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金星帶

增加 3,897 位元組, 4 年前
增加內容
[[File:Beltofvenussmall.jpg|230px|thumb|有框|右|金星帶belt of venus.[https://www.phenomena.org/atmospheric/beltofvenus/ 原圖鏈接]]]'''金星帶'''( 英語:Belt of Venus), 也稱 金星腰帶,反暮光之弓或反暮光 <ref>[https://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antitwilight?src=ios 金星帶]merriam-webster.com</ref>是一種大氣現象,在民俗時期的日出或日落不久後可見。它是環繞觀察者的粉紅色輝光,在地平線上方延伸約10–20°。
==概述==
'''金星帶''' “金星帶”是一種大氣現象,在日出和日落時天空中會形成一條粉紅色的帶。 它實際上是地球陰影和藍天之間的區域。 該傳送帶類似於alpenglow,在地平線上會產生紅色的輝光。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黃昏期間,在反日點上方,地平線附近可見金星帶。像alpenglow一樣,發紅的陽光的反向散射也形成了金星帶。與alpenglow不同,由細小顆粒散射的陽光會導致地帶的玫瑰色拱形,在大氣層中會發出高光,並在日落之後或日出之前持續一段時間<ref>ALMA和Chajnantor在黃昏”。 ESO本週圖片。 ESO。 2014年1月18日檢索</ref>。
金星帶是一種大氣光學現象,但也可以看作是空間現象。傳送帶中的粉紅色是陽光,它通過靠近地球表面的更密集的大氣層發光,並被天空另一端的大氣層反射。粉紅帶下方天空中深藍色的一層是地球的“影子被投射到大氣中。在日出或日落時可見,但在日落時更明顯。最好在夏季的幾個月中,在晴朗且朦朧的夜晚觀看。金星帶有幾個名字,包括反暮光之城。
===反暮光之城===
隨著暮色的進行,拱門被地球陰影的暗帶或“暮光楔”與地平線隔開。粉紅的輝光是由於來自升起的太陽或落日的太陽的光的瑞利散射所致,然後被粒子向後散射。在全月食期間,在“血月”上可以看到類似的效果。由太陽系中行星際塵埃產生的太陽光的漫反射所引起的黃道帶光和蓋更琴也屬於類似現象。
 
===具戲劇性的弓形===
反暮光或Alpenglow形式。在晴朗的夜晚日落時,與太陽相對的地平線周圍的氣氛呈現為淡橙色和粉紅色。粉色是太陽光,它穿過地球西方地平線附近的密集大氣層,並在觀察者另一側的大氣層中反射。反射回觀察者的術語是向後散射。這在東部地平線附近創建了一個粉紅色的“帶”。日落時分經常在山頂看到同樣的粉紅光,這就是“ Alpenglow”一詞的來歷。出現地球的陰影。隨著地球旋轉,太陽光不再到達與太陽相對的天空一側靠近地球地平線的大氣層。地球的陰影正投射在大氣層上,不再反射直接的陽光。地球的陰影升起。隨著地球陰影的不斷出現,它使粉紅色的條帶看起來與地平線分離。這使樂隊更具戲劇性的弓形。我們稱此拱為金星腰帶<ref>[https://www.phenomena.org/atmospheric/beltofvenus/ 金星帶]現象世界World of Phenomena</ref>。
 
==顏色==
與夏季相反,在冬季,維納斯帶在冬季的幾個月中會呈現出更加鮮豔的粉紅色,而在地平線附近的黃橙色帶上方它會顯得褪色和暗淡<ref>Les Cowley。 “金星帶”。 大氣光學。 萊斯·考利。 檢索2018-08-01</ref>。
這種現象的名稱暗示了古希臘女神阿芙羅狄蒂的腰帶或腰帶的切縫,通常與羅馬女神維納斯等同。由於金星的最大伸長率(太陽與太陽系之間的角度間隔)僅為45–48°,因此下行星永遠不會出現與地球相反的太陽方向(黃經度相差180°),因此從未位於金星帶<ref>Naylor,John(2002)。 出乎意料的是:24小時天空觀察員指南。 劍橋:劍橋大學出版社。 p。 72. ISBN 0-521-80925-8。</ref>。
===被大氣反射和散射造成===
金星帶多在日出前或日落後地平線上10°~20°天空中水平延伸開來。其本身的玫瑰紅(粉紅)色是地平線下正在下沉或上升的陽光被大氣反射和散射造成的,其下方接近地平線較黯淡的是由地球的影子造成的。維納斯帶最容易看到的是在大氣晴朗無雲但有許多塵埃的日落之後,黃昏後暮光投射至東方的天空後,被大氣中的塵埃粒子反散射形成淡淡的粉紅色光弧。它是由後向散射造成的,另外在日全食中太陽光完全被掩蔽時,四周的地平附近亦可看到非常類似的現象。
 
 
==歷史==
===源於維多利亞時代===
金星帶稱呼源於維多利亞時代。
 
古希臘到公元前2世紀時,逐漸走向衰落,而羅馬人取代了希臘人的統治。他們繼承了希臘神話的形象和內容,並給予拉丁化。愛神在古希臘時期的名字是阿芙蘿黛蒂(Aphrodite),古羅馬的名字則是維納斯(Venus)。只是在希臘神話傳說中,阿芙蘿黛蒂不只是愛神,同時也司管人間一切情誼,也是奧林匹斯十二主神的一柱。相傳她是從海中的泡沫中誕生,出生後就驚為天人,繫上腰帶更加迷人,讓她成了眾神追求的對象。到了古羅馬時期的羅馬神話,愛神以維納斯為名,並美化了神話傳說。
===粉紅光弧就像維那斯的腰帶===
維多利亞時代(1837-1901年)的人看到天空中粉紅色光弧景色,覺得這種現象很有詩意,就像是愛神阿芙蘿黛蒂(或維那斯)的腰帶(Belt of Venus 或 Venus's Girdle),因此就把這個景象稱為「維那斯帶」。其實與金星無關,只是金星的英文名是 Venus,所以此景象也稱為「金星帶」。
 
補充說明:陰影中,呈現淡藍色或灰藍色的色帶是地影,延伸超過180度的寬度,如果拍攝大範圍時,還可以藉由陰影的邊界是曲線,證明地球是圓的。
==視頻==
12,135
次編輯