
 
 
在《水浒传》中,我们经常看到“禁军”和“配军”的字眼,如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高俅骂王进“贼配军”等等,北宋时期的“禁军”和“配军”是怎么回事?若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下宋代的兵役制度。
 
 
北宋军队分为禁军和厢军两种。禁军是北宋的正规军,主要用途是“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戍”。宋初禁军较少,宋太祖赵匡胤将各地的精锐之师编为禁军,仁宗时多达80多万,大多屯驻北方,只有很少一部分驻扎南方。厢军是北宋的地方性部队,取“驻扎城厢”之意。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说:“这些兵,并不要他们上阵打仗,只在地方当杂差。地方政府有什么力役,就叫他们做。”看来厢军主要从事工役或杂役,故也称“役兵”。
 
 
北宋的兵卒来源大体有两种渠道,一是招募,一是配隶。《宋史·兵志》在述及宋朝禁军和厢军的来源时说:“或募土人就所在团立,或取营伍子弟听从本军,或募饥民以补本城,或以有罪配隶给役。取之虽非一途,而伉健者迁禁卫,短弱者为厢军。”北宋时,触犯了法律的罪犯被发配各地军营服役,为方便辨认和防止罪犯逃跑,所以均在他们额头烙上印记,这些犯人便被称为“配军”。就像《水浒传》里的宋江、武松等人,脸上刺了字,送到地方军营做苦工,人家骂他“贼配军”。由此看来,刺配在北宋既是一种刑事处罚,也是一种征兵渠道,可见当时军人的地位之低。北宋灭亡后,北方的禁军、厢军几乎全都溃散,南方的禁军和厢军虽然大体保留,但因战斗力薄弱,也不堪重用,大部分都成为役兵,只有极少数被拨入南宋的正规部队“大军”。
== 视频 ==
23,18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