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柞水溶洞

增加 1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柞水溶洞.jpg|缩略图|[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0067122314081124&wfr=spider&for=pc 柞水溶洞]]]
'''柞水溶洞'''位于陕西省南部秦岭山中的[[商洛市]][[柞水县]]城南13公里102省道和307省道交汇处,磨石沟南4公里的石瓮乡一带,面积约17平方公里,距西安市79公里。  这里自然环境灵秀典雅,景点多而集中,已发现的溶洞有115个,既有可与瑶林仙境媲美的喀斯特溶洞群,又有山清水秀风光迷人的山峰美姿,是一处难得的以溶洞和自然景色为主的旅游区。誉其为“北国奇观”和“西北一绝”。
1990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首批公布列为全省十大风景区之一,1999年又被评为全国名洞,2014年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8月国土资源部同意命名柞水溶洞为国家地质公园。
<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0067122314081124&wfr=spider&for=pc 柞水溶洞:陕西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 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溶洞群落]</ref>
=== 天佛洞 ===
天佛洞是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区,由天洞和佛洞连接而成。她坐落在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的中心,位于海拔805米的呼应山腰。这里阳光充足,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洞内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琳琅满目、绚丽多姿,石笋、石幔、石帷幕、石瀑布美不胜收;石禽、石兽、石佛、石猴维妙维俏;晶莹透亮的石花、石果、石蘑菇、石葡萄令人垂涎欲滴;博大精深的大自然艺术宫殿令广大游客惊叹不已!
 
佛爷洞,洞口面向西北,海拔797米。1998年在洞口置一3米高的铜佛像,游人由铜佛袖口出洞,颇有妙趣。
 
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前,洞内庭堂有两尊佛像,惟妙惟肖,生态盎然。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当地人将二佛移往百神洞。该洞是具有上、中、下、底四层的溶洞,共有7个大庭堂、23个小庭堂。大的平坦开阔,如同大雄宝殿;小的典雅秀丽,宛若苏州园林。
此洞的景物奇特雄伟,光怪陆离,最值得一看的景点有:
=== 风洞 ===
在石瓮子北1公里处的山腰上,相传洞内有一小洞劲风 不止,故名。此洞深约15公里,洞道迂回曲折。有可容纳千人以上的大厅5个,有规模大、离奇壮观的特点,主要景点有:壁画厅、黑龙潭、黄龙潭、过风楼、蝙蝠堂、陈杨二道士栖身处等。陈杨二道土栖身处诗曰:“功名利禄抛一边,力仗正义斥贪官。囹圄难囚英雄志,只留骸骨启后贤。”
 
风洞又称悬崖迷宫中,位于柞水县石瓮镇溶洞主游区北端,因洞内冷风习习、四季皆然而得名。该洞以曲径幽长、迷人行踪为特点,洞深30公里,洞内有观音岩、瀚海扬帆、龙女出海、鸳鸯齐游、天鹅戏水、犀牛望月、百鸟朝凤、阎王砭、太阳坡、玉皇殿、莲花池、迷魂阵等自然景观。
 
风洞,位于柞水溶洞主游区的北端,坐落在乾佑河东岸的普陀山麓,站在公路上看去,洞口就在眼前。
 
听说风洞是一处悬崖迷宫,洞深30华里,一日不能出,常有迷路危险。
 
风洞,是一个神奇而久负盛名的洞穴。早在唐代,《马志》就有这样一段记载:“南谷石瓮层岩间,外实中空,容人出入,足底风来,响彻凌霄。上有观音岩。自古以来,游人多入此胜景”。
 
观音岩,是风洞北侧的一个小型溶洞。《唐.地理志》记载:“近夜珠坪有观音岩。前临砭路,颇为险峻。居民塑诸佛像于岩内。上建楼阁。凡祈祷应者,挂帘酬谢。千山翠色,争入岩中。登楼眺,夜珠坪、对峰台诸山,时有云气,飞来帘外,实为道旁灵境也”。
据《唐书》载,“唐宪宗朝翰林学士白居易与贾岛交谊。因岛隐安业,居易访焉,有绝句数首”。其中,有录入镇安旧县志《岩帘逗翠》一首,以观音岩最宜赏月,惜无主持而题诗云: “悬崖积翠露飞檐,谁挂楼头六尺帘?老柏修篁长霭霭,烟光云影共纤纤。灵招汉阁何曾减,雨歇南山觉又添。最是道旁蓬岛境,无能把酒对银蟾。”相传白居易、贾岛在石瓮游度后,登仙桃山,过骊山,到达云盖寺,隐于白侍郎洞。
 
