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6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File:资源国家地质广西公园4.jpg|缩略图|[https://www.sohu.com/ 资源国家地质广西公园]]]'''广西资源国家地质公园'''是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名单(33家,2002年3月公布,和安徽黄山属同一批),南起资源县城,北部、西北与湖南省新宁县交界,南北长33公里,东西沿资江及资江两岸分布,宽3-9.6公里,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地质公园以丹霞地貌为特点。<ref>[https://www.maigoo.com/citiao/147587.html 广西资源国家地质公园旅游攻略] </ref>
== 开发建设 ==
'''宝鼎瀑布'''
[[File:资源国家地质广西公园5.jpg|缩略图|[https://www.sohu.com/a/226615452_99994876 资源国家地质广西公园]]]
当河流流经呈悬崖式河床时,一种河水倾泻、飞流直下的动感景观现象称瀑布,规模较小的叫跌水。瀑布有很强的掏蚀作用,在长期作用下,可造成坎坷的溯源后退,形成峡谷、壶穴等地形。瀑布按跌水次数分为单级瀑布和多级瀑布。宝鼎瀑布发源于华南第二高峰宝鼎山,从瀑顶到瀑底,落差700 米,由于山势交错出现陡坡和平台而形成一瀑九折,是典型的多级瀑布。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考察宝鼎瀑布后赞“悬崖飞瀑,长如布,转如倾,匀如帘”。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
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 [[ 钙华沉积 ]] ,甚至发育有石钟乳。沿节理交汇处还发育漏斗。[[File:资源国家地质广西公园6.jpg|缩略图|[https://www.sohu.com/a/329054350_120207468 资源国家地质广西公园]]]在砂岩中,因有交错层理所形成绣锦般的地形,称为锦石。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则形成高大、 [[ 壮观 ]] 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形成高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各岩块之间常形成狭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红色而名为“赤壁”,壁上常发育有沿层面的岩洞。
'''地貌景观'''
地质公园所处资源县境内最高海拔2141.5米,最低海拔320米,八角寨主峰海拔814米,相对高度400米,复杂的地质结构和独特的气候条件成就了公园 [[ 丹峰壁立 ]] 、 [[ 碧水丹崖 ]] 的独特景观。公园地貌景观主要有以下一些类型:
丹霞寨型山(被深谷和陡崖分割的平顶高地,规模较大),如八角寨、降龙寨、雷打寨、神仙寨等是寨型山的典型代表。
霞丹迷宫(在丹霞群峰中蜿蜒曲折的小溪和山谷),如八角寨景区群螺观天的群螺峰密布的区域就是典型的迷宫。
丹霞壁画(在丹崖赤壁的裸岩上,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形成犹如文字和画面的景观),如八角寨崖壁上“川”和“山”字,天门沉香寨的“将军骑马过天门”的大型壁画等。<ref>[https://www.tuliu.com/read-45163.html 广西资源国家地质公园] </ref> == 参考来源 =={{reflist}}[[Category:670 中国地方志总论]][[Category:630 中国文化史]][[Category:600 史地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