1950年3月以前,石瓮属镇安辖地。镇安老县志载“清嘉庆七年(1802),地主千总陈凤章就洞口建垣墉雉堞,施作居民避乱之所。嘉庆后,避贼匪者,远近归之。”1989年,开发风洞时,依据历史资料,复修美化了旧有的城垣,算是风洞口的人文景观,再匹配重檐票房和入洞游廊,不就显得更气派吗?
越过“阎王砭”,走过:‘太阳坡”、 “小阳坡”,前行便是“八亩田”。旧县志把这块地方记为“百亩田”,显然是形容其面积之大了。这块地方,景观铺垫在地面。从洞顶滴下的乳液,在地坪上凝成农田。有旱田,有台田,有梯田,田梗纵横;有棉花,有谷穗,有瓜果,五谷丛生。
从八亩田折右下行,绕过几个景观,可抵“南天门”。南天门不就是天宫里神仙进出的门吗?站在远处向门里望去,只见门内水接云,云接天,水天一色,雾海一片,确有天宫的神韵。当你近门细看,原来是8根高大的石柱整齐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一道城池门庭。由于旧时当地人在此群居避乱,以火把为亮光,加上烧水煮饭的烟熏火燎,年代久了,竟使人难以分辨是柱还是门。入门后,回头再看,却是一丛丛白玉塔林。塔林奇瑰,景点密集,有的象雁塔.有的象斜塔,有的象六合塔。有的象金字塔。
 
1986年5月,甘肃籍著名诗人文大家和几名记者游洞时,拍了几张彩照配了一首诗,刊登在《陕西画报》上:“也许你曾在祖国各地旅行,看到过各式各样塔的胜景;当你来到这里纵目四望,定要惊叹洞中的神造天工。天下的塔都在这里集合,各自炫耀美的不同造型;这时你仿佛看到西子湖畔的斜影,又听到古长安慈恩寺的暮鼓晨钟。”
南天门也叫头道门,在头道门与二道门之间的偌大厅堂里,就是“坐化地”。镇安老县志载:“洞口有石一方,上镌明代陈、杨二道士栖霞处。洞内里许,即其坐化之地,骸骨锡杖,至今犹存。四周护以砖石,游人人者,咸神祀之。”
 
相传明代中叶,从湖北武当山那个闻名天下的道教名山走来了陈、杨二位道士,看到石瓮山水奇俏,庙宇星罗棋布,时有仙气可见,预感到在此诵经必得正果。于是二人进入风洞,欲求一处成仙之地。他们带着蜡烛、干粮,走了七天七夜,历尽千辛万苦。正当蜡烛燃完,干粮用尽,犯了难场的时候,发现前面有一闪亮天河。二人得救,急奔天河,遇见一老妇坐在河边洗衣,便打问如何渡河,老妇劝他们回归,并折蒿相赠,供归途照明所用。二人得此指点,即速回返,至南天门不远时,蒿已燃尽,知不能生还,便闭目打坐,口中念念有词……坐化成仙。
 
绕过玉皇殿、莲花池,不说这两处景观如何,单说那个坐落在池边不远的’“双峰驼”吧,其来历也是很不简单的。传说,唐僧西天取经回来,西天佛爷赠给一匹骆驼,让它给主人驮运经书。而这匹牲口不甘忍受苦役,竟在师徒们过通天河遇难时,乘机开了小差。但它又不敢返回西天,径由西向东,走新疆、过甘肃,不知历时多少年月,最后来到了石瓮。它看到这里是一处胜过西天的所在,便留在这里不往别处去了。
 
毕竟它是开小差来的,所以单在晚间到野地里吃草喝水,白天藏在洞理卧地休息。后来,孙悟空发现不见了骆驼,便返回西天向佛爷索要。佛爷慧眼一看,才发现它躲在这儿。佛爷虽然动了怒,却又不忍杀生,于是双手一合,启金口朝风洞这儿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便将这匹牲口定在这里。
 
从玉皇殿向里走,靠左侧有处厅堂叫“迷魂阵”。从这处石峡进去有一小洞口,入洞可进入圆形厅堂,厅堂四周有数不清的洞穴,而且雷同,使你难以分清刚才是从哪儿进来的,末了又该从哪儿走出去。游人到此,往往迷路,倘若不在进入的洞穴插标或作记号,那么返回时就麻烦了。如果你想试一试,那么就任你试吧。有的洞穴廊道冗长,愈走愈远,总走不出去;有的洞穴弯弯曲曲,转来转去,又回到了原地;有的洞穴是死胡同,使你不得不折回原地。
 
迷魂阵还未开发。若乘其开发前,进洞领略一下大自然造化的诡异、艰险,必是一件幸事……。
从迷魂阵向左有一洞穴,可通“蝙蝠堂”。这是一个可容千人的大厅。一进厅,便突然发出“噗哧”一声巨响,使人受惊不已。当你惊魂未定,巨响散去,却无声无息了。原来这里有成千上万只蝙蝠,当它们听到有外来声响时,便展翅齐飞,于是发出巨响。当它们意识到没有什么危险时,就各自扒落在岩壁上的小洞穴里。
19,9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